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四庭柱之一:高覽
臣裴松之案語:《武帝紀》以及《袁紹傳》都雲袁紹使張郃、高覽攻太祖營,郃等聞淳于瓊破,遂來降,紹眾於是大潰。是則緣郃等降而後紹軍壞也。至如此傳,為紹軍先潰,懼郭圖之譖,然後歸太祖,為參錯不同矣。
官渡之戰,曹操率軍偷襲烏巢,袁紹從郭圖之請,僅以輕騎救援,而命高覽、張郃率重兵攻曹營,營堅不能下,糧谷被燔,郭圖慚其計失,復譖於紹,高覽等忿懼,遂焚攻具,率眾降於曹操。
這樣一個人,和顏良文丑張郃並稱為河北四庭柱,武力可想而知並不低,在演義當中高覽曾和許褚、徐晃大戰而不分勝負,這樣的一個人三國的歷史舞臺上肯定無法缺少他的存在。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縣東北)人,籍貫益州。三國時蜀漢後期大將,原屬曹操,曹操與劉備爭漢中,得以投降劉備。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與馬謖一同守街亭,之後深受諸葛亮的器重,率領蜀漢的王牌軍隊無當飛軍,多次隨諸葛亮北伐。諸葛亮死後鎮守漢中,曹爽率領十萬大軍攻漢中時,被王平所擊退。
無當飛軍的統帥,而且能夠在蔣琬病重之時,獨自鎮守漢中並擊退曹爽十萬大軍,這樣的大將在蜀國後期是為數不多的。
陶謙(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陽郡(治今安徽宣城)人。漢末群雄之一。最初為諸生,在州郡任職,被舉茂才,歷任舒、盧二縣令、幽州剌史、議郎,性格剛直,有大志。後隨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對抗北宮伯玉,任揚武校尉,之後又隨張溫徵韓遂、邊章。
188年,徐州黃巾起,陶謙被朝廷任為徐州刺史,擊破徐州黃巾,並推行屯田,恢復生產。爾後聽從王朗、趙昱建議遣使進京朝貢,獲拜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晚年因戰事上為曹操大敗,徐州大半幾乎遭兵禍所害,以致過度憂勞而逝,享年六十三歲。
陶謙能夠作為坐擁一州之地,必然有自己獨到的能力,手上還有一支三國上十分強大的部隊——丹陽兵。
陳登,字元龍,下邳淮浦(今江蘇漣水西)人。為人爽朗,性格沈靜,智謀過人,少年時有扶世濟民之志,並且博覽群書,學識淵博。二十五歲時,舉孝廉,任東陽(治今江蘇省金湖縣西)縣長。雖然年輕,但他能夠體察民情,撫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後來,徐州牧陶謙提拔他為典農校尉,主管一州農業生產。他親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狀況,開發水利,發展農田灌溉,使漢末迭遭破壞的徐州農業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百姓們安居樂業,“秔稻豐積”。建安初奉使赴許,向曹操獻滅呂布之策,被授廣陵太守。以滅呂布有功,加伏波將軍。又遷東城太守。年三十九卒。其子陳肅,魏文帝時追陳登之功,為郎中。
陳登這樣的人不用多說了,曹操能夠殲滅呂布,陳登有著不小的功勞。
徐榮(?-192年),玄菟人(一說為遼東襄平人,《公孫度傳》中說公孫度本遼東襄平人,遷居玄菟,為同郡徐榮所舉,任遼東太守。同郡當是同“玄菟”郡),本為中郎將,曾向董卓推舉同郡出身的公孫度出任遼東太守。於汴水之戰中擊敗曹操的獨立追擊軍,以及在梁東之戰中擊敗孫堅的部隊。在董卓死後,受司徒王允的命令與李傕、郭汜交戰,死於新豐之戰,戰死在亂軍之中。
歷史上的徐榮,可謂是一位名動一時的猛人。他的戰績足以令人瞠目結舌。 他的記載雖然很少,卻足以令他擠身三國一線大將行列。
東漢永漢二年長沙太守孫堅率豫州諸群兵討卓。卓先遣將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旻,烹之。
東漢永漢二年孫堅移屯梁東,又為榮所敗,復收散卒進屯陽人。
曹公軍進至滎陽汴水,遇榮,與戰,公兵敗。
劉曄(?-234年),字子揚,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三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戰略家。劉曄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他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劉曄歷仕數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賈逵(174年-228年),字梁道,本名衢[1] ,河東襄陵人(今山西臨汾東南)。他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權中具有政治、軍事才幹的人物,終其一生為曹魏的統一事業作出貢獻。擔任豫州刺史期間,曾建起了一條二百餘里的運河,稱為“賈侯渠”,便利民生。石亭之戰中,率軍救出曹休。去世後諡曰肅侯。
說起賈逵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說起他的孫女,知道的人就多了,八王之亂的始作俑者賈南風
戲志才(162-196年),名忠,字志才,東漢潁川郡(今河南禹州)人。經荀彧推薦,成為曹操手下謀士。為人多謀略,曹操十分器重,不幸早卒。他死後,荀彧推薦了郭嘉。
陳壽《三國志》記載: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
可以看做他是削弱版本的郭嘉,和郭嘉一樣都早逝。
張燕,本姓褚,生卒年不詳,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 ,東漢末黑山軍首領。張燕剽捍,敏捷過人,軍中稱為“飛燕”。官渡之戰時投降曹操,被任命為平北將軍,封安國亭侯。死後其子張方襲爵。
黑山賊首領,能夠發展到近百萬之眾的山賊,這樣的號召力,上OL完全沒有問題了!
