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衛兵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另外兩個問題:司馬衷是不是傻子,以及傻到什麼程度。然後再說傳位的事。

    說司馬衷傻,源於《晉書》中的兩個段子:一是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司馬衷問,咋不吃肉粥尼?二是司馬衷聽見蛤蟆叫,問這是為官家叫呢還是為私家叫呢?

    這些話不知道是司馬衷何時說的,他被立為皇太子時虛年9歲,若是在此之前咱就別難為孩子了,司馬衷蜜罐里長大,一出生就在賽道的終點,不瞭解起點線上的殘酷也沒毛病。若是之後,甚至是即皇位之後(32歲),這事就另當別論了。“吃肉粥”或許是一種解決辦法——糧食不夠稀釋成粥,營養不夠打點野味放點肉,但這不是一個君主解決問題的方式。老百姓愛憎分明,感情表達熾烈,槽點關注卻十分單純,很容易將“肉”突出出來,連傻子都知道的道理你不知道,那你肯定更傻。

    至於蛤蟆為官叫還是為私叫的發問,則一直讓人費解,有點類似“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哲學思考,俺天資愚鈍不好做出評判。我們再看看其他例子。

    八王之亂時司馬衷被追殺,侍中嵇紹拼死護駕,血濺了司馬衷一身,左右要幫他洗他不讓,說這是嵇侍中的血——有點讓人感動奧。逼司馬衷讓位時,義陽王司馬威搶他的璽綬,司馬衷死活不鬆手,司馬威硬是掰開他的手指搶了過去——可以自行腦補一下畫面。司馬衷復位後搞清算,有人為司馬威開脫,司馬衷大搖其頭,說這小子掰我手指搶我璽綬,必須殺。你看看,該對誰好該恨誰司馬衷心裡明鏡兒似的。

    其實《晉書》對司馬衷做出了智商鑑定:“其矇蔽皆此類也。”是愚昧、無知。司馬炎這當爹的對兒子評價是“闇弱”——昏庸懦弱。綜合來看,對司馬衷比較客觀的判定應該是:愚鈍,或者說智力低下。你硬說傻也行,只要別認為是那種生活不能自理的傻子就行了。那現在我們的問題就有了,司馬炎為何不從他諸多兒子中挑個腦瓜好使的,非要傳位給一個智力不健全的呢?答案還是因為傻——傻人有傻福的傻。

    司馬衷是現存諸子中的老大(有個哥哥早夭),佔了天時。再就是當媽的並不嫌棄兒子,司馬炎後來也動過廢長立幼的心思,結果司馬衷他媽——皇后楊豔不同意,一句“立長不立賢”給懟了回去。還有司馬衷雖不堪,兒子司馬遹卻聰明伶俐深得司馬炎喜愛,說“此兒當興吾家”,欽定了隔代接班人,司馬衷也就父憑子貴地接了一棒。

    不過說到底還是因為司馬衷沒有傻到家,他要真傻到不分東西南北的地步,任誰說什麼司馬炎也不會傳位給他的——那不是自毀長城嘛,司馬炎又不傻。

  • 2 # 夜狼文史工作室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需要明白一件事。

    不是所有的中國皇帝都能像影視劇裡那樣,君臨天下,唯我獨尊,一言九鼎

    皇帝也不過是最高統治集團各路勢力共同推舉的代言人。

    而打造中國封建勢皇權的幾股勢力,分別是後戚、太監、門閥(唐宋以後為士大夫)。

    司馬炎不是不知道他兒子司馬衷的智力不足以作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但他雖然有二十多個兒子,看起來選擇很多,但是其實他別無選擇。

    首先司馬衷是楊皇后楊豔兒子,楊豔給司馬炎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司馬軌二歲就矢折了,司馬軌死後在楊皇后的再三堅持下,司馬炎於是就把九歲的司馬衷扶立為太子,司馬炎此舉在眾臣間引起很大爭議,因為朝中大臣也看出九歲的新太子智力不太正常,當時就連太子傅當朝元老衛瓘都不願袒護自己的學生,當著晉武帝的面指著皇帝的寶座說“此座可惜。”群臣的非議也讓司馬炎漸漸覺得司馬衷並不是合格的接班人,一度想改立太子。  

    楊皇后聞訊後勃然大怒,指責司馬炎不遵“立長”的“古制”,說想廢太子老孃就跟你拼命,司馬炎雖然後宮美女如雲,耳根子卻很軟很聽這位楊皇后的話,放棄了廢太子的想法。

    楊皇后當時在西晉王朝的影響力不限於後宮,司馬炎要想把江山傳給其它兒子,楊皇后這關不好過。

    其次,後來司馬衷娶的老婆,就是中國最有名的悍婦賈南風家的後臺太硬,賈家是西晉王朝最有勢力的門閥勢力,賈南風之老父是尚書僕射賈充的,司馬家的江山,靠的是賈氏、羊氏、荀氏幾家大門閥的支援,賈充那老頭,平時裡就不怎麼買司馬炎的帳,因為他的反對,滅吳這種大事也拖了好幾年,在晉武帝時代的政治影響力可見一斑。賈南風當了太子妃,司馬衷又多了幾大門閥勢力的支援,接班人的位置就更穩了。

