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盜火也瘋狂
-
2 # 熊style
YF—23(BLock Window||)一度是世界上外形最先進的隱身戰鬥機!
它在發動機、高空超音速巡航速度、隱身效能超過F—22!可是,在座艙設計新構型、新元件採用比例都遜色於F—22:諾斯羅普公司把F—15E的簡化版座艙直接移植到YF—23,大部分儀表元件也與F—15E通用——敷衍了事的惡果讓美國空軍情何以堪呢!F—22卻是採用全新設計的6具多功能顯示器、引進全新的元件——外形保守卻著眼未來——符合美國空軍取得未來電磁空中優勢的要求!
(YF—23座艙,其實也不落後)
(F—22座艙,領先一步!)
YF—23的發動機GE F120屬於第一種戰鬥機使用的可變迴圈渦輪風扇發動機,它擁有更高的效能發展潛力;而F—22採用的是普惠公司的F119發動機,效能可靠、構型成熟、維護體系完善。試飛計劃執行期間,普惠比GE少用了一具發動機:11:12!但是,F—22的XF/YF119累積的試飛運轉時數比YF—23的GE XF/YF120多出50%以上:3000小時:1900小時!美國空軍當然需要減少不確定性、更低風險的隱身戰鬥機了;僅發動機一點,美國空軍傾向F—22就順理成章了。
YF—23在50000英尺高空的超音速巡航>1.6馬赫;F—22則只有1.58馬赫;但是,F—22試飛最高航速>2馬赫、高攻角60度!而YF—23最高時速只有1.8馬赫、高攻角25度;況且,F—22的試飛時數、試飛架次比YF—23多了三分之一:52.8:43.3;43:34——F—22甚至在耗用的試飛天數也領先YF—23:91天:104 天!諾克希德團隊的管理能力、企圖心遠超諾斯羅普公司;
最讓美國空軍後怕的是諾斯羅普公司軍機計劃的延遲和超支:B—2轟炸機,它應該在與美軍簽約後72個月首飛,實際首飛卻延遲了18個月!達到IOC比合同規定時間晚了60-72個月!更加讓美國空軍鬱悶的是B—2的天價:截止2004年,它的計劃總開支達到447.5億美元/21架!原定總經費只有366億美元/132架——美國空軍部負責採購和維護的副部長指責說:“諾斯羅普雖然是B-2的製造商,卻沒有足夠的天分,在規定的時間裡提供空軍所需的能力。”
因此,YF-23面對美國空軍未來戰爭的需求是不合格的:價效比低、機身過長、電子裝置落後、計劃延程度高、發動機技術風險大、背景下沉厚度低——F—22可是有波音公司撐腰的……它最終被美國空軍淘汰!
-
3 # 科技之重
最能夠評價YF23戰鬥機的四個字就是“生不逢時”!
該戰機是與F22一同競標美國空軍下一代戰鬥機的先進機型,其優勢是“隱身能力強,超音速巡航能力強”,劣勢是“機動性差”。也正是由於YF23戰鬥機的機動性差,但是這並不是YF23落選的唯一原因。還有就是YF23的進度太慢了,當YF22都可以進行導彈發射實驗時,YF23就連發射架都沒整利索。還有就是說,當初美國海軍也摻和了進來,想與空軍一道搞隱身飛機,美海軍看了看YF23覺得不能上艦就放棄了。以上三點,才是YF23在與YF22的競標中慘遭失敗的原因。
YF23戰鬥機的隱身效能YF23採用了無平尾,大蝶形40°的外傾式雙垂尾,以至於其只有4反射波系,也就是將敵方入射而來的雷達波集中反射到4個特定的方向,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向敵方輻射源的反射,以提高隱身能力。另外,在進氣道唇口,發動機尾噴口,機體尾部都設計成鋸齒狀的吸波結構。畢竟大名鼎鼎的B2隱身轟炸機就出自諾格公司之手,將B2的現成設計應用到YF23上也很正常。除了追求雷達隱身之外,YF23也追求紅外隱身,採用揹負式發動機噴口,且發動機還是深隱藏在機體內部,有效的降低了熱訊號。
YF23的超音速巡航能力毫無疑問,超音速巡航能力是與隱身能力一道要強於YF22的。YF23戰鬥機的機身長度為20米,翼展13米。F22戰鬥機的機身長度為18米,翼展13.5米。可以看得出來YF23戰鬥機的長細比較大,有利於超音速巡航。另外,YF23配的也是YF120變迴圈發動機,在航程和作戰半徑上也有一定的優勢。
YF23的機動性YF23戰鬥機連同主翼一共就4片控制翼,在操控效率上就沒有F22有優勢了。其蝶形垂尾的外傾角為40°,這在大迎角飛行時會產生負升力,以至於升力降低。另外,YF23沒有腹鰭,而且高達40°的垂尾傾角,又進一步降低了在垂直方向上的有效翼面積,導致大迎角飛行時航向不穩定。據說YF22在風洞實驗室傾角達到了60°,而YF23據說是20°左右。所以說,YF23的機動性就太差了另外,YF23的內建彈艙的載彈量也不如F22。
