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註冊營養師麥芽

    免疫力差,可能與腸道菌群有關,你需要補充益生菌

    經常腹痛腹瀉,可能與腸道菌群有關,你需要補充益生菌

    飽受過敏症狀折磨,可能與腸道菌群有關,你需要補充益生菌

    經常覺得悲觀、失望,擔心患上抑鬱症,可能與腸道菌群有關,你需要補充益生菌

    總是食慾旺盛,控制不住你自己,可能與腸道菌群有關,你需要補充益生菌

    腸道菌群與多種慢性病相關,肥胖、三高……想要預防,你需要調整腸道菌群,補充益生菌

    使用抗生素治療,可能導致腸道有益菌減少,你需要補充益生菌

    以上種種,真的是這樣嗎? 前半句,是真的。

    與腸道菌群紊亂相關的疾病之多,的確超出你的想象。

    你身上的微生物群落,是一個你難以想象的龐大而複雜的生態系統,各種菌群生活在你的腸道中、面板上,口腔、鼻腔甚至眼睛裡,它們之於你,就像是人類、各種動植物之於地球。

    腸道菌群是它們中最龐大的族群(腸道內的細菌,雖然它們只有2、3斤重,但是總數量,是你本身細胞總數的10倍),從你一出生,離開子宮,各種有益的、有害的細菌就一直伴隨著你,透過母乳,日常飲食、呼吸,甚至接吻,進入你的腸道,強大的族群越來越壯大,佔據著最有利於自己繁衍的空間。

    就像人類成為了地球的主宰,地球上的各種資源,為我們所用,而我們的一舉一動,也影響著地球的方方面面。所以,你可以想象,你的腸道菌群對你到底有多大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可好好壞。

    越是龐大的族群,對你的影響就越大,我們人為的,把對我們的影響,總體良性的,叫做有益菌,反之,就是有害菌。就像人生存在地球上,是注意保護生態,還是肆意開採、砍伐,各種破壞,一念互惠共生,一念抱著地球一起死……

    大多數人的選擇很明確,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環保主義者,就是明證,99%的菌群也一樣,也都是抱著互惠互利,恨不得大家都能生生不息的永遠活下去;可是,就像人類,也存在著資源的搶奪、種族的歧視、信仰的爭端,有強權主義、恐怖分子一樣,1%菌群也會用極端的手段,只顧眼前的去進行掠奪。

    我們活著需要有個家,需要有食物,有社交,菌群也是一樣的——每種菌群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會為了抵抗外來入侵者,護衛自己的家園(這個時候你會意識到自己可能吃壞了肚子),會為了適合自己的食物、資源想盡一切辦法(腸道菌群有跟我們大腦溝通的方式,你以為是你想吃的食物,很可能是你的腸道菌群需要),吃飽了會為了建設更美好的家園而工作,你的腸道菌群,每天兢兢業業為你做很多工作,他們幫著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甚至會產出營養素,比如VB、VK,幫忙調節我們的免疫系統,抵抗外來病毒和細菌,甚至影響我們的情緒,或快樂或焦慮。或許,還有很多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跟它們有關。

    也就是說腸道菌群,直接參與或間接影響著,我們的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等。

    所以,沒錯,在商家說服你購買益生菌的時候,所述種種腸道菌群紊亂的危害,大多的確都是在大量的實驗、研究,甚至是臨床工作當中,被確認了的

    比如,把胖老鼠的腸道細菌,轉移給瘦老鼠,瘦老鼠很快變胖了;自閉症的孩子,在接受了糞菌移植之後,走出了陰霾……等等。

    關於自行口服補充益生菌有沒有用?

    啊,腸道菌群紊亂竟然能導致那麼多問題,那怎麼辦?益生菌趕緊上一波?