    有意思的是這位太子妃賈南風不但奇醜無比,集盤古開天地來所有女人的缺點都集於一身了,狠毒、妒忌、殘暴、性慾強、權利慾望更強。根本沒把自己的白痴丈夫放眼裡。

    一次司馬衷所幸臨的宮女懷了司馬衷的龍種,賈南風大怒,把那名宮女抓來,用一支戟剌向該宮女的大肚子,並活活男嬰剖了出來。

    這件事被司馬炎知道了,司馬家被欺負成這樣,這還得了!,司馬炎下了廢賈南風的心。

    想法才起,一群又一群的大臣又跑來替賈南風求情,包括司馬衷的外公國丈楊駿,理由很簡單,除賈南風,就等於除賈氏,賈氏一除,江山不穩。

    你想想,司馬炎在位時,連廢個太子妃賈南風都作不了主,在接班人的問題上,他又有多少發言權。

  • 3 # 鐵錘文史

    司馬炎是一個聰明人,史書上說他“明達善謀,能斷大事,故得撫寧萬國,綏靖四方”,就是這麼個聰明人,卻把皇位傳給了一個傻子,成為他政治生涯最大的敗筆。

    司馬炎為什麼這麼做?我總結兩點:第一,女人誤了大事;第二,自己聰敏過頭了。

    第一,女人誤了大事。

    這個女人不是別人,正是司馬炎最喜歡的楊皇后,也是傻子司馬衷的親媽。司馬炎立太子的時候,長子司馬軌已經夭折,次子司馬衷是實際上的長子,立他為太子的時候才8歲,這時候還看不出智力上明顯的低下。等後來發現孩子不聰明,司馬炎想重新立太子,但是楊皇后堅決不同意,她的理由一是孩子還小,可以慢慢教育;二是太子不能隨便廢立,如果破壞了立長子的制度,今後傳位豈不亂了套?這句話擊中了司馬炎的軟肋,因為當初司馬昭有意立二兒子司馬攸為太子,只是眾臣認為司馬炎是長子,認為不立長子不吉利,才讓司馬炎成為了太子。後來楊皇后又把權臣賈充的女兒賈南風娶進門,增加了司馬衷的政治籌碼,司馬炎更加投鼠忌器。當然,這個賈南風可以稱得上晉朝的半個掘墓人了,正是在她手上,掀起了八王之亂的血腥歷史,此處略去200字。

    第二,司馬炎聰明過了頭。

    司馬炎立傻兒子,還有一個倚仗:兒子雖然傻,可是俺孫子聰明啊。原來賈南風沒有生育能力,於是司馬炎居然把自己的才人謝玖送給兒子,生了一個孫子叫司馬遹。這個孩子可是聰明過人,據說有一次宮殿失火,司馬炎登樓檢視,5歲的小傢伙居然知道提醒爺爺說,夜裡情況不明,皇帝爺爺不能站在明處,讓燈光照到臉上會暴露目標,很危險。所以司馬炎認為將來這個孫子一定能夠中興王室。為了防止嫉妒心超強的賈南風皇后背後下黑手,又讓這個孫子和其他幾位王都外地分別鎮守重鎮,並且在朝廷裡面也設計了複雜的制約機制。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歷史根本沒讓孫子成為主角。司馬炎死掉沒兩年,楊皇后特意招進來的媳婦賈南風發動政變,第一槍就是殺掉了楊皇后的父親,朝中權臣楊駿,隨後變成血流成河的八王之亂。在司馬家族狗咬狗一嘴毛的時候,劉曜攻入長安,推翻西晉王朝,掀開了五胡十六國的百年動亂時代。

    總結:司馬炎立傻兒子當皇帝,有苦衷,也有自己的算計,可惜,搞砸了。

  • 4 # 歷史簡單說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問題,第一司馬衷究是不是白痴,第二司馬炎為什麼傳位給司馬衷,我們分開來講。

    司馬衷是白痴嗎?

    首先,我們先來看晉書裡面的總結,晉書對司馬衷的評價是【矇蔽皆此類】,司馬炎對司馬衷的評價是【闇弱】(昏庸懦弱)總的評價就是白痴一個。那我們來看看晉書所列舉的小事情能不能說明司馬衷是不是白痴。

    第一件事情,司馬衷聽到青蛙叫,就問隨從說,這個青蛙是為公家叫,還是為私家叫呢?

    第二件事情,天下發生饑荒,很多百姓都餓死了,司馬衷說,沒有糧食吃,怎麼不喝肉呢?

    第三件事情,司馬衷被追殺,侍中嵇紹護駕,血濺到了司馬衷身上,司馬衷不讓洗,說這個是嵇紹的血,不要洗。

    第四件事情,司馬倫逼司馬衷退位,司馬威去搶璽綬,司馬衷不肯,司馬威就硬掰開司馬衷的手指搶過去,後來司馬衷復位想殺司馬威,有人說司馬威罪不至死,司馬衷說司馬威掰開我手指頭,一定得殺。

    司馬炎為什麼要傳位給司馬衷?

    我覺得司馬炎傳位於司馬衷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司馬衷嫡長子(雖然是次子,但是長子已過世),司馬炎立嫡長子是【順從王公卿士之議】

    第二,司馬炎幾次對司馬衷進行考驗,都被賈后矇蔽過關,司馬炎以為司馬衷有所好轉。

    第三,司馬衷之母是弘農楊氏,而妻子是賈氏,母妻兩族都是大士族。

    第四,司馬衷雖然不行,但是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卻很聰明,這個與朱棣因為朱瞻基而傳位於朱高熾,康熙因為乾隆傳位於雍正,都是因為好聖孫的原因。

    第五,司馬炎很聽司馬衷之母楊皇后的話,司馬衷娶太子妃的時候,司馬炎原本是打算讓娶衛氏的,可是楊氏認為賈氏好,司馬炎聽了,司馬炎想娶卞氏女的時候,楊後不讓,他也同意了。

    也就是說,種種原因,所以司馬炎只能傳位給司馬衷。

  • 5 # 思庇屋

    晉武帝是西晉開國皇帝,既然是開國皇帝自然是有本事、有能力和有作為的,不然也建立不起和管理這麼一個超級大國,這是勿庸至疑的。

    晉武帝自從滅吳後,就覺得萬事大吉了,可以高枕無憂了,他並不像李世民、朱元璋、朱棣、康熙他們,打下江山和穩固政權後還是跟以前一樣一如既往,時刻保持一種高度警惕性,防患於未然,未雨綢繆,不斷勵精圖治,晉武帝自認為江山已穩固並開始驕奢淫逸。這是這個政權不能維持長久的一個主要原因。

