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投資機構有VC何PE之分,那麼這些投資機構的VC和PE誰更加具有實力呢?他們又有什麼區別呢?
5
回覆列表
  • 1 # 朱易觀市

    PE和VC基金的工作用四個字就可以概括:投管退。所以要說核心競爭力,必須從這四個方面說開

    去。

    (本回答不涉及任何價值判斷,而且為了不引起爭端,敏感地方會隱去基金的名字

    募=資

    基金融不到錢談什麼投資,所以細究早年間中國E和VC的背景,都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現象:

    ·不少基金都會有1-2個不怎麼管業務而專注於資的純老外或者ABC,他們往往教育及工作背景

    閃亮,深諳歐美文化。因為當時要建立起一隻E或者VC基金,基本都是美元架構,就必須得到

    歐美的各類FoF、 EndowmentPension以及 Fund等的支援。這種人才對接融資渠道·不少基金都脫胎於一個企業或者家族的資產管理需求,從一個部門開始,這裡的例子可以舉一

    把:IDG、賽富、弘毅、聯想創投、鼎暉、BA以及晨星等等

    這些現象說明一個共同問題,早年間搞一支PEC基金真心不易,蒜資是絕對絕對的核心競爭力

    那時候頂級基金的掌門人即使在歐美廣有人脈及口碑,仍需要找更接“歐美”地氣的人幫助其在歐

    美投資圈遊刃有餘,或者曲線救國,從一個企業的投資部門或者家族基金中逐步開始。然而這種情況在近幾年發生了鉅變。首先,國內有錢人越來越多並伴隨著資產管理的旺盛需求,同

    時不少人是靠著VC/PE的投資發家致富的網際網路創業英雄,對於VCPE的整套玩法相當瞭解和接

    受,因此願意將錢(無論是美元還是人民幣)反饋到新成立的基金。其次,A股成為新的至是更

    管理中心也各種參與為大家資提供便利,深入到全國各地從土豪處拿錢。最後,某些超級基金嘗

    試在國內深度佈局,不斷以LP+GP的方式介入並培育各種新興的VC基金,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先頭部

    隊,構建投資從前到後的生態系統。這三者的加權作用就是:融資成立一隻VC/PE基金的門檻大大

    降低;資能力作為核心競爭力的成分,正在逐步降低。

    投=投資

    這裡不細說了,無數優秀答案已經提供足夠完備的資訊用自己的話總結就兩條:看得準,投得

    狠。看得準是戰略,投得狠是執行。VC和PE資在中國興起也就二十多年的時間,無數行業起起伏

    伏,其中給投資人回報最高的且不需要太多背景來背書的就是網際網路行業。而在這個行業中又出現

    了各種此起彼伏的潮流:門戶、社交、遊戲、電商、移動網際網路、O20、網際網路金融每次潮流的出現都會有幾個賺大錢的投資機會,其實也有無數人很早就看到這些戰略機會,然而賺

    錢的基金總是少數:戰略是一句話,執行是一盤棋。這裡可以有一個正反例對比。2007-2009年,

    智慧手機逐漸登上歷史舞臺,不少基金都宣稱移動網際網路是戰略級的投資方向然而最終賺到大錢

    的是經緯及紅杉等基金,因為他們孜孜不倦得盯住每一個App的品類,甚至不惜使用人海戰術來跟

    蹤行業發展和各類下載排行榜,幾乎把每個品類的前兩名都下注了。而反觀其他一些號稱以移動互

    聯網為核心戰略的基金,只關注一個細節就可以發現戰略和執行的不匹配,整個團隊上下使用智慧

    千機的人密密無幾絡的結裡可想而知

    管=投後管理

    在回答(PEVC的投後管理都做些什麼?-何明科的回答中對投後管理的有所涉及,核心領域是:人才、錢財、資源、方向和退路。基金在投後管理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就圍繞這些方面展開,但說來說去,最核心的還是找退路。某基金在早年間投資的專案並不出色,但卻十分善於對接資本市場,快速將各種公司搞到PO,不管好歹總是條退路。但世人不看對錯看利弊,不糾結過往算當

