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峰軍事觀察

    所以要想美國和北約“放過”俄羅斯,只需要消除上述兩個身份符號就行了。像烏克蘭當初一樣,徹底銷燬核武器庫、戰略轟炸機、戰略核潛艇,只保留有限的常規軍事力量。那麼俄羅斯肯定會成為美歐的朋友,但問題是那樣的俄羅斯還叫俄羅斯嗎,那樣的俄羅斯還有未來嗎?

  • 2 # 雪上長留馬行處

    韜光養晦的目的是重振旗鼓,以便有一天重展雄風,但這一切都需要資金,可俄羅斯沒錢啊!蘇聯解體時,美國答應的經濟援助,遲遲未見兌現,俄羅斯石油到是有,可都私有化和外國控股了,落到國庫的只是一點稅收而已,俄要親美,那麼就必須允許這種現象繼續下去,否則美國是不會答應的。

  • 3 # 陳一諾

    沒戲,非常沒戲!用一句話回答題主的提問:如果普京不走反美路線,別說走韜光養晦親美路線,就是赤裸裸地走親美路線,死抱美國人的大腿,俄羅斯只會比現在慘上十倍、百倍。這絕不是小編的臆測,而是普京的前任葉利欽、前前任戈爾巴喬夫用十餘年(1986-1999)的時間得出的慘痛教訓。

    戈爾巴喬夫“自廢武功”的教訓

    上世紀80年代,戈爾巴喬夫上臺後開始尋求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全面緩和關係,為了顯示誠意,他同意與美國簽署《中導條約》,同意銷燬自己手頭上最令對手肝顫的核武器;更令人不解的是,為了展示“和(討)平(好)誠(美)意(國)”,戈爾巴喬夫竟下令把沒有達到條約標準的導彈也給銷燬了,氣得導彈專家當場吐血送醫。

    然而,戈爾巴喬夫此舉收穫了美國人的友誼嗎?並沒有,他得到的後果是1991年12月25日被迫下臺;1991年12月26日,曾與美國抗衡數十年的蘇聯解體,俄羅斯國力遭受重創,陷入歷史新低點。

    葉利欽“全面親美”政策的破產

    戈爾巴喬夫之後接盤的葉利欽並沒有看清這一切,他又用了8年(1991-1999)時間證明親美路線只會作死俄羅斯人自己。

    1991年蘇聯解體前,準備從戈爾巴喬夫手中接過權仗的葉利欽,以民主派的姿態開始思考如何與當時的霸主美國共處,然而,當時他考慮並不是反美或者抗美,而是“全面親美”。

    在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正式辭職前幾天,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貝克訪問了俄羅斯,訪問期間,貝克極為震驚的是,在這個曾經與美抗衡的“霸主”的所有會議上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想方設法讓美國人滿意。”

    時任美國總統喬治·布什(老布什)甚至感嘆葉利欽治下的俄羅斯“簡直就是為了專門贏得美國對它們所作所為的支援而設計的”:俄羅斯高官與美國外交官史無前例地親近與緊密,再也沒有防患,只有頻赴家宴的親密友誼;克格勃對大大放鬆了對中情局特工的監視;就連曾經諱莫如深的美國基督教傳教士也成為克里姆林宮的賓客……俄羅斯人的步子走得快到足以閃瞎美國人的眼睛。

    然而,在之後的8年裡,美國與俄羅斯果真成為了美英、美日式的盟友們嗎?事實是,並沒有,相反俄羅斯再次削減了戰略武器,俄羅斯深陷車臣戰爭、國家軍事、領土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贏得美英投資而進行的經濟改革將俄羅斯國民經濟送到了崩潰邊緣,北約東擴到了俄羅斯家門口……所有這一切,直到1999年,葉利欽臨下臺前才認清自己徹底被歐美涮了,開始徹底放棄對歐美的迷信,只是他再也無力扛起反美大旗,只得將俄羅斯交給一個能夠認清這一本質的領導人的手中,這個人便是他精心選中的普京。

