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
2 # 高塬智慧
戀子情結,是一種依賴。
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幸福指數越來越高,人們對自己對親人對所有事情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但現實生活的節奏很快,變化多端,身邊可以信任的人越來越少,尋求幫助和安慰的物件更少,所以戀子情結表現的尤為突出。
-
3 # 醫心聖手
關於戀子情節,我個人有以下幾點觀點
1,太過於寵溺自己的孩子,導致孩子人格缺失不能獨立,而自己又不能袖手旁觀,導致什麼事都得幫助孩子變得依靠孩子,從而離不開孩子。
2,離異家庭的父愛缺失,導致母愛過多從而產生戀子情節,過多的母愛會變質。
3,從小對孩子管理方法不當,導致其生活都不能自理,或者什麼事情都依靠家長,而家長也是有求必應,捨不得孩子離開,導致戀子情節。
關於戀子情節,適當的放手讓孩子獨立,出去闖蕩一番,不要太把孩子的命運安排在自己手裡,讓他體驗生活,慢慢獨立,當孩子離開能獨立的時候,戀子情節也會好轉。
相信孩子,不要過於擔心,太多的關心會使孩子生活交際做人各方面,都不成熟。
-
4 # HY修心悅讀
對孩子的依戀是母親的天性,畢竟經歷了十月懷胎的艱難和長期哺乳的痛苦;然而我們常說凡事過猶不及,過度的依戀,甚至產生嚴重的排他情緒,這就屬於不太正常的現象了。
我的回答主要針對人們常說的那種母親對兒子的過度依戀。
嚴重的戀子情結在生活中有哪些表現?戀子情結的母親對兒子的愛,超過對配偶的愛不知多少。在這類母親的眼裡,父親可有可無,兒子天下第一。
婆婆輩的母親,對兒子的女友或配偶有天然的敵意。在行動或語言上,經常有意無意地表現出針對或排斥的態度。
戀子情結的產生有哪些原因?1,婚姻不幸福,情感轉移。
配偶不能給予足夠的愛或安全感,母親的情感無從著落,便將一腔愛意轉而寄託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很多文學影視作品中,把有戀子傾向的角色設定成單親母親,可能就是這個原因了。
2,失去自我+強烈付出感。
母親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付出得太多,無論是情感是資金還是時間。一個母親幾乎可以說全身心繫都在孩子身上了。除了照顧家庭撫養孩子,他們不太關注自我,強烈的付出感促使她們沉湎其中,並將此視為她們社會價值的全部體現。
這樣全心全意放棄自我養育出來的孩子,是天之驕子,當然是母親的最愛。
3,佔有慾
一句話:“兒子是我的”。這種情況更確切地說,應該是以依戀為表象的控制。
戀子情結有什麼負面影響“病態共生”:母親無法從心靈上實現和子女的分離,斷奶;兒女無法真正成長,無法獨立自主。
從子女來說,成年後容易形成兩種極端。
一種孩子享受過種過分的愛,順勢依戀,成長為傳說中的“媽寶”。
另一種孩子努力掙脫,遠離父母,叛逆獨立。相應的,家庭關係可能就不那麼融洽了。
怎麼辦?男兒當自強。
要認識到危害,也要理解母親面對自己配偶時,內心的痛苦。而要幫助媽媽和自己的妻子,自己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母親要覺醒。
只有覺醒了,並且認識到:這種病態的依戀,會讓她最愛的兒子感到痛苦。沒有這個基礎認知,母親很難成長,很難斷奶。
父親應為夫。
家庭中,男人首先是丈夫,然後才是父親。如果父親沒有首先扮演好丈夫的角色,讓自己失望的妻子感情無處安放,只能投放在兒子身上尋求慰藉,作為一個男人來說是相當失敗的。給予妻子足夠的愛和關懷,把她投放到兒子身上的愛一點一點拉回來。
兒媳?好自為之……
畢竟這樣的成長不是一天兩天,要有耐心,要有智慧。。。
總之,一個問題,有覺察,就有處理的可能。
回覆列表
每個人幾乎都有戀子情節,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否則嚴重的會是一種心理疾病。
戀子情節通常出現在婚姻不幸福的家庭生活裡,他們會很自然的把所有的一切都寄託在自己孩子身上,甚至超出了自己的另一半。久而久之,自己的孩子也有嚴重的“戀母情結”,無法自立,即使正常結婚,也會時刻彙報自己有關的一切,每天不打電話或者不說句話,更是非常難受。因為已經成了無法改變的習慣。正常的健康家庭關係一般是夫妻第一,其次是孩子和父母。
尤其自己的孩子成家立業後,有戀子情節的表現更加嚴重,比如時刻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幹嘛?一旦對方几分鐘沒回就立馬打電話問問在幹嘛等等,通常沒有自己的生活。
這種情況說好聽了是戀子,其實心理多少已經有點問題。這時候要豐富自己生活,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一直持續下去對孩子的家庭造成的傷害也很大,當然他們自身更是不會察覺有任何的問題,因此家庭矛盾更是會越來越多。
真正疼愛自己孩子的,通常都是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性格,而不是一味地從小管到大,這種“不斷奶”教育,對於其本身來說可能是欣慰,會覺得自己孩子一直跟自己親,可試想一下,為什麼不把這種過度的“管教”管在自己另一半身上呢,可想而知是想從孩子身上尋找安慰。這種情況對孩子的家庭乃至以後的傷害會更大,自己卻永遠處在渾然不知的情況中無法自拔。
因此如果發現自己戀子情節嚴重,一定要迅速制止,管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真正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