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史通古今

    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清主皇太極派軍圍困明朝錦州,命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率大軍築長圍以作持久圍困之計。此番清軍志在必取錦州,皇太極認識到,錦州正當東北與華北的咽喉要道,戰略位置至為重要,實乃兵家必爭之地。奪取錦州,是皇太極圖謀入關的第一步。第二年四月,明薊遼總督洪承疇、巡撫邱民仰召集八鎮總兵所部,共計步軍十三萬、騎兵四萬,籌措一年的軍糧,從寧遠進發,支援錦州。

    駐守錦州的明將祖大壽派人出城,通知洪承疇,清軍勢大,不可輕率與戰。洪承疇亦想採取步步為營之策,徐圖進取。誰知明廷派來的監軍張若麒既不知兵,又好大言,密派使者至京,奏請崇禎帝敕令洪承疇速與清軍決戰。洪承疇無奈,只得先率六萬步騎疾進,屯於松山。清軍來攻,不利而退,是為明清松山大戰前的序戰,明軍先獲小勝。清帝皇太極聞知明廷發軍赴援,也馬上率大軍自瀋陽出發,僅六日便抵達松山,雙方遂在松山擺開陣勢,準備決戰。

    時明軍之糧草,皆儲於筆架岡。皇太極偵知後,遣奇兵先進襲洪承疇在塔山的護餉之兵。明軍無備,遂被擊潰。清軍盡獲明軍好不容易籌集起來的一年的糧餉,並佔領杏山截斷了明軍的糧道。

    明軍松山小勝之後,不意糧道遭敵軍阻斷,形勢立刻急轉直下。洪承時知大軍斷糧,不出幾日,必生禍亂,乃積極出戰,欲突破清軍封鎖線,全軍先回山海關,以圖後舉。皇太極此時正運籌帷幄。他料到,明軍斷糧後,出戰不利,必然退兵,乃乘夜遣軍疾行,分別埋伏於塔山、杏山小淩河、高橋、桑格齊保諸險隘處。明軍退回關內,必會經過這些地方,屆時伏兵突起,出敵不意,將穩操勝券。皇太極則指揮主力軍嚴陣以待,密切監視明軍的動向。

    果然,第二天,明軍便開始撤退。王樸、吳三桂、馬科、李輔明、唐道、白廣恩六總兵率所部先退。本來,六人約定輪番殿後,嚴陣以退,不料退兵時,王樸所部先行逃遁,吳三桂等五總兵誰也不願殿後,遂爭相奔逃。

    至杏山時,遭到清之伏兵襲擊,行伍更亂,不復成軍。清軍據險狙擊,明軍不得西逃,傷亡慘重,王樸逃得最早,敗得也早,乃至全軍覆沒,僅他一人倖免。吳三桂也僅以身免,部下將士全部被殲。其餘各部亦大部被殲,張若麒藏到漁船之中,方得脫身。

    此役清軍據險層層設伏,將西逃的明軍消滅殆盡,共殲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人。明軍四個總兵失蹤,喪失戰馬七千四百四十四匹,甲冑九千三百四十六副,其餘輜重器械數以萬計。

    清軍由於佔據了塔山等地的有利地形,憑藉險隘作戰,故而傷亡極微,僅有十人負傷而已。

    赴援錦州的八總兵之中,四人失蹤,二人死裡逃生,曹變蛟和王廷臣沒有與王樸等一起西逃,而是隨洪承疇、邱民仰進入松山城拒守,洪承疇組織了五次突圍,均以失敗告終。

    至崇禎十五年(1642年),松山城內糧盡,明廷援軍不至,清軍在明軍副將夏成德的協助下,攻陷松山城,俘獲洪承疇等。洪承疇在皇太極之妃博爾濟吉特氏(即莊妃)的感召下投降。守衛錦州的祖大壽絕望,亦降清廷。