    這樣,是不是的確可以,讓經常熬夜、吃垃圾食品的你覺得,總算為補救自己的健康做了什麼?麥芽個人認為,自行隨意補充的,市售各種益生菌,作為安慰劑還是不錯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下回分解。

    哎呀,別朝麥芽扔雞蛋和菜葉呀,確實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明白的,下一次麥芽再來給大家,詳細的說道說道,現在先給大家一個結論:

    目前雖然觀察到一些常見益生菌的缺乏,對健康有許多不利影響,但是近期不斷有不同重磅科研成果顯示,透過口服特定菌種的方式,補充腸道益生菌,效果幾近於零,這些口服補充的益生菌,很難在我們的腸道定植,就是說它們難以活著到達我們的腸道,生存和繁衍下去。

    雖然很多市售益生菌產品,都透過很多高科技手段,讓菌群儘可能多的到達我們的腸道,但是實驗顯示,能不能活下來因人而異,而越是缺乏相應菌種的人,該種益生菌,越不容易活下來……也就是說,不缺乏這種益生菌,補充沒有意義,如果正好缺乏,那麼補充的該種益生菌,卻很難存活。

    每個人的腸道菌群差異性都非常大,腸道菌群的類別又非常多,多到科學家們到現在仍然在不斷的發現新的腸道細菌。現有的關於益生菌的研究,是否已經能夠應用到現實中呢,麥芽認為,經過專業手段,檢測評估之後,進行個性化的干預,並且監測干預效果,是可行的。

  • 2 # 營養改變菌群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每逢節日總會被各種美食所誘惑,大快朵頤之時你可能想不到,腸道中的菌群正在經歷一場血雨腥風的戰爭。

      平日被壓制的“肥胖細菌”此刻揭竿而起,躍升為優勢類群,而那些主導腸道營養均衡的菌群則被打壓下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寄主”的體重蹭蹭蹭地往上漲,所以即使一個短暫的假期,也能讓平日在意自己體重的飲食男女胖好幾圈。

      如果從分子機理上來看,這是由於我們在大吃大喝、毫無規律的生活作息後,失調的腸道菌群“綁架”了人體的脂肪代謝基因。它們令消耗脂肪變得困難,合成脂肪活性提高。於是身體就這樣臃腫了起來。

      在上海交通大學微生物學家趙立平看來,“人體可以被看作是腸道微生物的恆溫發酵罐,腸道中的豐富營養就是細菌生生不息的培養基。”事實上,我們僅有1%的基因是來自於父母,剩下的99%則來自外界環境中的微生物,它們就是我們體表以及腸道中的菌群。目前已鑑定出來的腸道微生物大概有2000餘種,約佔我們體重的1-3%。在數量上,腸道微生物也有絕對的優勢,多的時候可達到人體細胞的10倍,但一般情況下,也至少與人體細胞數量相當。而最新估計為人體細胞的1.36倍左右。

      人類的健康離不開微生物。這些滋生在我們體表或者體內的大量微生物,儼然已經把我們的身體當成它們的“殖民地”:當微生物在我們身體中定居下來後,開始做一位殖民者所應做的事情:蓋房子、吃飯、繁殖、抵禦外敵或是入侵其他菌群,激盪的生命歷程不亞於19世紀美國西部拓荒者們的傳奇經歷。

      事實上,在適應的同時,微生物也在不斷地改變自身的生存環境,它們的排洩物或代謝物,不僅影響到它們自身的生存,同樣也改變了人體細胞的代謝,基因的表達。一旦腸道菌群失調,我們也會牽連其中,捲入它們的糾紛中。於是炎症、肥胖甚至癌症接踵而來。

      調節腸道菌群減肥的故事上了《科學》

      過去的數十年裡,全球人口的平均體重在飆升。這與高熱量的食物攝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不無關係。對於很多人來說,尤其是年輕人,少吃多運動,可能可以起到減肥的作用,但是對於體重長期超標的中老年人來說,減肥就沒有那麼輕鬆了。他們好像怎麼小心吃都會變胖,甚至連喝水都會長肉,這就是菌群在作怪。

      “他們的身體如同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支配著。透過對分子機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什麼菌能夠致肥胖,利用什麼樣的條件能改變這種狀態。”趙立平表示,健康的飲食可扶壯有益菌,透過其與有害菌群的競爭,將它們壓制下去,從而改變腸道微生物群落的結構,重新獲得健康。”