    普京的“抗美路線”抉擇

    2000年,普京上臺逐漸將俄羅斯自上世紀90年代的親美立場轉向抗美、反美路線,這並不是普京被迫為之,相反恰是因為他認定“必須強硬抗美、重塑強悍俄羅斯民族”這樣的路線才讓他本人成為葉利欽選中的接班人,從一名隱姓埋名的克格勃變成現在的“大帝”。

    事實也證明,通過普京十幾年的“抗美、反美”建設,俄羅斯又重新成為美國國防部評估報告中“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之一”。這僅是因為一個親美或反美路線決定的嗎?當然不是,而是因為美國、俄羅斯都是大國。俄羅斯眼下雖然不是經濟大國,但確是實打實的政治、軍事以及外交大國,還是資源大國,這些客觀條件就決定於它要麼強大到成為美國的對手,要麼一敗塗地啥也不是,而美國並不需要一個失敗國家來充實自己的盟友陣營。因而,不論對普京還是對俄羅斯人而言,要想出人頭地、重振國威,不走反美路線是辦不到的。

  • 4 # 鐵嶺鋒

    2015年,俄羅斯強勢介入敘利亞戰場的反恐作戰,經過兩三個月的猛烈攻勢,就把已經掌握了敘利亞局勢的美國排擠到場邊打醬油去了,這也應該被看作是俄羅斯的反美行動。而俄羅斯如果不如此,美國協同is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推翻阿薩德的“獨裁統治”,敘利亞從此歸美國操控,把俄羅斯從塔爾圖斯港驅逐出去,這裡姓美了,俄羅斯還照樣被美國憋死在內陸地區,美國還照樣隨時可以扼殺肢解它,這就是俄羅斯必須“反美”的原因所在了。也就是說俄羅斯反美是為了保老命,在美國那裡,沒給俄羅斯留下韜光養晦,通過親美獲得優越的發展外部環境,讓它做大做強,富裕發達的機會。

  • 5 # 郭宣翻譯

    無論是以普京為代表的俄羅斯社會精英,還是普通的俄羅斯民眾,向來都不會以反美為目標。相反,自彼得大帝時代伊始,骨子裡是東方文化的俄羅斯,就一直有一個強烈要求融入西方的願望,以至於其國徽都是一個既想向東又想向西的雙頭鷹。

    然而,俄羅斯太大了,擁有救世情結的戰鬥民族在向心力加強之後也太能打了,所以,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並不符合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列強利益,因此,即使普京走韜光養晦的親美路線,西方仍然會努力解除俄羅斯強大的核武裝併力促龐大的俄羅斯再次分裂成十六個小國,從而徹底解除俄羅斯對西方的威脅,例子則是戈爾巴喬夫時代的蘇聯以及現在的烏克蘭。

    戈爾巴喬夫主政的蘇聯時代,大力親美,莫斯科不僅從阿富汗撤軍,甚至還解散了西方最為敵視的蘇聯政黨體系搞了總統制,結果,戈爾巴喬夫成為了蘇聯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總統,強大的蘇聯也在一夜之間分裂成了十多個小國,最終讓美國取得了冷戰的勝利,而在美國接受的勳章戈爾巴喬夫,也真的很像是被繫上了一條代表了被控制的鏈條。

    烏克蘭作為歐洲除俄羅斯之外面積最大的國家,在蘇聯解體之後,也一度全面倒向了西方:不僅像卡扎菲一樣自廢武功主動放棄了核保護傘——甚至就連即將建成的核動力航母都被美國騙子忽悠著解體成了廢鋼,而且,為了加入北約及歐盟主動和莫斯科劃清界線——甚至採取排俄措施。結果,俄烏真的起衝突之後,在克里米亞都被莫斯科收回之後,北約也根本沒做任何的軍事反應,甚至,美國就連賣給烏克蘭的反坦克導彈,都禁止基輔用到烏東衝突地區,

    因此,俄美關係上,只要俄羅斯堅持自己的國家利益不被侵犯,那麼,美國就會繼續在全球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併力求用經濟制裁等手段逼迫俄羅斯經濟下滑引起俄羅斯的內亂並走上國家分裂的道路。