    至此,清廷勢力直達山海關。即使沒有李自成攻佔北京城,崇禎皇帝的寶座也坐不久矣。

  • 2 # 海鏡清

    明軍失敗的原因很多,最關鍵的原因還是明軍在長期對清戰爭中,從來未在野戰中贏過,軍隊上下充斥著恐懼心理和失敗心理。而中樞卻不能正確看待明清兩軍戰鬥力上的差距,戰略指導上存在不切實際的速勝心理。

    一、洪承疇部署失誤。

    洪承疇雖然是公認的軍事家,但在松山之戰中犯了非常低階的錯誤,沒有派重兵守護糧草,犯下了官渡之戰中袁紹同樣的錯誤。

    作為明軍統帥,洪承疇把十萬大軍集中起來逐步往前推進,是因為害怕清軍圍點打援,這顯然是接受了楊鎬失敗的教訓,不分兵,人讓清軍無法對其各個擊破,但他沒有意識到,這樣一來後路非常薄弱。結果皇太極先派阿濟格率軍進攻塔山,奪取了明軍在筆架山的儲糧。明軍糧食被搶奪,退路被截斷,氣挫勢窮。明軍只能收縮在松山城內,勢末途窮。

    二、大部分將領恐敵懼戰。

    明軍有步騎十三萬,其中騎兵四萬,是一塊非常難啃的骨頭,但自我解體,讓清軍非常輕鬆地殲滅了明軍

    本來明軍雖然失去糧草,但主力並未受損,如果齊心協力突圍,清軍也必將遭到慘重損失。大同總兵王樸尚未到約定突圍時間,率領部眾,已先逃遁,以致明軍大亂。唐通、馬科、吳三桂、白廣恩、李輔明等,馬步爭馳,自相踐踏,弓甲遍野,屍橫滿地。可以說毫無抵抗力地被清軍打垮了。

    三、明廷一再催戰。

    由於知道清軍野戰機動性和戰鬥力甚強,洪承疇對於救援錦州沒有信心,故意行動遲緩,從受命到出師已經6個月;從寧遠到松山約百里,其間拖延又4個月。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錦州居然一直堅守未失。反而因為他拖延的時間太久,明廷財政負擔沉重,因此一再催促洪承疇進兵,結果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三萬殘軍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之後明朝在關外的城池悉數陷落,僅剩孤城寧遠。此役是明清雙方最後的關鍵戰役,以後明朝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對清軍的有效反擊。

  • 3 # 勇戰王聊歷史

    我先形象的說下原因:古代領兵打仗,真不是靠人數多取勝的。此時的明朝已經被拆掉三座防禦塔了(蒙古,半島和皮島),皇太極已經開始出超級兵了。再加上此時明朝的英雄等級落後與後金,洪承疇經驗不足,而袁崇煥,孫承宗等可以一戰的將領都死了。只要皇太極一方不掉線,明朝肯定是必敗的局面。

    松山之戰的失敗,明朝確實是慘敗。明朝的損失不僅是丟失了多少人馬糧草。最主要的是讓明朝丟失了多年苦心經營的關寧錦防線。並且,還送給皇太極一份大禮--洪承疇!我前不久剛在問答裡面分析了,洪承疇是滿清能一統天下的最大功臣。下面,我們來分析下,明軍為什麼會輸的那麼慘!

    首先,打仗不在兵多,而在精!皇太極的兵力雖然總數不多,但是戰鬥力一直比明朝強悍。別看洪承疇帶著13萬人來的,能打仗的沒多少人。明朝唯一能和皇太極打一仗的只有“關寧鐵騎”,本來就不超過2萬人。而就是這樣衣支部隊,在北京保衛戰以後,被分成三份,一部分歸祖大壽指揮;一部分歸吳三桂指揮;還有一部分歸曹文昭、祖寬指揮,這兩人都入關剿匪了;

