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御前帶刀侍衛

    薛濤生命中的第一個情人是劍南節度使韋皋,這個男人給她的更多的是父愛般的關懷。

    薛濤本是官宦之女,她父親薛鄖虧空錢糧,她則受牽連被沒入樂籍,成為官妓。是韋皋發現了這顆明珠,特別將她召到府中侍宴賦詩,見她文采出眾,就讓她幫自己做一些文字工作,相當於今天的“女秘書”,不過那時叫“女校書”。帶著感恩的心態,十五歲的她委身於這個四十多歲的男人,是否有一種“戀父情結”,也未可知。

    後來,韋皋打算向朝廷舉薦薛濤任校書郎,韋皋手下的幾個滿腦子封建意識的衛道士,認為此事不合大體,反對上報,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事業上受到挫折的薛濤,這時有點心灰意冷破罐破摔了,不好好當她的“女校書”,做起了“交際花”。出門有車相隨,達官貴人為了求見她,紛紛送她錢物,她不拘小節,全都照單收下,真是紅極一時,風光無限。

    韋皋越來越看不慣薛濤,吃起了醋,一生氣將她由官妓降至營妓,送往松州邊地“慰問”軍士。

    這是怎樣一種難堪的經歷啊,那種粗魯的蹂躪令薛濤幾乎絕望窒息,無奈之下寫下了《十離詩》獻給韋皋,寫出十種脫離依附的悲傷結局,這裡面有自己的悔恨,有對韋皋的抱怨,卻沒有對韋皋的愛。

    好在韋皋並不是一個太過絕情的人,他將薛濤召回。此時的薛濤似乎已經看清權貴反覆無常的真面目,她向對方提出“辭職”,韋皋沒有批准,後來韋皋暴卒,年六十一,而這一年,薛濤三十五歲。

    遲來的愛情

    提起薛濤的愛情,文人們自然會想到她與比她小十歲的元稹的那段“姐弟戀”。在韋皋死後四年,她等來了元稹。已經結婚五年的元稹這一年三十歲,這是男人的青蔥歲月,建功立業的雄心和拈花惹草的心思並不排斥。

    這一年元稹是以御史身份出使蜀地的,他早就聽說了薛濤的豔名和詩名,對薛濤很感興趣,意欲單獨造訪。司空嚴綬成人之美,驅遣薛濤前去與元稹會面,會面之前,嚴綬肯定將元稹吹噓了一番,給薛濤一種感覺:此次前去相見的,是一位前途遠大、才華橫溢的青年才俊。等到見到比自己小十歲的元稹之後,這位四十歲的女人第一次經歷了愛情的強烈震撼。兩人熱戀纏綿,一直同居了三個月。“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就是薛濤對那段甜蜜時光的浪漫回憶。

    元稹為何讓薛濤如此傾心呢?一是元稹瀟灑的外表對薛濤頗具吸引力。元稹是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二是元稹的才華對薛濤的徹底征服。在當時,元稹的詩歌具有相當的轟動效應,“每一章一句出,無脛而走,疾於珠玉”,他的詩歌走俏,比珠玉轉手還快。所以,在大詩人元稹面前,她忽然變低了,變成了一位謙遜的“文學女中年”。女人愛男人是因為崇拜,男人愛女人則是喜歡被崇拜的感覺。

    腳踏多條船的元稹

    元稹真的值得薛濤全身心地投入愛情嗎?

    元稹的私生活很糟糕。在正式娶妻之前,他就拋棄過一位叫鶯鶯的女子。二十一歲時,元稹與一遠親家的少女崔鶯鶯相愛,於後花園私定終身,鶯鶯曾贈玉環給元稹,並痴情囑咐,說“玉取其堅潤不渝,環取其始終不絕”,既表明自己忠貞不貳,也期待元稹不要辜負她,哪知元稹進京後,就斷了與鶯鶯的聯絡,娶了三品大員韋夏卿十九歲的女兒韋叢為妻。元稹玩弄崔鶯鶯,絲毫不感到歉疚,甚至還對這次豔遇津津樂道,在《會真詩》裡,賣弄“身體寫作”。

    對於妻子韋叢,元稹談不上什麼忠貞,至少在韋叢還未死時,他就與薛濤同居了。而在韋叢死後,元稹寫下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經典詩句以表悼念,很難說他的感情是假的。但是元稹後來的感情生活,完全是“曾經滄海還愛水”的做派,妻子韋叢死後,他因為工作關係,離開了薛濤,兩年後,就娶了小妾安仙嬪。四年之後,他續娶了裴氏。

    無言的結局

    當年,元稹與薛濤分別時,不敢當面辭行,只寫了一首詩給她,說她蛾眉秀美如卓文君,口才與文采都好,“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併發誓說:“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言下之意,我要走了,走得遠遠的,但是我會想你的。

    十年後,元稹到浙江當官,終於想起了薛濤,本來想把薛濤接到他那裡去住。這時候,一位新人進入了元稹的視野,使他再一次把薛濤拋在腦後。

    這位新人叫劉採春,是一位少婦,和她做戲子的老公一起來元稹府上獻藝。劉採春擅長演參軍戲,又會唱歌,那種少婦的成熟嫵媚讓元稹神魂顛倒,他寫詩讚她“言詞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徊秀媚多”。他霸佔了劉採春達七年之久。

    除此劣跡外,元稹還向他的老朋友白居易“借”過官伶玲瓏,看來他的“曾經滄海難為水”只是一時感受罷了。

    可是薛濤怎麼可能對元稹瞭解那麼多呢?

    所謂“詩品即人品”,多半是騙人的鬼話。從元稹的詩歌中,薛濤是不可能瞭解其為人的。而且,那時候的薛濤正處於感情的真空期。戀愛中的女人都是瞎子。她明明知道元稹是有婦之夫,而且兩人地位懸殊,一個是朝廷要員,一個是官妓之身。這樣的“姐弟戀”加“婚外戀”明顯沒有好結果。但她不管不顧,如飛蛾撲火般和元稹雙宿雙飛,盡享歡樂。

    當元稹一去不回頭時,薛濤對他心中很難說有多少恨,更多的恐怕是寬容和思念。

    一個男子要娶一個比自己大十歲的官妓,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年齡是最大的障礙,其次是身份。薛濤理解對方的難處,卻不能理智地為自己設計未來,而愛情,本沒有多少理智的成分可言。

    薛濤的才華與相貌優勢,都掩蓋不了她的年齡劣勢,誰叫元稹生得那麼晚呢?如果他比薛濤早出生幾年,說不定會娶薛濤做妾的,但僅僅是妾,絕不會是妻。

    元稹52歲時,在武昌得病暴亡。就在第二年,終身未嫁的薛濤也跟著鬱鬱而終,時年63歲

  • 2 # 滄龍

    才華與美貌並存,但是終身不嫁,薛濤到底經歷了什麼?

