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明確指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說明病邪的侵襲,就會導致人體的正氣變虛,人體的正氣一虛,自然就會變生各種疾病。《黃帝內經》對此也點明瞭解決方案,那就是“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也就是要強化自身的正氣,正氣足夠強大,自然就能抵禦病邪。用現代人的話說,就是免疫力足夠強大,就不易被病邪感染。
按照《黃帝內經》這個思路,要強化人體的免疫力,就需要使用補氣的中藥。在補氣的中藥裡,哪些更具實力呢?
一般來說,人參、黃芪、黨參、山藥、白朮這五味中藥是最具代表性的補氣中藥。但在這五味中藥裡,以黃芪、人參補氣為最佳,尤其是黃芪,還被譽為“補藥之長”,如果用黃芪與一些中藥合理組合,就能為提高人體免疫力大有裨益。
1.玉屏風散
提到屏風,我們都知道它具有防風、隔斷、遮隱等用途,而作為中藥方劑,被稱之為“玉屏風”,意在給人體正氣與病邪之間樹立一個屏風在那裡,可以隔斷病邪侵入人體。正是由於這個本意,玉屏風散就成了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常用方劑。
玉屏風散是出自南宋的《究原方》,後經《丹溪心法》《醫方類聚》傳承而被人們廣泛熟知,全方由“防風一兩、黃芪(蜜炙)、白朮各二兩”組成。
玉屏風散具有益氣固表止汗的作用,適用於衛虛腠理不密、感受風邪所致的表虛失固、營陰失守病症,臨床上常以汗出惡風,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等為主要症狀,也可用於健康和亞健康人群提高免疫力之用。為什麼這個僅僅三味藥的方劑會有這麼奇妙的作用呢?其中配伍頗有奧秘。
全方以黃芪為君藥,主要起到內補脾肺之氣、外固腠理之表的作用;以白朮為臣藥,主要起到健脾益氣的作用;以防風為佐藥,主要起到走表散風的作用。這三味藥最大的特點在於它們的協同作用,黃芪與防風在一起,可以起到固表而不滯留邪氣的作用,防風與黃芪在一起,祛邪而不傷正。正如《古今名醫方論》中所說,“夫以防風之善驅風,得黃芪以固表,則外有所衛,得白朮以固裡,則內有所據,風邪去而不復來,當倚如屏,珍如玉也”。
2.當歸補血湯
中醫學認為,人體的氣血對於人體健康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在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的時候,除了補氣之外,補氣養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在補氣養血的方劑中,當歸補血湯可謂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全方僅僅兩味藥,但它在補氣養血領域,卻有著重要地位。當歸補血湯,是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的《內外傷辨惑論》,全方由“黃芪一兩、當歸二錢”兩味中藥組成。
當看到這個方劑的藥物組成之後,是不是會覺得很奇怪?不是當歸補血湯嗎?為什麼主藥是黃芪呢?這其實體現了中醫配伍的奧秘,這就是“四兩撥千斤”的配伍奧秘,黃芪的劑量是當歸劑量的五倍,這樣配伍的意義在於,一是滋陰補血可以固裡不及,重用黃芪補氣而固肌表;二是有形之血生於無形之氣,所以重用黃芪大補脾肺之氣,以資化源,從而使氣旺而血生。當歸劑量不高,在於養血和營,陽生陰長,氣旺血生。
當歸補血湯的主要作用是補氣生血,適應證是血虛陽浮發熱證,臨床上常以肌熱面紅,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為主證,也可用於治療婦人經期、產後血虛發熱頭痛以及瘡瘍潰後久不癒合的患者。由於本方具有補氣生血的作用,藥理學研究發現,當歸補血湯也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3.補中益氣湯
提到補中益氣湯,可能會有人會說,這與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啥關係?首先我們來看看補中益氣湯的詳細情況吧。補中益氣湯也是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的《內外傷辨惑論》和《脾胃論》。全方由“黃芪一錢,炙甘草五分,去蘆人參三分,酒焙乾或曬乾當歸二分,不去白橘皮二分或三分,升麻二分或三分,柴胡二分或三分,白朮三分”等中藥組成。
仔細一點來看,補中益氣湯有玉屏風散中的黃芪和白朮,有當歸補血湯中的黃芪和當歸,而且還有大補元氣的人參,這樣的方劑能不提高免疫力嗎?
補中益氣湯的主要作用是補中益氣、昇陽舉陷,適用於脾胃氣虛證(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咣白,飲食減少,大便稀溏,舌淡,脈大而虛軟)、氣虛發熱證(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和氣虛下陷證(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氣短乏力)等證。
補中益氣湯為何會有這麼好的作用呢?其中的配伍也是頗具獨特。全方重用黃芪為君藥,主要起到補中益氣、固表止汗、昇陽舉陷的作用;以人參、白朮、炙甘草為臣藥,主要起到益氣健脾的作用;以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為佐藥,其中當歸養血和營,陳皮理氣行滯,柴胡、升麻昇陽舉陷、透表退熱。其中,這個配方獨特的地方還在於柴胡、升麻、甘草三味藥,它們三味藥除了在臣藥和佐藥中佔有重要位置,而且它們仨還可以充當使藥的作用。
這三個方劑,都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但是奇妙的是,這三個方劑都是黃芪加上一些中藥組成的,這也可見黃芪在補氣方面的實力。當然,至於補中益氣湯原方的劑量偏小,在臨床使用時,可以按比例適當調整。
《黃帝內經》明確指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說明病邪的侵襲,就會導致人體的正氣變虛,人體的正氣一虛,自然就會變生各種疾病。《黃帝內經》對此也點明瞭解決方案,那就是“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也就是要強化自身的正氣,正氣足夠強大,自然就能抵禦病邪。用現代人的話說,就是免疫力足夠強大,就不易被病邪感染。
按照《黃帝內經》這個思路,要強化人體的免疫力,就需要使用補氣的中藥。在補氣的中藥裡,哪些更具實力呢?
