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之舟職讀
-
2 # 法眼掃描
為什麼要設立這麼多的前提條件呢?那是因為法務和律師的工作性質、環境、能力區別非常大。
一、法務和律師的進入門檻不一樣
1、律師要有資格,並經過省一級律協考核
眾所周知,律師需要透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而這個資格也不是那麼好考的,就算現在的透過率提高了,也才20%左右。
拿到資格後,需要在一家律所實習一年,這一年內不得換所,不得中途更換指導律師,否則從頭再來。實習期滿,要經過省一級律協考核委員會的考核,陝西律協規定是:要提供兩本卷宗,可以是訴訟也可以是非訴,再提供10項法律事務,而且不能都是一樣的法律事務,比如都是合同審查修改。
資料提交律協後,等候通知,排到後按時去答辯面試,5名考官是抽籤決定的,事先根本不知道是哪位律師考官,考官會從律師職業道德、執業紀律、卷宗材料等進行提問,看實習律師掌握法律的知識和技巧如何。
律協會有一定的淘汰率,基本上在20%左右,淘汰的實習律師,3個月以後再去考核,淘汰因素很多,有的女律師竟然因為裙子太短被淘汰,有點冤。
2、法務進入的門檻相對低一些
國務院國資委有規定,國有公司要配備總法律顧問,地位相當於副總,有的國有公司的法務副總水平相當高,甚至可以給律師就某一行業的法律問題進行培訓。
3、法務沒有律師資格,那就千萬別想著辭職後考資格
二、律師和法務工作的環境不一樣
1、法務面臨的工作環境相對簡單一些
法務作為公司的一員,與公司的其他員工,上至老闆,下至門衛都比較熟悉,而且法律事務相對來說比較單一,主要是勞動爭議、合同審查、欠款催收等。
有的公司設有專門的“法務部”“審計法律部”,有的公司法務設在辦公室,法務事情不多的時候,會處理一些其他事務。
公司法務的優勢是對自己公司行業的法律糾紛比較精通,知道一般會在什麼方面發生糾紛,而且對公司業務方面的一些專業知識也比較精通。
總的來說,法務工作的環境相對封閉、簡單一些。
2、律師面臨的工作環境要複雜很多
律師為了生存,剛開始應該說啥案件都接:離婚的、繼承的、鄰里糾紛的、交通事故的、傷害罪、強姦罪......。遇到的當事人也各種各樣,有好說話的,有不講理的,有認為官司沒打好的,有認為律師沒盡力的,有要求退律師費的等。
律師在處理訴訟和仲裁案件中,有的時候感覺很無助,明明自己認為贏的官司輸了,還沒法給當事人解釋,有的時候開庭中,遇到脾氣不好的法官,劈頭蓋腦地訓一通,讓律師在當事人面前很沒面子。
律師行業是服務行業,律師就是服務人員,見人就遞名片,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手機24小時開機,就怕錯過客戶電話。
沒有在律師這一行呆過的人,是無法理解的。
三、法務轉行要有吃苦的思想準備
1、律師前幾年日子很苦
我說的是普遍現象,那些從法院辭職的律師不屬於這種情況。律師在實習階段不能單獨出庭,沒經驗,就是靠著指導律師發的工資生活,這些工資待遇真的非常低。
拿到律師證後,如果獨立作提成律師,那就全靠自己是否有案源了,沒有案源一分錢收入沒有,而律師行業基本上是越老越吃香,所以律師前幾年要作好吃苦準備。
2、法務工作起薪比較高
四、律師作的好的話,收入比法務高几倍不止
題主40歲,如果有法律職業資格,願意從事律師執業,也有一定的優勢:
1、自帶案源
題主在公司工作十五年,應該和老闆關係不錯,如果協商好,作律師的話可以將該公司的常年法律顧問拿到手,保證自己有一個穩定的收入。
題主在公司工作的十五年期間,處理過很多上下游的業務糾紛,也可以將這些上下游公司發展為客戶。
2、在某一方面是業務精通的律師
題主在公司工作十五年,應該對行業非常精通,以後可以多宣傳自己為某一方面的專業律師,讓客戶認可你的專業水平,有利於拓展案源。
3、律師作的好的話,收入應該是法務的幾倍不止
相對法務工作,律師的收入天花板比較高,有的律師年收入幾百萬,上千萬,因此題主轉入律師行業,應利用自己的優勢,儘快確立渠道,力爭有好的前途。