    松山之戰時,祖大壽手下的關寧鐵騎在錦州被圍著呢。只有吳三桂手下有幾千關寧鐵騎,總數應該不超過五千人馬。冷兵器時代,你要組織十幾萬大軍很簡單,給把刀,拿根棍子就行了。這就是為什麼農民起義動不動就是幾十萬大軍。但是,打仗殺人真是技術活。明朝13萬人馬,有戰鬥力的沒多少。

    明朝初期,明軍能把黃金家族趕到草原吃沙子。就是因為軍隊素質好,久經沙場,真不是拉壯丁拉出來的。所以,明軍戰鬥力特別強悍,能把橫掃王保保的蒙古騎兵。

    其次,明軍缺少有魄力的將領,總兵級別的人才凋零。洪承疇能上臺,那是因為傳奇人物孫承宗,袁崇煥,袁應泰,熊廷弼等人都死了。總兵級別的將領:張承胤、杜松、劉綎、滿桂、趙率教、趙夢麟等15人也沒了。而且,洪承疇的13萬人馬,還分屬於八個總兵,那個都不是洪承疇能領導的。

    再者,皇太極已經擁有很大優勢了。皇太極不僅沒有後顧之憂,皮島早在毛文龍死後就丟失了。而且,左右兩翼:東邊的半島和西邊的蒙古,都已經臣服與皇太極。此時的後金,士氣正旺,實力正盛。而明朝早已經病入膏肓,已經算是最後的拼死一搏了。輸了,就只能退出遼東,別想再戰。

    最後,皇太極“圍點打援”的策略很有效,沒有硬啃錦州,而是圍攻洪承疇的援軍,斷其糧道,退路設伏。洪承疇又犯了用兵錯誤,前方兵力集中,而後方空虛,被皇太極圍困在松山。洪承疇軍隊斷糧,只能突圍。突圍的時候,明總兵王樸膽子小,沒到時間自己先跑了,導致明軍大亂,自相逃竄。而皇太極的部隊以騎兵為主,追擊方便。逃出去的明軍被皇太極截殺五萬多人,另有數萬跳海死了人。

    洪承疇率領殘部退守松山城後,被松山副將夏承德出賣。夏承德叛變,生擒洪承疇獻給皇太極。

  • 4 # 璽言春秋

    關於松錦之戰也一直困惑著我,因為無論從戰役初期的經過還是明清雙方的記載來看,明軍即使打不贏(達不到解圍錦州的戰役目標)也不至於敗的這麼慘(《清太宗實錄》記載:“是役也,計斬殺敵眾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冑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冑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盪,多如雁鶩。),洪承疇本人被俘投降,遼東巡撫邱民仰被俘後被殺害,總鎮總兵楊國柱戰死,總鎮總兵曹變蛟、王廷臣被俘後遇害,總鎮總兵王樸戰後被逮捕棄市,其它各級文武官員被殺者不計其數。下面我們簡單覆盤之下戰役經過:

    我們看上圖,可以說明軍的戰役安排是很謹慎的,以寧遠為大本營,將糧草補給基地設在了寧遠和塔山之間的筆架山(易守難攻),依託整個寧錦防線穩步推進,同時吸取之前薩爾滸之戰的教訓將全部人馬握成一個拳頭同進同退。這樣的戰役安排可以說相當高明,進能去解錦州之圍,退能依託寧錦沿線堅城打防守反擊。

    再看清軍方面的戰役安排:一個典型的圍城打援戰術,並且為了仿製明軍裡應外合,清軍在錦州外圍佈置了七道封鎖線(在剛完成對錦州合圍的初期明軍曾有一次短暫打破清軍包圍圈並趁機往錦州城內送進了一批糧秣補給守軍),並且在內側挖了三圈圍繞整個錦州長寬各數丈的大型壕溝(在洪承疇大軍攻擊清軍防線破圍的關鍵時刻祖大壽數次從城內衝出接應都被這三道大壕溝阻擋)。