    然而,關於強大的俄羅斯並不符合西方列強利益這一點,無論是俄羅斯社會的精英還是普通民眾,都是通過血淋淋的事實才逐漸認清的:歐盟及北約的無限制東擴加強針對俄羅斯的C型攻勢;美國反導系統部署波蘭、羅馬尼亞、日本逼近俄羅斯南大門及東大門、北約國家兵進波羅的海國家威脅其西大門;科索沃戰爭分解南聯盟壓迫俄羅斯支援持的塞爾維亞、阿富汗戰爭推進中亞並順勢發動中亞的顏色革命;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幹掉莫斯科的盟友薩達姆及卡扎菲搶佔中東石油基地這個戰略制高點,烏克蘭反俄政變迫使親俄的基輔政府倒臺,所有一切,尤其是烏克蘭衝突,讓俄羅斯社會整體對西方列強的面目有了真實的了解,最終放棄了無條件融入西方的幻想,並在敘利亞戰爭對美國為首的北約進行了激烈的反抗,打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當然,美國之所以不接納莫斯科,甚至希望俄羅斯再次分裂成十幾個小國,除了軍事安全方面的考慮,也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首先,冷戰結束之後,美國為了維護其石油美元構成的霸權體系,必須要控制全世界的石油生產量。因此,即使莫斯科對華盛頓全面倒向西方,不在全球和其爭霸了,但是,俄羅斯本身就是一個石油輸出大國,這就是對美國石油美元霸權最大的威脅,美國必須要對俄羅斯實施壓制並達到控制的目的,那樣就能真正實現其單極世界的夢想。

    其次,美國為了維護其石油美元支撐的霸權體系,就必須要在全世界充當警察,因為,只有那樣美國人印出來的綠紙才能在其他國家內當真金白銀使用。這樣,就必須要求俄羅斯這個猛主兒非但不要搗亂,甚至還要配合充當一下壞人,從而讓美國有保持強大軍力威懾全世界的理由:畢竟擁有一個可以毀滅世界的對手,可以毀滅世界的美軍,在其國民面前,才有存在和必須大力發展的必要。

    最後,由於地緣因素,美軍在實現全球霸權,就一定要走出國門推進到曾經的世界政治經濟金融及科技的中心——歐洲,而且隨著世界經濟發展重心向亞太地區的轉移,美軍更要推進到亞太地區,這種推進,首先就要為在歐洲和亞太地區塑造出一個威脅,這樣,美軍才有合理的理由出現在其國門之外,因此,俄羅斯就成了最合適的物件,而北約、美日韓同盟、五眼聯盟這些受美國控制的國際組織,也就成為了美國向全世界收保護費的打手機構。

    總之,由於俄羅斯的體量及文化等原因,美國出於自己地緣政治、世界霸權等各方面的考慮,美俄關係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絕對是國家利益根本之爭,絕對不是誰倒向誰、或是誰信任誰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 6 # 邱永崢

    韜光養晦親美路線俄羅斯走過呀,但是走得很失敗,因為這條路根本走不通。

    俄羅斯不被美國歐洲所接納是因為地理、歷史、文化所決定的:俄羅斯的歷史與文化既不同於東方也不歸屬西方,有自己獨立與獨特的一面,從而很難為西方所接納;俄羅斯的體量讓美國與歐洲始終有顧慮,在其進一步分裂之前,美國與歐洲是無法接納俄羅斯作為一個整體的;三是俄羅斯歷史上的持續擴張,以及對土地和能源的佔有讓美國與歐洲非常顧慮。因此,不管俄羅斯採取什麼樣的妥協,美國與歐洲都不會真正接納的。

