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師言永珍

    明朝軍事上實行的是衛所制,衛所制的兵士是世襲的,說白了也就是“鐵飯碗”,幹好幹壞一個樣,所以將士的積極性比較低。首先改變這種情況的人,就是戚繼光,他推行募兵制,建立了戚家軍。而在背後全力支援他的人,則是張居正,放手讓他招兵、統兵、調兵。正是有了這些作為前提,才有了後世赫赫有名的戚家軍。

    歷史上明萬曆年間之所以“戰神”眾多,張居正功不可沒。

    萬曆初年,首輔張居正獨攬大權。他雖出身士大夫,對戰略、兵法、實戰、乃至武將的選人用人,也獨具慧眼。

    張居正之前,明朝實行文職統軍制,由於統帥都是進士出身,缺乏實戰經歷,軍事的指揮和實戰脫節。張居正掌權以後,使專業事專業化,文人負責政務,武人負責統兵打仗。這樣一來,武將們得到了軍隊的指揮權,開創了武人治軍的先河。他還想辦法提高武將地位,例如給四品總兵掛二品兵部左侍郎的銜,這種提拔制度,大大鼓勵了前線的武將,形成了只要武將能建功立業,就前途無量得局面。

    這種政策鼓勵下,能征善戰的名將不斷在明朝湧現,四十歲之前默默無聞的寒門子弟李成梁,在張居正執政以後被任命為遼東總兵官,將大大小小的遊牧部落挑落馬下,史稱“邊帥武功之盛,兩百年來所未有”,最後得封寧遠伯。

    ▲李成梁石牌坊

    除了戚繼光、李成梁以外,賈國忠、王崇古、傅津、白允中、楊四畏、陳銳等這些名將的出現,令大明的國防達到了固若金湯。

  • 2 # 象牙塔尖兒

    因為萬曆初年,明神宗朱翊鈞不理朝政,首輔張居正獨攬大權。

    這裡就要好好說說張居正了,張居正系士大夫出身,但又不僅僅是隻會談書論道的純文人,對於戰略、兵法、實戰甚至用人,都是獨具匠心的,比如戚繼光。

    張居正對戚繼光信任有加,為了支援戚繼光練兵,在財政艱難的情況下,硬是擠出軍費來給戚繼光羨慕士兵,練軍。戚繼光也沒有辜負張居正的信任,練出了戚家軍,打的倭寇不敢進犯。

    當然,除了戚繼光,還有很多,例如李成梁,也是靠張居正的信任和資助,成就了他“師出必捷威震絕域”的榮耀。

    張居正之後,明朝開始搜刮聚斂,導致各地出現紛亂,已成無法挽回之事,也沒有再出現有名的將領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雄軟棗樹怎麼才能結果?如何往雄軟棗樹上嫁接雌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