    這次戰役對於明清雙方來說無疑是一場戰略決戰,明軍方面多年國內戰爭所鍛鍊的九邊精銳盡出(楊嗣昌提出的讓九邊各鎮在本部基礎上選練一萬精銳作為朝廷掌握的機動野戰力量,為此開徵練餉)再加上吳三桂所統領的關寧精銳戰力不容小覷。初戰這支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精銳部隊就讓清軍長了見識,史載“清人兵馬,死傷甚多,幾至潰敗。”第一次皇太極將前線總指揮多爾袞撤職(因為還有一次)。首戰獲勝的洪承疇並沒有被暫時的勝利衝昏頭腦,而是仍堅持戰前就擬定的穩紮穩打戰法並且得到了崇禎皇帝的支援,但兵部、戶部卻以‘兵多餉艱’為有催促速戰速決。此時的崇禎皇帝也受到影響開始主張速戰沒有辦法洪承疇只得率領大軍開戰。決戰打響這支部隊就接連攻破清軍三道防線,氣的皇太極第二次將前線指揮官多爾袞撤職,由濟爾哈朗帥援軍及時趕到才穩住了防線。明軍方面總兵楊國柱在戰鬥中中箭陣亡但此時明軍士氣正銳,皇太極對前線心急如焚以至於“上行急,鼻衄不止”。

    隨著皇太極帶領大軍到來,戰役進入第二階段也是最不可思議的一幕。很快皇太極就發現了明軍的破綻:大軍全部集中前線,後防必然空虛,那還說什麼,然後明軍的後勤補給線就悲劇了,並且沿線的松山、杏山、塔山各城也被清軍圍困。應該說此時的洪承疇並不慌亂,以他們的兵力戰力全力一戰縱使不能擊破當面清軍但若全力突圍,清軍是難以抵擋的。可是他手下的各個總兵們卻不這麼想,他們只想趕緊突圍保命。於是當晚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發生了,本來安排好的相互掩護交替撤退卻突然變成了一場大潰退,這些剛剛還將清軍打的幾近崩潰的精銳之師此時卻被清軍如砍瓜切菜一般隨意驅殺。至此戰役結束,明軍慘敗,此後明朝不僅抵抗不了清軍進攻也壓制不了農民起義軍,滅亡只是早晚的事了!

    松錦之戰無論怎麼看都非常令人惋惜,至於為什麼明軍會敗的這麼慘?我認為主要有一下幾點:

    戰爭節奏混亂。面對野戰能力強大的清軍,崇禎皇帝和前線統帥洪承疇都以穩紮穩打為主。明軍的戰役部署也是圍繞這一戰略決策來的。可是由於陳新甲一再以‘兵多餉艱’催促速戰,最終崇禎也動搖了並派遣兵部職方司官員到前線督戰,不得已洪承疇只得誓師出戰。

    將領的軍閥化。此時的部分將領已經開始將部隊視作自己的私產,視作自己的政治資本。有部隊就有了跟朝廷討價還價的資本,就有了自己晉升的墊腳石。如此就造成在戰役進行順利的時候,洪承疇這個統帥還能調動部隊,可一旦遇到麻煩的時候,就想著趕緊保命甚至不惜將同僚們當做自己逃生的犧牲品。

    其實我們看明軍並不缺乏勇猛善戰的將領(曹變蛟、王廷臣、吳三桂)亦不乏精銳計程車兵更擁有相當優秀的統帥(洪承疇)可最後竟落得如此慘敗這固然有洪承疇指揮失誤的原因,但朝內前線軸制太多,使得統帥在統籌戰局時還得兼顧政治形勢,又得打仗又得想法自保。此敗非戰之罪也。

  • 5 # 歷史愛好者88

    公元1633年,皇太極將後金改為滿清,皇太極屯兵關外,滿清八旗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擾亂大明邊境安定。