    薛濤是唐代著名的女詩人,她留下的很多詩都很受眾人喜愛。薛濤是一個才華與美貌並存的女子,根據史書記載,薛濤字洪度,她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賦異凜,她幼年時就能學習並通曉音律,八歲時就可以吟詩作對。如果放到現在,也可以說是神童了。

    劍南節度使韋皋還曾驗證過她的才華,薛濤用一首《謁巫山廟》征服了他,韋皋見識了薛濤的才華之後,還想給薛濤擔任當時很多文人墨客都向往的校書郎一職。

    與薛濤交往的文人騷客也很多,比如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等,薛濤與這也著名詩人交流,但是沒有與他們傳出任何緋聞。還有詩人特意為她作詩。由此可知薛濤無論是才情還是樣貌,都是拔尖的。

    薛濤本來是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是在薛濤十四歲的時候,薛濤的父親去世了,在當時的社會,父親就是一個家的天,父親沒了,薛濤的家也塌了,只剩她與母親相依為命。

    為了生活,她不得不進入風月場所工作。但是薛濤在風月場所依然潔身自好,她利用自己的才情,侍酒賦詩、彈唱,以此來增加收入。因為她才華過人,不久之後,她便成為了一名有名的歌姬。可能是因為豆蔻年華卻不得不為生活奔波,薛濤比當時很多的女子都懂得多,也承擔的多,看到的男人也多,所以不敢輕易交出自己吧。這是原因之一。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薛濤遇到元稹。元稹在當時是一個還有才華的男子,算得上是青年才俊,元稹的一生都很多個女子,但是薛濤一生只有元稹一個心上人。薛濤在四十二歲的時候遇到元稹,那時候的元稹比薛濤小十一歲,兩人一見鍾情,他們沒有顧忌年齡,大大方方地在一起了,薛濤對元稹都稱得上是痴情了。

    但是古代的痴情女子總比男子多。元稹和薛濤交往一年後就要返京,在返京的時候,元稹許諾薛濤,一定會回來找她,但是元稹在離開薛濤後很快就有了新歡。而薛濤堅信元稹離別後說的話,痴痴等了元稹十年。等了十年後,薛濤才幡然醒悟,但卻不再像之前那樣相信美好的愛情了。

    薛濤是一個很有才情的女子,她寫的很多詩流傳至今,現在很多人讀她的詩也能讀出她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她追求美好生活,但是她早年經歷喪夫,為生活奔波,之後又遇人不淑,這讓她對生活與男子多多少少都有些怨恨。公元831年,薛濤含恨而終,時年六十二歲。

  • 3 # 文青聊史

    我字多,看我!唐代女詩人薛濤:十六歲從妓,卻因此大放風采,最終因愛終生不嫁

    唐朝作為歷史上最為燦爛的朝代之一,它不僅表現在太平盛世和經濟繁榮,更表現在充滿了詩意,用詩意來形容唐朝一點不為過,在這個年代中爆發了太多才華橫溢的詩人,其中的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香山居士白居易等等,這些人無疑為唐朝以至於歷史添上了濃厚的一筆,但詩人不是男子的專利,在這個時代中同樣湧現了很多風華絕代的才女,其中就包括今天要講的這位:四大女詩人之一的薛濤。

    早年坎坷、被迫營生

    薛濤在小時候是地地道道的長安人,不僅如此,其父親薛勳還在京城為官,在古代有這樣的說法“官分兩種,一種是京官,一種是京官之外的官員”雖然這句話有點誇張,但是不難體現出京官的地位,可見薛濤幼年時期是何等的繁榮富貴。

    在朝為官還是京官雖然地位高了很多但同時危險也就更多,雖說是朝堂但同時也是人情世故,薛勳的性格好似與這官場格格不入,愛好寫詩,為人正直等,這些都表明如果他不在朝為官一定會過得很瀟灑,但偏偏是朝中官員,最終因實在看不下去而在朝堂之上頂撞了權貴大臣,從而產生禍端。

    在唐朝有唐太宗願意納諫為先,但是有幾人在後?就這樣薛勳因頂撞權貴而遭到貶職,一夜間從京官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地方官,於是薛勳一家人就踏上了去四川的路,其中就包括不滿十四的小薛濤。

    都說是禍不單行,到了薛濤這裡確實如此,當時四川並未大力開發所以多瘴氣,其父親還並未站穩腳跟就因染上瘴氣從而不幸離世,家中只剩下年僅十四的薛濤和其母親兩人相依為命,沒了父親的生活支撐,家中自然出現困境,萬般無奈之下,兩年後薛濤加入樂籍,成為裡面的營妓。

    樂籍雖說是從事音樂活動,但是裡面的主要人物都是罪民之後或者戰俘之後,要世代受到社會的歧視,其身份地位已經幾乎近於奴隸,作為之前一個高高在上的京官子女,到現在被迫加入樂籍謀取生活,這其中的悲傷和蒼涼,想必只有薛濤一人知曉。

    榮極一時、再臨貶黜

    憑藉著出色的相貌和過人的氣質,薛濤很快就在營妓中出了名,而這次出名則是給她帶來了自己人生的一次轉折,韋皋出任當地節度使,其地位相當於地方的都督掌管統兵的權利,初來乍到自然要擺設宴會而身為營妓並且名聲極大的薛濤自然陪宴會,這次宴會讓她大放風采從而揚名天下。

    韋皋素聞聽說有才女,見了之後雖感嘆其氣質但還是決定考上一考,於是讓薛濤作詩一首,看她的名氣是否如傳言的那般才華橫溢,而薛濤並無緊張,輕鬆寫下《謁巫山廟》:

    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此詩一出,在場之人無一不感慨其才華,之後韋皋就將她留在身邊,平時會讓她做一些文書的活,事實證明薛濤不僅做得了一首好詩,在做事上也是極致的認真,韋皋覺得大材小用就向朝廷上報,想給薛濤一個校書的職位,平時負責撰寫公文和其他典籍,雖官職不大但要求極高,非進士不可。

    但是從古至今並無女校書這個說法,校書都是男人來做的,於是朝廷駁回了韋皋的請求,這個也完全情有可原,在唐朝出現了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之後的皇帝自然會覺得掛不住臉面,或許對女子為官有些忌憚吧,但是朝廷不準,薛濤私下照做,這樣就形成雖無校書之名,但卻有校書之實,實為古今往來第一人。

    名聲大了事情也就多了,當時薛濤作為韋皋眼前的紅人,那些想送禮但是送不到韋皋手中的官員都會把東西給薛濤,讓她轉交給韋皋,而薛濤早前也算是京官之後,凡是送禮的都被薛濤收下,最後卻又全部交給韋皋,無一私吞,但是韋皋並不喜歡這樣,無奈薛濤屢教不改,最後懲罰他離開這裡發配松州,薛濤的命運再一次進行了轉折。

    相愛元稹,無果終身不嫁

    在被貶到松州之後薛濤遇到了她一生最愛的人元稹,元稹當時風華正茂年僅三十正值大好時光,在出使到此地的時候早就聽聞薛濤的才情非同一般於是選擇相見,最終兩人墜入愛河,薛濤此時已經不再年輕並且大了元稹整整十歲有餘,但這並不妨礙兩人的愛情,這段時間可以說是薛濤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了,也因為這份愛情讓她寫下了《池上雙鳥》這首傳世名詩。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元稹身為京官此次出使時間已到,不得已要回京赴任,兩人就此分別,令人感嘆的是兩人從相見到最後的分別其中僅僅只有三個月,或許元稹早已明瞭結局,但薛濤卻還不清楚此次離別是兩人最後一次相見。

    離開之後薛濤每日除了想念只剩下想念,為此寫出的詩詞恐怕比早年寫下的總和還要多,但是奈何因為歷史太過久遠並未傳世。薛濤將這些詩詞統統寄給元稹,最終也收到了元稹的回信,其中也主要表達思念之情,之後再無信件傳來,薛濤也知道自己跟元稹並無能在一起,一個是風塵女子一個是有著大好仕途計程車子,此段戀情就此終了。元稹之後薛濤再無新歡,厭倦了世俗的她選擇了隱居,最終至死未婚。

    結語:早期的坎坷如果換做平常人定會承受不住,但是薛濤面對世事的不公,並沒有選擇一死了之,而是選擇跟自己的命運對抗,雖然一生坎坷,但卻依舊大氣蓬勃,並無小女子作態,實在少有,不失為四大女詩人之一,先後遇到的韋皋和元稹雖給她帶來不一樣的人生但同時又給她帶來不一樣的命運,如果薛濤遇到的是個良人,我想她的歸宿會好一些吧,你覺得呢?