  • 7 # 知未是也

    蘇聯走親美路線最終被解體,葉利欽走親美路線,俄羅斯一夜之間經濟上幾乎縮水一半,成了二、三流國家,這就是蘇聯和葉利欽走親美路線的下場。

    普京剛開始並沒有反對美國及其西方,他致力於俄羅斯政治和經濟改革,在走一條區別於前蘇聯也不同於葉利欽的發展道路,迅速扭轉了葉利欽時期俄羅斯政治經濟惡化的局面,使俄羅斯經濟連續幾年呈百分之六的速度向前發展,化解了葉利欽時期因經濟危機引起的社會各種矛盾,讓俄羅斯和俄羅斯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按理俄羅斯的變化和發展應該得到美國及其西方國家的肯定和支援,但美國不願意看到一個死灰復燃的俄羅斯,政治外交上開始孤立俄羅斯,經濟上制裁俄羅斯,軍事上圍堵俄羅斯,面對美國及其北約的咄咄逼人,普京和俄羅斯不得不以牙還牙,以毒攻毒。

    一些人只看到了普京的反擊和強硬,而沒有看到北約東擴和烏克蘭危機給俄羅斯帶來的威脅和影響,一味地把美國及其西方經濟制裁俄羅斯歸咎於普京的反美和獨裁,認為普京應該奉行韜光養晦的親美路線,只有韜光養晦,俄羅斯才能贏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空間。

    無獨有偶,許多人(主要是一些中國人)把中國四十年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完全歸功於中國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和策略,每當中美髮生摩擦甚至利益衝突時,總有個別中國人站出來替美國說話,幫美國人打圓場,希望中國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化解中美之間的分歧和矛盾,為中國爭取和平與穩定的發展機遇,好象中國幾十年和平與發展完全是中國人韜光養晦的結果。

    我們說韜光養晦是必要的,但不能以犧牲中國的核心利益為代價。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原理告訴我們,事物是在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相互變化和發展中前進的,沒有鬥爭,一味的韜光養晦是爭取不來中國半個多世紀和平與發展機遇的,沒有當年幾十萬志願軍將士的流血犧牲,僅僅依靠韜光養晦的對外政策,中國就沒有四十多年改革開放的發展環境。

    俄羅斯和中國都是世界大國,有發展和強大的基礎,不是韜光養晦走親美路線了,就能得到美國的諒解和應允,因為美國不願意看到任何國家在發展上超越美國,撼動美國唯一超級大國地位。

    不要說俄羅斯和中國,就連美國的盟友日本和歐盟,美國打心底也不願意看到其發展壯大,廣場條約美國讓日本吞下了損害日本利益的苦果,至今使日本經濟還在低迷中徘徊;美國為了打擊歐元,不斷在歐洲和中東製造麻煩和軍事衝突,導致大量難民湧入歐洲,給歐洲國家帶來嚴重社會和經濟問題,使歐元區經濟到現在還緩不過勁來。

    在美國強權政治和炮艦政策面前,如果世界各國保持沉默,都採取韜光養晦不予以反擊,那麼世界各國都將會失去正常的發展權和生存權,就根本談不上共同發展和進步,更不用說改善和提高本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了。

  • 8 # 照理說事

    又是這套說辭,聽著好熟悉。提問者的潛臺詞是如果俄羅斯不這麼高調,不跟美國作對,美國就不會敵視俄羅斯。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到底敵視的原因是俄羅斯擺在那兒的國家實力,還是俄羅斯對美國的態度?請大家回想一下蘇聯解體之初的俄羅斯,葉利欽採取的全面倒向西方的政策,希望把俄羅斯變成西方世界的一員。結果呢?很快俄羅斯人就發現上當了。美國和西方從來沒打算把俄羅斯當自己人,他們的目的不過是徹底得削弱俄羅斯。在摧毀了俄羅斯的經濟,削弱了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之後,美國和西方迅速完成了北約東擴,把導彈架到了莫斯科的門口。

    面對美國無休止的戰略擠壓,俄羅斯起初的一再退讓沒有換來友好相待。這種狀況直到普京上臺,俄羅斯人意識到自己的塊頭才是美國敵視自己的根本原因。這個時候,俄羅斯已經無路可退了,難道為了換來美國的“友好”就要自我解體,自我毀滅嗎?再迷戀美國,再迷戀西方的俄羅斯人也不至於糊塗到如此愚蠢的地步。提問者,你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伊朗判處一美國間諜死刑,美國會不會去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