回覆列表
看得出來題主幹了多年法務在考慮轉律師的可能性。法務與律師看起來都是法律工作者,但兩者工作內容雖有聯絡,但實質存在很多的區別。
01法務和律師的區別和聯絡法務工作人員,就是單位內部從事法律事務處理的內部員工。
律師,指透過國家司法考試並取得執業證書,從事法律執業的專門人員。
法務工作人員和律師的相同之處就是都是法律工作者。但是兩者存在很多區別:
①法律地位不同法務是企業根據自身需求設立的內部崗位,在企業內有一定的職責許可權和工作範圍,是受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管理員工;而律師是國家司法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一份子,國家法律規定訴訟中的很多環節都必須要律師參與。可以這樣說,法務可有可無,而律師不可少。
②服務物件不同法務服務物件是企業內部,主要針對的是企業內部的法律事務;而律師的服務物件是多樣化的,沒有明確的界限。法務主要和內部法律事務相關的人打交道,而律師打交道的人包括原被告、法院、檢察院、司法鑑定機構等等。
④職業發展路徑不一樣法務的職業發展路徑主要取決於企業內部的崗位設定,一般的發展路徑就是法務助理、法務專員、法務主管、法務部負責人、法務總監,也有很突出的法務人士走入公司更高層的例子;而律師的職業發展路徑與法務不同,其根據所在律所的設定有所區別。大多就是律師助理、正式律師、資深律師、合夥人等。
02法務轉向律師不得不跨過的四道門檻根據以上分析的法務和律師的區別和聯絡,如果想從企業的法務工作人員走向律師行業,以下這四道門檻不得不跨越:
首先是資質門檻。企業法務人員通常不考慮是否需要律師執業資格證,只要能夠協調處理企業的法務問題,發生案子時法務的作用是協助律師處理;而如果是轉向做律師的話,律師執業資格證是不得不跨越的一道坎。我相信對於題主這樣做了10幾年法務的人來說,應該是有證在手。
其次是案源門檻。做法務主要服務物件是企業,接觸的案子也基本上是企業內部的,案子型別比較單一,在專精方面可能比較有優勢,但接觸的案件數量和律師相比肯定比較少。
再其次是思維門檻。法務主要的工作是協助律師處理公司內部的案件,主要側重點在風險控制;而律師主要是在處理案子中解決矛盾。基於出發點不同,需要法務人員先要轉變法律思維習慣。
最後是人脈關係的門檻。法務人員接觸的人主要方向有兩個,一是企業內部人員,一是企業聘請的法律顧問單位,與案件最密切相關的法院、檢察院和原被告相對接觸很少。沒有強大的人脈就缺少更多的案源,對於想轉向律師,肯定是很大的障礙,可能面臨很長一段時間都接不到案子,養活不了自己。
03走在職場的十字路口的法務人員應該怎麼辦法務人員與律師相比,有一個很好的優勢:那就是在企業內部的職業發展有更廣的拓展空間。
法務人員可以透過學習財務、企業管理、產品營銷和營運、人力資源等企業核心業務,又懂法律又懂營運,將自己培養成綜合型的企業管理人才,從而在企業內獲得更好的發展。
那麼,如果還想在法務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還有什麼途徑呢?
第一條途徑:轉任公司法律顧問,在自己單位內部可以搞一些法律諮詢,幫企業和個人診斷法律問題和風險防控問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收入渠道。
第二條途徑:開展法務培訓。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開展實景和網路的法律知識培訓,拓展自己的收入渠道。利用自媒體其實也是比較好的法子。
第三條途徑:漸進式轉律行。利用自己目前工作穩定的優勢,多渠道提升自己的辦案能力,比如參加培訓、多參與旁聽,多渠道接觸外在的人脈關係,等條件成熟再考慮轉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