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鈺說史

    張耳和陳餘都是大梁(今河南開封)人,張耳在年輕時曾是魏公子無憶的門客,後來,一位富商發現張耳賢能,便將女兒嫁給了他。在得到了岳父的資助後,張耳很快便成名了。陳餘自幼好儒術,是河北一帶的知名人士。二人相識後,彼此為對方的才華與人格所服,於是便成了刎頸之交。由於當時陳餘年齡小,所以,他就如同對待父親一樣,對待已是魏國外黃令的張耳。

    後來魏國滅亡,秦國懸賞千金捉拿張耳、五百金捉拿陳餘。二人為逃生而改名易姓。逃到陳縣以後,迫於生計做了裡監的看門人。也正是在這期間,他們認識了劉邦。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後,二人相約一起投奔陳勝。隨後,陳勝派他們跟隨大將武臣北略趙地。在張耳與陳餘的輔佐下,武臣很快便攻下了河北大部分縣地。經過一番出生入死,兩人都成為軍中重要將領。因看陳勝稱王以後並無鞏固政權大志,二人便建議武臣自立為趙王,以陳餘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若武臣成功,二人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但不幸武臣部下李良叛變,殺了武臣。此時,陳餘率兵擊敗了李良,李良無奈之下只得投奔秦將章邯。武臣死後,二人便擁立了原來趙國國君的後裔趙歇為王,重新恢復了趙國。其實,兩人之所以這樣做,也不過是打一手道德牌,以期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效果。此時,兄弟齊心,他們的勢力也越來越大。眼看事業一帆風順,卻未承想,人生此時給他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隨後,秦國的剿賊大軍在章邯的帶領下在大破楚軍、殺死了項梁以後,北渡黃河,進攻趙軍。張耳與趙軍只得敗走鉅鹿。秦將王離率大軍圍住了這座即將成為死城的城市。而陳餘此時北收常山兵,駐紮在鉅鹿之北,因敵眾我寡,根本無法突圍進城進行營救,於是張耳與陳餘這對曾經的刎頸之交便遇到了最嚴峻的人生考驗。

    當時二人面臨的形勢是這樣的——鉅鹿城內逐漸兵少糧盡、危在旦夕。此時,燕、齊、楚等地的義軍得知秦軍圍趙以後,紛紛來救,其中就有張耳的兒子張敖,他也帶了萬餘人來到了鉅鹿城下。但所有外援都僅僅作壁上觀,不願意妄動。諸軍各懷鬼胎的情況下,張耳自然心內焦急。此時,陳餘率幾萬人駐紮在了城北,但他絲毫不敢造次——此時的陳餘非常清楚當前局勢,他最害怕的就是救人不成,反而造成了無謂的傷亡。而張耳卻沒有意識到這點。他以為陳餘會不遺餘力地前來救自己,但慢慢地,他發現數次派人前去求助,自己的結拜兄弟卻遲遲按兵不動。

    對此張耳惱怒不已——想當年,我二人是刎頸之交,如今你為何做起了縮頭烏龜?而陳餘也有自己的理由——以卵擊石,無濟於事;一起赴死,無濟於事,還不如留著這口氣。即使你們真的死了,我還能為你們報仇。

    張耳的要求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刎頸之交自然是以生命相托,既然當時已許下誓言,即使今日白來送死,你也應來,更何況時局並沒有那麼壞,努力一把,可能我們會有一兩成生存希望。

    陳餘此時把理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他不斷地比較“出兵”與“不出兵”的結果與代價——既然這樣做沒有任何的效果,為什麼還要去拼命?現在共同赴死,就如同將肉送給餓虎一般,何苦來哉!

    其實,二人的說法都是可以成立而且無可辯駁的。在生死麵前,道德開始暴露出了它的虛弱性。這正如兩個相反的命題一般,在某種特別的情境下,可以同時為真,也可同時為假。

    但在二人看來,此時對方的要求對自己來說已是貪婪的表現——張耳的要求是如此苛刻,他怎麼能要求好友成全對方、犧牲自己?而這種“明知是死,也要死在一起”的刎頸之交是否太過苛刻?而陳餘之理性也很可怕:你往日信誓旦旦,如何到了問題跟前卻讓好兄弟自求多福?

    此時,二人都沒有做到換位思考——對方到底是怎麼想的?在現代交際學中,心理學家們推崇這樣的做法——當你與親密的人遇到了交往困境時,不如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一想,如果你是對方會怎麼辦?站在換位思考的角度來看這對往日的好兄弟當下的困境:如果我們將場景調換一下,將二人言行反過來,很可能會是另一局面——陳餘見好友被圍,馬上懷抱破釜沉舟之心率軍營救;張耳因此深受感動,苦口婆心地勸說兄弟千萬不要這樣做,與其意氣用事一起赴死,不如儲存實力,待日後東山再起為我報仇!最後陳餘只得含淚離去……

