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艾灸大講堂

    這個訣竅就是下功夫背誦書。能夠滾瓜爛熟地去背誦《傷寒》、《金匱》等原文,背誦經絡走向以及穴位等等,這是讓你儘快學習中醫的訣竅之一。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知道中醫的醫書都是比較拗口的文言古文。就是語文特別好的人學起來都困難,更別說一般人了。古人應對學習的一個方法就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因此他們學習的一個方法就是背誦。等你讀了一百遍其意思自然就明白了。

    我們不論是在電視劇還是在現實接觸中,你碰到的那些中醫大家,沒有一個說不去背醫書的,都是憑藉紮紮實實的背誦功力,一步一步走到現在的地位。他們能夠一見病人就能手到擒來胸有成竹給病人開藥方,達到了圓潤通達的境界,全借於此。

    中醫就好比練武功,而背誦就是扎馬,沒有這些基本功,那到最後極易誤診,不僅害人還害己。

    一旦你有了想學中醫的念頭,那麼你就要克服自己去快速學習的想法。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慢即是快,慢則穩,穩才持久。

    就像《傷寒論》只要你熬著性子能堅持,花個半年時間,基本能夠背誦的差不多。首先要把傷寒論分成三或者四部分,每天只讀這一部分,輪流進行。這樣全篇都可以得到熟悉,不會出現前面很熟,後面沒見過面的情況。

    待到你能背誦後,再學習傷寒課程,看經方醫案,或者其餘經方書籍的時候,能很容易的聽懂看懂,如果方劑也可以熟練背誦的話,看了別人的經驗就可以直接應用了。畢竟很多中醫書藉都是有相通之處。這樣也能幫你建立一種六經(六病)的思維體系,好比擁有大海中的指南針一樣的感覺,這些都是從背誦中得來。

    所以,想快速學習中醫,背誦是最快的入門方式,它也是未來你在中醫路上能走多遠的堅定基石。

    當你背完《傷寒論》,再去背誦《金匱要略》和後世方劑,經絡穴點陣圖。不要一下子想把所有的都做了,學習是一個有條不紊的過程,要一步一個腳印。

  • 2 # 中醫師承交流天地

    中醫學習快速入門不容易,不過可以學習一些中醫的一些病症的治療。來輔助自己進一步瞭解中醫。比如77項,正骨之類的

  • 3 # 一劑甘草

    中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子集,與任何一門學科或者說一門技術一樣有著自己的體系、板塊、和傳承。作為普通非醫學專業的人士學習中醫無非需要解決幾個問題。

    第一 學習目的或者動機 這是決定你能否堅持學習下去的最重要因素。許多醫學大家學習醫術的初衷要麼是自己或者親人有病在身久醫不愈,燃發了自己學醫的強大意願最終成功;要麼是從小因為耳聞目染產生濃厚興趣從而身入杏林的,此者也比比皆是。所以要找到一個正確的動機,樹立你持之以恆的學習動力。

    第二 學習中醫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特別是古文基礎為最好,畢竟最終很多中醫理論需要你自己從經典的古籍中尋求答案。

    第三 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學習一門學科如果沒有一定的時間肯定是不行的。

    而如何學,作為普通的愛好者來說,即沒有系統的院校學習體系也沒有師承的情況下透過自學是最好也是唯一的途徑。而作為現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相比古人我們自學的條件是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的。眾多的網站,培訓機構、教學影片、圖書都是我們學習的途徑。

    而中醫本身也分很對板塊,如藥醫、針醫、推拿醫等等,自己可以先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板塊入手。建立初步的中醫基礎觀念,如八綱辨證、陰陽學說、經絡理論等。從一個板塊切入,打好中醫理論的基礎。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一樣,沒有堅實的基礎做鋪墊不可能長遠。

    就個人而言選擇了針灸作為學習中醫的切入點。其一針灸的學習可以讓你樹立起人體經絡學的基礎,也樹立起陰陽平衡、八綱辨證等基礎。這為以後進一步學習中醫其他板塊打好基礎。其二針灸的學習中實踐的機會較多,可以自己給自己扎針或者給身邊的親人試治,當然這是在保證行針安全的前提下。因為相對而言無論是針灸器具的獲得成本低還是實驗施針的時間成本也低。況且在保證行針安全的前提下即便是找錯穴位或者施治方案有誤也不會對人體有什麼傷害,這對於沒有專業人士指導的自學者來說,相對是較安全的,而且針灸對於一些如經絡疼痛等病症可以起到針到病除的即時反饋,讓你自學能夠找到樂趣。

    透過針灸的學習樹立起了初步的中醫理論,並透過自己的學習治好了自己或者家人的一些小毛病之後會極大的激發你的學習熱情,從而向著更深的層面進發。而學習的起步一定要找正規的醫書或者醫學教學影片來學習,以防誤入歧途。

  • 4 # 骨科李郎中

    學醫三年,自謂天下無不治之症,行醫三年,始信世間無可用之方。一個現代好的中醫培養,絕非易事。初學中醫,書上告訴你什麼病怎樣辯證,用什麼方子,或者針刺哪幾個穴位。有的人用上能管用,有的人用上並不管用。

    目前的大多數中醫師,有的不斷的批判現代醫學,有的隨便看點書就說的天花亂墜。一點都不知道謙虛。好多人連中醫的基礎知識都沒學會就或者學點皮毛就鼓吹自己多厲害。這種人根本就不算醫師。想學習中醫的朋友一定要有著謙虛的心態,知識面要廣。

    醫學的本質是什麼?這個一定要明白。你學習中醫的目的是什麼一定要搞清楚。中醫的學習基礎知識必須紮實,要對理論,藥材,經絡穴位有深入的認識,先學習背誦這些基礎理論,等理論完善了再去進一步研讀各名家學說,醫案。

    另外,千萬不要把中醫神話,也不要試圖用中醫的理論強行解釋一切。你只需要將中醫學說當成一種方法,並且學好中醫的方法,用這個方法能治療疾病,緩解患者的痛苦。現代醫學,我的觀點是儘可能的涉及到,這樣在一些急症,重症上做到心中有數。哪些該用哪些不該用。

    我的觀點始終是,既然是救人術就不要有門戶之見,多看多學。充實自己。

  • 5 # 鬱金香184995999

    中醫是個時時不能脫離生活的經驗醫學,它大到醫學名家,小到平常百姓,中醫的使用無處不在。

    要快速入門,其實很簡單。藥食同源,就是中醫範疇之一,科學合理地吃好一頓飯,就好比吃了一次有效的治療“藥”。普及教給全民大眾,就是老百姓中醫入門的基礎。

    要想快速地發展中醫,就要鼓勵大批醫學院校出來的,且在校外難就業或不能自行執業的,有醫學基礎的有為青年。給到他們出校門就能上崗的機會和專業對口的醫、養、療等臨床實戰場所(國家可以支援),由民間經驗豐富的臨床高醫作指導,且能按他們所學所做的課題得到合理的報酬,生活有好的保障。

    像別的職業一樣,能不誤娶妻生子和正常生活,有安全感和成就感,誰不願意專業做到極致!還畏復興中醫之路後繼乏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分岔路選擇!求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