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呆子的

    歷史上有過一次這樣的情況,不過很特殊。就是明英宗朱祁鎮因為土木堡之變被俘,然後朱祁鈺繼位。後來朱祁鎮放回當太上皇了,然後朱祁鈺病死,朱祁鎮又當上皇帝。

    既然是兄終弟及,自然傳弟是主流。這裡的兄終弟及,並不是說哥哥給弟弟,而是兄弟之間傳位。像武則天兩個兒子李顯和李旦就有輪流當皇帝的情況。

    進一步說,為何不能弟弟傳給哥哥,那還是因為長幼有序,在宗廟裡面位置也不好放。除了是元朝皇帝的傳位基本上亂套了。

  • 2 # 木青二

    根據皇帝無子且無過繼,兄終弟及,是否可有哥哥繼位?我這裡擷取明朝的小故事根據《皇明組訓》來給大家談談:

    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因病去世,未留下任何子嗣。根據《皇明祖訓》明確的皇位繼承原則,時任內閣首輔楊廷和以朱厚照口吻撰寫了一份遺詔,內容為:

    朕疾彌留,儲嗣未建,朕皇考親弟興獻王長子厚熜年已長成,賢明仁孝,倫序當立,已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請於慈壽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廟。”

    緊接著,張皇太后也降下懿旨,內容為:

    “皇帝寢疾彌留,已迎取興獻王長子厚熜來京,嗣皇帝位,一應事務俱待嗣君至日處分。”

    於是,朝廷派定國公徐光祚、壽寧侯張鶴齡、駙馬都尉崔元等人,將朱厚熜從安陸迎到北京,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禮儀之後,朱厚熜於一個多月後宣佈繼位。

    然而,新任皇帝朱厚熜剛剛繼位,就與以楊廷和為首的大臣產生了巨大分歧。因為後者認為,朱厚熜以小宗入大統,必須要從名義上過繼給明孝宗朱佑樘,也就是任朱佑樘為生父、張皇太后為母親,並搬出漢朝定陶恭王劉康、宋朝濮安懿王趙允讓的先例來試圖說服朱厚熜。

    然而,朱厚熜卻認為,“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也就是他認為自己繼承的是皇位,而不是“皇子”的身份,所以拒絕了楊廷和等人的請求。

    雙方圍繞這個問題,進行了長達三年的鬥爭,期間更是惹出了明朝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廷杖事件,當場打死了16名官員。靠著血腥手段及張璁等人幫助,朱厚熜還是取得“大禮議”事件的最終勝利。

    然而,雖然朱厚熜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後世普遍認為“大禮議”事件是明朝歷史走向的關鍵轉折點,甚至有人公然提出明朝之亡,亡於“大禮議”事件。

    明朝《皇明祖訓》已經明確規定了皇帝無子“兄終弟及”的原則,但是還有其他限制因素在裡面;要弄明白這個問題,先要看看《皇明祖訓》關於皇位繼承的兩條具體規定。

    第一條是:“朕惟帝王之子居嫡長者必正儲位,其諸子當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國家。”這條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嫡長制原則。明武宗朱厚照沒有留下子嗣,顯然不用考慮這條。

    第二條是:“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這是楊廷和擁立朱厚熜為帝的重要根據,然而現代普遍只關注到了“兄終弟及”這句話,而很少注意到後面還有一句“須立嫡母所生者”。事實上,這個“兄終弟及”是有個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必須是嫡母所生。至於如果連同一個母親所生的兄弟都沒有怎麼辦,朱元璋並未明確,估計他認為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所以,楊廷和堅持讓朱厚熜認明孝宗為父親,也並非是無理取鬧。因為只有朱厚熜過繼給了明孝宗,才算是真的符合了“兄終弟及”的原則。否則的話,讓朱厚熜繼承皇位就找不到足夠的理論依據,畢竟明朝祖制並未對這種情況進行說明,楊廷和也不敢私自就開了先河。只是楊廷和父子拼盡全力,也沒有扭轉朱厚熜的想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元璋的子孫為何會被李自成和清朝屠殺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