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場媽媽小分隊
-
2 # 月兒生活記
可以多帶寶寶曬曬太陽,可以給寶寶訓練,要注重正確訓練方法,訓練不可過度,不會的可以去早教中心諮詢,或者專業育兒師培訓
-
3 # 歆歆媽
小朋友有沒有缺鈣應該由醫生來判斷,家長不要自己下結論,自己給小朋友買一些補鈣的產品給小朋友吃,過量的補鈣會給小朋友造成傷害。一般來說,喝奶粉的小朋友只要奶量足夠再吃著維生素AD是不缺鈣的。
個人覺得您先觀察,7個月的寶寶每個月都要打疫苗,打疫苗之前要做基礎檢查,您可以問問醫生,小朋友是有一個生長指標的,您可以參考,只要在這個正常值範圍,都不用管。若小寶寶還不會坐在等待一段時間,每個小寶寶身體素質不一樣,不要跟別人家的小寶寶比,只要小寶寶是健康的,這些基本的動作他們都會做的。現階段小寶寶不會坐,說明他的身體還沒有達到條件,強行讓小寶寶做不恰當的鍛鍊,反而對他的身體造成影響。
鍛鍊小朋友某些動作,一定要運用科學的方法
。
-
4 # 悟愛成才
“孩子長個有點慢啊” “缺鈣”
“孩子晚上睡覺頭上總出汗呢” “缺鈣呀”
“孩子六個月了,怎麼還沒長牙” “肯定是缺鈣”
“孩子七個月了還不會坐” “缺鈣,趕緊補鈣吧”
“孩子肋緣外翻,是缺鈣嗎” “再不補鈣就成佝僂病啦”
“孩子後腦勺後面怎麼有一圈不長頭髮”“那叫枕禿,你是不是沒給孩子吃著補鈣的藥”
熟悉不?說,這些問題有沒有困擾過你?
是的,這些問題都曾經困擾著我,我也相信今後還會繼續困擾大批的新手爸媽,畢竟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市場,育兒的過程中,我們都曾經或永遠是無良商家+偽專家刀下的韭菜。
下面才是幹活,可以小本本記起來了
先對上面那些熟悉的場景做一些解答吧1.長個慢。真的缺鈣一定會影響孩子長高,我們都知道骨骼發育所需的重要營養元素是鈣,但是反過來說補鈣卻不一定就能保障孩子長高。長高的原理是骨骼的拉長,如果沒有拉長,鈣沒有地方沉積補也是沒有用的,只要能保證到正常的飲食,多種類攝取營養,一般情況都是可以保證鈣的供應的。
2.本身寶寶們汗腺發育還不成熟,主要散熱會集中在頭部(所以你會發現夏天的時候小寶寶臉部會更容易被蚊子叮咬),加上我們那些“親生的”家長們總覺得孩子冷,穿的多蓋的多,孩子既不舒服也確實是熱,就會扭來扭曲睡不安穩,越動就越熱,導致惡性迴圈(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歡迎對號入座),蹭呀蹭呀就“禿頭”了,寶寶們做錯了什麼???還有也可能是孩子的認知發展到一定水平,但是大運動方面還沒有跟上,也就是傳說中的“有心無力”,“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奈何還不能實現自主運動去探索世界,只能躺著控制頭頸部轉動來滿足好奇心,久而久之,喏~
3.肋緣外翻。輕微的外翻現象也是非常正常且常見的(比“缺鈣”常見),雖然這也是佝僂病的表現之一,但是家長們大可以不必那麼緊張,寶寶的體型比例和成人還是有很大差異的,軀幹部分會顯得比較“圓”,肋緣外翻也會隨著年齡增長漸漸改善,這一點,請體型偏瘦的家長再淡定些。
4.出牙的時間也和缺鈣沒有必然的聯絡,甚至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擔心寶寶缺鈣的時候不如問問長輩自己小時候是不是也一樣呢?