    遺憾的是,歷史沒有朝我們想象的方向發展——張耳派出部下逃出鉅鹿,前去責備陳餘。陳餘在對方的逼迫下,只得派出5000兵馬作為前鋒先行,攻打秦軍,結果全軍覆沒。之後陳餘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他是將領,手下士兵也是命,兄弟的命要緊,士兵的命也要緊。

    所幸發生了一件事:楚將項羽殺了宋義,奪了兵權,引兵渡河擊敗了秦將章邯。此時,各路軍馬才擺出一副仗義模樣,紛紛進軍鉅鹿,解了鉅鹿之困。趙王與張耳獲救以後,出城答謝各路兵馬相救。在見到了陳餘以後,張耳責怪陳餘不肯救己於危難,在問到自己派去的兩名說服陳餘的部下下落時,陳餘直言,自己派他們帶領五千兵馬做前鋒,兩人已沒于軍中。但此時張耳哪裡聽得下去?他連問幾遍,分明是在懷疑陳餘殺了二人。

    陳餘心中煩悶,無奈之中,便帶著自己的百餘親信到不遠的湖中釣魚散心。誰知,張耳此時竟趁好友外出,奪了他的兵權,收編了他的隊伍——刎頸之交就此變成仇人。

    幾年後,張耳投至劉邦麾下,深得劉邦厚愛,而陳餘則重立軍隊,在收復了河北故地以後,重新擁立趙歇為趙王,成為河北一帶最大的割據勢力之一。劉邦的漢軍不斷壯大後,曾派人前去招降陳餘,當時陳餘只提了一個要求:殺掉張耳。

    最終,劉邦派人送去了一顆與張耳相貌相似的人頭,陳餘這才降了漢。但同殿為臣,自然會發現對方的蹤跡——當陳餘覺察到張耳竟然沒死、劉邦欺騙了自己以後,竟然又背叛了劉邦。由於對張耳恨極,陳餘此時竟然糊塗得連天下家國大義也不要了。

    結果,次年韓信渡河攻趙,大敗趙軍,陳餘戰死,而張耳則被封為趙王。

    不管陳餘與張耳之間的刎頸之交是如何演變成仇敵的,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雖然兩人有“刎頸之交”之名,卻沒有“刎頸之交”之實——兩人的情感根本沒有達到為對方考慮甚至貢獻生命的高度。張耳困守孤城之時,他的兒子也在作壁上觀——為何他不要求自己的兒子為救父而死?而後來的過度責難與趁機奪軍之恨,更是加劇了二人的矛盾,這一切終是因為二人根本沒有相互信任。

  • 2 # 遙望燕園

    這事,說到底,還是因為張耳沒本事,拎不清。

    雖然陳餘的門客說「張、陳一體有功於趙」,司馬遷也把張耳陳餘合傳,但從一些歷史細節上,可以明顯地看出,陳餘本事遠在張耳之上,關鍵時刻,陳餘基本不糊塗。

    不救張耳的,不只陳餘,還有張耳之子。

    當年,張耳和趙王歇被秦軍圍困在鉅鹿城中,諸侯軍趕來,皆作壁上觀,陳餘也不例外。

    為什麼要作壁上觀?因為鉅鹿事實上已是一座死城,秦軍圍鉅鹿城不下,並非打不下來,而是不想打下來,秦軍就是要鉅鹿城中的趙王歇四處求援,然後搞圍點打援。

    對於這一點,諸侯軍看得很明白,陳餘、張耳之字張敖也都看得很明白,所以他們才見死不救,不救,張耳和趙王歇能多活一陣子,救,大家一起死翹翹。

    這個道理,張耳應當也看得明白,但張耳也思慮不出破解之法,只能寄希望於陳餘,期望陳餘能靠念二人的交情,想個法。

    從項羽成功解救鉅鹿,張耳陳餘二人相見的情形來看,張耳也也不至於貪生到明知活不了,還讓陳餘前來送死,他對陳餘的希望,不是共死,而是想轍。

    張耳與陳餘相見,責讓陳餘以不肯救趙,及問張黶、陳澤所在。陳餘怒曰:「張黶、陳澤以必死責臣,臣使將五千人先嚐秦軍,皆沒不出。」張耳不信,以為殺之,數問陳餘。

    從這段記載中陳餘的表態來看,陳餘深知,張耳不是讓陳餘前來送死,而是懷疑陳餘不肯盡力。

    可陳餘雖然比張耳有能力,但面對強大的秦軍和一座死城,除了儲存實力、謀求日後能為張耳報仇外,也別無他法。

    我們能夠注意到,張耳和趙王歇走入鉅鹿城的時候,張耳的兒子也帶了一萬多人駐紮在鉅鹿城外,也跟陳餘一樣,不敢前。

    戰爭是殘酷的,儲存有生力量最重要,陳餘和張敖的選擇是正確的,張耳也知道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所以張耳沒有責備兒子張敖不來救父,反而指責陳餘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張耳認為陳餘有本事,認為陳餘能夠想到救援鉅鹿的辦法。

    張耳陳餘雖有誤會,但壞事還是壞在張耳身上。

    我們能夠注意到,陳餘反覆解釋了,自己並非不肯救鉅鹿城,而是實在沒什麼辦法救鉅鹿城。

    張耳依舊不信,張耳問陳餘,我派去找你救援的兩個人,哪去了?

