-
1 # 麥田軍事觀察
-
2 # 真正鱷魚不哭
理論上說是可以這麼玩的。
客機體量大得多,雷達反射面積幾倍乃至幾十倍上百倍於戰鬥機,如果二者靠得足夠近,戰鬥機反射的較弱訊號基本淹沒於客機強訊號中,目前的雷達技術需要到相當近的距離才能區分開,而這早進入戰鬥機武器射程了。
當年以色列偷襲伊拉克核反應堆的“巴比倫”行動,就是數架戰機密集編隊飛行,於是在途徑國沙烏地阿拉伯雷達上顯示為一架大型飛機,從而騙過對方越境成功——也有觀點認為以色列和沙特其實早有勾結,沙特是裝傻。
但是這麼搞並沒有太大意義。
以色列乾的是一錘子買賣,以伊兩國並不接壤,其實沒有太直接利害衝突,只是害怕伊拉克搞出核武器,才要冒險一擊,得手後也不怕雙方報復。
如果是大國兵戎相見,那必然是你死我活,必須全力以赴。這種有限偷襲不能打垮對手,沒有太大意義。
而小國互毆這麼搞則風險太大,萬一失敗導致客機失事,與論壓力會造成嚴重外交被動。以色列人膽大妄為,也不敢拿民航機作掩護。
即使不考慮戰略得失,要實現這個部署也要解決很多技術問題。
飛行器伴飛是會形成氣流乾擾的,尤其小飛機更容易進入大飛機尾流區,造成失速失控。空中加油都是經驗豐富的現役飛行員在做,時不時也會出現撞機事故,民航飛行員沒有這種訓練,更容易出問題。
即使事先能做足夠訓練,這麼做也是不經濟的。戰鬥機巡航速度大多是0.8-0.9馬赫高亞音速,這個速度遠高於民航機,一定要伴飛只能壓低速度,而這將大大增加油耗降低航程載荷,無謂增加困難。
-
3 # 精彩影片片段餘小波
從理論上來說,戰鬥機隱藏在客機的下面,的確可以大大提升戰鬥機的隱蔽性,並且有可能躲過對方雷達的偵測。但是從二戰結束至今,從來都沒有發生過戰鬥機躲藏在客機下面,繞過雷達監測偷襲敵人的戰績。各國之所以不採用客機掩護戰鬥機的方法作戰,主要是由於三個原因。
第一點原因這種策略並不長久,戰鬥機隱藏在客機的下面,充其量只能使用一次。,第二次對方就開始有防備,第三次的時候,就會給客機帶來滅頂之災。戰鬥機想要透過隱藏在客機下面攻擊,肯定要選擇本國的客機打掩護。,而選擇自家的客機作為戰鬥機的掩護,勢必會給客機帶來一定的危險。敵方在瞭解到這一策略後,難免會對所有誤闖空域的客機進行襲擊,到時候發動攻擊的國家,必然得不償失。而且國際社會也會對發動這類襲擊的國家的客機進行抵制,該國的航空公司的客機想要再飛到其他國家的領空航行,就比較困難了。
第二點是這種策略會造成平民無辜的傷亡,每一架客機上都有不同國家的乘客,如果在空戰的過程中的客機被擊落的話,那麼使用該計謀的國家,在國際社會上會四面楚歌。一個國家的國際形象,要比一百架客機更加重要,一旦失去了國際社會支援,戰爭的天平就會發生傾斜。各國為了保持自身的國際形象,寧可多損失戰鬥機,也不會出此下策。
第三點是客機都有固定的航線和飛行時間,戰鬥機想要跟隨客機飛行,就必須要遵守這些航線和飛行時間。假如客機不遵守航線飛行,肯定會被敵人發現,這場偷襲也會以失敗告終。況且戰鬥機都是編隊作戰,一架客機無法掩護一個戰鬥機編隊共同飛行。正是由於這三種缺陷,這種計謀至今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使用過。隨著戰鬥機隱身技術的提升,雷達的探測手段增強,未來這種計策也很難出現。
雖然戰鬥機不會藏在客機的下面進行偷襲,但是在歷史上的確出現過戰鬥機以密集編隊航行,偽裝成客機的實戰記錄。雷達探測目標的時候,主要看的是目標的反射頻率大小,戰鬥機如果形成密集編隊的話,就會在雷達上形成一個比較大的點,對方很有可能會把這個點當做客機,最終喪失最佳的防守時間。
-
4 # 平頭兔
這個是不容易被發現的,電影《空中決戰》中就有這樣一幕,以色列還在現實中將這一幕復原:
在18年的聖誕節當天以色列對大馬士革發動空襲,以色列空軍在對大馬士革進行轟炸的時候,利用了兩架民航客機作為掩護。成功的騙過了雷達,抵達任務地點。
而且1981的六月份,以色列發動了代號為“巴比倫”的行動,以色列出動了六架F15戰鬥機和八架F16戰鬥機,長途奔襲伊拉克的核反應堆。在經過約旦和沙特邊境的時候,以色列的軍機編隊組成了一個非常密集的編隊。而按照當時的雷達水平而言,根本識別不出這到底是一架民航客機,還是一個編隊的戰鬥機。而且,以色列之前早就摸清楚了這附近的民航客機的飛行航線。所以,無論是沙特的空管員還是約旦的空管員,都沒有對這件事太過上心。最終,任務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這些軍機千里奔襲打擊了伊拉克腹地的核反應堆,直接斷送了伊拉克的核武器研發前途。
-
5 # 超級軍粉
“戰鬥機藏在客機下面”,這個是不會被發現的。因為無論是在太空作業的衛星,還是在地面工作的雷達都不是“顯微鏡”,是存在一定誤差的。
這就好比“反導系統”難以攔截多彈頭導彈一樣,防空雷達分辨不出具體哪個是“干擾彈頭”哪個是“主彈頭”。
當然,這種躲避雷達的方法,是必須要求戰鬥機離客機足夠的近,在雷達的誤差範圍之內才行。這也就增加了危險性,戰鬥機可是都攜帶者滿滿的各式“武器”的,這就對飛行員的技術,和飛機效能有很高的要求。
一旦發生意外,絕對是“傷亡慘重”的結局,至於受到國際輿論譴責,那也是“必須的”。以色列曾經敢這麼幹,當然是有美國老大在背後撐腰了。一般美國不找別人麻煩就“燒高香”了,誰還會為一些“無關緊要”的事,跳出來指責美國和它的“小弟(以色列)”呢。
其實,也不只是戰鬥機藏在客機下面不會被發現。只要是藏在大型飛機下面,都是有隱蔽效果的。如果兩架戰鬥機在飛行是離的足夠近保持“同步飛行”的話,雷達和衛星也只會監測到一架。
這種藏在客機下面的方法,對於躲避雷達和衛星制導的導彈也是有效果的。比如當戰鬥機被雷達鎖定後,及時躲避到客機下面,就會使雷達鎖定立即丟失目標。只是這種方法對於熱跟蹤導彈沒什麼用,因為戰鬥機的動力噴射器可是個“大熱源”,無論你藏在哪都沒用,除非你關掉髮動機從天上掉下去……
所以,綜上所述,戰鬥機藏在客機下面的確可以做到“不被發現”。
-
6 # 航空視界
在電影中經常有這種戰鬥機多在大型客機底下的場景的出現,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動作,因為如果大型客機如果在進行高度的變化會讓戰鬥機措不及防,這就會導致空中相撞的事故,所以這個動作只能在保持直線飛行的時候才能夠實施。飛機之所以能夠在空中飛行是在於機翼上下的壓差所產生的升力,因此戰鬥機在客機下方飛行的時候其實是有很大的風險的,稍不注意就會和上面的大型客機相撞,這也是目前各種飛行表演隊飛行表演都需要保持一定的高度差,並且還要保持前後的距離。
而對於兩架飛機疊在一起是否會減少被雷達發現的機率,這個理論上是行的通的,這是在於本身戰鬥機的機體尺寸比較小,而大型運輸機的機體尺寸很大,所以在雷達螢幕上看到的只是一個目標。但是這個也要看雷達的具體的位置和兩架飛機之間的距離,為了避免兩機的相撞,所以必須保持一定的高度差,而這個就給雷達的發現提供了一個機率。
利用民航客機進行戰鬥機的躲藏的方式只適合在偷襲的作戰中,因為沒有發生戰爭的時候才會有民航客機在目標上空飛行,所以討論戰鬥機利用民航客機進行掩護是需要看具體的條件的,利用民航客機還有一個問題,這就是給民航客機帶來的巨大的風險,一旦被對方發現,當防空導彈來襲的時候就會讓民航客機成為一個目標。