  • 4 # 初夏思夏愛華夏

    唐代才女薜濤為伺終身不嫁?薛濤可不簡單,據說才情不在李清照之下,她吧在很小的時候就才氣驚人,她幾歲時的時候,她父親吟出:“庭出一古桐,聳幹入雲中“薜濤當即對出“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才華這東西確實是天生的。

    薜濤十六歲,待酒賦詩,成了一名詩妓,當時劍南節度使韋皋覺得薛濤的才能了得,想奏請朝廷,讓薛濤擔任校書郎,讓她掌管校理典籍的工作,但因薛濤是個女人,沒有能成,但薛濤卻也博了個“女校書"的美名,還有一個叫掃眉才子的美名,這樣,她的才學也將那些男人們酸了一把。

    薛濤後來與大詩人元稹相戀,:元稹比薛濤小,元稹很愛薛濤的,很想娶薛濤的,但是最後元稹還是敵不過世俗利益的牽絆,這段愛戀成了一段故事,所以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愛情有時候真的不是兩個人的事,愛情是愛情,婚姻是婚姻。

    就這樣薛濤終身不嫁,可見這段感情在薛濤心中是多麼多麼重要!薛濤後來退隱到成都郊外沅花溪,她就是在那,從百花潭中取水,製成一種長長的,各種各樣顏色的小箋,據說有十種顏色,其中紅色小箋最讓人愛,很多詩人都收到過這種小箋,所以呢那些關於情愛之類的詩詞,人們都喜歡寫在紅箋上。

    觀古論今,只能感嘆愛情這杯酒迷人也醉人有時候還會害人,來時濃烈,但去得也快……

  • 5 # 野草要睡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現實,然而哪個少女不懷春,其心中也有過自己喜歡的人兒。可憑她才貌出眾,為何終身不嫁?這跟現代的有些美女非常相似。

    薛濤,是唐代詩人也,同時亦是一位美不可收的美女。雖然當時很有名氣,但她也非常心高氣傲,她的職業讓她身不由己。

    這跟現代有些美女一樣,雖然家財萬貫,美貌如花,卻成了大齡剩女。

    不過人嘛?各自有著自己的心思和打算,有些美女高不成低不就,有些美女喜歡獨居,過著一個人的生活。雖然如此,但她們心中依舊有著自己喜歡的人,但就是不肯邁出嫁人的這一步。

    薛濤也一樣,她雖然終身未嫁,但她的詩中卻透露了相思之情。

    為什麼心中有自己喜歡的人又不嫁?薛濤是當時的才女,自知禮儀廉恥,她身為妓,出身不好。她也許不想讓人看不起,不想低人一等,畢竟她有著才女的身份;又或許她生理方面有什麼問題,不想拖累對方;甚至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跟少有的現代美女一樣,喜歡獨居,過著一個人的生活。

  • 6 # 希望星晨58298869

    寫在前面:鍾南山院士的得意弟子李慧靈教授告誡大家說:“只要我們這身防護服沒脫,你們就待在家裡別出來,否則我們就白拼命了!”好好聽話,繼續宅家!否則前功盡棄!,希望大家不要出門、不要出門、不要出門!

    薛濤是中國中唐著名的女詩人,成都樂妓。她16歲就入了樂籍,與韋皋、元稹先後都有過戀情,後人將薛濤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她流傳至今詩作有90餘首,都收於《錦江集》中。

    薛濤天資聰穎,八歲那年,父親薛鄖在庭院裡的梧桐樹下歇涼,有感而發吟誦出“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的詩句,在一旁的小薛濤聞聽後,頭也沒抬,脫口而出續了下去:“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仔細咀嚼,比她父親的兩句詩還精彩。父親薛鄖深知女兒文才出眾,對這個寶貝女兒有了有喜憂參半情感,都說聰明反被聰明誤。洞悉世事的薛鄖生怕女兒薛濤今後的人生因為才華橫溢而沒有幸福,其實,這個擔心依薛濤一生遭遇來看,並不多餘。

    剛剛成年的薛濤就通曉詩詞音律,能歌善舞,婀娜多姿,嫵媚動人,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有了幾分名氣,如此才藝雙絕的佳人,本該有錦繡前程,但似乎上天嫉妒她的才華與紅顏,也就是在她十六歲的時候,因為自己的父親歿亡而家道中落,為了生計,迫不得已入了樂籍,成為了一名營妓。自古紅顏多薄命,在薛濤身上得到了驗證。

    韋皋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時,在一次酒宴上,讓樂伎薛濤即席賦詩,薛濤神態從容,揮筆而就,《謁巫山廟》詩便成了:“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韋皋讀罷,拍案叫絕。自此韋府中每有盛宴,薛濤便點綴期間,長此以往,她成了韋皋身邊的紅人{實為家妓}。韋皋就讓她參與一些案牘工作,薛濤寫起公文來不但文采飛揚,而且細緻認真無差錯,韋皋對她十分滿意,就奏請朝廷任命薛濤為校書郎,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成為了大帥府裡的獨一無二的女校書。雖然官階不高,但在當時,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可見薛濤是有真才實學的。

    薛濤得幸,不免有些恃寵而驕。前來四川的官員為了求見韋皋,多走薛濤的後門,紛紛給她送禮行賄,而薛濤“性亦狂逸”,來者不拒,但她並不愛錢,收下之後一文不留,全部上交。雖然如此,不是鬧出了動靜,這讓韋皋心生不滿,下令將她發配到松州以示懲罰。不久,遠在西南邊陲的薛濤寫下了著名的哀婉動人的《十離詩》,韋皋看後,憐香惜玉之情頓生,於是又將薛濤召回了成都。

    公元809年三月,詩人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作者)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地方。他久聞薛濤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後,特地約她在梓州相見。薛濤很快被這位年僅31歲的年輕詩人所吸引。