      調節腸道中的微生物能不能控制體重呢?早在2012年,美國《科學》雜誌就刊登過一篇文章,專門介紹趙立平透過自己設計的飲食療法達到減肥目的的故事。

      這篇文章說,趙立平曾在壓力和美食麵前,體重持續上升,從60公斤至90公斤,腰圍一度達到了110釐米。2004年,當他看到華盛頓大學微生物學家傑弗裡·戈登(Jeffery Gordon)發現小鼠的肥胖與腸道微生物存在一定關係後,也好奇自己的肥胖是否也與腸道中的微生物有關係。就這樣從2006年起,他開始食用一種包括了山藥和苦瓜的食譜來調整自己的腸道菌群。經過兩年的飲食療法,他的體重減少了20公斤,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一種有抗炎作用的普氏糞桿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在他的腸道中逐漸成為優勢種。

    如你對趙立平勵志的減肥故事感興趣,亦可參看《我和我的菌群》這篇文章。

      事實上,趙立平減肥食譜的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的飲食食譜,它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提供身體必要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其他微量營養成份,同時也增加了可以改變菌群的成份。透過篩選,趙立平將山藥和苦瓜作為自己的主要食物來源。為什麼選擇這些成份呢?趙立平解釋道,“因為山藥這樣的食物裡面有很多人體不可消化吸收,但細菌可以發酵利用的複雜碳水化合物,俗稱膳食纖維。但膳食纖維是一種過於粗略的說法,考慮碳水化合物的作用時,一定要把腸道菌群考慮進來。碳水化合物可分三類,一類是人會全部利用光,主要是澱粉;二類是人不能利用,但細菌可以發酵利用;三類是人和細菌都不能利用。我之所以用苦瓜,是因為苦瓜中含有很多植物次生代謝物比如生物鹼,試驗證明,它們可調節腸道菌群,對條件致病菌(正常菌群與宿主之間,正常菌群之間,透過營養競爭,代謝產物的相互制約等因素,維持著良好的生存平衡。在一定條件下這種平衡關係被打破,原來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細菌可成為致病菌,稱這類細菌為機會性致病菌,也稱條件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當然,健康的食譜,這麼多顯然還不夠。趙立平透過對文獻以及營養學方面的研究,在減肥食譜中,添加了包括人體所需要的其他營養成分,如蛋白質、脂肪,並將它們按比例配置。在食譜設計上,不僅在量上足夠,而且在食物結構上也要複雜,因為這樣可以給腸道微生物中不同的有益種類都提供良好的營養支援。“我們既要養好自己,也要養好腸道菌群“,趙立平笑著談到,“這是我們目前對人體所需營養的一個框架性的認識。”趙立平老師把自己當成“小白鼠“的兩年間,體重大幅降低,血糖、血壓、血脂、肝功能等指標都恢復正常。

      除了自身實驗外,他還將這種食譜在其他人身上進行試驗。2009年,趙立平在太原進行了第一個臨床試驗,透過對123名肥胖志願者進行嚴格的膳食干預後發現,絕大多數志願者的體重有了大幅降低,平均減少了7公斤。在對他們腸道微生物進行監測時,研究者發現,這些肥胖的志願者腸道產生內毒素的有害菌減少了,有益細菌則不斷增多。

      研究還發現,肥胖者的糞便提取液的致癌物質活性很高,將這些提取液處理培養的細胞,很多細胞的DNA甚至會發生斷裂。腸道中有害物質增多,自然而然患病的風險也高了起來。“對於DNA修復能力較強和免疫能力強的人,這可能沒有什麼影響,但對易感環境中的易感人群,情況則會大不一樣,罹患癌症的風險也就提高了。”趙立平認為。

      腸道菌群沒調好,炎症、肥胖、癌症都會來

      通常來說,肥胖者腸道的內毒素含量較正常人更高一些,這些有毒物質能夠引起慢性炎症,導致胰島素過量分泌,飢餓感不容易緩解,進食量不自覺間就增加了,腸道菌群失調會進一步加大,進入一個惡性迴圈,肥胖就在所難免了。事實上,“肥胖和糖尿病的機理類似,只是細菌作用時間的長短、炎症引起的破壞程度不一樣而已,它們都是炎症推動的慢性疾病。”趙立平表示,“腸道引起的炎症也會導致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監管能力下降,很多腫瘤細胞於是伺機發展起來。”