在作戰行動中是需要避免和民航班機有關係,所以沒有誰會真的拿一架民航客機來開玩笑。戰鬥機為了避免被雷達發現可以透過超低空突襲或者直接使用隱身戰鬥機的來進行作戰。
-
7 # Global防尉
戰機藏在民航客機下面來躲避敵方雷達確實不失為一種良策,這種情況不僅僅存在於電影橋段《空中決戰》中,現實生活中以色列飛行員就給我們展示了什麼是技術和膽量。
對於這種高技術含量的戰機飛行行為以色列飛行員很有經驗。1981年的巴比倫行動就是一個典例,以色列當時觸動了六架F15戰機以及八架F16戰機對伊拉克的核反應堆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當然這十四架戰機在對伊拉克的核反應堆進行打擊必須要經過約旦和沙特領空,這些戰機就組成了一個密集的戰機編隊,這讓兩國的民航局無法辨識是否是一架民航客機,而且以色列飛行員還用流利的阿拉伯語騙過了沙特的空中管制人員,最終直奔伊拉克,摧毀了伊拉克境內的核反應堆。
更驚險刺激的是上年聖誕節以色列發動的對敘利亞空襲,這次以色列飛行員憑藉高超的技術利用民航客機做掩護,成功迷惑了敘方雷達。
戰機依靠民航客機做掩護是極度危險的,客機在飛行過程中尾部會產生很強的氣流,一旦戰機造作不當就很有可能會被捲入發生碰撞。即使戰機和客機相互平行,但是由於兩者在飛行過程中速度很快,兩飛機之間會造成氣壓降低可能會相互吸引,這樣極易發生碰撞。
但是這種情況並不是所有雷達都不能發現的,一旦裝備有探測精度高的雷達,還是能夠分出是兩架飛機。但由於戰機和客機飛行距離很近,一般很多國家都會採取放過,一旦對戰機發射防空導彈,那麼客機可能也會殃及,屆時傷亡就不止一點了,同時可能還會遭至國際社會的譴責。
-
8 # 軍武小咖
從理論上來說,戰鬥機隱藏在客機的下面,的確可以大大提升戰鬥機的隱蔽性,並且有可能躲過對方雷達的偵測。但是從二戰結束至今,從來都沒有發生過戰鬥機躲藏在客機下面,繞過雷達監測偷襲敵人的戰績。各國之所以不採用客機掩護戰鬥機的方法作戰,主要是由於三個原因。
第一點原因這種策略並不長久,戰鬥機隱藏在客機的下面,充其量只能使用一次。,第二次對方就開始有防備,第三次的時候,就會給客機帶來滅頂之災。戰鬥機想要透過隱藏在客機下面攻擊,肯定要選擇本國的客機打掩護。,而選擇自家的客機作為戰鬥機的掩護,勢必會給客機帶來一定的危險。敵方在瞭解到這一策略後,難免會對所有誤闖空域的客機進行襲擊,到時候發動攻擊的國家,必然得不償失。而且國際社會也會對發動這類襲擊的國家的客機進行抵制,該國的航空公司的客機想要再飛到其他國家的領空航行,就比較困難了。
第二點是這種策略會造成平民無辜的傷亡,每一架客機上都有不同國家的乘客,如果在空戰的過程中的客機被擊落的話,那麼使用該計謀的國家,在國際社會上會四面楚歌。一個國家的國際形象,要比一百架客機更加重要,一旦失去了國際社會支援,戰爭的天平就會發生傾斜。各國為了保持自身的國際形象,寧可多損失戰鬥機,也不會出此下策。
第三點是客機都有固定的航線和飛行時間,戰鬥機想要跟隨客機飛行,就必須要遵守這些航線和飛行時間。假如客機不遵守航線飛行,肯定會被敵人發現,這場偷襲也會以失敗告終。況且戰鬥機都是編隊作戰,一架客機無法掩護一個戰鬥機編隊共同飛行。正是由於這三種缺陷,這種計謀至今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使用過。隨著戰鬥機隱身技術的提升,雷達的探測手段增強,未來這種計策也很難出現。
雖然戰鬥機不會藏在客機的下面進行偷襲,但是在歷史上的確出現過戰鬥機以密集編隊航行,偽裝成客機的實戰記錄。雷達探測目標的時候,主要看的是目標的反射頻率大小,戰鬥機如果形成密集編隊的話,就會在雷達上形成一個比較大的點,對方很有可能會把這個點當做客機,最終喪失最佳的防守時間。