    下,哪怕是PO之後因為會計醜聞惹麻煩,導致以後所有公司去該國PO的道路完全堵死。

    人才創業企業常常為缺乏各類人才而頭疼但投資人人脈廣且跨領域,並自帶金字招牌來增強吸引力,因此在為被投企業引薦和吸引人才最容易創造價值。特別是在CFO這個特殊的崗位,涉及到與各類投資人的溝通且CFO候選人群體與投資人的交集甚多,所以投資人最愛為被投企業介紹甚至是安排CFO

    錢財。創業企業不僅缺人,而且缺錢,而且往往是從創立開始到PO成功都一直處在缺錢的狀態。投資人真正有價值的貢獻在於幫助創始人把握融資節和開拓融資渠道,特別是當企業的融資需要對接國際融資平臺之時(IPO或者巨型的私募),投資人在中介管理、人脈引薦和信用背書等方

    面,都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資源。投資人吃的就是資訊飯:資訊不對稱+資訊交易因此投資人可謂是三教五流無所不交,彙集各種資訊,可為被投企業介紹各類資源:技術、商務、政策等等。特別是中國的創業企業往往都是在開拓政策尚不明確的新領域,在由灰轉白過程中,創業企業特別需要投資人介紹資源搞定資質或牌照等核心資源。

    2010年12月,在北京宣佈買車搖號之前的兩三月內,聯想重金入主神州租車並在這段寶貴的視窗期內,大批次買車並掛上京牌。這件事情就很值得玩味。

    方向。投資人往往具有國際視野並橫跨多個領域,在指引方向和啟發思考上,也可以為創業者帶來增值。

    退路。能有兩次成功退出經驗的創始人,就是連續創業成功者了。成功的投資人往往都是n次經驗的隔壁老王,熟悉各種姿勢的退出:IPO、兼併收購、換股、借殼上市、換股重組、資產注入等

    等。而且在人脈上和利益制衡上,也能對退出環節的核心玩家一投行,往往能施加很大的壓力。因此無論在經驗上還是人脈上,只要和創始人利益繫結一致,勢必會給創始人及被投企業帶來極大價值,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退=退出

    退出和上面提到的退路略有不同,許多人認為基金投資的公司上市了,就算退出和賺錢了。殊不知,沒有變成現金的,都是虛空。退出有多種方式:股市上公開賣出股票或者 Block Trade、賣私有公司的老股給新投資人、尋求兼併收購以及兌換成現金等等。對於退出時機或者方式的把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筆投資的回報。因此別看有些基金無數PO的案例,但是細究起來,根本沒賺到太多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退出時機的選擇不夠好以騰訊為例,DG和李澤楷都是早期的投資人,大概以1億美元的估值出手;而MH作為接盤人,騰訊幾乎是其在中國唯一成功的投資,目前估值大約在700億美元左右,就這一個專案所獲得利潤,基本超過其他所有PE和VC在中國投資獲利的總和

    以上都是非主動的退出方式—選擇時機而出手反映了一個基金的嗅覺、敏感度以及退出技巧。當然也有一些積極主動出手退出的案例,這就更加反映了基金的資本運作能力,更加堪稱核心競爭力,因為往往是化腐朽為神奇。比如拉著有關聯的上市公司接盤砸在自己手中的另一上市的股票而最終獲利,然後這家公司的股票最後跌成翔害死無數小散;或者強行將自己手中某公司的股票賣給上市公司兌換成其股票,形成全面收購。商場如戰場,這些經典案例層出不窮,這才是終極競爭能力的舞臺。

    總結

    簡潔而經典在當前的環境下, Track Record可以簡化為成功的“投資+退出”完整閉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大佬可以教一下怎麼在LOL裡拿到風龍的減cdb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