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何彌補?
7
回覆列表
  • 1 # 寧媽愛閱讀

    我想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是孩子,會失掉一些安全感,畢竟,他的家庭破裂了,有的孩子可能還要從鳳蛙人中選擇一位作為自己的監護人,這些選擇都是非常艱辛的,對孩子的心肯定都有傷害。

    相對於和睦的家庭,離婚對孩子確實會有一定的影響,那麼如何將這種影響降低到最小呢?

    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要看清楚離婚了本質,離婚的本質是夫妻二人的感情破裂,爸爸和媽媽不能在一起了,但並不表示離婚之後,爸爸媽媽就不愛孩子了,首先我們應該強調,結婚之後我們依然愛孩子。告訴孩子,父母分手的一些原因。

    在離婚的時候夫妻的頭腦要清醒,不可以一味的貶低和謾罵對方,因為對孩子來說,爸爸媽媽永遠是心中最重要的人,如果他看到心中最重要的人,互相指責,甚至大打出手,肯定是非常不舒服的。

    我認為夫妻之間要處理好離婚後的關係,離婚之後,夫妻兩個人依然可以平靜地帶著孩子出去玩,並且可能會更加愛這個孩子,這樣才會讓孩子感到安全,我想不僅僅是孩子,就算我們大人當得知父母離婚的時候,心情都一定是很低落的,孩子的心智還未成熟,受到的影響就更大,我沒有用更多的愛去彌補孩子,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自己的伴侶和睦相處。

  • 2 # 育兒如育己

    我還沒有離婚,所以並沒有真實的體驗離婚這件事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不過我想不外乎有這幾方面的負面影響:

    1.孩子的爸爸媽媽不在一個家庭生活,這對大人來說再組織一家庭就可以了,可是對孩子來說溫暖的家庭破裂了,家對於孩子的意義很大,是孩子汲取愛和力量的地方,沒有了溫暖的家,那麼孩子很有可能就會缺失這些。

    2.爸爸媽媽的婚姻出了狀況,這有很大可能會對孩子的婚戀觀產生巨大的影響,他們可能會不相信愛情、不相信婚姻。

    3.爸爸媽媽離婚後一般都會重新組建家庭,那麼孩子有可能就是那個誰也不想要的孩子,或者不能融入爸爸和媽媽新的家庭,這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靈創傷。

    如何彌補:

    1.父母離婚這個結果如果不能改變,那就好和好離,不說跟李亞鵬、王菲那樣,離婚後還是朋友,起碼也不要互相攻擊,好和好散,父母雙方都給孩子留一個好的形象,不管孩子跟誰,不要阻止對方看孩子,孩子不跟著的,也要定期、經常的看孩子陪孩子。儘量不破壞孩子心中爸爸媽媽的形象和家的形。

    2.即使重組家庭,也要把孩子放在首位,而不是把孩子當成負擔,為了追求新的幸福,孩子不要了,或者是又生了寶寶,忽略了孩子。不管成人的世界如何,既然生了孩子就要為孩子負責任,不只是吃飽穿暖,還要關心心理健康,給孩子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

  • 3 # 心理諮詢師張婕

    離婚其實不是問題,父母坦誠面對問題、並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一直陷在情緒中,互相糾纏、進退不能。父母都是成年人,離婚只要是經過雙方的慎重考慮,大家理性思考後,得出的統一結論,而雙方也願意為這個結果負責。這樣的離婚,反倒可以教給孩子,在面對困境時,我呢能怎樣主動為自己選擇一種更好的生活,勇敢去面對,併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所以,離婚並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雙方是怎樣對待離婚這件事,離婚後,大家是怎樣相處的。

    那麼問題來了,父母要怎樣處理離婚,將離婚對孩子的影響降到最低呢?

    離婚前:

    1.雖然離婚之前,雙方一定會經歷一段情緒期,但是,離婚一定是雙方在情緒過後,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選擇。換言之,如果還在情緒中,就匆匆決定離婚,那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自己,都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2.如果兩人歷經了情緒期,確實覺得雙方不合適再繼續一起生活,大家決定好說好散的分手。我們要坦誠告訴孩子,離婚是因為爸爸媽媽經過充分考慮,達成一致的決定。是爸爸媽媽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跟你沒有任何關係。離婚後,我們依舊是你的爸爸媽媽,我們會像原來一樣愛你。

    因為很多離婚家庭的孩子,都會在意識層面或潛意識層面,認為父母離婚是自己的原因,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所以,父母不僅需要在言語上多次向孩子澄清原因與他無關,而且也需要在行為上,更加的關注和愛孩子。

    3.父母協調好,離婚後,雙方照顧並與孩子相處的時間。

    在這一點上,王菲和李亞鵬,就是一個比較好的例子,雖然父母離婚了,但是,雙方依舊會定期陪伴孩子,讓孩子真切感受到,自己與爸爸,或自己與媽媽的關係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爸爸的家庭或媽媽的家庭依舊是接納自己的。

    離婚後:

    離婚後,父母之間的互動需要有清晰的邊界。這一點,對孩子的後續成長非常重要。因為雖然離婚了,但是因為有孩子,中間就難免會有後續的互動和接觸。如果離婚後,父母互動的關係依舊糾纏不清,並且影響組建後續的新家庭,那不光會影響父母本人的情緒,而且,也會讓孩子混亂,難以走出父母離婚的事實。

    最後,我們要接受如下一個事實:

    不管,父母怎麼彌補,都不可能讓孩子不受一點影響。因為離婚意味著分離、意味著後續新的環境。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不可能為孩子排除所有的困難情境,陪伴孩子一起面對,而不是一直處在情緒中或迴避,對孩子來說,不也是一種成長嗎?

    張婕,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案例超千小時。擅長領域:婚姻家庭、兒童青少年、個人成長。諮詢聚焦:情緒、人際關係互動、促進內在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種莊稼不能養活一家人,打工無技術想發財無門路,我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