    據說晉武帝后宮過萬,而且年富力強,下面的兒女也自然不在少數,但據史料記載,晉惠帝司馬衷是由皇后所生,是晉武帝次子,生性弱落,是不是先天弱智史書沒交待,但我個人認為:在古代,帝王要掌控一切,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自古只有開國之君或是培養得很好的繼承者才有能力君臨天下,中國古代有四百多位皇帝,真正有本事的不多,除了我們熟知的那些偉大君主,就是那些還能維持局面的那些個君王,其次就是那些一般的君主了,司馬衷應該屬於第三類,如果拿帝王相比,他在前兩類人面前可能就是一個傻子,但比普通老百姓要好,我們要設身處地的考慮他的處境。下面的大臣個個那麼強勢,他壓得住嗎?他和朱元璋的孫子建文有什麼區別嗎?就是正常一個人都嚇傻啦。

    長子二歲夭折,然後由司馬衷繼任,這是符合祖制的,也不會出現黨爭,避免康熙朝太多的王子之間的一個明爭暗鬥,耗費國家太多的精力。

    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沒有了黨鬥,就有了外戚爭權,司馬炎死後的的楊氏與賈氏的爭鬥直接引發了“八王之亂”導致西晉王朝風雨飄搖,最後被匈奴劉淵滅亡。

    縱視歷史,沒有哪個朝代是直接被外敵打誇的,都是被自己打誇,然後外敵趁機而入。所以一個朝代要想長遠,必須內部團結一致對外,方可立於不敗之地,歷史沒有偶然,只有必然。

  • 6 # 代牧益州閻文平

    司馬衷的生母司馬炎元后楊豔堅持嫡長子繼承製。

    司馬衷下面有一個聰明兒子司馬遹,被視為理想的接班人。

    司馬炎給司馬衷搞過一個測試,但作弊空間很大,果然被賈南風作弊,主要目的應該是堵住反對司馬衷繼位的衛瓘等人的嘴,而沒有多真心地考察司馬衷的能力。

    從司馬衷還認得“嵇侍中之血”來看,他更像一個宅壞了的青年。但如果智商正常,一個三十二歲的皇帝為什麼又需要輔政大臣呢?(雖然不是特例,毫無弱智跡象的漢明帝三十歲登基也被安排了輔政大臣)

    有一篇文章或可供參考:

    劉馳,《晉惠帝白痴辨──兼析其能繼位的原因》,原載《中國歷史大辭典通訊》第4期(1984)

    司馬炎給司馬衷、司馬遹都安排了豪華的班底。

    看到有回答說到賈南風,我也多說幾句,賈南風為了爭權反噬婆婆家我不想洗,但作為一個執政者,她主政期間,忠良張華在其位,“海內晏然”“朝野寧靜”,等到她不聽老人言,一心拿掉司馬遹,才給自己掘了墳墓,給了司馬倫可乘之機。司馬倫執政比賈南風差遠了,後來整個西晉也在種種作用下終於一去不返。

  • 7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晉武帝把皇位傳給晉惠帝之前其實關於晉武帝自己怎麼繼承掌權的還有一段小插曲,即在曹魏末期,司馬昭當政,司馬昭喜愛自己的幼子司馬攸,有意讓司馬攸繼承王位,不過當司馬昭流露出這個意思的時候,眾臣反對,一是司馬炎是長子符合宗法制下的嫡長子繼承製,二是司馬炎又沒有犯什麼過錯,最終司馬昭還是將王位傳給了司馬炎,這才有了司馬炎掌權後的篡位建國。

    現如今同樣的問題出現在了司馬炎立自己哪個兒子為太子的事情上,司馬衷是自己的長子,在宗法制下是符合嫡長子繼承製的。

    其次司馬衷雖然有點痴傻,但自己的幾次測試司馬衷都過關了,這給晉武帝司馬炎造成了一種假象即司馬衷雖然有點痴傻,但思維還是清楚的。

    第三自己寵愛皇后楊豔臨終前的遺言對他也有一定的影響。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司馬衷雖然有點痴傻,但司馬衷的兒子自己的孫子司馬遹讓司馬炎很喜歡,他曾對群臣說:此兒當興我家。

    最後一點司馬炎考慮到天下已經安定,周邊又有宗室拱衛,他對司馬衷的定位就是守成之君,百年之後傳位給自己的孫子,晉朝就可以繼續國運恆久了,綜合以上幾點原因,最終司馬炎將皇位傳給了晉惠帝司馬衷。

    可惜想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晉惠帝登基後,權力被賈南風掌握了去,自己心愛的孫子也被害死,繼而司馬皇族不滿賈氏專政,開始了互相攻伐的八王之亂,西晉開始走向沒落。

  • 8 # 實夢閣

    1.古代皇帝不和兒子住一起的,不是朝夕相處,他並不知道兒子是傻子。曾經他對這事有所懷疑,想要考考兒子,結果太子妃賈南風很厲害,想辦法糊弄過去了。

    2.晉惠帝司馬衷是司馬炎的皇后所生,晉武帝很愛這個皇后楊豔。楊豔死後,司馬炎的繼任皇后是楊豔挑好的,自己的堂妹,就是為了保全兒子和楊家的勢力。司馬炎想要廢太子的時候,皇后拼命求懇,就打消了念頭。

    3.還有一種說法,司馬衷的長子司馬遹,是司馬炎賜給兒子的宮女所生,司馬衷長子出生的時候,他年紀還很小,所以司馬遹有可能是司馬炎的兒子。就算司馬衷是傻子,最後繼位的是司馬遹也不錯,司馬炎很喜歡司馬遹。

  • 9 # 我是趙帥鍋

    說起司馬衷,大家自然會想到他的那句千古名言:何不食肉糜?也正是因為這句話,很多人覺得司馬衷中國歷史上最白痴的皇帝。當然,司馬衷確實智力有問題,雖然談不上是白痴,但的確比正常人要愚鈍要傻。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智力有問題的人,卻成功呆在太子之位上22年,並且在司馬炎的二十多個兒子中脫穎而出成為皇帝,這可以想象嗎?相信很多人會肯定會有這樣的疑惑,司馬炎為什麼要讓一個傻子當皇帝?難道就沒有人站出來反對嗎?

