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鐘460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時是有過這種情況,當時槍不夠用,前面的死了後面檢起槍繼續往前衝;至於督戰隊在後面開槍打撤掉計程車兵,那不僅僅是這一戰,剛開始潰敗時都這樣,斯大林下過這樣的命令,擅自撤退的,連同自己的家人,一律以叛國罪槍斃。正是這道命令阻止了過去那種一觸即潰的戰場形勢。不過,槍斃士兵還說得過去,槍斃他們的家人就有點過份了。正因為這條命令,士兵只有拼命向前了,即便不為了勝利,為了家人也別無選擇。

  • 2 # 劍自心起o又落塵矣

    不是的,如果真想了解,不妨看看二戰紀實類的書,二戰全史,二戰—蘇德戰爭等,會有詳細記錄。至於為什麼法華人會拍這種電影黑蘇聯,那就不必多說了,畢竟蘇聯也不可能把棺材板掀了爬起來揍他。反而,在我看的一些書關於一戰中的法軍,不但有督戰隊,而且還無視底層士兵的生命,用他們發起死亡衝鋒,用人命趟開地雷陣的做法層出不窮,就像凡爾登絞肉機一樣,還給士兵服用大量的過量的興奮劑,讓僥倖活下來計程車兵也斷絕了生路,而且法國貴族階級實力強大,軍官大多為貴族,士兵根本沒有希望成為軍官。因為一戰法國政府的作為,導致法國在戰爭結束後的二十多年裡,共產主義革命的浪潮洶湧不絕,底層人民抗拒政府,不願意參軍,全國反戰,以至於法軍除了抓壯丁,居然招不到士兵,軍隊裡也瀰漫著反戰,消極的情緒。最終在二戰中,僅僅38天就向德國投降,是根本原因雖然是法國僵化的戰爭思想不適應閃電戰,被德國一擊中的,但實際上無論是僵化的思想,還是國內的反戰情緒,或者是軍隊戰鬥力和戰鬥意志的下滑,均是由於一戰的法國政府的殘酷行為所導致的,階層鎖死,自然思想僵化。

  • 3 # 靜夜思160519196

    二戰的時候,蘇聯士兵命運是最悲慘的。首先希魔這邊宣佈,凡是布林什維克抓住了就殺。要知道當時的政治環境下,整個蘇聯不是布林什維克的估計很難找到。那邊大鬍子也宣佈,只要是逃跑的投降的抓住就殺。這是兩頭都堵死了活路,沒辦法只好拼了。

  • 4 # 東歆石

    蘇聯在德國進攻前由斯大林清洗過中高層的軍官,大概十幾萬人。這就是後來打芬蘭很吃力的原因。德軍對戰前期,蘇軍一擊就潰。如不是重新啟用了韌勁十足的朱可夫,蘇聯基本就要亡國了

  • 5 # Mr史海拾遺

    電影怎麼能和現實相提並論,蘇聯衛國戰爭中確實有督戰隊,但是重機槍掃射可能嗎。

    《兵臨城下》是一個法國娘娘腔拍的,裡面很多用來黑蘇軍的橋段實質上都是法軍自己的黑歷史。

    比如缺少槍支這個橋段,二戰法軍就因為德軍的快速推進,導致大量佈置在一線後方的戰備倉庫落入德軍手中而短暫出現過新徵召的部隊極度缺乏輕武器的狀況;事實上,雖然確實缺乏重武器,但是蘇軍在輕武器上是很少出現匱乏的狀況的;

    比如逼迫士兵向著敵軍防禦嚴密的陣地發動死亡衝鋒,在一戰時,法國娘娘腔們在維尼爾攻勢攻勢後為了防止情緒普遍不穩的前線士氣崩潰導致兵變,就經常這麼幹(純粹是為了消耗士兵數量),導演拍出這種橋段,大概拍著拍著就想起英勇的的法國軍隊了讓他情不自禁吧。

    至於督戰隊架著重機槍掃射潰兵這個橋段,在一戰法軍真實出現過的情況,蘇聯的督戰隊是佈置在戰線後方收攏潰散部隊用的,掃射士兵這種事情,無非是法國娘娘腔們的意淫而已,畢竟世界上最早發明督戰隊這種東西的就是法華人自己。

    看看蘇軍將領,例如巴格拉米揚等人寫的回憶錄裡面,其實一點都不避諱地談到過,很多經驗少的蘇聯部隊作戰時,士兵一鬨而散,要靠軍官再次把他們集合起來,打打氣,才能頑強作戰。即使是臭名昭著的227號令(必須特別指出的是,這條命令是1942年7月28日,也即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之後一個月簽署生效的,由此命令而出現的懲戒部隊第一次組建是1942年8月,最後一次則是1945年1月),其主要針對的也是指揮員一級的軍官,士兵只是一個附帶條款,懲罰手段也是編入懲戒營,而非就地槍決。(蘇聯已經人力匱乏到大量徵召女性進入工廠和軍隊了,哪來這麼多的青壯年男性給你隨隨便便就殺了?)當然,我並非要否認督戰隊(或者更精確地說,“阻攔部隊”(barrier troops))的存在,如果影片中出現的是懲戒營,那麼他們背後有阻攔部隊那是很正常的(畢竟未經審判的處決只對懲戒營士兵有效);但是歸根結底,斯大林格勒戰役發生時,由於極大的影響了前線士氣,蘇軍基本上已經停止了阻攔部隊的設定。

    根據我手中的資料來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15,649人受到處分,其中:

    244人被逮捕;278人被槍決;218人被送往監獄;42人被送往勞改營;14,833人被送回自己的部隊。

    如果說導演在片子裡面渲染蘇軍訓練不足,我是不會反對的,由於41年可以說駭人聽聞的巨大損失,蘇軍在42、43年已經將新徵召部隊的訓練時間壓縮到了極限,有差不多一半(42%)的新徵召士兵只接受了不到10天的訓練就被派上了戰場,直到43年後期才逐步把訓練時間延長到了5個月。(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雖然蘇聯在戰前以共青團等名義開展組織了各種軍事領域訓練俱樂部、夏令營,但是並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接受過這種前期訓練計程車兵存活率會比其他未受過訓練計程車兵更高)

    一個標準的蘇軍1941年型步兵師,擁有包括10420支步槍、1204支衝鋒槍、558挺機槍、210門火炮與迫擊炮(特指大口徑迫擊炮,50毫米口徑不計在內)、16輛輕型坦克、13輛裝甲車、55輛汽車和3000匹馬,而這種規模的陸軍師,蘇軍可以在42、43、44年每年以數十甚至上百個師的規模組建,為什麼到了電影裡面連步槍都只能兩個人一把了?如果說蘇軍真的已經連步槍都配不齊了,那麼德華人在幹嘛呢?他們也配不齊步槍了?還是德國總參謀部的容克將軍們騎士精神發作,也要求前線部隊兩個人帶一把步槍跟蘇聯人“公平較量”?

    進一步的說,對於蘇聯、德國這樣的工業國家,【生產能力不足】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大部分問題的主要因素往往是運輸能力、後勤保障能力和人員培訓能力不足所導致的。以德國為例,直到1944年十月,盟軍戰略大轟炸幾乎把德國工業基地炸成白地的時候,德國仍然能湊出近兩千的裝甲車輛月產量,而柏林戰役開始時,德軍仍有數以千計的戰鬥機、坦克車輛由於缺乏燃料、備件與駕駛員等原因,要麼停在機場無法出動,要麼拆掉炮塔或者停在築壘地域作為固定火力點使用;《Blood Red Snow》中就描述過一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情:當作者在撤退時,遇到了一個後勤倉庫,飢腸轆轆計程車兵們打死了拒絕士兵進入倉庫進行補給,堅持要把所有物資都炸燬的管理員;進入倉庫後的作者如此描述道:我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口袋塞得滿滿的。“挑最好的拿,”奧托建議道,“等俄華人從後門追上來時,你就會把一半的東西都扔掉。”他說得沒錯,可什麼是“最好的”呢?眼前的一切,對我們這些飢腸轆轆的人來說都有價值。這麼多好東西都是從哪裡來的?我在前線從未見過這些高階貨。這些美味的硬香腸和燻火腿是為什麼人準備的?我們在前線得到的最好的東西不過是軟乾酪或肉罐頭。在一個角落處,我發現了幾箱美味的罐裝巧克力,在我整個服役生涯中,這種巧克力只得到過兩次。

    他又急切地拆開了一些極受歡迎的“前線將士慰問包”,這種包裹我們很少能得到。奧托從包裹中只拿了幾包煙,其他的好東西被他隨手扔掉。我們在前線一連數天忍飢挨餓,而戰地廚房根本無法提供任何食物,可誰能想到,這裡的倉庫居然存放著這麼多寶貝。

    事實上,就好像指責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時期使用所謂的“人海戰術”的說法一樣,這種扭曲事實的東西對當事雙方都算得上是相當噁心的髒水,連德華人都打敗了的美軍,同時期全球範圍內技術裝備、火力配置無出其右者的一等一最強軍隊(沒有之一!),會至於在機槍發明幾十年之後,還對付不了一戰時就徹底過時隨便吊打的人海戰術?軍工產業發達、訓練有素的德軍,會至於在正面硬碰硬的對決中連一支步槍都配不齊的軍隊都對付不了?這種說法到底是在黑誰還真的很難講啊。

    歸根結底的說,在斯大林格勒那種兵力補充極度困難的地方,冒著德國空軍和火炮好不容易才渡過河的新兵,就這麼隨隨便便的用重機槍打死,下這種命令的人就不怕赫魯曉夫同志從掩體裡衝出來親自把他給掐死嗎?

  • 6 # 行者

    西方總是不遺餘力的來黑蘇聯,二戰沒有蘇聯的貢獻,現在世界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估計猶太人都進集中營了吧?法華人拍的電影看看就得了,能當歷史相信麼?法華人自己的馬奇諾防線不好用,一個月就投降了,回過頭來又開始黑偉大的衛國戰爭。沒有蘇聯的犧牲,法西斯還能投降?西方用這樣顛倒黑白的方式篡改歷史,就是為了顛覆政權。輿論陣地我們不去佔領,敵人就會佔領。

  • 7 # 東山南火A蘇

    《兵臨城下》這部電影講訴的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大批缺乏訓練的年輕人,被強迫送上戰場,保衛斯大林格勒的故事。

    蘇聯新兵在督戰隊的強制監督下衝鋒。很多人沒有死在敵人的槍口下,卻死在了自己人手機。主人工僥倖活了下來,靠著高超的射擊技術,射殺了很多德國士兵,最後同德國狙擊手對決。

    有些人總是喜歡動不動就是黑不黑,什麼事都能挑出毛病來。動不動就“壞極,壞極”,完全不以事實為出發點。

    美華人有沒有黑蘇聯,看看俄羅斯現在解密的檔案就知道了。

    包括蘇聯解體後,很多將軍的回憶錄中都有記述。俄羅斯解密的檔案顯示:真實的情況,可能遠遠比美國拍的電影中要嚴重得多。

    解密資料顯示:斯大林多次強令自己不要傷亡數字,只要戰爭勝利。大量蘇軍士兵在這種命令下,被自己人的機槍和坦克逼迫著,毫無意義的衝鋒。

    蘇軍倒在自己人槍口下計程車兵包括被槍決的有數十萬之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出國留學你們都遇到過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