      趙立平的一項研究在國際上最早發現,膳食結構是決定腸道菌群結構最重要的因素。高脂飼料吃得越多的動物,腸道中的有害菌群就越多。比如,脫硫弧菌屬(Desulfovibrio)裡的一種能夠引起炎症的細菌增多,肥胖的症狀就越嚴重。

      事實上,透過調節腸道微生物不僅對後天所引起的肥胖起作用,同時也對遺傳性肥胖有一定效果。例如Prader-Willi綜合徵(俗稱小胖維利綜合徵)是一種由人體父本的15號染色體突變所引起的先天性肥胖,患這種病的人,從小飢餓感非常強烈,體重持續增長,20、30歲就可能出現肥胖引起的心衰等問題。趙立平最新研究表明,利用膳食對患兒的腸道菌群進行調節,發現可以顯著降低他們體內的慢性炎症。同時他們也不像以前那麼貪吃,體重顯著降低,有的甚至從140公斤減輕到73公斤,血糖、血脂、肝功能等也恢復正常。該研究的發表,不僅對普通肥胖,對於先天性肥胖者的干預,也帶來了新的啟迪。

      科學家們已經知道,菌群與人體免疫系統失衡會導致炎症,並引發肥胖。2007年,時任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教授的美國微生物學家Margaret McFall-Ngai 在《自然》雜誌(Nature)上撰文,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說。她認為免疫系統最主要的功能不是對付感染,而是監管我們腸道的細菌,腸道微生物緊貼著腸道壁生長,免疫系統要時刻監管它們的一舉一動。我們身體中每100個免疫細胞,其中70-80個就在腸道中。腸道中之所以有這麼多的免疫細胞,這是因為需要它們控制有害病菌生長,維持正常的菌群結構。如果免疫能力下降,或者是腸道中微生物失調,就可能會引起疾病的出現。透過改變腸道菌群,使得腸道中的有毒代謝物下降,腸道內環境得到淨化,免疫功能恢復,患病風險也會下降。

      尋找導致肥胖的關鍵菌群

      早在2004年,戈登就發現小鼠肥胖表型和腸道菌群可能存在一定的關係,此後,他又將無菌動物和有菌動物進行比較,發現無菌動物吃高脂飼料不會變胖,而有菌動物吃高脂飼料會變胖,他們認為這是由於腸道微生物的基因表達差異造成的。這些研究在腸道微生物研究領域,掀起了一股新的研究熱潮。

      然而趙立平卻沒有陷入這股“宗教般的狂熱之中”,他認為戈登以及其他大多數學者並沒有鑑定出哪種細菌在小鼠變胖的過程中發揮了作用。在他看來,尋找關鍵的致病細菌比單純的菌群研究要有意義得多。基於單個腸道微生物菌群的研究才是這一領域的前沿,因為只有透過單菌群研究,才能更好地研究它們在我們身體致病的分子過程,僅僅透過菌群結構變化與疾病的相關性研究則很難以找到問題的根本。事實上,這也符合科赫法則(Koch Postulates),即用以驗證單個細菌與單個疾病之間關係的法則。該法則由德國偉大的細菌學家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提出,是人類發現傳染病病因的依據。

      2012年,趙立平及其團隊找到全球第一例肥胖致病菌:陰溝腸桿菌B29菌株。本來陰溝腸桿菌是一種可以引起敗血症的條件致病菌。這種細菌表面的脂多糖(LPS)能刺激血液中的白細胞發生炎症,也叫內毒素。B29是陰溝腸桿菌裡面的一個不能引起敗血症的菌株,但是,趙立平實驗室發現這個細菌在一位體重超過175公斤的志願者腸道里成為優勢菌,佔到總量的30%。透過調整菌群的膳食,可以把這個菌壓低到幾乎檢測不出的水平,志願者的體重在23周裡下降了51.4公斤,血糖、血脂、血壓都回到正常範圍。趙立平的團隊把這個細菌分離出來,接種到無菌小鼠裡,第一次用單個細菌重現了肥胖、胰島素分泌過量等症狀。這是國際第一例依照科赫法則找到人體致胖的病菌。目前,趙立平正在與法國研究者進行合作,聯合研究該病菌引起肥胖的分子機制。