    大家知道,在中國歷史上繞太子而產生的權力爭鬥,那從來都是非常激烈的。僅僅三國這段歷史,先是袁紹的兩個兒子為爭奪權力大打出手,接著是曹丕曹植兄弟的明爭暗鬥,以及孫權的太子和魯王相爭。

    但是,在司馬衷當太子的22年裡,晉帝國卻從來沒有發生這種太子之爭,甚至反對太子地位的人,也有寥寥幾個人,而且還是含糊其詞的表達過幾次。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在晉帝國內部,支援司馬衷當太子的力量一直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以至於連皇帝和皇后都不敢輕易做改變。

    事實上,做為軍政大佬們,實際上很少會有人反對司馬衷當太子的。因為,未來的皇帝智力有問題,對普遍軍政大佬而言;絕不是壞訊息,這意味著屬於皇帝的權力,將來可以讓軍政大佬們共同分配,大家的權力和地位都將大大提高。

    更可況,與一個強勢皇帝相處,那是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革職或殺頭,但司馬衷這種人當了皇帝,他們自然不會有這種威脅。

    在這種背景下,帝國軍政大佬、豪門代表們自然不會反對司馬衷的太子地位。既然普遍軍政大佬、豪門代表都不反對司馬衷的太子地位,司馬炎自然也不會想去動搖太子的地位,否則,他豈不是把自己置於所有人的對立面?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司馬炎最好的結局,恐怕也就是提前退休。

    而且,司馬炎自己恐怕也是希望司馬衷當太子。因為,一個聰明能幹又強勢的接班人,不僅讓各軍政大佬害怕,就是皇帝本人,也會忍不住害怕的。

    雖然說,每個皇帝都希望把自己的皇位交到自己兒子手上,但前提是必須等自己死後。但是,如果皇帝的接班人太過能幹強勢,隨著皇帝本人年齡越來越大,他心中恐怕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因為這種接班人,保不準哪天就選擇提前接班。

    但是,司馬衷這種人當太子,司馬炎顯然不會有這種擔心。所以從皇權與太子的矛盾去看,司馬炎自然也會立司馬衷當太子。

    與此同時,楊皇后也一直支援司馬衷當太子,雖然楊皇后並不是只有司馬衷一個兒子,但只有司馬衷智力有問題,如果他當了皇帝,顯然沒有能力處理國家大事,這個時候楊氏家族作為外戚自然可以名正言順的執掌大權。

    所以說,既然皇帝、皇后以及各級軍政大佬都支援司馬衷作為接班人,那他成為皇帝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10 # 錢品聚

    歷史上著名的“何不食肉糜”,正是出自於司馬衷之言。

    晉惠帝·司馬衷

    而說起司馬衷,永遠也繞不開他的父親,晉武帝——司馬炎。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孝惠皇帝諱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也。

    公元265年,世襲晉王的司馬炎篡位成功,徹底取代曹魏,建立起三國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史稱西晉。

    晉武帝·司馬炎

    然而自西晉建立伊始,整個朝堂上下,卻始終充斥著腐敗之風,更經過長期發展,逐漸形成以門閥士族為核心的權貴集團,晉武帝司馬炎雖有心整治,卻對早已根深蒂固的特權階層望而無力。

    《晉書》·房玄齡:平吳之後,天下乂安,遂怠於政術,耽於遊宴,寵愛後黨,親貴當權,舊臣不得專任,彝章紊廢,請謁行矣。

    最後為了防止門閥勢力篡權,司馬炎竟然恢復分封制,大封晉室宗親,卻不料為日後的八王之亂埋下隱患。

    乃至於前期勵精圖治,使晉朝初期呈現出一片繁榮,創造出“太康之治”的司馬炎,又在執政後期荒淫無度,於是日漸為身體倍感憂慮的司馬炎,便開始著手考慮接班人的問題。

    冊立太子非同小可,事關國家社稷,更事關晉室能否傳續千古,司馬炎自然也很頭疼。

    但實際情況,卻令其更加無奈。

    長子司馬軌僅兩歲便夭折,嫡長子的頭銜,自然落在了司馬衷的頭上,雖然司馬衷天生痴傻,但熟知前人廢長立幼引起過諸多禍端的司馬炎,還是傾向於立嫡長子為接班人。

    一方面他認為自己的成功,與當初身為嫡長子能夠世襲爵位分不開關係,當初他的父親司馬昭突然病亡,正是由於自己嫡長子的身份,才得以世襲晉王,從而在日後有條件逼迫魏元帝退位。

    另一方面,冊立嫡長子是歷史原則,很多皇帝都是因為“廢長立幼”,而惹出爭權奪勢的大禍,為了規避這種可能性,司馬炎便把司馬衷考慮進了接班人的選擇範圍。

    同時他也有些僥倖的想法,朝堂內外如此多的忠臣良將,即使接任大統的是個傻兒子,但有這麼多人輔佐,應該也不會出現大的差池。

    最後還有一個客觀因素無法忽略,傻兒子司馬衷是楊皇后所生,早在晉朝建立初期,楊皇后便有意發展家族勢力,再加上司馬炎為了開國初期的時局穩定,大封王室宗親,與楊皇后有裙帶關係的楊氏族人也獲封官爵,比如她的父親楊駿,仰仗楊皇后的朝中地位,在晉室內權傾朝野,所以司馬炎顧忌楊家勢力,不得不將宗親情緒考慮其中。

    楊駿

    綜合多方因素,最終迫使司馬炎於泰始三年,即公元267年正月丁卯日,冊立司馬衷為皇太子,時年只有九歲。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泰始三年,立為皇太子,時年九歲。

    之後到了司馬衷十三歲,在皇后楊豔的運作下,再經過晉武帝司馬炎的授意,迎娶了賈充的女兒賈南風。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更娶南風,時年十五,大太子二歲。泰始八年二月辛卯,冊拜太子妃。