    儘管她已經42歲了,但她深知,這個俊郎有才情的男人就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情人,於是她便不顧一切,如同飛蛾撲火般將自己投身於愛的烈焰中。為此寫下了《池上雙鳥》,柔情萬種的小女子神態盡顯。這份遲來的愛情讓薛濤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與元稹相處的時光是薛濤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可好景不長,這年7月,元稹就調離了川地,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不過3個月而已。元稹到洛陽後,很快寄來了書信;勞燕分飛,兩情遠隔,此時能夠表達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寄託自己情感的詩詞了。自此,薛濤迷上了寫詩的信箋。她匠心獨運,對當地造紙的工藝進行輔助加工,將紙染成桃紅色,裁成精巧好看的窄箋,特別適合書寫情書,人稱薛濤箋。據說,鼎鼎大名的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向她搜求過薛濤箋

    可惜,元稹才子多情也花心,元稹比她小11歲,又由於薛濤樂籍出身,是一個風塵女子,元稹最終沒有回到她的身邊。但薛濤對他的思念還是刻骨銘心,她滿懷的幽怨與渴盼,寫成了流傳千古的名詩《春望詞》。

    如果薛濤生活在現代,絕對可以憑自己出眾的姿 容與曲藝詩歌才華成為流量明星,出場費也不會低於當前的任何一位佳麗與網紅,一定能過上養尊處優的生活。只可惜薛濤生不逢時,儘管她思想前衛,個性開放,腹有詩書,但她生活在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作為一個孱弱的女子,為了生存,早早就墮入了營妓行列,令人痛心疾首,扼腕嘆息。

    薛濤一生文采風流,曾受到當時許多文士的傾慕,與之唱和者很多,這包括白居易、劉禹錫、牛僧儒、令狐楚、裴度、張籍、杜牧、張祜等著名詩人和達官顯宦。

    從此薛濤脫下了紅裙,換上了一襲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從喧囂走向了寧靜,公元832年夏,薛濤安詳地閉上了雙眼。第二年,曾任宰相的段文昌為她親手題寫了墓誌銘,墓碑上寫著“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

    薛濤事蹟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諸書

  • 7 # 李飛叨

    薛濤這樣的才女,在權貴眼中是玩物,在才子眼中是獵物。薛濤心裡清楚,所以她甚至自比為“犬”。權貴才子們自然不是薛濤的最佳歸宿,但偏偏她內心又自視甚高,斷不肯嫁給鄉野村夫或尋常百姓,所以也就只能孤獨終老了。

    薛濤生命中有兩個比較重要的男人,一個是當時的劍南節度使韋皋,另外一個是大才子元稹。這兩個人是典型的權貴加才子,讓我們看看薛濤和他們之間的關係,就能明白她為什麼只能孤獨終老了!

    薛濤的父親是蜀中的一個小官吏,在薛濤少年時就病逝了。家庭的貧窮讓薛濤不得不入了樂籍,以聲色侍人,說實話這和妓女沒什麼太大的區別。但薛濤不一樣,因為她精通音律才華橫溢,同時容貌出眾,所以很快就脫穎而出。而最初發現她是,正是韋皋。

    當時的達官貴人宴請賓客,都要找樂妓在席間表演助興,薛濤就是這樣進入了韋皋的視線。韋皋曾命薛濤即席作詩,薛濤才思敏捷一揮而就寫了一首《謁巫山廟》: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韋皋拍案稱奇大加讚賞,從此薛濤就成為韋皋跟前的紅人。

    韋皋此人雖在後世名聲不顯,但在當時卻是個關鍵人物。他鎮守四川時把吐蕃打得服服帖帖,絕對是國之干城,而且在蜀中威望無人能及,薛濤在他的庇佑之下,脫去了樂籍,成為韋府一名女性文字工作者,時常幫助韋皋整理公文等事務,韋皋甚至想給薛濤謀個校書郎的職務,後來沒有成功。

    當然,兩人之間的關係也絕不僅僅是上級和下屬,難免有魚水之歡。

    時間長了,大家都知道薛濤是韋皋的紅人,於是有人就走薛濤的門路,想要巴結韋皋。薛濤也十分享受這種感覺,有點飄大勁了,別人送禮她全都來者不拒,雖然事後這些禮物都上繳了,但韋皋覺得薛濤做的比較過分,就把她從府內貶到了外地。

    失去權貴加持的薛濤,才真正明白了權力的重要,更知道她在韋皋眼中,並沒有她自己想象的那般重要。為了回到韋皋身邊,薛濤連續寫了十首詩,分別是《犬離主》、《筆離手》、《馬離廄》、《鸚鵡離籠》、《燕離巢》、《珠離掌》、《魚離池》、《鷹離韝》、《竹離亭》、《鏡離臺》,把自己比作犬、筆、馬、鸚鵡等等事物,而韋皋則是這些事物的主人。

    韋皋看到薛濤的詩後,覺得薛濤終於有了她應該有的覺悟,於是再次把她召回了身邊。薛濤這次乖多了,一切按照自己給自己定義的角色行事,沒再惹出什麼麻煩。 韋皋後來暴病身亡,薛濤失去了依仗,只能獨自一人度日。

    她雖然不再年輕,但這些年積攢下的才名和豔名,仍讓一些以獵豔為目的的風流才子們,產生了無法熄滅的征服欲,這裡面就包括大才子元稹。

    元稹這傢伙才華是第一流的,人品低下也是第一流的。如果不瞭解他的人,讀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樣的詩句,一定會認為這是個忠貞不二的痴情種子,是無數少女心中的理想郎君,但大家都錯了,元稹是典型的見一個愛一個的花心大蘿蔔。

    元稹到了四川做官,自然去拜訪聞名遐邇的女校書薛濤,兩人一見面就被對方的才華風姿所吸引,天雷勾地火雲雨鍍金身,好得蜜裡調油。這時候的薛濤保守估計應該接近四十歲了,但仍如同少女般陷入了戀情之中,她給元稹寫情詩,都用自創的粉紅色信紙,可以想象她心中情意之纏綿。

    同時,以薛濤的年紀而言,這段感情應該被她視作最後的人生歸宿了。 無奈薛濤一腔柔情所託非人,元稹在四川待了幾個月之後,就調到別處為官。臨別之時兩人山盟海誓永不相負,元稹還告訴薛濤,過不了多久就會來接她,以後也在不分離。

    可是元稹一轉身就把薛濤忘個乾乾淨淨,眼中又有了其她的美女。薛濤之於元稹,結果不重要,征服就算了。 薛濤等啊等等啊等,那個曾經海誓山盟的元稹,卻如同屁一般在人間消失了!薛濤又上了人間重要一課: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盡是讀書人!

    權貴靠不住,才子不靠譜,薛濤對自己的定位,又不允許她隨便找個人嫁了。最後除了孤獨終老,還能怎麼樣呢?