    崇禎執政期間,內憂外患。內有李自成起義軍內亂,外有滿清皇太極屯兵於關外,擾亂大明邊境安定。

    大明王朝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正在考驗執政者崇禎的領導魄力,攘外必先安內。崇禎朱由檢應改善民生,招安李自成部,讓其不再內亂,再同皇太極議和,開放邊境互市,搞好國內民生經濟,讓大明經濟軍事實力強大,再剿滅滿清皇太極亦不遲。

    但崇禎凌遲袁崇煥後,為皇太極去一大敵,袁崇煥鎮守寧遠城時,多次違抗崇禎聖旨,堅守不出戰,因為他明白,大明步兵與滿清騎兵作戰毫無優勢之言,戰力落於清兵下風,必敗無疑。努爾哈赤率領大軍圍攻寧遠城時,被袁崇煥放紅夷大炮轟成重傷,後不治身亡。皇太極繼位時,對袁崇煥恨之入骨,後略施小計,借崇禎之手鏟除袁崇煥,除去一大敵。

    公元1639年,皇太極任命多爾袞攻打錦州,錦州總兵祖大壽拒不出戰,多爾袞見明軍拒不出戰,下達軍令,攻打錦州城,清軍攻城時久攻不下,明軍以逸待勞,紅夷大炮威力無比,炸得清軍落荒而逃,祖大壽率領明軍追殺多爾袞清軍,多爾袞慘敗而歸,氣得皇太極將其撤職。

    皇太極再度任命大將濟爾哈朗為主帥,攻打錦州城。濟爾哈朗視察錦州當地地形,一改多爾袞攻城戰打法,竟命令清軍挖戰壕、河溝。堅守不戰,意欲困死錦州域祖大壽明軍。此計非毒不可,錦州總兵祖大壽經過慎重思考,錦州城糧草不足年餘,長此下去,明軍恐難以為繼。

    祖大壽向朝廷快馬加急回密信一封,崇禎收到邊關告急密函,大怒:建酋擾我大明邊境,害我邊民,殺我將士。現錦州被困,朕理應實施救援。

    崇禎任命洪承疇為薊遼總督,統領楊國柱、唐通、王樸、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位總兵,共十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奔往寧遠,救援錦州城被清軍圍困的明軍。

    洪承疇在寧遠大敗清軍,初步取得小戰役。捷報先致崇禎喜上眉梢,兵部尚書陳新甲建議乘勝追擊清軍。由於前線軍餉告急,崇禎下旨,洪承疇大軍乘勝追擊,速戰速決。但洪承疇豈不明白,孤軍深入,乃是兵家大忌。於是回覆明廷:還是穩打穩紮,步步為營,以免孤軍深入。

    崇禎不經歷戰爭洗禮,不熟諳用兵之道。大明財政空虛,庫銀無存,難以為繼發前線軍餉。崇禎向前線薊遼總督洪承疇下達死命令,速戰速決,以解錦州之圍。否則將洪承疇撤職查辦。洪承疇不敢違抗軍令,率領十三大軍,向松山、杏山、錦州方向進軍,與清軍決一死戰。

    皇太極聞之明軍出城迎戰,憂心患患,其軍師範文程說;臣自有妙計,明軍十三萬大軍,不分兵作戰,明顯是吸取薩爾滸分兵作戰兵敗而改變戰術方案。待明軍經過鬆山城時,進入王寶山、塞兒山、長嶺山一帶地形時,我軍在王寶山一帶挖壕溝,斷其絕路,甕中捉鱉。一舉消滅明軍,活捉洪承疇。皇太極說:妙計,妙計,不愧是好軍師。

    戰鬥即將打響,雙方軍力佈置,明軍主帥洪承疇率領十三萬大軍,大將有王樸、吳三桂,楊國、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八位總兵。但這八位總兵貌合神離,誰也不服誰,將帥異心。