    賈充即是晉朝開國大臣,曾參與鎮壓淮南二叛,甚至指使大將成濟,用長戟弒殺了魏帝曹髦(máo),所以賈充對司馬家,可謂忠心耿耿,也深得司馬家族信任,尤其是晉朝開國以後,賈充更被委以重用,曾一度官至太尉。

    賈充影視劇照

    讓司馬炎迎娶賈南風,其實是楊豔有有意為之,在迎娶之前,晉武帝認為這個傻兒子難當大任,便私下找皇后楊豔商量,想廢長立幼,誰知楊豔卻不同意,反問晉武帝:“立長子為太子,是遵照嫡長的順序來立,又不是按照是否有才的標準,再說已經確立太子,怎麼可能輕易再做變動?”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統,密以語後。後曰:“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

    楊豔影視劇照

    而為了幫助司馬衷鞏固太子地位,楊豔便提議為其選妃,恰好重臣賈充的妻子郭氏,求人賄賂楊豔,請求楊豔能夠幫忙讓自己的閨女賈南風成為太子妃,楊豔答應了郭氏的請求,便等到晉武帝和她商議冊立太子妃一事時,主動提出,應考慮大臣賈充的女兒,但晉武帝的意思是,應該選擇大臣衛瓘(guàn)的女兒,於是楊豔便盛讚賈南風為人賢良淑惠,獨具美德云云,隨後又找來太子太傅荀顗(yǐ)進言,勸說晉武帝同意這門親事,不久之後,終於做通了司馬炎的思想工作,使其不再考慮衛瓘的女兒,而是確定太子妃為賈南風。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初,賈充妻郭氏使賂後,求以女為太子妃。及議太子婚,帝欲娶衛瓘女。然後盛稱賈后有淑德,又密使太子太傅荀顗進言,上乃聽之。

    (注:一般也認為,選立太子與選立太子妃這兩件事,都可視作司馬炎一生最大的政策失誤,直接導致“八王之亂”的嚴重後果。)

    楊豔這麼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受人賄賂,另一方面的最大原因,我個人認為,應當是楊豔試圖以這種政治聯姻的方式,加強王室與重臣之間的聯絡,從而為司馬衷提供一層保護,因為畢竟賈充是晉室重臣,當年晉朝開國,他也立下汗馬功勞,在朝中的影響力很大,如果賈南風能成為太子妃,將司馬衷的利益與賈家捆綁在一起,對於司馬衷大有保障,同時賈充一門在晉武帝眼裡也算是忠烈,講究的門當戶對方面,無絲毫不妥。

    賈南風

    但壞就壞在,太子妃賈南風實在太過聰慧,乃至司馬衷即位以後,憑藉精明才幹,竟然獨斷朝政,這是司馬炎,甚至是皇后楊豔都沒能想到的。

    (補充一個小細節,晉武帝司馬炎曾說賈南風是“醜而短黑”,而且在晉朝,賈南風是出了名的醜,連撰寫《晉書》房玄齡也直言不諱。)

    《晉書·南風傳》:惠賈皇后,諱南風,平陽人也,小名旹。父充,別有傳。初,武帝欲為太子取衛瓘女,元后納賈郭親黨之說,欲婚賈氏。帝曰:“衛公女有五可,賈公女有五不可。衛家種賢而多子,美而長白。賈家種妒而少子,醜而短黑。”

    但關於賈南風的聰慧,有一事可以說明:

    起初司馬炎連同朝中大臣,皆認為司馬衷不聰慧,所以一直有意出題測試司馬衷,之後便在一次宮廷宴會上,司馬炎親自出了幾道關於時政的題目,交於司馬衷作答。

    而當時賈南風作為東宮屬宮,也隨司馬衷參與宴會。

    賈南風心知肚明,依照司馬衷的腦子,就算想破大天也答不出,所以她急中生智,陪同司馬衷離開宴會,迅速找來一名文臣幫忙代答,文臣果然學識淵博,迅速答出一篇文采斐然的回答,但旁邊的大臣張泓看了,卻皺起眉頭,對賈南風說:“這篇文章引經據典,文采出眾,皇帝一看就知道肯定不是司馬衷寫的,甚至還會追究代答者,難免就會大禍臨頭。倒不如讓我來代答,直言以對,用白話想到什麼寫什麼,之後再讓太子謄寫一遍即可。”

    賈南風一聽此言,頓覺有理,連忙說好,並許諾若通過了這次考驗,日後定與張泓共富貴。

    於是張泓很快用大白話,重新寫了一篇回答草稿,再交於司馬衷,讓其照抄了一遍,回到宴會呈於司馬炎。

    司馬炎接過一看,頓時眼前一亮,原本以為傻兒子答的不成體統,沒想到竟然還不錯,雖然文采欠佳,卻也算對時政加以點評,這使司馬炎龍顏大悅,心中對司馬衷的顧慮,頓時也消散幾分。

    《晉書·列傳三十一》:帝常疑太子不慧,且朝臣和嶠等多以為言,故欲試之。

    盡召東宮大小官屬,為設宴會,而密封疑事,使太子決之,停信待反。

    妃大懼,倩外人作答。答者多引古義。

    給使張泓曰:“太子不學,而答詔引義,必責作草主,更益譴負,不如直以意對。”

    妃大喜,語泓:“便為我好答,富貴與汝共之。”