  • 8 # 老家漢中

    首先薛濤在歷史上被稱為詩妓,她是一個女子,也是一樂妓。雖然有很多官員和名士仰慕,但是社會地位並不高。其次,她自幼生世飄零孤苦,個性堅強,後來喜歡上才子元慎,又被辜負,最後出家當了女道士。所以一直未婚。

  • 9 # 清淡滋味坊

    薛濤,在今天看來,是詩人。在當時看來是詩妓。

    今天人人平等,人們沒有等級觀念。但是在古代,人是分等級的,而且很嚴格。男人按照職業分為士農工商,讀書人地位最高,然後依次為農民、手工業者、商人。女人也分等級,最低的就是樂籍。薛濤出身長安官宦之家,因聰明異常,被父親愛如掌珠,教以詩文。8歲時,父親得罪權貴,被貶四川,後出使雲南不幸罹難。那一年,薛濤14歲。父親死後,母女二人無依無靠,無法生存,16歲,薛濤自願入樂籍,成為營妓,以此成千古恨,誤了終身。

    薛濤才思敏捷,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並不賣身,只賣藝。薛濤聲名大噪,當時的有名的詩人幾乎都與薛濤有詩文唱答,但沒有人會娶她!因為她是賤籍,身份即鴻溝。

    20歲時,薛濤有些積蓄,遇到挫折,毅然脫去樂籍,過著書畫琴棋詩酒花的悠閒日子,以自由人的身份與上流社會的才俊往來,上流社會依然無人願意娶她,因為她以前“妓”的身份。薛濤又不肯將就,青春就這樣蹉跎下去,漸漸磨損。

    直到38歲時,遇到了小11歲的元稹。元稹當時喪偶,薛濤徐娘半老,風韻不減當年,一見鍾情,山盟海誓。可惜沒有多久,元稹回京,宦海浮沉,並不得意,再也沒有回來,薛濤望眼欲穿,顧影自憐,直到老去,孤寂的走完迎來送往熱鬧的一生。

    彷彿還是那個粉妝玉琢的小女孩,只有5歲,在對父親的詩句“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迎送一生,還是那棵樹,孤獨的站在那裡,看著後世薛濤的傳說。

  • 10 # 崑崙之柏

    薜濤在唐代比較著名的女詩人,她是中唐時期一個薜姓普通官宧人家閨女。父親薜鄖帶著九歲的女兒看著院中的梧桐樹,父親吟道:“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女兒在一旁接下面的句子:“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這兩句詩對仗工整,詞語蘊藉,不失為佳句,她父親非常驚喜,後來讓她好好讀書,吟詩作畫,並經常輔導她,讓她學習文學一類的書籍。薜濤容貌嬌美,8,9歲便通曉音律,擅長詩文書法,揚名蜀地。後來便成了唐中期的才女。可是,好境不長,薜濤12歲的時候,父親就因病去世了,家境急劇下降。

    薜濤母女兩靠著父親遺留下來的一點財產,艱難度日,在那樣的封建社會,男人讀了書可以入士做官,可女人就沒有這個機會了。雖然薜濤做得一手好詩,只能在達官顯貴家中,在大官顯貴飲酒時,就給人家賦幾首詩,供人家享受。

    十五六歲的薜濤被生活所迫成為韋皋幕下最年輕的樂伎,登記於樂籍。她的詩才很受當時的一些文人學士的喜愛,雖然走非常艱苦樂籍生活,實際就是要培主人吃喝玩樂,幾經波折,後來韋皋取消了她的樂籍,恢復了自由之身。節度使看中了她的詩才,就請薜濤當校書郎,過上好日子了。

    據史料記載,薜濤與二十多位詩人有唱酬贈答詩歌。其中有白居易、元稹、劉禹錫、王建、杜牧等人與薜濤的唱和詩流傳下來。元稹曾同薜濤有過一段時間的戀情,是姐弟戀,元稹十分傾慕薜濤,她們短暫結合三,四個月,元稹調到洛陽,他們就分手了,以後就再也沒有相聚了。元稹是花花公子,後來跟多名年輕貌美的女子鬼混,薜濤徹底失望了,與其它的人也是露水夫妻,最後也沒有結婚了。悲傷的過完一生。

  • 11 # 阿楚故事

    薛濤成名較早,許多文人墨客,官場風雅之士都喜歡與她交流,據傳白居易也是她閨中常客。但自從她遇見元稹後,便被這位大才子迷住了。她傾慕元稹的才華,迷戀他的詩作,在元稹出任地方官時,和元稹相戀。

    可惜元稹是個多情種子,卻無法專情。大家好了三個月,便調任離去了。隨後他們還鴻雁傳情,這就是有名的薛濤箋的由來。薛濤用深紅色的小幅信紙寫詩文給元稹。表達自己的相思之情,無奈元稹那會剛死老婆,又離開了薛濤,慢慢的就淡忘了。

    而薛濤很是剛烈,贖了身脫離了妓籍,自己一人買了小樓,並且終身不嫁。為的就是從一而終,以此明志。其實,就是她真的很愛元稹。愛到不願屈就旁人的地步。所以,終身未嫁。否則以薛濤的才名和美貌,何愁沒有文人雅士青睞?

  • 12 # 東白啟明

    也許是異性相吸,我已經在“悟空問答”裡回答了好幾位唐代才女的提問,如上官婉兒、魚玄機、李冶等。透過對這些才女們經歷的不斷探究,為這些女子們悲慘的歸宿不禁扼腕長嘆。認識薛濤,我們先從唐代詩人王建寄贈給薛濤的詩《寄蜀中薛濤校書》開始: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裡閉門居。 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據說這首詩是讚美薛濤最好的一首。詩中有兩個名詞需要解釋。一個是女校書,一個是掃眉才子。掃眉是婦女畫眉毛,掃眉才子專指有才氣的女子,這個好理解。

    說到女校書,這與薛濤的經歷有關。薛濤字洪度。是長安人,隨父官於蜀,父死不得歸,遂居於成都,為有名的樂伎。薛濤的詩寫得非常好,在當時非常有名。同時她的文采風流,曾受到當時許多文士的傾慕,與之唱和者很多,就有元稹、白居易、劉禹錫、牛僧儒、令狐楚、裴度、張籍、杜牧、張祜等著名詩人和達官顯宦。可以說,薛濤的身邊環繞著眾多才子和成功人士。可她又怎麼當上女校書了呢,這可是個九品官啊。這就牽涉到了和薛濤關係不一般的第一個男人韋皋。貞元元年(785年),韋皋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在一次酒宴中,韋皋讓樂伎薛濤即席賦詩,薛濤神態從容地拿過紙筆,提筆而就《謁巫山廟》,詩中寫道:“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韋皋看罷,拍案叫絕。從此帥府中每有盛宴,薛濤成為侍宴的不二人選,很快成了韋皋身邊的紅人。隨著接觸的增多,韋皋就讓她參與一些案牘工作。這些事對於薛濤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她寫起公文來不但富於文采,而且細緻認真,很少出錯。韋皋十分滿意,他打破常規,奏請朝廷任命薛濤為校書郎(一說為武元衡所奏)。校書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雖然官階很低,但門檻卻很高,按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哪一個女子擔任過校書郎一職。薛濤得幸,不免有些恃寵而驕。前來四川的官員為了求見韋皋,多走薛濤的後門,紛紛給她送禮行賄,而薛濤“性亦狂逸”,你敢送我就敢收。不過她並不愛錢,收下之後一文不留,全部上交。雖然如此,她鬧出的動靜還是太大了,這讓韋皋十分不滿,一怒之下,下令將她發配松州(今四川松潘),以示懲罰。不久,遠在西南邊陲的薛濤寫下了著名的《十離詩》送到了韋皋手上。《十離詩》是一首組詩。它由十首以“離”為題、不甚工整的七言絕句一氣呵成:犬咬親情客、筆鋒消磨盡、名駒驚玉郎、鸚鵡亂開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瑕、魚戲折芙蓉、鷹竄入青雲、竹筍鑽破牆、鏡面被塵封,這些不好的事情引起主人的厭棄。試想一下,任何一個男人讀罷這樣的詩,就算他再鐵石心腸,也會招架不住,於是韋皋又將薛濤召回了成都。