    陳餘就告訴他,那兩個人天真地以為有辦法,我給了他們五千兵馬,結果全軍覆沒了。

    這時候的張耳,再一次展現出自己的無知和淺薄,他竟然認為是陳餘殺了那兩個人,張耳之所以這麼懷疑陳餘,恐怕是對秦軍的戰鬥力和那兩個人統軍能力的一無所知吧?

    話說到這份上,陳餘真是冤死了。陳餘壓根就沒想過自己會被這般懷疑——如果想過,當時肯定扣下一個人做人證啊。

    陳餘發現自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時候,一氣之下,把印綬摘下來,對張耳說,你要是不相信我,就把軍權拿去吧。

    陳餘說完,起身上廁所去了。陳餘的舉動,把張耳幹愣住了,張耳應當已經相信陳餘了。

    就在張耳愣住的時候,張耳的門客跟張耳說了句「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張耳就拎不清了,要了陳餘的兵權。

    陳餘上完廁所回來,看到張耳拿走了印綬,只好徹底走掉了,帶著百八十個親信去湖中釣魚。

    陳餘和張耳的分道揚鑣,最根本原因在於,張耳沒本事,誤會陳餘,拎不清,奪屬於陳餘的東西。奪去之後,又沒想辦法補償陳餘。

    張耳跟著項羽入關,一路上四處遊說,最後得到一個封國,而為趙立下汗馬功勞的陳餘,僅僅得到南皮三縣。張耳的做法,難免太過自私了。

  • 3 # 劉一千五

    信陵君門下三千門客。張耳是三千分之一的門客。自然,這還是要點本事的。信陵君亡故後,門客解散。不久,碰上陳餘,陳餘年少,父事張耳,兩人自此相扶而行。先後娶富家女而得豐厚嫁資。有了錢到處跑,同秦民劉邦一塊喝酒吹牛幾個月之久。打下人脈基礎。秦始皇要用人才治理民眾。聽得有此二人,詔地方舉薦,二人就躲避起來,不做秦朝官吏。秦始皇大怒,懸張耳千金,陳餘五百金。奈何找不到人影,也就不了了之。

    陳勝舉事,全國反秦,形式一派紛亂。哥倆投到張楚旗下,被派往趙代開闢北方戰場。武臣邵騷和這哥倆,甪蒯通之計,下趙五十餘城。武臣被李良夜襲邯鄲身亡後,張耳陳餘逃得性命。就找了趙代國的後人趙歇當趙王,重新收拾爛攤子。李良攻打陳餘,失敗後投降了章邯。

    章邯殺項梁於定陶後,以為南方不值得憂慮,就引兵北上。驅趕當地百姓,張耳趙王被追進鉅鹿城。王離用長城軍團把鉅鹿圍起來日夜攻打。陳餘收得有常山殘餘軍隊約幾萬人。駐九紮在鉅鹿北面。張耳派使者請他出兵去救。陳餘兵少不抵王離大軍,不敢去。幾次之後,張耳大怒,派將軍張饜陳澤親自去請求。陳餘不得己出兵,讓張陳二人帶五千兵為前軍,自己再跟上。前軍與秦軍一接觸,五千兵眨眼殺盡,張饜陳澤戰死。陳餘驚得嘴巴都合不攏,只得按兵不動。

    項羽引兵殺潰秦軍,俘虜王離,收降章邯。趙國君臣感謝諸侯軍相助。張耳質問陳餘為何不救,又問張陳二將下落,陳餘解釋幾次,張耳不信,以為陳餘把他們殺了。陳餘無奈,解下兵符印信與張耳。張耳拿過就自己佩上。陳餘大失所望,不想張耳如此絕情。陳餘拂袖入江湖。張耳從項羽入關。

    項羽封張耳為常山王,陳餘為南皮侯。陳餘大怒,跟同樣失封的田榮借兵。一舉把張耳打跑了。陳餘當了代王,趙歇又重為趙王。劉邦趁項羽去收拾田榮,徵兵陳餘,陳餘說,你漢王把張耳的人頭送來,我就派兵幫你。劉邦就找了個"極象張耳的囚徒,斬了頭,送給陳餘,趙國發兵跟劉邦到彭城喝酒去了。不久,陳餘發覺張耳沒死。就把趙兵招回,並與漢絕交。劉邦就派韓信張耳去平定趙代地區。井陘大戰半天完工,陳餘不用李左車計謀,內心不狠,被韓信的漢兵殺死在泜水河畔。韓信平定趙國,張耳做了趙王。張耳復國成功。

    張耳陳餘從"刎頸之交"到反目成仇相殺,印證了在勢利面前,一而都在變化中,一切都可能靠不住。尤其是在爭權奪利的關鍵時刻。更加凸現出人性中最醜惡最虛偽的冷酷和殘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除了自身工作外,明星們還有什麼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