    泓素有小才,具草,令太子自寫。

    帝省之,甚悅。

    透過這件軼事,足以展現出賈南風的聰慧與臨危不亂。

    賈南風藝術畫

    如果當時司馬衷回答不了司馬炎提出的問題,勢必會影響最終的皇位繼承,所以賈南風和張泓等人的幫助,顯得猶為重要。

    一方面令司馬炎非常滿意,另一方面也使司馬衷更加依賴賈南風。

    果不其然,等到司馬衷登基以後,最為依賴的人,正是他的妻子賈南風,甚至因為她的生性嫉妒,都不敢去寵幸其他妃子,同時司馬衷的懦弱,也為日後賈南風的獨斷朝政埋下伏筆。

    《晉書》:更娶南風,時年十五,大太子二歲。泰始八年二月辛卯,冊拜太子妃。妒忌多權詐,太子畏而惑之,嬪御罕有進幸者。

    到此,看似司馬衷的太子之位已經坐實,而日後登基也只是時間問題,但中間又出了一些變故,正是司馬衷的母親楊豔病逝。

    雖然楊豔在朝中的勢力很大,尤其以楊氏宗親為首的政治集團權傾朝野,但她本人和晉武帝司馬炎的感情卻非常深厚,不料在泰始年間,楊豔患上重病,又恰逢司馬炎下詔在民間廣選妃子,其中大將胡奮的小女胡芳最為得寵,被司馬炎封為貴人,稱胡夫人。

    胡奮

    身患重病的楊豔便因此擔心自己死後,司馬炎會再立胡夫人為新皇后,進而會影響到兒子司馬衷的登基問題。

    楊豔影視劇照

    因為如果胡夫人得寵,被立為新皇后,為司馬炎再填一子,大機率情況會比司馬衷健康聰慧,那司馬衷的太子地位勢必會受到威脅,再進一步說,胡芳被立為皇后,之前仰仗楊豔的楊氏集團,也必然會受到打擊,或者說是影響,胡芳的父親胡奮也是朝中重臣,到時候胡芳成為皇后,提拔自己的家族,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基於這個層面的考慮,再加上能使自己的兒子順利登基,楊豔便在臨終前所託司馬炎:“倘若我死了,就選我叔父楊駿的女兒楊芷入宮為妃,她天性聰慧,才貌雙全,皆不輸於我,希望陛下能順我臨終之意,立她為皇后,統領六宮。”

    楊芷

    古人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而楊豔又是司馬炎深愛一生的皇后,即使司馬炎心裡不情願,但最後還是點頭答應了楊豔的請求,而且史書上還說,“帝流涕許之”,可見司馬炎的確很愛這位相守一生的楊皇后,竟然流著淚答應了楊豔的遺願。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及後有疾,見帝素幸胡夫人,恐後立之,慮太子不安。臨終,枕帝膝曰:“叔父駿女男胤(楊芷,字男胤)有德色,願陛下以備六宮。”

    因悲泣,帝流涕許之。

    泰始十年,楊豔病逝,司馬炎遵照她的遺託,選其堂妹楊芷入宮,立為新皇后。

    於此,原本楊氏集團因楊豔病故可能出現的失勢,被取而代之的楊芷所鞏固,楊家兩女皆為皇后,使得楊氏宗親的權力進一步加深,乃至於確保楊豔之子司馬衷能順利登臨帝位。

    到這一步,司馬衷登基路上的阻礙已經基本消除,縱觀司馬衷生平,阻礙他成為皇帝的因素,大致可總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先天因素。

    第二,司馬炎廣選民女,擴充後宮。

    第三,智商測試。

    第四,群臣意見。

    再說這四點阻礙如何被消除,使得司馬衷這個傻太子,最終能夠順利登基的?

    第一個阻礙,司馬衷的先天因素。

    如何解決:司馬炎迫於局勢權衡,多方考慮。

    司馬衷天生痴傻,這是晉室中人盡皆知的事實,乃至於朝中大臣多次勸諫晉武帝,另立太子。

    《晉書·房玄齡》:爰至未年,知惠帝弗克負荷……遂與腹心共圖後事,說者紛然,久而不定。

    然而因為前文所述的複雜原因,迫使司馬炎基於立嫡長子的原則,以及出於局勢的權衡,同時為了照顧楊氏宗親的情緒,最終冊立天生痴傻的司馬衷為太子。

    補充一點:司馬衷的弟弟,也就是司馬炎的三兒子司馬柬,其實最初也是皇位最有力的競爭人選,但司馬炎堅持認為,自己的皇位就是透過父親司馬昭“立嫡長子為太子”的原則得到的,所以他也認為,應該首要考慮嫡長子,即使次子再聰明,也不能立為太子,否則就會因為“廢長立幼”而引發意想不到的禍端。

    (註明:司馬衷本為司馬炎第二子,但因司馬炎長子司馬軌只有兩歲就夭折,所以只有嫡長子的名義,卻沒有實質意義,因此司馬衷成為客觀事實上的嫡長子。)

    第二個阻礙,司馬炎寵愛胡芳,司馬衷母親楊豔病逝,可能導致楊氏宗親失勢。

    如何解決:司馬炎遵照楊豔遺願,立其堂妹楊芷為新皇后。

    雖然司馬炎選妃的本意與司馬衷無關,但站在皇后楊豔的角度看來,她的病逝,將會給自己的兒子登基帶來一定風險,在世的時候能處處保護,可一旦辭世,使胡夫人得寵,尤其司馬炎萬一立胡夫人為新皇后,那勢必將影響到自己的兒子繼位,所幸其臨終所託遺願,司馬炎照辦,便在楊芷被立為新皇后之後,得以消除這方面的風險,然而卻也為日後的“中朝之亂”,早早留下了禍端。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及後(皇后楊豔)有疾,見帝素幸胡夫人,恐後立之,慮太子不安。臨終,枕帝膝曰:“叔父駿女男胤(楊芷,字男胤)有德色,願陛下以備六宮。”因悲泣,帝流涕許之。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 二楊(楊氏姐妹)繼寵,福極災生。