一般來說,人參、黃芪、黨參、山藥、白朮這五味中藥是最具代表性的補氣中藥。但在這五味中藥裡,以黃芪、人參補氣為最佳,尤其是黃芪,還被譽為“補藥之長”,如果用黃芪與一些中藥合理組合,就能為提高人體免疫力大有裨益。
1.玉屏風散
提到屏風,我們都知道它具有防風、隔斷、遮隱等用途,而作為中藥方劑,被稱之為“玉屏風”,意在給人體正氣與病邪之間樹立一個屏風在那裡,可以隔斷病邪侵入人體。正是由於這個本意,玉屏風散就成了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常用方劑。
玉屏風散是出自南宋的《究原方》,後經《丹溪心法》《醫方類聚》傳承而被人們廣泛熟知,全方由“防風一兩、黃芪(蜜炙)、白朮各二兩”組成。
玉屏風散具有益氣固表止汗的作用,適用於衛虛腠理不密、感受風邪所致的表虛失固、營陰失守病症,臨床上常以汗出惡風,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等為主要症狀,也可用於健康和亞健康人群提高免疫力之用。為什麼這個僅僅三味藥的方劑會有這麼奇妙的作用呢?其中配伍頗有奧秘。
全方以黃芪為君藥,主要起到內補脾肺之氣、外固腠理之表的作用;以白朮為臣藥,主要起到健脾益氣的作用;以防風為佐藥,主要起到走表散風的作用。這三味藥最大的特點在於它們的協同作用,黃芪與防風在一起,可以起到固表而不滯留邪氣的作用,防風與黃芪在一起,祛邪而不傷正。正如《古今名醫方論》中所說,“夫以防風之善驅風,得黃芪以固表,則外有所衛,得白朮以固裡,則內有所據,風邪去而不復來,當倚如屏,珍如玉也”。
2.當歸補血湯
中醫學認為,人體的氣血對於人體健康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在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的時候,除了補氣之外,補氣養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在補氣養血的方劑中,當歸補血湯可謂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全方僅僅兩味藥,但它在補氣養血領域,卻有著重要地位。當歸補血湯,是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的《內外傷辨惑論》,全方由“黃芪一兩、當歸二錢”兩味中藥組成。
當看到這個方劑的藥物組成之後,是不是會覺得很奇怪?不是當歸補血湯嗎?為什麼主藥是黃芪呢?這其實體現了中醫配伍的奧秘,這就是“四兩撥千斤”的配伍奧秘,黃芪的劑量是當歸劑量的五倍,這樣配伍的意義在於,一是滋陰補血可以固裡不及,重用黃芪補氣而固肌表;二是有形之血生於無形之氣,所以重用黃芪大補脾肺之氣,以資化源,從而使氣旺而血生。當歸劑量不高,在於養血和營,陽生陰長,氣旺血生。
當歸補血湯的主要作用是補氣生血,適應證是血虛陽浮發熱證,臨床上常以肌熱面紅,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為主證,也可用於治療婦人經期、產後血虛發熱頭痛以及瘡瘍潰後久不癒合的患者。由於本方具有補氣生血的作用,藥理學研究發現,當歸補血湯也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3.補中益氣湯
提到補中益氣湯,可能會有人會說,這與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啥關係?首先我們來看看補中益氣湯的詳細情況吧。補中益氣湯也是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的《內外傷辨惑論》和《脾胃論》。全方由“黃芪一錢,炙甘草五分,去蘆人參三分,酒焙乾或曬乾當歸二分,不去白橘皮二分或三分,升麻二分或三分,柴胡二分或三分,白朮三分”等中藥組成。
仔細一點來看,補中益氣湯有玉屏風散中的黃芪和白朮,有當歸補血湯中的黃芪和當歸,而且還有大補元氣的人參,這樣的方劑能不提高免疫力嗎?
補中益氣湯的主要作用是補中益氣、昇陽舉陷,適用於脾胃氣虛證(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咣白,飲食減少,大便稀溏,舌淡,脈大而虛軟)、氣虛發熱證(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和氣虛下陷證(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氣短乏力)等證。
補中益氣湯為何會有這麼好的作用呢?其中的配伍也是頗具獨特。全方重用黃芪為君藥,主要起到補中益氣、固表止汗、昇陽舉陷的作用;以人參、白朮、炙甘草為臣藥,主要起到益氣健脾的作用;以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為佐藥,其中當歸養血和營,陳皮理氣行滯,柴胡、升麻昇陽舉陷、透表退熱。其中,這個配方獨特的地方還在於柴胡、升麻、甘草三味藥,它們三味藥除了在臣藥和佐藥中佔有重要位置,而且它們仨還可以充當使藥的作用。
這三個方劑,都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但是奇妙的是,這三個方劑都是黃芪加上一些中藥組成的,這也可見黃芪在補氣方面的實力。當然,至於補中益氣湯原方的劑量偏小,在臨床使用時,可以按比例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