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城小醫徐醫生
-
2 # 努力呀6789
學前兒童的免疫功能發育尚不成熟,與範與外界環境接觸的範圍也不同於成人,因此,在傳染病發病的病種,症狀和防治等方面也與成人有許多不同之處,下面重點介紹學前兒童相對較常見的幾種傳染病及其預防。(重點在預防)
1.流行性感冒。預防:首先隔離患者,一般要隔離至退燒後兩天,平均一週左右。
其次要切斷傳播途徑,室內要開窗通風,少去公共場所,出門要戴口罩等。
最後要保護易感人群,可用中藥預防,如口服板藍根,柴胡中藥製劑。
2.水痘。預防:首先要隔離患者,水痘的預防重點在管理傳染源,隔離患者直至全部皰疹結痂為止,或出疹後七天。
其次是切斷傳播途徑,水痘流行期間,避免到人口密集的地方,避免患者接觸。
最後,保護易感人群加強體育鍛煉,合理營養,增強體質。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接種水痘疫苗。
3.麻疹預防:首先要隔離患者,麻疹患兒一般要隔離至出省得後五天,如有病發肺炎,應隔離至出疹後十天。
其次是切斷傳播途徑,麻疹流行期間不帶幼兒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動,以減少感染和傳播的機會。
最後要保護易感人群,有啥麻疹最好的方法是接種疫苗。
4.流行性腮腺炎。預防:首先要隔離患者一旦發現腮腺炎,患兒應立即隔離,直至完全消退後再可入園,
其次是切斷傳播途徑,流行期間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動,應避免與腮腺炎患兒接觸。
最後要保護易感人群,加強晨檢及日常觀察,發現發熱而痛,腫脹者應立即進行檢查。
5.手足口病預防:首先是隔離患者手足口病患兒一般要隔離,直至皰疹乾燥結痂後不少於兩週。
其次,應切斷傳播途徑注意室內開窗通風隊,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定期消毒。
最後要保護易感人群,下面是預防手足口病的15字方針,“常洗手,勤開窗,喝開水,食熟食,曬衣被。”
6.細菌性痢疾。預防:首先要控制傳染源,發現患者應立即隔離,隔離直至症狀消失後七天。
然後切斷傳播途徑,加強環境飲食衛生,管理好糞便,水源以及病人所用的各種物品進行消毒。
最後是保護易感人群。培養學前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不喝生水,飯前便後洗手,不隨便用口含咬雜物等。把住“病從口入”關。
7.流行性乙性腦炎。預防:首先是控制傳染源,發現患者應立即隔離,隔離直至體溫正常。
然後切斷傳播途徑,搞好衛生,消滅蚊蟲孳生地。
最後,保護易感人群,按計劃接種乙腦疫苗。
8.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為甲、乙、丙、丁及戊型。(一頭一尾糞口傳播,中間全是血液傳播)預防:
甲肝的預防:
♥隔離病人至少30天。
♥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切段手口相傳途徑。
♥接種甲肝疫苗,並應檢疫40天。
乙肝的預防:
♥按計劃接種乙肝疫苗,提高免疫力。
♥加強書寫和血製品的應運管理,注意醫療器械的嚴格消毒。
♥合理管理病毒攜帶者,定期檢查,瞭解病毒複製狀況。
以上這八種都是常見的傳染病,其他的傳染病也較為常見,但是主要的預防發方法和以上這些預防極為相似,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
-
3 # 兒科醫生鮑秀蘭
手足口
春天天氣逐漸變暖,手足口病也開始漸漸“活躍”起來,各位家長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
1、多食用蔬菜水果,增強孩子的身體抵抗力,平時家長也要注意觀察小孩手足口有無異常,對孩子的病情要早發現、早治療。
2、家長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外出回來後用肥皂或者洗液洗手,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3、儘量不要帶小孩子去公共場所,以減少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的影響。
水痘
水痘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傳染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病的可能,但尤其以春季較多見。
水痘病毒感染人體後,患者會出現頭痛、全身不適、發熱、食慾下降等等症狀。而在疾病經過潛伏發熱期之後,患者的軀幹面板與粘膜還會出現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等現象。
水痘屬於急性傳染病,但通常比較溫和,不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但它會對孩子的日常生活造成諸多不便,因此家長們依然要重視起來:
1、預防水痘應當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家長還要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敦促孩子勤換衣服、勤曬衣被、勤洗手。
2、平時要讓孩子多鍛鍊身體,堅持運動,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
過敏性鼻炎
春天百花齊放,但如果孩子在賞花的過程中面板或眼睛出現紅癢、打噴嚏等症狀,家長們可要注意了,這極有可能是花粉傳播導致孩子出現了過敏性鼻炎。
通常這類疾病發病時,患者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鼻癢、眼癢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結膜充血、面板水腫等現象。
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工作:
1、注意生活環境的空氣清淨,保持室內通風良好,並避免過多的接觸過敏原。
2、適當進行戶外運動,增強機體免疫力;加強飲食上的營養,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
3、幫助孩子改掉擤鼻涕,挖鼻孔等損傷鼻腔粘膜的壞習慣。
回覆列表
從冬季到春季,氣溫開始逐漸回升,這時候小孩的傳染病就會在這種季節蓄勢待發,比如百日咳、水痘、流行性感冒等,在梳理這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措施過程中,一個小細節不可忽視,那就是不少小兒傳染性疾病容易在幼兒園、託兒所等兒童聚集的公共場所透過玩具傳播。
因此,首先建議這些場所要做好晨檢,其次發現可疑病兒應及時送醫院治療,並做好隔離工作。
家長平日也要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春季傳染疾病高發,為了孩子健康,我們家長如何正確預防小兒常見傳染病?1、 多通風
新鮮空氣能夠去除過量的溼氣和稀釋室內汙染物。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讓Sunny射進室內,因為Sunny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燻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
2、 勤洗手
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飛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洩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透過手接觸分泌物和排洩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特別強調注意手的衛生。
3、常喝水
特別在氣候乾燥,空氣中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溼潤,能有效抵禦病毒的入侵,還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洩,淨化體內環境。
4、補充營養
適當增加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注意多補充些魚、肉、蛋、奶等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增強肌體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可中和體內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抵抗力。
5、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如不吸菸、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以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