    第三個阻礙:智商測試。

    如何解決:太子妃急中生智,找人代答,順利透過。

    雖然“智商測試”這四個字看起來有些莫名喜感,作為古代的一國之君,竟然還要被人懷疑智商,說出去怕要被人笑掉大牙。

    但結合司馬衷的自身條件來說,倒也合乎情理,如果他答不上來,就會落人口實,更加認定他是真傻,間接成為司馬炎廢除他太子之位的理由。

    不過,幸好小小年紀的太子妃賈南風機智過人,否則無法完成測試的司馬衷,最終能否當上皇帝,就真的前路未卜了。

    《晉書·列傳三十一》:帝常疑太子不慧,且朝臣和嶠等多以為言,故欲試之。

    盡召東宮大小官屬,為設宴會,而密封疑事,使太子決之,停信待反。

    妃大懼,倩外人作答。答者多引古義。

    起碼司馬炎再願意冒險,也不會在立太子這件事上開玩笑,尤其是如果司馬衷通過不了測試,朝中大臣勢必由此事啟奏,就算不會有人明面上書廢黜太子,但司馬衷肯定會淪為朝中笑柄,順帶著司馬炎也會面上無光,而後世對於司馬炎的評價,也會“昏多明少”。

    但這也的確成為司馬炎一生中最大的失誤,即冊立太子一事上,遵從立嫡長子的原則,同時還允許迎娶賈南風為太子妃,直接導致後來“八王之亂”等一系列中朝之亂的爆發。

    第四個阻礙:群臣意見。

    如何解決:司馬炎自己想通了,或許能隔代優秀,便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了自己的孫子,司馬遹(yù)身上。

    司馬遹

    早在立司馬衷為太子之初,朝中群臣便皆持反對意見,畢竟如我上文所說,司馬衷並非遲鈍,也非愚笨憨厚,而是真正的天生痴傻,所以當司馬炎提出要立司馬衷為太子後,朝中群臣紛紛反對,乃至眾說紛紜,立太子一事也因此久而未定。

    但因為司馬衷長子司馬遹(yù)的出生,事情迎來了轉機,司馬遹幼年時便展現出過人的聰慧,司馬炎盛讚他“有其高祖父司馬懿之風”,而甚得司馬炎的疼愛,所以司馬炎認為,即使現在的司馬衷痴傻,但等到許多年以後司馬衷退位,司馬遹繼位,將使晉室再次迎來發揚,所以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了自己的孫子,司馬遹身上。

    《晉書》:爰至未年,知惠帝弗克負荷,然恃皇孫聰睿,故無廢立之心。

    因為不能隔代立年僅五歲的孫子司馬遹為太子,所以司馬炎依照之前的決定,立司馬衷為太子,然而於私,他卻對司馬遹非常重視,嚴加對其的培養,起碼在司馬遹的年少時期,始終展現出才智過人的品行和雄心壯志。

    (注:司馬遹非皇后賈南風所生,其生母為司馬衷姬妾:謝玖。)

    至於他長大成人後變得殘暴成性,甚至在史書裡留下罵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與本文無關,暫不贅述,望諒解。

    至此,司馬衷登基路上的全部阻礙,基本已經完全消除,唯一可能稱得上是變故的叔父司馬攸,則在群臣建議下被髮往齊國,最後含恨而死,至於他的一個弟弟司馬柬,我前文也說了,司馬炎雖然對司馬衷搖擺不定,但堅持“立嫡長子為太子”的原則,所以即使司馬柬很正常,也很聰明很能幹,但最後只是封了一個王,而帝位仍舊是司馬衷的,直到:

    太熙元年,即公元290年的四月二十日,晉武帝司馬炎在操勞一生後駕崩,皇太子司馬衷繼位,稱晉惠帝,改年號為永熙。

    到此,司馬衷這位在歷史上留下諸多爭議的“傻子皇帝”,正式走上歷史舞臺,然而他的皇權卻並不穩固,由於太過信任和依賴皇后賈南風,導致皇后賈南風獨斷專政,而司馬衷本人毫無主見。

    另外在司馬炎病重臥床之際,楊豔的叔父楊駿,即楊芷的父親,也正是楊氏宗親的領頭人物,他趁司馬炎病重,排擠眾多群臣,只剩他自己守在司馬炎的床前伺候,更趁此時機,以司馬炎之名義大肆提拔族親,在朝中提攜親信,可謂仗著司馬炎意識渾濁,大權獨攬。

    另由於司馬炎沒有安排任何大臣接任國家大事,也沒留下對於哪位重臣的臨終囑託,開國功臣也均已去世,所以無人在司馬炎病危時站出來主持大局,這就導致楊駿見縫插針鑽了空子,在司馬炎病危的時候,天天陪伴,日夜堅守,朝中大臣一見此等情形,便認為司馬炎是將國家大計託付於楊駿,因此楊駿在這段時間,不論提拔哪位官員,竟無人敢出言反對。

    實際上司馬炎已經老糊塗了,又趕在病危彌留,意識不清不楚,等他清楚的時候,才發現楊駿胡亂任用官員,當即發怒,要中書下詔,有意託孤於汝南王司馬亮,命其回朝主持大局。

    司馬亮·司馬炎的叔父

    但這時候,前皇后楊豔死後繼任的皇后楊芷,發揮出巨大作用。

    什麼作用呢?

    她竟然把司馬炎的手諭暗自藏了起來。

    楊芷影視劇照

    因為中書監華廙(yì)得了司馬炎的口諭,說下詔,但詔書卻遲遲未送達到中書監,華廙只好親自去找楊駿要詔書,接連索要多次,可楊駿就是死活不給,每天都換各種理由予以推辭。

    最後,司馬炎差一口氣昇天,楊芷趁此時機去請求,讓自己的父親楊駿輔政司馬衷,彌留之際的司馬炎沒說一句話,只是輕輕點了點頭,未過兩天,便與世長辭,時年55歲。

    而一代傻子皇帝司馬衷,便在楊駿輔政,以及皇后賈南風包藏野心的時局下,登基稱帝,任楊駿為太傅,號晉惠帝,時年三十一歲。

    後人對於晉惠帝司馬衷的評價,多有爭議,但總的來說都有較為一致的觀點,首先是司馬衷的懦弱,其次是無能,再者是他的天生痴傻,比如著名的“何不食肉糜”,就是從他口中說出,現代代指對事物理解不全面,雖然說他完全是個弱智低能兒,略有不妥,但因為種種複雜原因而被推上帝位,卻最終毫無建樹,完全任由皇后賈南風獨斷朝政,總歸無法給出積極評價。