      為了推動國際學術界的菌群研究從相關分析向因果關係研究發展,2013年,趙立平受邀在《自然綜述·微生物》(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雜誌上撰寫了一篇文章,闡述了這一觀點。“首先要透過全微生物組關聯分析尋找關鍵細菌種類;其次分離出這些功能菌,在無菌動物模型中複製疾病;最後闡明從肥胖致病菌定植到腸道,到疾病各種症狀的出現之間的分子機制,這樣三者合一,才是一個完整而嚴謹的探究腸道細菌在肥胖病發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策略。”趙立平表示,“這種策略既適於腸道菌群與肥胖關係的研究,同樣也適合其他慢性病的類似研究。找到這樣的致病菌,對開發疾病診斷、預防和治療的新技術、新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腸道菌群和慢性病的關係研究一定要做到這種高度,而目前這一領域還是比較混沌的狀態。”

      系統地做這樣的工作,需要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儲備,更需要多學科交叉,這也是目前這一領域所面臨的困境。趙立平認為,現在很多的腸道菌群研究是錯誤的,因為很多研究者把變化方向不同的變數放在一起,然後再看這些新的變數與疾病之間的關係。這顯然是錯誤的做法。這會引入大量的“噪音”,把真實的、與疾病有關的細菌的資訊淹沒了,研究者要麼找不到方向,要麼誤入歧途。

      腸道微生物的研究如此複雜,顯然憑藉一個實驗室的力量難以撼動這片人類認知的黑洞。2015年10月,趙立平與德國馬普研究所Nicole Dubilier教授,和現任美國夏威夷大學太平洋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教授McFall-Ngai在《自然》雜誌撰文稱,應啟動一個“國際微生物組計劃”(IMI),從而“搞清楚微生物如何影響人和地球的健康”。

      微生物組研究是一個跨學科交叉的領域,如果不協調不同國家以及這一領域不同研究方向的學者,所得到的資料很難共享。目前,微生物研究的障礙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生命科學領域的“碎片化”;二是正在進行的微生物組研究之間缺乏協調合作。“由於飲食文化以及人種的差異,每個國家的人群腸道菌群可能不一樣,因此我們有必要在不同國家層面上進行人體腸道菌群的研究。IMI是個協調組織,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在重要的研究上,我們一起合作,這樣我們會形成統一標準的資料,從而加快這個領域的發展。”趙立平解釋道。此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人類微生物組計劃(HMP)和歐盟的人類腸道宏基因組學(MetaHIT)專案,均對人體腸道微生物系統地進行研究,但標準的混亂和方法的不統一,導致各個不同國家,甚至同一個國家不同實驗室的資料難以整合,大大降低了這些大科學專案產出資料的使用價值。

      整個20世紀裡,微生物學家們大展身手,獲得近40餘次的諾貝爾獎,將約1/3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攬入懷中。未來這一領域仍會有諾貝爾獎產生,其中最為耀眼的代表是由古細菌中進化而來、用於抵抗噬菌體等病毒的Crispr/Cas9防禦系統,現在被廣泛地用於基因組編輯。腸道微生物的研究同樣如此,儘管在現今人們如此高度的關注下,它仍屬於一片荒野,需要去開拓,去探索。

      對於我們人類健康來說,人體基因組只有與人體腸道微生物的基因組友好合作,才能夠抵禦內在以及外在的敵人。然而隨著抗生素的濫用,在我們將一些致病菌殺死的同時,也殺死了腸道中的朋友。現代生活方式例如剖腹產的濫用和兒童膳食結構的失衡,正在從根本上動搖人類腸道菌群的結構,不僅會引起肥胖,同樣也會引起很多慢性疾病。“透過腸道菌群的深入研究,不僅可以使我們理解慢性病問題的本質,而且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從而為人類健康護航。”趙立平樂觀地說。

  • 3 # 光頭梁講肛腸

    腸道菌群失調有哪些危害呢?