    後人將薛濤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也許是天妒英才,四個女人的結局都十分悽慘。其中,劉採春是為一個男人自殺的,而這個男人就是元稹。正是這個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和傳奇《鶯鶯傳》的大才子,與薛濤有過一場轟轟烈烈,卻沒有結果的愛情。

    元稹出身官宦世家,官至宰相,再加上才氣逼人,元稹非常有女人緣。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三十歲的元稹以御史身份出使蜀地調查一樁公案,與薛濤相遇,倆人一見面,那真是“老鼠愛大米”一下子沉入愛河不能自拔。兩人在一起恣肆纏綿了三個多月,直到元稹被調離四川任職洛陽。人們常說:痴心女子負心漢。薛濤是一個極其精緻、細膩、有情調的女人,她嫌平時寫詩的紙幅太大,就把樂山特產的胭脂木浸泡搗拌成漿,加上雲母粉,滲入玉津井的水,製成粉紅色的紙張,上有松花紋路,專門用來給元稹謄寫自己的詩作。後來,人們把這種紙箋稱為“松花箋”或“薛濤箋”。 在明代科學家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裡,對薛濤箋也有記載:東漢蔡倫造出第一批植物纖維紙;中唐薛濤造出了第一張彩箋。但是,讓薛濤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元稹身邊是不能缺少女人的,薛濤不過是他眾多撩妹物件中的一個。元稹離開薛濤後不久,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就納妾安仙嬪,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三十六歲的元稹貶通州司馬(今四川達州),續娶大家閨秀裴淑為妻。在薛濤刻骨銘心地思念元稹的時候,長慶三年(公元823年) 元稹再貶越州刺史(今浙江紹興),開始了一生中最後一段浪漫情史——與江南著名女詩人、歌手劉採春相識相戀。並納其為妾,兩人一起共同生活了七年,直到元稹升官回京,他才找理由拋下劉採春,獨自離去,最終導致劉採春投河自盡。可憐掃眉才子薛濤仍沉浸在與元稹的姐弟戀裡久久不能自拔,最終謝了酒朋詩侶,穿上道袍,隱居一隅,終身未婚。

  • 13 # 正在不在

    一生未婚,有她本身及家庭的原因,也有當時社會環境的原因。

    首先說她本身。薛濤本身從幼時就已經初現對詩詞、語言表達的天賦,她父親更是因為發現她的天賦而正確引導,加以培養。

    一個孩子,特別是女孩子,能在古代那種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中被人高看一眼的優越感,可以讓這個孩子建立起一套我和別人不一樣,我很優秀,我應該可以更優秀的自我設定。

    這種設定會讓她在自己擅長的方面更加努力,而且更有成就。

    但是,也會讓她與碌碌的普通人拉開距離,她知道自己優於他人,自然會有高於他人的傲氣。

    再說家庭,她的家庭本來很好,父親為官,家庭生活怎麼都應該小康。但是,結果卻發生意外,父親獲罪最終失勢死去。沒有了撫卹金、退休金,讓年幼的她和母親失去經濟來源和依靠。因為她的家庭成分不好,以前父親的朋友親戚也都不再敢接近,坐吃山空漸漸生活艱難。

    才十幾歲的她就感受了人間冷暖。

    為了生活,相信她們母女想了很多方法。應該也想過用嫁人的方式解決生存問題。

    但是我相信,一個有異於常人才華的人,多半不會委屈求全的去隨便嫁一個路人甲乙丙丁。而且更多的應該是男方不想求娶一個家庭成分不好,偏偏有才華,看起來就高傲的老婆。

    在古代,全憑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就能結婚的年代,薛濤就這樣遠離了婚姻市場。

    憑著自己的才華,在男人才可拋頭露面的古代,薛濤艱難的闖出了一片天地,養活了母親和自己,但是,偏偏人生中所遇皆非良緣。特別是後來元稹的出現,元稹給她帶來多少甜蜜希翼,最後就有多心酸失望,這一切終讓她對放下俗世選擇出家。

  • 14 # 悅讀悅詩

    薛濤一生被文青包圍,卻沒有結婚。這些文青還是官員,對薛濤沒有多少真心,薛濤主要是被這些文青傷透了心後,孤獨終身,卻發明了彩色的紙,流傳千古。

    薛濤(約768~832年)被後人稱為唐朝"四大才女"之一。但她一生的文學成就、情愛傳奇和不幸人生讓人一聲嘆息,就像開放在唐朝的絢若煙霞的曇花一樣,開放得熱烈,而凋謝得沉寂。

    公元768年,當薛濤生於長安時,當時的"詩聖"杜甫己快去世了(杜甫病逝於770年),也標準著唐朝開始走下坡路了,唐詩也從盛唐進入中唐階段。薛濤的父親薛鄖原來在長安城做官,生活安逸,但個人的命運終究逃脫不了時勢的影響。“安史之亂”打破了薛家的生活平靜,薛鄖被調到成都做官後不久,生了一場大病,醫治無效,在薛濤14歲那年去世了,薛濤一下子從掌上明珠成為無依無靠的孤兒寡母。14歲的天才少女,本該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花季,但命運作弄人,從此,薛濤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擔。

      薛濤天生姿容美豔,性格敏慧,通曉音律,詩藝卓群,聲名曾傾動長安城,這些稟賦就是她自謀生活的所有資本!豆蔻年華的她,在公元785年,加入了載著官方編制的樂籍,成為一名政府批准有營業執照的樂伎。在男人的世界裡,薛濤憑藉自己的姿色和才藝討生活,逐漸積累了名氣和人脈關係,成為了一名四川上流社會的交際花。

    唐德宗貞元(785年)間,薛濤17歲,己出落得婷婷玉立,美貌如仙。這年,她遇上了生命中的"貴人"韋皋(公元746~805)。韋皋是中唐時的一代名臣、詩人、中書令,一生充滿傳奇。

    韋皋年紀輕輕就執掌帥印,戰功赫赫,現又到四川任封疆大吏,威武又多情,喜歡附庸風雅,慕薛濤的名氣和才氣,很快就把薛濤召到府上"包養"起來,令其賦詩陪酒,成為其府上的交際花。在第一次酒宴中,韋皋想面試一下她,讓薛濤即席賦詩,薛濤拿過紙筆,提筆而就著名的詩作《謁巫山廟》:

    "亂猿啼處訪高唐,路入煙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猶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韋皋看罷,拍案稱奇,面試順利透過,就留在府上做"花瓶"。從此韋帥府中每有盛宴,薛濤必參與侍宴,很快成了韋皋身邊的大紅人。韋皋知人善任,後來乾脆讓她參與一些府上的案牘工作,又成了韋帥的女秘書。韋皋惜才憐才,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向朝廷打了請示報告,向皇帝申請為薛濤授予“校書郎”一職。最後,皇帝雖然沒有破格提拔批准此事,但為薛濤留下了"女校書"的稱號。