-
9 # 河東三叔
戰鬥機藏在客機底下和海上潛艇躲在大貨輪底下是一樣概念,透過依附於更大體積裝備身旁,達到隱身的效果。正常出現這種情節,兩者相距可能就在十多米之內,雷達以及聲吶探測都會誤認為是更大的傢伙才是正主。
這裡有兩個案例可供參考,一個是直實版1981年以色列空襲伊拉克核設施。另一個是電影《空中決戰》中Phantom戰鬥機依附於客機底部的場景。
一、1981年6月17日,由8架F-16戰鬥機和6架F-15戰鬥機組成的機群,奔襲1600公里摧毀伊位克枋設施。途中要穿越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領空,因此,以色列戰機採用超低空飛行+超密集編隊應對兩國雷達。被兩國雷達發現後,以民航班機的理由解釋過關,足以體現密集編隊確實有模擬民航客機的作用。
二、電影《空中決戰》的戰影,一戰Phantom戰機躲在大客機底部,準備在閱兵式上製造混亂。雷達同樣追蹤不到,因為巨大的客機完全擋住了Phantom,最後由空中戰鬥機飛行員目視發現。
所以說,飛機是死的人是活的,各種戰術都在具體操作中得到應用。海空軍戰術中密集編隊在各國其實都在大量應用,只不過完全依附於大型客機可能只是在特種作戰中才能實現。真的開戰,空中估計沒幾場客機可以用於掩護。 -
10 # 嘯鷹評
戰鬥機的客機下方10米以內的距離內,與客機保持同等速度進行伴飛,能夠輕而易舉的欺騙所有國家的空管系統。
但是,客機航班航線飛行高度與飛行速度都是確定的,也就是說,戰機想要離開的第一時間就會被發現。
加力跑路,導彈馬上就到,繼續跟著,空軍發現異象一般情況下會派戰機抵近目視偵查。照樣玩完。
而且,戰機在空戰中並不是單打獨鬥就能夠取得勝利的,就算再怎麼精簡,雙機編隊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架客機下面塞倆戰鬥機?一個已經很艱難了,因為大型客機體型很大,其亂流也是非常劇烈的,一架飛機,尚可憑藉機動性應對(出問題就是死)兩個?空間瞬間減少2/3(兩架戰鬥機之間也要留安全榮譽)難度上升了不止一個數量級。風險委實是有點大,但是兩架戰鬥機各跟一架客機?兩架飛機,同時同航線,同速度?出現這種情況需要的是趕緊把值班是空管員關起來....。
而且襲擊之後怎麼跑?(值得被專程轟炸的目標,被炸後,清空空管區
這種操作最適合的就是對高價值目標進行打擊....然後絕對是捅了馬蜂窩。
所以,這種孤膽英雄單機滲透的操作除了看起來很帥以外,並不值得選擇(炸敘利亞炸伊朗除外)
-
11 # 不正經的軍棍
完全可以,但不是保持勻速,是和客機保持同等速度前進,雷達很難發現。在雷達上,兩個點重疊在一起,不就是一個點麼,一個小點和一個大點重疊,小點就完全看不見了。
這種操作其實是有一個極其相近的戰例的,不過還是有所不同,是一堆戰鬥機冒充一架客機,從而成功騙過雷達的操作,這就是巴比倫行動。
1981年,以色列8架F16以及6架F15戰機起飛,途徑約旦、沙特,前往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市郊,襲擊伊拉克的奧西拉剋核反應堆。在行進途中,要進行保密工作,避免被約旦沙特的雷達發現,為了避免被發現,以色列方面也是做了充足的功課。
以色列空軍訓練的時候,要在大沙漠長時間飛行,適應無地標飛行。隨後練習超密集編隊飛行,要求是達到表演隊的水平。在行動中,途徑約旦,以色列的6架F15在上,8架F16在下,機翼間的距離不超過一米,以這種密集度來看,在雷達上的反射訊號,就是一個大型客機的體型。當約旦詢問的時候,以色列空軍用標準的國際民航英語回答:民航客機。就是這麼騙過去了,途徑約旦距離短,很快飛過去了,而且走的還是個民航客機的路線,要是約旦人在下面看不就露餡了。當然,他在沙特境內解釋的是:約旦空軍例行訓練,沙特當時都是習慣了,這些飛行員是約旦口音,飛機塗著還是約旦空軍塗裝,即便沙特人在地下看著,還是約旦空軍。
