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歷史檔案館

    李泌。

    神童聞名,四朝老臣,三匡儲位,功績不顯。

    //4月份挖的坑,今天填了。畢竟咱和某位挖坑不填拆螃蟹遁的,還是有區別的(滑稽)。

    唐玄宗當年把李泌當做神童召來,然後讓開元名相張說考他。李泌:“我當時就唸了......四句詩。”

    泌既至,帝方與燕國公張說觀弈,因使說試其能。說請賦“方圓動靜”,泌逡巡曰:“願聞其略。”說因曰:“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泌即答曰:“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說因賀帝得奇童。

    李泌這個“方若行義”不光是說說,對於和他結成忘年之交的張九齡(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那位),他也敢直言勸諫。

    九齡與嚴挺之、蕭誠善,挺之惡誠佞,勸九齡謝絕之。九齡忽獨唸曰:“嚴太苦勁,然蕭軟美可喜。”方命左右召蕭,泌在旁,帥爾曰:“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軟美者乎?”九齡驚,改容謝之,因呼“小友”。

    (嚴挺之確實是個正臣,不為李林甫所容,被排擠之後鬱鬱而終)

    後來啊,李泌開始研究《易經》《老子》這些“旁門左道”,研究長生不老的秘訣(挺玄乎的。反正神人嘛,沒點特殊愛好才是不正常的)。後來被唐玄宗召回講《老子》,封翰林待詔(“唐翰林院,本內供奉藝能技術雜居之所”),同時“供奉東宮”。也就是在這時,他和後來的唐肅宗李亨關係非常之好。

    安史之亂以後,李亨繼位靈武,廣求人才(我們的詩聖杜甫就是這會到了靈武去當左拾遺),李泌也來了,但是他並不想做官,一襲白衣“入議國事,出陪輿輦”,“權逾宰相”,人們都指點說“著黃者聖人,著白者山人”。李亨可能覺得面子掛不住,於是讓他當了廣平王李俶(chu,後來的唐代宗)行軍司馬。

    然後,他神奇的表演就開始了。

    始,軍中謀帥,皆屬建寧王,泌密白帝曰:“建寧王誠賢,然廣平冢嗣,有君人量,豈使為吳太伯乎?”帝曰:“廣平為太子,何假元帥?”泌曰:“使元帥有功,陛下不以為儲副,得耶?太子從曰撫軍,守曰監國,今元帥乃撫軍也。”帝從之。

    “非嫡子領軍立軍功——嫡庶不和——手足相殘”,這個劇本在唐朝曾經發生過一次,就是玄武門之變。李泌的建議從根本上使得建寧王(肅宗三子李倓tan)和廣平王(肅宗長子)之間避免了這樣的悲劇。

    初,帝在東宮,李林甫數構譖,勢危甚,及即位,怨之,欲掘冢焚骨。泌以天子而念宿嫌,示天下不廣,使脅從之徒得釋言於賊。帝不悅,曰:“往事卿忘之乎?”對曰:“臣念不在此。上皇有天下五十年,一旦失意,南方氣候惡,且春秋高,聞陛下錄故怨,將內慚不懌,萬有一感疾,是陛下以天下之廣不能安親也。”帝感悟,抱泌頸以泣曰:“朕不及此。”

    李林甫當年坑李亨的時候,李泌也在,不過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懂得大局重於私仇(以帝王之尊要把一個人刨墳,可見是多大的憤怒)。

    因從容問破賊期,對曰;“賊掠金帛子女,悉送范陽,有苟得心,渠能定中國邪?華人為之用者,獨周摯、高尚等數人,餘皆脅制偷合,至天下大計,非所知也。不出二年,無寇矣,陛下無慾速。夫王者之師,當務萬全,圖久安,使無後害。今詔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陘,郭子儀取馮翊,入河東,則史思明、張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離長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將也。隨祿山者,獨阿史那承慶耳。使子儀毋取華,令賊得通關中,則北守范陽,西救長安,奔命數千裡,其精卒勁騎,不逾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勞,來避其鋒,去翦其疲,以所徵之兵會撫風,與太原、朔方軍互擊之。徐命建寧王為范陽節度大使,北並塞與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陽。賊失巢窟,當死河南諸將手。”帝然之。

    會西方兵大集,帝欲速得長安,曰:“今戰必勝,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陽乎?”泌曰:“必得兩京,則賊再強,我再困。且我所恃者,磧西突騎、西北諸戎耳。若先取京師,期必在春,關東早熱,馬且病,士皆思歸,不可以戰。賊得休士養徒,必復來南。此危道也。”帝不聽。

    一般“XX不聽”後面沒啥好事。這次也是,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魚朝恩帶著九節度使圍洛陽,被史思明打了個落花流水......

    後來李泌被李輔國所不容,隱居衡山去了。隱居之前,因為太子(李俶)不容於張良娣,且張有李輔國為外援,而且這對“黃金搭檔”已經坑死了李倓,所以李泌在唐代宗面前吟誦了章懷太子李賢(被武則天所殺)的《黃臺瓜辭》(不是“黃瓜臺”):“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少,再摘使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意思很明顯——你都已經“一摘”過了,千萬別“再摘”了。這是他第二次摻和人家“家務事”救命了。

    唐代宗李俶繼位後,把李泌召回。代宗、德宗兩朝倒是沒啥特別奇的事——雖然從中央到地方,從文到武的成就都有,不管是代宗的“為翰林學士,頗承恩遇”還是德宗的“召赴行在,授左散騎常侍”都可見待遇不錯,但是不搞大事怎麼對得起李泌呢?在德宗任上,他第三次摻和人家“家務事”,而且比前兩次都狠。

    太子妃蕭母,郜國公主也,坐蠱媚,幽禁中,帝怒,責太子,太子不知所對。(信綱曰:漢成帝皇后許氏的姐姐也是“挾媚道,祝詛後宮,署及主上”,最後連累許後被廢。所以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搞不好就是太子全家GG)

    泌入,帝數稱舒王(德宗的侄子)賢,泌揣帝有廢立意,因曰:“陛下有一子而疑之,乃欲立弟之子,臣不敢以古事爭。且十宅諸叔,陛下奉之若何?”