    清軍軍力:皇太極率領七萬清軍,三萬科爾沁蒙古軍,二萬漢軍。大將多爾袞、多澤、豪格、濟爾哈朗、李永芳、孔有德等將領。雙方軍力不分伯仲,就著誰會用兵。

    兩軍交戰,能善兵者,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兩強相遇勇者勝,兩勇相遇智者勝。洪承疇如洞悉對手意圖,同皇太極打消耗戰,清軍糧草短缺,明軍糧草充足,清軍是打不起消耗戰的,但崇禎為速戰速決,竟不顧兵家大忌,連下聖旨命洪承疇備戰,如洪承疇違旨,可保十三萬明軍精銳不亡,但下場與袁崇煥一樣必被嚴懲。

    洪承疇率領十三萬大軍向錦州方向出發,以解錦州之圍。皇太極見到明軍已進入王寶山、塞兒山一帶。急任命大將察爾哈朗率領清軍在王寶山一帶挖戰壕、河溝,以斷絕明軍退路,又任命三萬科爾沁蒙古軍在松山附近伏擊明軍。李永芳率領二萬漢軍松山海邊伏擊,謹防明軍在海邊撒退。皇太極親自率領七萬清軍同洪承疇十三萬明軍在松山主戰場開戰。

    雙方變戰正酣,明軍七門紅夷大炮威力無比,炸得清軍人仰馬翻,明軍逐佔上風。就在清兵危急將要敗退時,明叛將孔有德攜三十七門紅夷大炮至,孔有德叛逃到滿清時,隨軍中有不少造火器的能工巧匠。對滿清火器改造而令到其火力增強。這三十七門紅夷大炮炸得明軍人仰馬翻,造成明軍傷亡慘重。

    探子向洪承疇彙報,清軍已在筆架山截斷明軍糧草。糧草被清軍截斷,明軍軍糧難以為繼,明軍軍心大亂,洪承疇急召各總兵商議對策,如何突破清軍重圍。殺出包圍圈。

    王樸、吳三桂不顧眾明軍生死,私自突圍逃跑回山海關。就在這時,明軍軍心大亂,兵敗如山倒,明軍撤退到松山一帶時,被科爾沁蒙古軍攔腰截殺,明軍四散逃命,潰不成軍。數萬明軍逃到松山海邊被李永芳率領的清軍追殺,前無退路,後有追兵,明軍紛紛跳入海里,淹死幾千人,只有少數明軍死裡逃生。

    洪承疇率領明軍邊打邊退,清軍在後面窮追不捨,明軍撤退到松山城時主力所剩無幾,十三萬明軍除吳三桂、王樸率領三萬大軍逃回山海關後,撤到松山城的明軍不到三萬人,傷亡失蹤將近七萬人。

    皇大極率領清軍將松山城圍得水洩不通,並在城四周大挖壕溝,意欲困死松山城明軍。但洪承疇知道城裡糧草不多,難維持數萬明軍伙食。洪承疇嚮明廷發加急密函,崇禎收到密函後,臉色大變:大明精銳盡毀,朕對不住大明列祖列宗啊!

    崇禎任命順天巡撫楊純武、兵部待郎範志完率領三萬大軍前往松山救援。但楊、範兩人按兵不動,皆認為前往松山救援,簡直是去送死。崇禎亦無計可施,只能讓關外明軍自生自滅。

    清軍圍困松山年餘,守城明軍缺水缺糧,殺戰馬吃,吃完戰馬後,沒有吃了吃樹皮。城中老百姓和明軍餓死不少。清軍加大對松山城明軍遊說勸降。在明軍戰鬥力減弱下,洪承疇命人開啟松山城門向清軍投降。

    松錦一戰,標誌著大明同滿清戰爭以大明失敗而告終。而洪承疇叛國投敵,對大明的影響是極大的。由於洪承疇熟諳大明軍事、政制、兵力部置而瞭如指掌。對滿清一統中原作出很大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材料成本的處理方式,有懂行的一起討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