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齋刀閒者
-
2 # 師說道存
謝謝你的邀請。我也贊同你的意見。因為無論在學習上、工作中、社會里,都有許多競爭的對手,如果用戰場來比喻我們的生活環境,那這些競爭的對手就可以稱之為敵人了。當然這些競爭對手只是假想的敵手。如果我們要想取得巨大的成功,有了這些假想的敵手,首先使我們自己思想上在考慮問題時更周全,也會思考得更深入。這會從另一方面促進我們的成長。其次,在行為上也會使自己處理方式更加合理。以避免被竟爭者抓住我們的過錯。同時,也會促進我們更加慮心、努力的學習,來增強自己成長的能量。總之,有了這個假想的敵手,特別是有了比自己更強大的敵手可以激勵我們前行。
我這裡講的是假想敵人,切不可把他們當成只能是“你死我想”的敵人。更不可用一些卑鄙的非法的手段來對付敵手。
不認可。
每個人性格不同,大家對成功的理念各有不同。
我承認,偏執的人容易取得成功,嫉妒、仇恨和防備,也更容易讓人充滿動力,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這種“幫助”。
我覺得,“樹假想敵以勵志”的方式,應該被唾棄,它是很多無中生有矛盾的根源!
很多時候,隨著不擇手段的競爭,假想敵,就變成了真的仇人!
當事者的一生,也會被壓抑得很不舒服。
“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堵牆”,中國文化更多的提倡“以和為貴”,這個很科學,很Sunny,符合人類未來整體利益的訴求,也是提高個人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基礎。
假想敵策略,以及不留餘地的進攻再進攻,可以認為是外來文化的糟粕部分,守中庸之道,做人留一線,才是中國文化的主流。
人類,無論個人還是國家,應該跨過這個坎,邁向更高的文明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