    帝赫然曰:“卿何知舒王非朕子?”(古代人覺得“為人後者為人子”,所以只要德宗把舒王過繼來,就算皇帝的兒子了——明世宗的“大議禮”就是圍繞這個問題撕起來的)

    對曰:“陛下昔為臣言之。陛下有嫡子以為疑,弟之子敢自信於陛下乎?”(你連親兒子都不信,侄子會信你?)

    帝曰:“卿違朕意,不顧家族邪?”

    (注意這句話的分量!唐太宗說魏徵“會須殺此田舍翁”也不是當面說的啊......皇帝對大臣赤裸裸的下死亡威脅,可以說是要玩命了)

    對曰:“臣衰老,位宰相,以諫而誅,分也。”(下略一段)

    執爭數十,意益堅,帝寤,太子乃得安。

    這是李泌做的最後一件大事,一年多以後他就去世了。

    快一千年後的康熙61年(1722),李泌得以從祀歷代帝王廟。從祀歷代帝王廟的唐臣共13人:房玄齡、李靖、宋璟、郭子儀、杜如晦、狄仁傑、姚崇、張巡、李泌、陸贄、許遠、李晟、裴度。

    最後來看看後人對他的評價吧,看他是否對得起這幾個字。

    《舊唐書》:泌放曠敏辯,好大言,自出入中禁,累為權幸忌嫉,恆由智免;終以言論縱橫,上悟聖主,以躋相位。

    (插一句,《舊唐書》不知為何,關於李泌的很多事都沒寫)

    《新唐書》:泌之為人也,異哉!其謀事近忠,其輕去近高,其自全近智,卒而建上宰,近立功立名者。

    司馬光:泌雖詭誕好談神仙,然其知略實有過人者。至於佐肅、代復兩京,不受相位而去,代宗、順宗之在東宮,皆賴泌得安,此其大節可重者也。《舊傳》(《舊唐書·李泌傳》)毀之太過。

    胡三省:自李泌為相,觀其處置天下事,姚崇以來未之有也。史臣謂其出入中禁,事四君,數為權幸所疾,常以智免。好縱橫大言,時時讜議,能寤移人主意。然常持黃、老、鬼神說,故為人所譏。餘謂泌以智免,信如史臣言矣。然其縱橫大言,持黃、老、鬼神說,亦智也。泌處肅、代父子之間,其論興復形勢,言無不效。及張、李之間,所以保右代宗者,言無不行。元載之讒疾,卒能自免,可謂智矣。至其與德宗論天下事,若指諸掌。以肅、代之信泌而泌不肯為相,以德宗之猜忌而泌夷然當之,亦智也。嗚呼!仕而得君,諫行言聽,則致身宰輔宜也。

    王世貞:元載忌之,出為江西觀察判官判官,一下佐也,泌不辭而往,又奇也。載誅而復召,常袞忌之,出團練澧朗、剌杭州,又不辭而以吏治顯,又奇也。嗣帝為德宗,避(朱)泚奉天,復召泌而用之,則直臣之而已,又出而觀察陝虢,鑿饟漕之道,剪淮西之逆,又奇也。自是始登相位,天子恭巳葵之,不復設他相,以至終其身,又奇也。至德之初,郭汾陽(汾陽王郭子儀)、李臨淮(臨淮王李光弼),貞元之際,李西平(西平王李晟)、馬北平(北平王馬燧):其建勳克復,若異代然,而皆保全於泌之手,又奇也。

    (這段講了代、德兩朝李泌究竟幹了些啥大事)

    王夫之:宰相者,位亞於人主而權重於百僚者也。君子欲盡忠以衛社稷,奚必得此而後道可行乎?......鄴侯(李泌)知之,敬輿(陸贄)弗知也,二賢識量之優劣,於此辨矣。

    可惜,“泌有謀略,而好談神仙詭誕,故為世所輕”。這可能是唐代諸位名相里面,最被埋沒的一位了。

    還有達芬奇和王守仁,公認的兩大妖孽。這兩位可算是人類智力所能有的巔峰狀態了。

    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徐渭。這貨閒沒事自評『吾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不過就是他最看不上眼的畫,曾經讓鄭板橋和齊白石兩位大神在百年之後發出『願為青藤門下走狗』的感慨。就是我去給徐渭家裡做條走狗就很好的意思。

    問題是,這位仁兄在歷史上留名卻是因為軍事才能,東南抗倭,他是當時東南第一軍師,胡宗憲之下,俞龍戚虎之上。坑死徐海,害死汪直,組建戚家軍……盪滌東南倭亂的所有大事件,基本上都有這位軍師的謀劃參與其中。

    最後,臨老了,還要去客串一把家庭教師,教育出了萬曆年第一名將李如松。這是何等妖孽般的人生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見識不多卻自以為是的人稱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