    當時詩壇朋友圈裡的白居易、張籍、杜牧、劉禹錫、元稹、王建、張祜等都與薛濤有詩文酬唱、互粉推送詩文。她在文藝圈裡左右逢源,酒局雅集邀請函應接不暇。在官場上,從韋皋、李德裕、段文昌等節度使開始,劍南節度使總共換過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對她十分青睞、喜歡和敬重。每一位一來上任,第一件事必定是拜訪這位成都著名的“女校書",這也競成了官場慣例,如袁滋、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簡、王播、杜元穎、郭釗等,都是薛濤的的“鐵粉”兼好朋友。

    但朋友歸朋友,他們在感情上沒有一個玩真的。曾給她夢想的人,就是風流成性的大詩人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河南府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家族顯赫。公元809年春天,元稹三十而立之年,春風得意,時任監察御史的元稹奉命出使蜀地。工作之餘,慕薛濤的大名而來,薛濤也久聞新樂府詩派的元稹之名,兩人共同語言頗多,一見傾心,41歲的薛濤和30歲的元稹很快就墜入愛河,在蜀地共同度過了美好的一年。

    薛濤以為找到了自己的真愛,幸福感滿滿地寫出了《池上雙鳥》詩: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

    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

    多情反被無情惱,薛濤的痴情沒有換來元稹的愛情,元稹最終還是離開了薛濤,一去不回頭,這次“姐弟戀"沒有任何結果。薛濤為愛情煎熬,把滿懷的幽怨化為流傳後世的詩篇:

    《春望詞四首》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塵埃落定,往事成風。薛濤終於明白元稹的絕情,她的心也死了。她寫了一首《柳絮》詩以自嘲:

    “二月楊花輕復微,春風搖盪惹人衣。

    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

    她搬到了浣花溪邊,在下游的百花潭買下房子,僱工匠開辦了造紙作坊,開始了自己的另類人生。她以自己的聰明和勤奮,自主創業,做出有粉紅色的紙張,上有松花紋路,專門用來謄寫的自己的詩作,清雅別緻。她有時也送些詩箋給友,這就是有名的“薛濤箋”。在明代科學家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一書裡,對"薛濤箋"曾有專門記載:東漢蔡倫造出第一批植物纖維紙;中唐薛濤造出了第一張彩箋。薛濤在選紙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發明創造者的名字。

    晚年的薛濤又移居到成都碧雞坊裡,習慣穿著女道士的裝束,閉門吟詩,終生未嫁。薛濤一生留下詩作五卷,共五百餘首詩,在全唐詩中收錄其詩89首。

    公元832年,薛濤永遠閉上了她寂寞的眼睛,享年65歲。當時的劍南節度使段文昌為她親手題寫了墓誌銘,並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

    成都薜濤墓前,大詩人白居易題詩道:"獨坐黃昏誰作伴?怎教紅粉不成灰"。

    望江樓上的另一副楹聯,不僅概括了薛濤絢若煙霞、而又寂寞清幽的一生,而且把她的詩才與大詩人杜甫相提並論:“古井冷斜陽,問幾樹枇杷,何處是校書門巷?大江橫曲檻,佔一樓煙雨,要平分工部草堂。”

    如此評價,對薛濤名屬其實!

    薛濤在唐朝上流社會一群男人的中間,身不由已地生活,有很多無奈何心酸。

    在我看來,在唐朝"四大才女"中,魚玄機和李冶被殺不能善終,劉採春被元稹拋棄後跳河自盡,只有薛濤的結局還算圓滿。

  • 15 # 南宮尋歡

    世界上有兩種男人不值得託付終身,一是土豪,二是文青。

    土豪只喜歡zùo愛,而文青只擅長談情。

    古往今來,無數大好女子被這兩種男人霍霍,薛濤最慘,是相繼被這兩種人耽誤與傷害,以至於一生未嫁,孤獨終老。

    薛,草也;濤,波浪也。薛濤,這個名字似乎早已暗示了她的命運,一片在風中搖曳得像波濤般的草。

    薛濤原本出生在一個和諧美好的小康家庭,父親是一個科級幹部,風流儒雅有見地,花費大量精力培養她。琴棋書畫、歌舞外語,各種培訓班絡繹不絕。

    即便生活在小縣城,父母也不讓薛濤做籠中的金絲雀,以至於她能在柴米油鹽中發現詩和遠方。

    但詩和遠方終究抵不過眼前的磨難,14歲那年,薛濤的父親去世了。由此,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她柔弱的母親肩上。

    看著母親以淚洗面、精打細算的樣子,薛濤決定:“我要進軍娛樂圈,用自己的才藝養活母親。”

    她立刻報名參加了“大唐女聲”的選秀比賽,經過海選、複賽,一路闖入決賽,輕易就拿到了”西南賽區“的第一名。

    看來,小時候的那些鋼琴、舞蹈、聲樂等培訓班真沒有白上。

    在領獎臺上,薛濤含淚哭訴:“我有一個不幸的家庭,父親生病去世,母親以幫人洗衣服為生......”

    一顆耀眼的明星,在大唐的西南冉冉升起,那一年,薛濤剛剛16歲。

    薛濤的才華與美貌,迅速的激起了四川省長兼軍區司令韋皋的注意,以樂妓的身份,被安排到帥府,歌舞奏樂,詩宴賦詩,獨得韋皋恩寵。

    由於薛濤有文化、賊聰明,韋皋對她放心,就讓她兼職做起了秘書。從此有事秘書幹,沒事幹秘書,兩個人如膠似漆恩愛得不得了。

    一二十歲光景的女孩,單純得一塌糊塗,韋皋這個土豪給了她一切的幻想。

    搭上了韋皋這層關係後,薛濤有種飄飄然快上天的感覺。

    然而,她忘了自己的身份。

    樂妓,跟日本的藝伎差不多,雖然賣藝不賣身,但這種身份太卑微了。

    韋皋這種油膩中年,算盤打得精,當巡視組傳來風聲時,一把就將薛濤踹了。

    那一年,薛濤20歲,有錢,也還算年輕,結束了這段四年畸形的關係後,她開始沉浸於詩詞文藝創作裡,期間,不少現世文壇領袖慕名到成都去拜訪她、結交她。

    這批人中,名氣較大的例如:白居易、張籍、劉禹錫、杜牧、王建、張祜(hù)……

    經過不同火花的碰撞,這段時間裡,薛濤的詩詞創作水平也突飛猛進,為她詩壇一姐的地位夯實了基礎。

    然而,來交流詩詞的這些男文青,大多是抱著撩妹的心態來的,太直接了,沒有一個能打動薛濤的心。

    時光恍惚,一晃二十年過去了,42歲那年,一個叫元稹的青年才俊走進了薛濤的生命,由此開啟了一段匪夷所思的姐弟戀。

    元稹是大唐最有名的情場獵手,據說沒有他把不了的妹、撩不著的姐。

    薛濤原本沉寂的心,硬是被元稹打開了、融化了。

    以為他會是她的歸宿,沒想到只是一齣戲劇。

    這段美好的姐弟戀維繫了三個月,元稹的紀檢任務完成了,該回京履職了。

    離別的場面,就像北宋情聖柳三變寫的“多情自古傷離別”一樣感人、傷人。

    別後,薛濤像深情的紫霞仙子一樣,一直痴痴的望著太陽落山的地方,祈盼著元稹有一天會駕著七彩祥雲回來娶她。

    美夢易碎,人艱不拆。回到京城的元稹,根本就不缺女人,他怎麼會去娶一個大他十多歲的女人呢?