那麼這就說明一個問題,在雷達上,有一架大型客機,進行掩護,戰鬥機完全可以騙過雷達的。這個時候就不用管什麼不同剖面、不同高度能否被檢測到了,客機全掩蓋住了,基本完全可以掩蓋。
當然,以色列那種超密集編隊的偽裝是發生在八十年代,現在能否欺騙過雷達,還是很難說了。但是如果是單單一架戰鬥機隱藏在客機下面,一點問題沒有。
-
12 # 是阿維啊
曾經以色列空軍就用過這招躲過伊拉克空軍的雷達,而炸燬了伊拉克的核反應堆。
對於客機這種大目標來說,民用雷達的顯示是不會很精確的,如果客機的機腹下有一架戰鬥機,普通雷達是發現不了的。所以當戰鬥機躲在他的腹部之下,雷達只能掃描到客機的形狀,戰機就被隱藏了。
當然,現在這種方法在其他國家或許有用,但是在我們國家確實是抵不上什麼用場了。
現在在我們國家的空域環境下,幾乎所有的戰略打擊目標的附近肯定都有著空軍駐紮,而且還會有禁飛,強制管制等等,想要用這種方式偽裝,無疑是痴心妄想,不自量力。
-
13 # 紙上的宣仔
先說結論:以現有的技術來說恐怕不能,除非探測雷達和戰鬥機客機的距離已經相當近,但此時用眼睛也能發現。
雷達有一個概念叫角解析度。如果兩個目標的距離太近在雷達看來,方位角的差別已經小於角解析度,這時候就不能區分兩個目標。也就是說雷達對角度的分辨能力其實是有極限的,並不是說任意小的角度差別都能分辨出來。擁有不同角度解析度的雷達,同樣距離上對目標的區分能力也不同,比如下圖兩種雷達,一個分辨角是10度,一個是1度,那麼在同樣距離,第一個雷達無法區分出兩個目標,在雷達螢幕上只有一個粗大的亮點;第二個雷達則可以分辨出兩個目標,並在螢幕上顯示出兩個亮點。
瑞麗判據和距離解析度公式角解析度是光學和雷達學科的重要指標,可以表達為:ρ=1.22λ/D; 其中λ為波長,D為孔徑。這個公式也被稱為瑞麗判據。在雷達中,D指的是雷達的孔徑,即天線直徑。所以可以知道雷達天線直徑越大,其角解析度越高;波長越短,角解析度也越高。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公式,可以用來計算出兩個等同大小目標的最小分辨距離,稱為SA。這個定義是這樣的,定義兩個同樣大小目標處於在距離雷達R距離上的半功率點(也稱-3dB點)時,兩個目標的距離稱為SA;雷達要想清楚區分兩個目標,那麼至少要讓二者距離大於等於SA。公式為:
其中R為雷達和兩個半功率點上目標的距離,Θ為2個半功率點之間的夾角。
下面說回到問題本身。當戰鬥機躲在客機肚子下面的時候,其實二者距離是相當近的。這個時候地面警戒雷達其實很難發現。因為地面警戒雷達一般都是米波段的,波長很長,解析度非常低。
對於戰鬥機而言,雖然波長小,但是雷達孔徑不足,分辨率同樣不高。所以確實很難區分出來。
實際上利用雷達解析度不足來進行欺騙的例子確實是有的,以色列和中國的空軍都這麼玩過。下面來簡單介紹一下。
如何利用雷達的解析度不足進行欺騙巴比倫行動
以色列歷史上有一個經典的行動,那就是1981年轟炸伊拉克核設施的空襲行動。這次空襲,以色列派出了6架F-15和8架F-16戰鬥機,14架飛機以距離非常密集的編隊飛行,速度很慢。當經過約旦和沙特邊境時,被沙特發現。然而雷達螢幕上,14架飛機顯示出來的僅僅是一個又大又亮的原斑,加上速度很慢,看起來很像一架運輸機。此時以色列用流利的阿拉伯語透過應答機向沙特回話,聲稱自己是約旦空軍,正在進行例行訓練。就這樣騙過了沙特。就這樣14架戰鬥機組成的機群穿過三個國家領空,最終順利摧毀了伊拉克的核反應堆設施,堪稱一大經典戰例。
