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記得以前過年去舅舅家,他們家在農村,每到那個時候就會準備年貨,逛集市,賣春聯,買鞭炮,買福字,載了滿滿一車才回家,家裡會殺豬,殺雞。包豆包,撒年糕,包餃子,小孩子會到各家道喜,熱鬧極了,一直持續到大年初三。可現在全變了,不用逛集市,網上訂完,年貨就會到家,也不殺豬了,直接買豬肉,而且不管怎麼做都不如原來的豬肉燉粉條好吃,現在回去一點過年的味道都沒了,小孩子他們那裡越來越少,街上沒人出來,年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過完那24小時就算這一年完事了。
5
回覆列表
  • 1 # 茗風242

    謝謝邀請,我覺得有下面幾種原因。1、現在的糧食和各種蔬菜畜禽大多是集約化商品化集中生產,為了促進產量,減短出產時間,各種促生產新增劑,農藥化肥,植物生長素,各種禽畜的抗生素頻頻使用,造成食材中這些人為新增的化學沉積物過多。打個簡單的例子,咱們以前一年才殺一頭年豬,而現如今生豬消耗量那麼大,因為非洲豬瘟造成幾個月供應緊缺,就造成物價飛漲,哪裡等得你一年才產出一頭豬。而現在稻田土地因為化肥農藥使用過量,基本出現了土地退化和板結現象,咱們吃的蔬菜大多是大棚出產,所謂不時不食已經成為空談,冬天吃西瓜,夏天吃秋冬季節才成熟的食物那是常事了。但要做到這點,必須是人類扭曲植物正常的生長規律。就好似整容美女,外表光鮮,可一到生後代,就把自己的醜陋基因暴露個精光,跟不是自己親生的一樣。

    2、現在各種食品琳琅滿目,可選可挑的太多了。類似慈禧太后皇宮內院,成天滿漢全席,山珍海味一百多道菜養著,再是美味珍饈,只怕也膩味了。據說慈禧還偏愛玉米麵加些黃豆麵,綠豆麵的窩窩頭,還不是海參、熊掌、燕窩之類。說不定大魚大肉吃慣了的你,一碗小時候街頭的炒麵茶也會讓你淚流滿面,找回兒時的鄉愁呢?

    3、製作的工藝不一樣了,這和第一條類似,很多傳統的製作工藝,已經隨著老一批手藝傳承人的老去或過世,都普遍面臨失傳的境地。製作手法費時費力,人工繁雜外還不賺錢。請問誰還願意繼承,包括以前都是鐵鍋大灶燒柴火,現在全面禁伐,條件就不允許你燒柴火了,都是燃煤燃氣替代了。比如一個手打牛肉丸,需要一個人拿接近十斤重的鐵棒捶打牛肉成千上萬次,將肉的纖維打碎,把成塊的牛肉打成肉糜,請問誰願意去做這費時費力的事情,你光請一個懂行也要付出重大體力勞動的師傅,一個月多少錢,出於簡化工序,減少人工的考慮,同時也要上批次,時間快,大家都選擇省時省力的電動機器了。估計以後人工智慧的普及,很多大師傅也會被人工智慧替代的,現在九陽,格力等一些人工智慧炒菜機就賣得很火。但那微妙的火候,刀工,千百年傳承 下來的配料秘方,是你機器替代得了的嗎?所謂畫虎畫皮難畫骨。

    呵呵,記得《舌尖上的中國》有一句話總結的好,才下舌頭,卻上心頭。就此打住我這長篇大論的胡說吧。

  • 2 # 晨旭東的媽媽要加油

    首先我認為和現在的農作物打藥有關係,不論蔬菜還是麥子花生種的時候拌藥生蟲了打藥生病了打藥,我們小時候不打藥不拌藥,菜有蟲子了捉一捉,地裡有草了鋤一鋤拔一拔,上的也是農家肥,現在上的都是化肥,菜也不是菜味了,麥子也不是麥子的味了,吃起來都不知是什麼味了,最重要的是在也沒有小時候的味了。

  • 3 # 冰雪飛燕

    兒時,生活條件有限實體經濟並沒這麼廣泛,對於新鮮的東西可能比較少見,所以對什麼都特別好奇。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吃穿都不愁,社會發展很快,每天都在快節奏的生活,很多東西都見怪不怪了,當然就沒有兒時的新鮮感了。

  • 4 # 老於52080

    時代日行八萬裡,

    歲月飛速天和地。

    痴心兒時情如夢,

    留在心中化似景。

  • 5 # 藍音

    那時是純綠色食品,這點大家都清楚,

    現在東北農村有些自家小園不放化肥多年後,你生吃到的柿子,黃瓜依然是童年記憶的味。

  • 6 # 唐有權433

    現在和以前大不相同了,小時候的味道純天熱的味道,世道變了,人也變了,味道也跟著變了,所以找不回小時候的味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孩子當天掉多少斤才屬於正常範圍?產後三個月內如何暴瘦4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