另外,像囟門閉合晚,“o型腿”等等現象,也都和缺鈣與否沒有必然聯絡。這裡更值得關注的不是那些透過各種機構各種方式檢測的結果,關於人體內鈣元素是否缺乏的檢測方法怎樣才是最科學的,相信很多家長(沒錯,我也是)都體驗過。母嬰店夾手腕的,醫院抽血的,測骨密度的,剪頭髮剪指甲的,花樣也是層出不窮。需要我們引起重視的是維生素D的攝入有沒有達標。其實很多家長已經知道這個知識點了,但是也經不住“補點鈣,也總沒壞處吧”這種有備無患的思想的侵襲,殊不知,攝入過多的鈣也是有害的哦!比如,會干擾其他營養素的吸收;抑制腸道中鐵、鋅等二價離子繼而造成繼發性的缺鐵缺鋅(看到了嗎,那些說你家寶寶缺這缺那的就在這等著你呢)影響生長髮育;還有可能影響泌尿系統,嚴重的時候尿液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紅細胞甚至肉眼可見的血尿。
-
5 # 人依舊是
養育孩子,首先要確立科學的思維,比如因果關係的確立,證據的作用。這個在醫學上,叫做循證醫學。
按照循證的邏輯,首先你的問題就有問題,因為怎麼知道小孩缺鈣?你怎麼知道缺鈣導致孩子坐不起來?這是沒有科學思維媽媽常常犯得錯誤,想當然。
首先,小孩普遍六個月開始坐,但是時間前後差幾天並不是什麼問題,所以七個月並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時間晚,如果你兩歲還不會坐,那肯定是有問題,這是時間差距的相對和絕對。導致這樣的結果,有時候是正常的,因為每個小孩發育都是個性化的,不可能人人一樣。
其次,也許就是前期腰部訓練不夠,比如趴著抬頭這樣的訓練,所以背部肌肉不夠有力量,這些都可以在短時間之內解決,不是什麼問題。
最後,小孩在母乳期間,基本是不缺鈣的,這是最新研究成果,相反更可能缺鐵性貧血,所以,新增輔食要加綠葉菜,動物肝臟和瘦肉之類的。即使之後慢慢開始吃飯,只要營養充足,就不會缺鈣,而是應該補充vd,促進鈣吸收。
-
6 # 睿睿兒媽媽
一般小孩生長髮育都是“三翻六坐九爬坡”,但也有小孩會晚一些,每個孩子生長髮育會有所不同,可以到醫院檢查以下,如果確定缺鈣給補鈣,家長可以在家給孩子進行輔助翻身,看到別的小孩有的不會翻身,大人可以睡在一旁,先翻幾個身來指導孩子 ,小孩的模仿能力強,應該會有效。
一般如果沒有身體其他原因,不用特別擔心,我嫂子家孩子早產,七八個月了坐都坐不穩,現在五歲了,孩子又聰明身體也好
-
7 # 仨寶媽咪育兒說
首先,你說的“缺鈣”是你自己認為還是醫生給出的診斷?孩子是否缺鈣還是需要到正規的醫院做檢查的。還有你的孩子7個月不會坐這個問題要重視,最好去當地正規醫院讓兒保科醫生診斷到底是什麼原因。
我的兒子十個月會坐,坐不穩,腰不直,不會爬,不會扶站。我剛以為也是缺鈣,去了醫院醫生診斷運動發育遲緩,還需要照MR看看腦袋發育正不正常,我兒子是雙胞胎,姐姐發育正常,弟弟運動不行。排期MR的那段時間我在網上看了好多資料病例,那時候我總覺得我兒子不正常,我都快奔潰了。幸好MR結果出來腦部發育正常,但由於運動發育遲緩,他還是需要做康復訓練,這段時間我每天堅持帶他去醫院做康復訓練,在家也要幫他做,醫生也說了,他的肌張力偏低,需要家長在家也要幫他做運動,現在我家弟弟慢慢可以腹爬了,腰也直了,也能扶站了。
所以說,孩子發育跟不上發育時間的話,最好還是帶去醫院給醫生做評估。孩子健康成長,就是給媽媽最好的回報了。
回覆列表
1、首先當然注意補鈣,主要補充維生素D,每天早晨傍晚出門曬太陽,以促成人體內D3的產生。沒有d3,補再多鈣也吸收不了。
2、是母乳的話,母親自己注意補鈣。是奶粉的話,檢查下奶粉裡成分表,鈣和D3是否滿足日常所需劑量。
3、7個月已經吃米粉輔食了,注意食物的挑選。
4、扶不扶坐取決於寶寶自己的主動性,如果寶寶自己試圖坐,大人可以協助一下。如果寶寶自己還沒這個意願,大人不要拔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