以色列14架飛機編隊示意圖
空天獵原型
再說一箇中國的。中國的空軍2架殲11B曾經在東海上空狠狠教訓過一把某國空自的F-15J,這事估計沒多少人知道。不過這個戰例非常經典,以至於在電影《空天獵》裡完整還原了出來。當時殲11B在中國防空識別區巡邏,結果遭到某國空自派出的2架F-15J一上來就咬尾。要知道這可以算充滿敵意的行為;而且還開啟了STT模式,也就是Single Target Tracking,這是格鬥過程中發射導彈前的一種鎖定模式,此時所有雷達波全部集中在單目標上,以防止目標因大過載機動而丟失。此時我們的殲11B雙機編隊用了非常聰明的一招,那就是向上飛去,鑽進了雲層,然後雙機編隊距離縮小,超過了F-15J的雷達解析度。此時在空自的F-15J眼裡,雷達螢幕上只剩下了一個目標。殲11B編隊繼續上飛,然後在F-15J雷達盲區迅速分離,一架繼續被F-15J咬尾,另一架則趁機繞到了兩架F-15J後面,然後開啟火控雷達,將2架F-15J鎖定。某國空自飛行員瞬間就懵了,直接拋掉副油箱,放出熱焰彈屁滾尿流地跑了。
空天獵中中國的殲11B和某國空自F-15J
以下是筆者繪製的簡要的對抗經過:
1:
2:
3:
4:
-
14 # 大志遠思想空間
如果戰鬥機藏在客機的肚皮底下,保持和客機的飛行速度相近,戰鬥機是很難被發現的。當然前提是戰鬥機必須保持電磁靜默,如果在民航的電磁訊號中出現異常訊號,透過判斷,戰鬥機就會被發現了。
這裡有一個真實的案例:1981的6月,以色列發動了代號為“巴比倫”軍事行動,以色列出動了6架F15戰鬥機以及8架 F16戰鬥機長途奔襲在伊拉克的核反應堆工程。在經過約旦和沙特邊境的時,以色列把軍機編隊組成近距離大編隊,雷達訊號像一架民用客機就躲過了雷達的探測,戰鬥機矇混過關了。
當然戰鬥機這種行為是很危險的,第一,戰鬥機怎樣才能到達這種區域呢?第二,如果客機不讓戰鬥機進入這種狀態呢?第三,戰鬥機進入這種狀態能幹什麼呢?如果被對方發現被其他戰鬥機迫降,藏著的戰鬥機有什麼辦法嗎?再說了,這叫戰鬥機入侵別的國家,打掉是白打的,這樣對戰鬥機來說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所以,戰鬥機沒必要玩這種小把戲。據塞爾維亞說,北約戰鬥機就曾經採用這種方式跟隨著塞爾維亞後機進入俄羅斯領空。當然這只是塞爾維亞的說法,北約戰鬥機肯定也不會進入俄羅斯的大區域飛行,這種小把戲還是做得少比較好,因為這種意義價值不大,而成本會比較高,真給北約軍事組織丟人,漂亮國會怎麼想呢?當然,有特殊情況,另當別論了。
回覆列表
這個方案有可行性,但是不能藏在客機的肚子下方保持勻速,在而是一起編隊飛行。在許多情況下,戰鬥機跟隨著大型飛機等一起飛行,確實有利於掩蓋自己的訊號,這個要求過高,在大飛機左右兩側和進行編隊飛行,多架戰機在雷達形成的訊號好象是一個目標,這與雷達的工作方式等有關,一般的雷達很難區分它們,但是這一招運用的並不是很多,有很大的侷限性。
這種招數要求保持相當近的編隊隊形,對戰機飛行員的要求就非常高,如果出現一點差錯就是相撞了,那後果就不堪設想,在一般情況下,都不會使用這種方式。
正常編隊飛行也不能那麼命,通常來說都是有一定間距,往往能夠讓雷達分辨出來,在戰術上沒有太大的應用用途,只能說達到特定條件下應用一下,不是常規手段,也沒有這麼想象的戰術性,好像遇到什麼情況都可以使用,這招有使用,但是很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