    至於他是否真如歷史上所說那般痴傻,已無從具體考證,但我個人傾向於,司馬衷只是愚笨,太過實誠,並不是真的白痴,擱現在的話說就是鋼鐵直男,從小到大腦子一根筋,所以看到天下鬧饑荒,百姓沒飯吃,只能吃草根扒樹皮,他才會說:

    典故·“何不食肉糜”

    當然還是那句老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希望隨著考古出更多史料,歷史能給予我們真正的答案。

    然而司馬衷登基沒多久,皇后賈南風逐漸顯露出自己的野心,卻因為太傅楊駿以及楊氏家族的插手阻扼,而屢屢不得大權。

    於是賈南風便有意謀害權傾朝野的楊駿家族,先是密謀勾結中郎孟觀,還有寺人監董猛等人,先後誅殺了楊駿,再廢太后楊芷,竟透過一系列手段將晉室內耕耘多年的楊氏家族連根剷除,此後更將汝南王司馬亮誅殺,此舉也徹底激發了司馬宗室對於賈南風的仇恨。

    由此,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八王之亂”,徐徐拉開了大幕。

    一場舉世皆亂的動盪,隨之而來。

    ——————

    ——————

    參考文獻: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房玄齡:孝惠皇帝諱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也。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泰始三年,立為皇太子,時年九歲。

    ——————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平吳之後,天下乂安,遂怠於政術,耽於遊宴,寵愛後黨,親貴當權,舊臣不得專任,彝章紊廢,請謁行矣。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更娶南風,時年十五,大太子二歲。泰始八年二月辛卯,冊拜太子妃。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統,密以語後。後曰:“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初,賈充妻郭氏使賂後,求以女為太子妃。及議太子婚,帝欲娶衛瓘女。然後盛稱賈后有淑德,又密使太子太傅荀顗進言,上乃聽之。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三十一》:帝常疑太子不慧,且朝臣和嶠等多以為言,故欲試之。

    盡召東宮大小官屬,為設宴會,而密封疑事,使太子決之,停信待反。

    妃大懼,倩外人作答。答者多引古義。

    給使張泓曰:“太子不學,而答詔引義,必責作草主,更益譴負,不如直以意對。”

    妃大喜,語泓:“便為我好答,富貴與汝共之。”

    泓素有小才,具草,令太子自寫。

    帝省之,甚悅。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更娶南風,時年十五,大太子二歲。泰始八年二月辛卯,冊拜太子妃。妒忌多權詐,太子畏而惑之,嬪御罕有進幸者。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及後有疾,見帝素幸胡夫人,恐後立之,慮太子不安。臨終,枕帝膝曰:“叔父駿女男胤(楊芷,字男胤)有德色,願陛下以備六宮。”

    因悲泣,帝流涕許之。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爰至未年,知惠帝弗克負荷……遂與腹心共圖後事,說者紛然,久而不定。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及後(皇后楊豔)有疾,見帝素幸胡夫人,恐後立之,慮太子不安。臨終,枕帝膝曰:“叔父駿女男胤(楊芷,字男胤)有德色,願陛下以備六宮。”因悲泣,帝流涕許之。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 二楊(楊氏姐妹)繼寵,福極災生。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帝常疑太子不慧,且朝臣和嶠等多以為言,故欲試之。

    盡召東宮大小官屬,為設宴會,而密封疑事,使太子決之,停信待反。

    妃大懼,倩外人作答。答者多引古義。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爰至未年,知惠帝弗克負荷,然恃皇孫聰睿,故無廢立之心。

    ——————

    《晉書·南風傳》:惠賈皇后,諱南風,平陽人也,小名旹。父充,別有傳。初,武帝欲為太子取衛瓘女,元后納賈郭親黨之說,欲婚賈氏。帝曰:“衛公女有五可,賈公女有五不可。衛家種賢而多子,美而長白。賈家種妒而少子,醜而短黑。”

  • 11 # 南方鵬

    司馬炎有二十六個兒子,早夭八個剩十八個,提行前三的兒子是武元皇后楊豔所生,長子司馬軌早夭。司馬炎襲封晉王位後,第二年逼魏帝曹奐禪位,建立晉朝,大封群臣,經過多年磨合理政整軍,消滅了東吳,期間,立楊豔為皇后,立嫡二子司馬衷為皇太子,還為他挑選了一位歷史上有名的悍後賈南風當太子妃。立太子後,司馬炎和群臣發現了問題,太子的智力欠佳,甚至有點白痴,為此晉武帝煞費苦心,群臣分派博弈,權衡利弊後仍決定以司馬衷為太子,不想為此斷送了三代人好不容易偷來的晉朝江山。

    首先,武帝皇后楊豔的原因,楊豔為晉武帝生下三子三女,深得晉武帝的寵幸,對她幾乎言聽計從,司馬炎本想為太子迎娶衛瓘的女兒,但是楊豔在賈充家的賄賂下,盛讚賈南風有美德,改娶賈南風;楊豔生病時,武帝寵幸胡夫人,她怕司馬衷皇位不保,便推薦了弟弟楊駿的女兒楊芷進宮,代她為皇后;司馬炎要廢司馬衷,明顯楊豔這一關就過不去,被楊豔多次以“立嫡以長不以賢”的古訓勸阻。

    立晉王太子時,司馬昭也優先考慮司馬攸而被眾臣阻住,才立司馬炎。而司馬攸有賢名又孝順,朝野有大名聲,人人敬服,當時就有人勸司馬炎為國家著想,兄終弟及傳位給司馬攸,司馬炎不願意。為保皇位傳給子孫一脈,只好不動司馬衷,用嫡長制抵抗化解司馬攸的攻勢。何況,司馬衷雖白痴,他有一位為司馬炎所稱讚的兒子司馬遹,認為他“能興吾家”,不想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一家失國,全國遭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在家自制美味的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