    苦等四年,愛火終滅。捻斷情緣,此心已死。

    從此,紅裙換道袍,在竹林青舍中,品茶讀詩,過了此生。

    在薛濤心裡,最愛的那個人可能還是元稹吧?元稹52歲那年,病死於湖北武昌,翌年,64歲的薛濤也鬱鬱而終。

    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自古紅顏多薄命。

    封建社會的女子,愛情對她是雪中送炭,是一種生命的奢侈,可遇而不可求。在那個時代,如果一個女子執迷不悔的想嫁給愛情,她的結局很可能跟薛濤一樣。

    薛濤,那個風華絕代的女子,曾讓九任四川省長兼軍區司令傾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

    這隻西川府最美的孔雀,愉悅了別人,陶醉了觀眾,卻辜負了自己。

  • 16 # 錦翼

    當薛濤16歲被賣到營妓開始,她這一生就背上了兩個字:賤籍。

    無論她身邊走過多少詩人,都不過是匆匆過客。

    這些人不可能娶她為妻的。

    因為唐朝法律明確規定,良賤不得通婚。

    不光如此,賤民內部,也只能和自己一個級別的人通婚。

    這叫當色為婚。

    別說唐朝,我們看《大明王朝1566》高翰文娶了個妓女,結果被逐出家門。

    這是明朝,不知道法律是怎麼規定的,但是從他被逐出家門這一點上看,社會還是對這種門第高低很重視的。

    在薛濤所在的唐朝更是如此。

    薛濤身邊走過無數才子,像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元稹,甚至還有位高權重的比如韋皋,但是這些人只能欣賞她,誇獎她,甚至不惜為她討來女校書的官位。

    但是誰也不敢娶她。

    因為娶了她就是葬送自己的前途,搞不好還要進監獄。

    別說法律,連自己家族都無法容忍。

    我們看唐傳奇《霍小玉傳》霍小玉的媽媽是皇室貴族霍王的寵婢,但是再寵,也只是個婢女,連妾都做不了,“以婢為妾”,就是犯法,抓住要流放一年半,“以婢為妻”,流放兩年。雖然她受主人寵愛生下了孩子,但這孩子是家生婢,依然是賤業。

    這就是唐朝的現實。

    李益是不可能和她在一起的。

    至於薛濤,她比霍小玉聰明得多,她當然明白自己的處境。

    她才不會去要求男方這麼多。

    大家在一起玩玩吧。

    我們做朋友,逢場作戲而已嘛。

    這樣活得也自在。

    她八歲那年寫梧桐樹那首詩,後面兩句:

    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像極了她的命運,她就是那棵梧桐樹,我開花結果,自有我自己的美麗。

    那些詩人就像是鳥兒,來了停在樹上,停留一番,展翅飛去。

    就像是風。

  • 17 # 醉愛侃足球

    在中國古代社會,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可中國歷史上還是有許多女子以才聞名。比如那個寫下“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的宋代女才人李清照,再比如那個與司馬相如郎情妾意共度人間美好的卓文君。唐代也有一個女詩人以才學聞名,她才華橫溢又精通樂理 小小年紀便得到了西川節度使韋皋的賞識,她就是唐代女詩人薛濤。

    這樣一個女子雖早年身在樂籍,可後來脫離風塵的她終身未嫁,這其中有什麼隱情?是什麼原因讓她心甘情願的脫去紅衣換上道袍,此後做一個一心只有吟詩作對的“閒人”?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需要從此人的生平尋找。

    薛濤生年不詳,父親薛鄖曾是京官。她是家中獨女自然受盡寵愛,據悉自幼時父親便教她吟詩作對,八歲那年便出口成章對出父親的詩作。安史之亂後父親的剛正不阿得罪了小人,於是一家三口連同僕役被遷至四川境內。十四歲那年父親染病倒在了任上,只留下了孤兒寡母難以生活。

    為了生計小小年紀的她進入樂籍討生活,當時的人們大多推崇有才的人,因此身為女兒身又精通琴棋書畫的她讓許多文人雅客拜倒在石榴裙之下。時任西川節度使的韋皋不相信此女如此有才,於是在一次宴會上他出言考察她的才華。只見薛濤一首《謁巫山廟》讓在坐的人頓時鴉雀無聲,此後她也因著自己的才華常駐韋府幫其校正文書。

    她的才華使韋皋歎服,而後他曾上書皇帝封她為校書郎。這個官職雖為九品閒職,可歷來對任職者的要求極高,都是要進士出身的人才能擔任。韋皋此舉從側面證明了此女的才華,而後因封女子為官有違先例她才沒有做成校書郎,但世人也親切的稱呼她為薛校書。

    不久後薛濤恃寵而驕收受賄賂被韋皋貶至荒涼之地,在去往邊地的路上她寫下《十離詩》讓韋皋回心轉意將其調回成都。此事之後她看透人生決心做一個閒人,而後她脫離樂籍隱居在成都西郊。她在院子種滿了枇杷花,從此過上了養花、吟詩一般的閒人生活。

    薛濤四十二歲那年遇到了那個讓她一生難以忘卻的男人,他才華斐然又身居高官,是那個年代裡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就是元稹,那個給妻子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詩人元稹。那一年元稹任職地方,在成都他見到了那個遠近聞名的女才人薛濤。

    薛濤欣賞元稹的才華,元稹愛惜薛濤的閱歷,於是在初相識的那個晚上薛濤將自己毫無保留的交給了這個比自己年小十一歲的男人。雲雨之後二人在蜀地過了幾個月的幸福日子,這段時光想必也是薛濤一生之中最幸福的時光。二人泛舟湖上、踏青錦州,好不痛快。但人有悲歡離合,同年七元稹被調回京都任職。

    元稹走並沒有帶走薛濤,因為她是樂籍出身,跟隨自己一同回京只會給自己的仕途帶來汙點而不是對自己有什麼好處。但薛濤以為自己留守成都只是暫時的,她相信有朝一日元稹會回到成都帶她遠走高飛。元稹初走之時確實寄過書信給她,但時日一久二人就斷了往來,元稹也迷上了才貌均不如薛濤的劉採春。

    元稹將薛濤當做了生命中的過客,可她卻將他當做了自己生命的唯一。分別後的十年薛濤活在對元稹的無限思念之中,但她沒有像其他女子一樣哭哭啼啼,她只是將自己的情思揉進了詩詞之中。大和六年,已經六十多歲的她安詳的閉上了眼睛,從此世間再無薛濤,再無這個有才情卻終身未嫁的女人。

    匆匆瞭解完薛濤的一生,她甘願脫去紅裝換上道袍,又終身不嫁孤獨終老的原因想必您也知道了,穿道袍是由於貶至邊境一事讓她看透了人生。至死不嫁是由於她心中裝了一個元稹,可元稹終究是負了她。真是想不明白薛濤為何會看上元稹這個多情種,如若不然她也不會一個人碧雞坊孤獨的度過餘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學家說土壤是石頭風化而來,那土壤又怎麼會逆變成沙漠的?貌似有點小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