河北四庭柱之一:高覽
臣裴松之案語:《武帝紀》以及《袁紹傳》都雲袁紹使張郃、高覽攻太祖營,郃等聞淳于瓊破,遂來降,紹眾於是大潰。是則緣郃等降而後紹軍壞也。至如此傳,為紹軍先潰,懼郭圖之譖,然後歸太祖,為參錯不同矣。
官渡之戰,曹操率軍偷襲烏巢,袁紹從郭圖之請,僅以輕騎救援,而命高覽、張郃率重兵攻曹營,營堅不能下,糧谷被燔,郭圖慚其計失,復譖於紹,高覽等忿懼,遂焚攻具,率眾降於曹操。
這樣一個人,和顏良文丑張郃並稱為河北四庭柱,武力可想而知並不低,在演義當中高覽曾和許褚、徐晃大戰而不分勝負,這樣的一個人三國的歷史舞臺上肯定無法缺少他的存在。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縣東北)人,籍貫益州。三國時蜀漢後期大將,原屬曹操,曹操與劉備爭漢中,得以投降劉備。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與馬謖一同守街亭,之後深受諸葛亮的器重,率領蜀漢的王牌軍隊無當飛軍,多次隨諸葛亮北伐。諸葛亮死後鎮守漢中,曹爽率領十萬大軍攻漢中時,被王平所擊退。
無當飛軍的統帥,而且能夠在蔣琬病重之時,獨自鎮守漢中並擊退曹爽十萬大軍,這樣的大將在蜀國後期是為數不多的。
陶謙(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陽郡(治今安徽宣城)人。漢末群雄之一。最初為諸生,在州郡任職,被舉茂才,歷任舒、盧二縣令、幽州剌史、議郎,性格剛直,有大志。後隨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對抗北宮伯玉,任揚武校尉,之後又隨張溫徵韓遂、邊章。
188年,徐州黃巾起,陶謙被朝廷任為徐州刺史,擊破徐州黃巾,並推行屯田,恢復生產。爾後聽從王朗、趙昱建議遣使進京朝貢,獲拜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晚年因戰事上為曹操大敗,徐州大半幾乎遭兵禍所害,以致過度憂勞而逝,享年六十三歲。
陶謙能夠作為坐擁一州之地,必然有自己獨到的能力,手上還有一支三國上十分強大的部隊——丹陽兵。
陳登,字元龍,下邳淮浦(今江蘇漣水西)人。為人爽朗,性格沈靜,智謀過人,少年時有扶世濟民之志,並且博覽群書,學識淵博。二十五歲時,舉孝廉,任東陽(治今江蘇省金湖縣西)縣長。雖然年輕,但他能夠體察民情,撫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後來,徐州牧陶謙提拔他為典農校尉,主管一州農業生產。他親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狀況,開發水利,發展農田灌溉,使漢末迭遭破壞的徐州農業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百姓們安居樂業,“秔稻豐積”。建安初奉使赴許,向曹操獻滅呂布之策,被授廣陵太守。以滅呂布有功,加伏波將軍。又遷東城太守。年三十九卒。其子陳肅,魏文帝時追陳登之功,為郎中。
陳登這樣的人不用多說了,曹操能夠殲滅呂布,陳登有著不小的功勞。
徐榮(?-192年),玄菟人(一說為遼東襄平人,《公孫度傳》中說公孫度本遼東襄平人,遷居玄菟,為同郡徐榮所舉,任遼東太守。同郡當是同“玄菟”郡),本為中郎將,曾向董卓推舉同郡出身的公孫度出任遼東太守。於汴水之戰中擊敗曹操的獨立追擊軍,以及在梁東之戰中擊敗孫堅的部隊。在董卓死後,受司徒王允的命令與李傕、郭汜交戰,死於新豐之戰,戰死在亂軍之中。
歷史上的徐榮,可謂是一位名動一時的猛人。他的戰績足以令人瞠目結舌。 他的記載雖然很少,卻足以令他擠身三國一線大將行列。
東漢永漢二年長沙太守孫堅率豫州諸群兵討卓。卓先遣將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旻,烹之。
東漢永漢二年孫堅移屯梁東,又為榮所敗,復收散卒進屯陽人。
曹公軍進至滎陽汴水,遇榮,與戰,公兵敗。
劉曄(?-234年),字子揚,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三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戰略家。劉曄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他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劉曄歷仕數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賈逵(174年-228年),字梁道,本名衢[1] ,河東襄陵人(今山西臨汾東南)。他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權中具有政治、軍事才幹的人物,終其一生為曹魏的統一事業作出貢獻。擔任豫州刺史期間,曾建起了一條二百餘里的運河,稱為“賈侯渠”,便利民生。石亭之戰中,率軍救出曹休。去世後諡曰肅侯。
說起賈逵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說起他的孫女,知道的人就多了,八王之亂的始作俑者賈南風
戲志才(162-196年),名忠,字志才,東漢潁川郡(今河南禹州)人。經荀彧推薦,成為曹操手下謀士。為人多謀略,曹操十分器重,不幸早卒。他死後,荀彧推薦了郭嘉。
陳壽《三國志》記載: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
可以看做他是削弱版本的郭嘉,和郭嘉一樣都早逝。
張燕,本姓褚,生卒年不詳,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 ,東漢末黑山軍首領。張燕剽捍,敏捷過人,軍中稱為“飛燕”。官渡之戰時投降曹操,被任命為平北將軍,封安國亭侯。死後其子張方襲爵。
黑山賊首領,能夠發展到近百萬之眾的山賊,這樣的號召力,上OL完全沒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