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筆豬

    多角度多方面看待問題,但有時候還是要從不同的層次去看待問題。比如文中所說的兩種證據都是與太陽遠近無關的!只有當地球在近日點大概一月初的時候才離太陽最近!有時候認識問題就會被一些東西給限制!

  • 2 # 凡榮哥

    兩小兒辯日講述的是春秋時期孔子在路上遇到兩個小孩在爭辯太陽在早上和中午距離遠近的問題,其中一個小孩認為早上太陽離我們近,因為早上太陽看起來比較大(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而另外一個小孩認為中午太陽離我們近,因為中午天氣比早上熱(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面對這個問題,孔子作為當時社會最博學者之一,也不能判斷誰對誰錯。

    那麼這個故事體現了古人哪些科學態度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善於觀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科學態度。兩個小孩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並分別從各自的角度闡述自己的觀點,並用客觀存在的證據去證明自己的觀點。

    2、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的科學態度。孔子作為大聖人,仍然有自己不知道的知識,但他面對兩個小孩的問題卻沒有不懂裝懂,因為對待科學如果沒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就不能更深入的去學習,也就不能更好的理解原理,這樣只能是誤人子弟。

    3、學無止境,要抱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科學態度。孔子作為當時最博學的人之一,仍然有自己不知道的知識,能夠謙虛謹慎,說明知識無窮無盡,學習也要無窮無盡,要透過學習不斷完善自己,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 3 # 寒蕭99

    其實這篇文章中並沒有體現出什麼科學態度,只不過體現了一種辯證思維,或者說是哲學思想罷了。

    首先,從兩個兒童話語中可以知道,兩人對於太陽在早晨和中午的遠近,各有各的看法,一個認為早上的近,因為看起來大。而另一個認為中午近,因為中午更熱。所以各持己見,爭論不已。

    但是,無論是哪種說法,其實都是描述了一些表面上的現象,比如大小,冷熱,並沒有深入到實質性的東西。所以,就其談論的內容來看,並沒有涉及到科學層次上。

    這其實也是中國古代在很多領域沒有涉及到科學的原因,因為我們總是看到一些表面上的現象和規律,卻沒有深入考慮背後的一些規律。

    其次,故事的結尾,孔子也並不能給出答案。這可以看出想表達兩個意思,第一,孔子也沒有深入考慮這個問題,只是停留在兒童辯論的層面上。第二,讓人感到孔子也不過如此,連小孩的問題都解答不了,所以孔子並不是萬能的,他也有不知道的事情。

    所以,這個故事並沒有體現出科學的態度或者說科學的思維,只是表達了作為聖人的孔子也有不知道的事,也有不能判斷的結論。總體來還是哲學辯證的故事,而非科學故事。

    最後,再說下什麼是科學態度,以這個故事為例,如果將問題繼續追問下去,比如為什麼日出看上去大,中午又看起來小?為什麼早上冷而中午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規律和現象?這些現象與太陽距離我們的遠近有何關聯?等等。

    如果繼續追問下去,那麼才可以算是科學態度。科學的態度就是要溯其本源,溯其規律,而不是隻停留在表面現象。用規律解釋現象,並可以計算和預測其發展變化,這樣才是科學。

  • 4 # 大樹大夫

    《兩小兒辯日》的典故出自戰國時期的《列子·湯問》,作者列禦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孟,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早晨的太陽看上去比中午的大,是因為早晨Sunny進入大氣層折射角比較大,我們看到的是被放大了的太陽的像,看上去比中午的太陽大很多。

      中午時比早晨熱,是因為中午時太Sunny是直射在地面上,太Sunny直射時,地面和空氣在相同的時間裡、相等的面積內接受太陽的輻射熱較早晨太Sunny斜射時多,因而受熱最強。所以中午比早晨時熱。

      因此,若不考慮地平線上大氣折射的影響,在早晨和中午太陽離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其大小也是相同的。

    這寓言故事透過兩小兒爭辯太陽在早晨和中午距離人們遠近的問題,使孔子不能判斷誰是誰非的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這個故事也說明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其中也蘊含著人生哲理:認識有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兩種形式,並經歷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能動飛躍。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有著密不可分的辯證聯絡。

    首先,感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必須以感性認識為基礎。其次,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成為理性認識。《兩小兒辯日》的典故中,“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孟,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兩小兒的辯鬥,只是透過感覺器官直接感受到的感性認識,而不是人們藉助抽象思維,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達到關於事物的本質及自身規律性認識的理性認識。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相互包含,人們不應當也不可能把它們截然分開。但是兩小兒的辯鬥,無疑是割裂了二者的辯證統一關係,如果是在實際工作中,就會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錯誤。而又由於認識受到各種主觀條件、客觀條件的限制,所以“孔子不能決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孔子為什麼特別推崇堯舜禹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