可以說,YF23和隱身效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要比F22強,但是當時的空戰單純依靠中遠距空空導彈還是有點險的。戰鬥機本身就是用來爭奪制空權,況且對方也有隱身戰機時空戰還得到近距格鬥裡去。所以說,YF23的機動性是不如採用常規氣動佈局的F22戰鬥機的,美國空軍也覺得單靠中遠距空戰有點太冒險了,也不會選擇YF23的。
-
4 # 諸神的黃昏研究會
YF-23與YF-22的各項效能比較目前仍是機密,不過根據外界的觀察,YF-23的飛行速度較高。雖然沒有向量噴管和水平控制面,後機身結構反而比較簡單,重量也較輕。YF-23與YF-22在大部分的飛行包絡線範圍下的效能差距不大,YF-22只有在低速下的控制性略勝一籌。
兩款飛機都採用內建彈艙,必要時可以在機翼下另外攜帶武裝。但是YF-23的量產型將需要延長機身以加入另外一個彈艙。設計團隊皆宣稱這兩種飛機都沒有迎角限制,同時都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
試驗紅外線空對空導彈時,YF-23因機體結構,導致無法射出。
在設計特點上,相較於YF-22,YF-23的機身比較長,採中單翼,機翼的前後緣分別後掠與前掠40度,類似於菱形。機身後方沒有水平控制面,以兩片向外傾斜50度的垂直控制面取代兩者。
進氣口位於機身下方靠近機翼前緣的位置,進氣口和涵道都採用固定結構,沒有可以移動的部分,不僅能夠降低重量,也避免增加正面雷達反射截面積(RCS)。涵道在機身內部向上彎折與位於機背的的發動機相連線,噴管位於外傾的垂直控制面的中間處,從後下方無法直接看到噴管,降低紅外線訊號的強度,同時也限制安裝向量噴管的可行性。原型機只有一處彈艙,位於兩側涵道的中央,座艙與發動機之間。
ATF計劃空軍要求之標準載彈量為8枚,YF-23僅有機腹大型彈倉能掛約4枚AIM-120C(如是彈翼可摺疊之AIM-120D可掛載6枚),因此量產型預定延長機身,在位於原型機彈艙的前方各加一節小彈艙,最後機長增加3英尺,而全高也增約1延遲、增加機身複合材料比例(約25%→50%);由於空軍取消逆向推力減速的要求,尾部發動機艙更緊緻扁平,涵道也不同、更具隱身的效果。
YF-22和YF-23的所有測試於1990年12月結束,兩組團隊根據測試的結果提出工程與生產發展(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企劃案,經過90天評估之後,美國空軍系統計劃辦公室(System Programme Office)在每一項類別上以紅黃綠藍四色代表兩款原型機的表現:紅色是未能滿足需要,黃色是可以改進的專案,綠色是達到需求,藍色則是表現優異,這種評分免去分數相加的可能與總分會與個別專案之間不相符合,提供決策者較為客觀的評量參考。
美國空軍總司令最後決定由YF-22奪標,進入下一階段的研發計劃。諾斯洛普與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兩家公司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前者與格魯門公司合併,後者納入波音公司旗下,短時間之內將沒有機會為美國軍方設計戰鬥機。
如前所述,如果兩種原型機各有所長但是差距有限的時候,最後決定的關鍵就不是在效能比較方面。YF-23競標失敗的原因也沒有公開過,綜合當時各種推測之後的可能原因包括:
諾斯洛普在B-2轟炸機研發案上出現不少預算超支與時程落後的狀況。1990年代諾斯洛普在發展沉默彩虹導彈上讓美國空軍不是很滿意。美國空軍對於洛克希德公司發展與生產F-117所展現的計劃管理與執行能力相當滿意。YF-22團隊當中還有對大型計劃非常有經驗的波音公司。YF-22的試飛時數比YF-23更少,卻執行了更多飛行科目(如60度迎角飛行)F-23 EMD與F-22 EMD兩型號相比,F-22 EMD僅須修正水平尾翼形狀以及涵道位置,相比之下F-23 EMD卻需要將機身延長以配置兩個能裝備響尾蛇導彈的側向彈艙,說明洛馬比諾斯洛普更能掌握自己的技術最重要是YF-22機動性勝於YF-23,這就是決定性關鍵。
美國空軍極有可能從ATF計劃的挑戰性,設計團隊過去執行與管理計劃的能力與紀錄等方面,選擇了綜合能力較強的YF-22而將YF-23剔除。
回覆列表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美蘇冷戰最高峰,美國為了穩固其霸主地位,計劃研製4代機(5代機)。由諾斯羅普和麥道共同研製的yf23與由洛克希德研製的yf22互相競爭,結果yf22獲勝贏得美軍的訂單。這並不能說明yf23多麼不行,相反yf23擁有更超前的設計,更先進的指標。例如擁有比yf22更出色的匿蹤能力,裝備了第一款變迴圈發動機yf120。之所以會敗下陣來,主要還是設計過於超前,而設計保守的yf22深得美軍的親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