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東秋妮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在范陽發動叛亂。由於事先沒有防備,安祿山的軍隊勢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潼關。

    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六月九日,哥舒翰大敗,潼關失守。演關一失,京師大門洞開,再無險可守了。

    據(舊唐書・書見素傳》記載:“是月,玄宗倉惶出幸,莫知所詣。楊國忠以身領劍南旄鉞,請幸成都”。

    《舊唐書・玄親本紀》記載:“凌晨,自延秋門出,微雨沾溼、扈從惟宰相楊國忠、韋見素、內特高力土及太子、親王。妃主、皇孫已下多從之不及。

    六月十四日中午,玄宗一行到達興平縣西北的馬嵬驛,由於糧食供應短缺,引發禁軍譁變。左龍武

    大將軍陳玄禮得到太子的支援,將禁軍的怒火引向宰相楊國忠以保證玄宗的安全。禁軍殺死了楊國忠,並進一步包站通玄宗賜死楊貴妃。楊貴妃的兩個姐妹,南韓夫人和國夫人也被亂兵所殺。事變以玄宗賜死貴妃而告終。

    太子李享留下對抗叛軍,禁軍重新集結護衛玄宗入蜀。兵變的經過,《舊唐書・楊貴妃傳》中有一段記載:“及關失守,從幸至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玄宗遺力土宣間,對日“賊本尚在,蓋指貴妃也。力士復奏,帝不獲已,與妃詔,遂縊死於佛室。時年三十八,瘞於驛西道側"。

    《舊唐書・肅宗本紀》記載:“至馬東頓,六軍不進,請誅楊氏。於是誅國忠,賜貴妃自盡。車駕將發,留上在後宣論百姓。眾泣而言曰:"逆胡背恩,主上播越,臣等生於聖代,世為唐民,願力一心,為國討賊請從太子收復長安。"玄宗聞之日:此天啟也。・乃令高力士與壽王聞送太子內人及服御等物,留後軍廄馬從上。

    馬嵬兵變,是唐代歷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它標誌著唐玄宗統治的結束和唐肅宗統治的開始,在唐代政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2 # 原的糖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因此歷史也要符合統治者利益,為統治者服務

    歷史是人寫的 ,

    所以他個人觀點一定會左右歷史

    能夠寫進歷史也不一定擔保能留得下來。

    保留下來的也不一定完全符合當時的社會現實

    真相,真相大概只有楊貴妃自己知道

  • 3 # 且聽風吟品鑑歷史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隨行將士處死宰相楊國忠,並強迫楊玉環自盡,史稱"馬嵬驛兵變"。 第一種觀點認為主謀是太子李亨,首先他要與楊國忠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其次李亨具有調動禁軍的能力。

    第二種觀點認為宦官高力士。自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死後,外相權力只限於一般日常政務。李林甫、楊國忠均欲染指於政權核心。高力士在唐代首開宦官掌管中央政權的先例,“每四方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後進御,小事便決之”。朝中官吏上呈的奏摺都要先經過高力士,然後再上呈給皇帝,小事由他直接決斷,這實際上已經是後來所謂的“內相”了。雙方的權力之爭勢必水火不容。高力士就有了謀劃兵變的動機。

    其實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高力士與楊國忠的矛盾並不突出,更沒有上升到不可調和的程度。高力士雖然擁有不小的權力,但並不具備操縱政局而與宰相抗衡的實力。他所做的只是上傳下達以及自主處理一些瑣碎的朝廷事務。史籍中也沒有高力士和楊國忠互相攻訐的記載。

    有記載的的是,楊國忠在皇太子李瑛被廢之後,極力擁戴壽王李瑁,但最終李亨被立為太子。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想傳位給李亨,楊國忠聽聞此事後大驚。如果李亨即位,就意味著楊氏家族的敗落,楊國忠也會性命不保。於是他趕緊透過楊貴妃“銜土請命”,終於使玄宗打消了這個念頭。這必然激怒太子。蜀地是楊國忠的勢力範圍,是他的發跡之處。如果李亨入蜀,性命堪虞。李亨與楊國忠的矛盾已經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按照舊史的說法,兵變的首倡者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宦官李輔國是中介人,太子李亨只是被動的角色。其實,這樣的記載是為尊者諱,掩蓋了歷史真相。真實的情況應該是:太子李亨同親信密定之後,派李輔國去拉攏陳玄禮,密謀行動或許在長安城內就已開始。玄宗避亂出逃,離開京師時的全部隊伍約有3000餘人,殿後的太子李亨的後隊人馬就有2000人,其中包括禁軍中的精銳部隊——飛龍禁軍。他的兒子廣平王和建寧王在出逃的隊伍中“典親兵扈從”,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756年7月9日,李亨抵達朔方軍大本營靈武。7月12日,李亨城樓,舉行了簡登基,改年號為至德,玄宗被推尊為太上皇。當天,肅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報告這一訊息。宋代史學家範祖禹評價說,肅宗至靈武稱帝,此乃“太子叛父”,是“不孝”,也就是說,是一次政變奪權。

     

  • 4 # 平安讀歷史

    公元755年,安祿山舉兵造反,唐玄宗倉皇出逃,在馬嵬這個地方,隨行軍士發動兵變,殺掉了宰相楊國忠,並逼死了貴妃楊玉環,史稱馬嵬之變。馬嵬之變是玄宗天寶年間的一次大動盪,是唐代政治內部不同政治集團之間長期鬥爭的結果,它的發生絕非偶然。

    由於安史之亂的爆發,唐玄宗逃往四川,使這一斗爭有了一個突發的缺口,從而使久蓄的矛盾鬥爭演化為一次流血事變。這就是說,當時最欲意處死宰相楊國忠和楊貴妃的人,一定是同他們有尖銳矛盾勢難兩立的人物,這個人正是太子李亨及其集團中人莫屬。天寶年間宰相集團與太子集團之間的矛盾較量已非一朝一夕之事。起初,李林甫為了能夠讓武惠妃之子當上太子,迫害太子,導致太子慘死。後來,李亨得以繼任太子。但是新宰相楊國忠依然和太子矛盾尖銳,從諸多方面制衡太子。

    後來,安祿山舉兵叛亂,對天寶政治結構造成了強烈衝擊。宰相與太子集團之間的鬥爭不僅未因安祿山叛亂而緩解,反倒因政局的風雲激盪使這一斗爭更加激烈。而楊國忠在處置安史叛軍中出現多次失誤,導致局勢一步步惡化,首先是多次挑釁導致安祿山造反,之後又讓唐玄宗逼哥舒翰出關迎戰導致局勢更加一發不可收拾,最後皇帝被迫出逃,導致軍隊中王思禮、陳玄禮等將領對楊國忠更是不滿,最後在馬嵬一地發生兵變。兵變中,楊國忠被殺,緊接著,楊貴妃也被逼死。太子李亨掌握了大局,後來得以在靈武稱帝登基。

    馬嵬之變其實也反映出兩大集團之間鬥爭較量的內容。太子之所以要乘逃亡之際收拾楊國忠,正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實現奪權。由此可知,馬嵬之變正是兩大政治集團多年矛盾衝突、相互較量鬥爭的結果,這就是馬嵬之變的真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