    一、慢性腹瀉

    有人曾對57例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腹瀉人進行分析,發現9例為慢性痢疾,27例為一般性結腸炎,10例為黏液性結腸炎,11例為潰瘍性結腸炎。最後的結論是:72%的慢性腹瀉是原籍菌異常表現,並無外來菌參加。這一實驗說明大部分的慢性腹瀉是由菌群失調引起的。在前期,對於急性腹瀉治療方向應從失調的腸道菌群入手,可服用複方嗜酸乳桿菌片,用於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腸功能紊亂,以免病程拉長轉為慢性。

    二、大腸癌

    大量醫學研究表明,大腸癌的發病與腸道菌群失調密切相關。因為腸道細菌分泌的許多酶如β葡萄糖醛酸酶、膽固醇脫氫酶等,都與結腸癌的發生有關。

    三、肝病

    肝臟患病時,會影響腸道菌群的結構和功能,而腸道菌群失調時又會反過來影響肝臟功能,兩者互為結果,引起機體一系列病理改變。對正常人及肝硬化病人進行檢測,發現健康人糞便中的厭氧菌佔絕對優勢,而肝硬化者雙歧桿菌、真桿菌明顯低於正常人,大腸桿菌數量明顯增加。

    四、膽固醇

    動脈硬化是膽固醇在動脈血管內膜上的一種沉積的表現,它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影響,如血管壁脆弱,因此,膽固醇與成人患動脈硬化症有密切關係。很多研究證明,腸道菌群中乳酸菌的存在與血漿膽固醇的減少有直接關係,雙歧桿菌等有益菌可使膽固醇轉化為人體不吸收的糞固醇,乳酸菌可產生參與膽固醇的代謝的相關酶。

    五、焦慮、抑鬱症

    焦慮與抑鬱症可能由多方面的病因引起。如精神壓力、心理因素、營養缺乏等,但是,現在已有研究發現,某些氨基酸對治療這類疾病很有效。乳桿菌在發酵蛋白性物質過程中,可水解蛋白質,釋放出色氨酸等,因而對防治焦慮和抑鬱症有效。

    以上就是腸道菌群失衡的危害,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

  • 4 # 海南啊才哥

    我們人體在正常的情況下,腸道當中是會有很多細菌存在的,而這些細菌是能夠起到消化食物的作用,但是如果一旦這些菌群出現了紊亂的情況,那麼是會讓我們的健康受到一定的影響,比如說出現了腹瀉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狀,所以應該及時去進行治療。

    對於腸道菌群紊亂的出現大家並不陌生了吧,這個疾病發生給我們健康身體造成影響還是非常大的,為此在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面對腸道菌群紊亂疾病的出現,一定要及時的去配合醫生檢查和治療,以免發生更加嚴重的後果,那麼腸道菌群紊亂的症狀是什麼?

    腸道菌群紊亂的出現就是說腸道里面的細菌混亂了,某一些細菌增多,而某一些細菌減少了,從而引起了一些症狀發生,比如說患者可能會出現了便秘,腹脹腹瀉以及大便頻繁但是數量少等等症狀表現,腸道菌群紊亂疾病的患者應該調節好自己的飲食,在食物的選擇方面不可以偏食,在平時的時候如果一旦發生腸道菌群紊亂症狀,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腸道益生菌藥物來調節。

    腸道菌群紊亂的發生和全身的疾病,尤其是胃腸道疾病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到目前還沒有定論此病的具體症狀,只能夠說是會影響到腸道功能方面的症狀,可能是和很多消化道的症狀有一定相關,比如說脂肪肝,幽門螺旋桿菌等。這個疾病的症狀多是以嚴重的腹瀉或者是慢性腹瀉為主要原因,在發生發現的時候,會有淡黃綠色的水樣大便,有的時候還會有蛋花樣的大便,有的患者還會有腹痛的症狀發生,嚴重的腹瀉患者會導致脫水情況,甚至還一些患者會出現了血尿素氮升高的情況發生。

    腸道菌群紊亂的出現給我們健康身體造成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為此在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面對腸道菌群紊亂疾病的發生我們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及時的去配合醫生治療,千萬不可以疏忽大意,一定要高度重視,積極的去配合醫生治療,以免疾病加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企業採用靈活用工一般能節省多少錢?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