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夏故壇

    “韋編三絕”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孔子晚年才喜歡上研讀《周易》,並著有《序卦傳》(分上下)、《彖傳》(分上下)、《繫辭傳》、《象傳》(分上下)、《說卦傳》、《文言傳》和《雜卦傳》等共十篇傳文。孔子研讀《周易》,常常是廢寢忘食,手不釋卷,以致穿竹簡的皮繩經常被磨斷。即使這樣勤奮用功,孔子都深感生命有限,來日不多,怕在有生之年不能悟透《周易》並用充足的時間有所著述,於是發出哀嘆:若上天能再借給我幾年時間,我對《周易》的著述就不僅是寥寥之《十翼》,而是彬彬可稱豐盛矣。

    孔子是用所剩無幾的生命和嚴重透支的精力在與死神賽跑啊,其目標就是登上《易》學的高峰,為後人探索出一條文化之路來。“韋編三絕”正是孔子廢寢忘食、捨命探《易》的真實寫照,後用這個成語凡指讀書勤奮,手不釋卷。

    細究這個成語,傳統把“韋”解釋成熟牛皮,把“編”解釋成編綴、穿編,然後又說:“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叫韋編”。這種解釋比較含糊,不明確。實際上,“韋”就是指皮繩,而不是指熟牛皮。“編”就是指用繩索穿制好的簡書,展開來謂之“編”,捲起來謂之“卷”。“韋編三絕”的本意就是指用皮繩穿制的簡書多次斷裂、破損,其斷裂的,有可能是皮繩,也有可能是竹簡。

    要令人信服地解釋“韋”字,我看非把“韋”字和“皮”以及“革”放在一起解釋不可,因為“皮”可製成“革”,然後“革”才可製成“韋”。“皮”是指覆蓋於動物表面,用以保護肌膚和內臟的組織。“革”是指把剝下來的皮經脫毛和鞣製等物理、化學方式加工所得到的已經變性不易腐爛的動物皮。皮是未經加工過的組織,而革是已經加工過的皮,所謂生皮熟革。由於皮加工成革,使用了化學方法,革已經完全改變了皮的性質,故“革”字引申為改變、除去的意思。

    “韋”是由“革”製成的。把革分割成細條狀,然後透過旋轉捻擰,再把若干股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了繩索,這就是“韋”,其中三股繩曰“徽”,兩股繩曰“纆”。《易·坎卦》曰:“系用徽纆,寘之叢棘,三歲不得,兇。”任何東西都一樣,只要擰成一股繩,就有了力量,何況是牛皮繩呢!人也是這樣,如果人能象牛皮繩一樣擰成一股勁,那力量就大了,故有“偉”字。如果別的東西能象牛皮繩一樣擰成一股勁,那都是力量,如煒、幃、瑋、闈、圍等字。

    我們從“韋”字的古字形上可以看到,字的兩端是兩個相同的部件,只是方向相反,其代表的意義就是指捻繩時,繩兩端的用力方向是相反的,一端向左擰,另一端就必須向右擰,如麻花狀。在這個意義上講,“韋”又有了背逆、避開的意思,故有“違”、“諱”等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米不能夠自然繁衍,必須人工種植,那第一根玉米是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