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牛犢拉稀嚴重,後期只拉腸粘膜。急求高招。謝謝!
3
回覆列表
  • 1 # 農村語晨麻麻

    喂腸樂寶,我家鄰居小牛腸粘膜都拉出來了,吃了腸樂寶兩三包就好了,腸樂寶能夠修復再生腸粘膜,快速調整腸道功能,促進營養吸收

  • 2 # 農家六仔

    牛拉痢疾的治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1333363376365療方法

      對發病的肉牛要立即隔離進行治療,加強護理。治療原則:治胃整腸、促進消化、消炎解毒,防止脫水。

      1.對拉痢疾脫水的肉牛,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1000m1,25%葡萄糖液250ml四環素75萬IU,1次靜注。

      2.對中毒性消化不良的肉牛,5%碳酸氫鈉液100m1,25%葡萄糖液200m1,生理鹽水600m1,1次靜注,每日1-2次,連續2-3天。

      3.伴有肺炎的肉牛,氨苄青黴素80萬IU,安痛定注射液10m1,1次肌注,每日2次,磺胺脒、碳酸氫鈉各5.0g,灌服。

      4.拉痢疾帶血的肉牛,氯黴素注射液10m1,肌注每日2次,磺胺脒和碳酸氫鈉各4g灌服。維生素K34ml肌注每日2次。

      5.肉牛拉痢疾時,要減少或停止喂飼牛奶,應經口內服電解質液(GGES)。

      在預防上要嚴格掌握以下幾點:

      第一,肉牛出 生1天內必須喂初乳,初乳量可稍大,連喂3-5天以便獲得免疫抗體;

      第二,堅持“四定”、“四看”、“二嚴”。四定:定溫、時、量、飼養員,四看:食慾、精神、糞便、天氣變化,二嚴:嚴格消毒、嚴禁飼餵變質牛奶,

      第三,要保持牛舍的清潔、通風、乾燥、牛床、牛欄、運動場應定期用2%火鹼水沖刷,褥草應勤換,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 3 # 言雞豚

    犢牛腹瀉一般情況下是因為犢牛出生後感染各種病菌所引起的腸炎以及下痢疾病,當然如果養殖環境不潔,飼餵器具不乾淨,犢牛進食髒物或受冷刺激,攝食過飽等也會造成腹瀉。患病的犢牛一般會出現腸炎、拉稀等病症,同時其體溫會升高,食慾降低,精神萎靡,嚴重的就會糞便惡臭,並帶有血凝塊。若腹瀉時間太長則就會導致犢牛的嚴重脫水以及毒血癥情況,造成犢牛死亡。

    一、發病原因

    1、飼養管理因素

    初生的犢牛免疫力較低,加之犢牛的胃腸功能不健全,如果這時養殖戶的飼養管理不到位,就極易造成犢牛的消化不良而導致腹瀉。當然畜舍不潔、噪聲、通風不暢、母牛未檢疫也是一些影響因素。

    2、細菌性感染

    像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病菌都可以造成犢牛的腹瀉。犢牛在出生後一週內是該病的高發期,病初高熱之後排稀便,便中含有乳凝塊及血塊。

    3、病毒性感染

    像輪狀、冠狀病毒都可以造成犢牛腹瀉。病牛會出現胃腸道黏膜發炎、糜爛潰瘍、壞死等典型特徵,同時伴有的症狀就是排洩物有黏液性。

    4、寄生蟲感染

    胃腸道線蟲為首的寄生蟲感染也會造成腹瀉問題。同時寄生蟲還會對犢牛的小腸造成結構性損傷,所以養殖戶不能不防。

    5、營養物質缺乏

    當飼料中蛋白質以及微量元素匱乏時,母牛的營養就會不足,新生犢牛的免疫力就會被降低,其腹瀉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二、臨床症狀

    犢牛腹瀉通常情況下是指新生 10d 左右的犢牛的急性腹瀉問題,其常見的臨床症狀有:精神不振,高燒,腹脹痛,呼吸困難等。同時犢牛的糞便多呈腐敗惡臭黑色,並混有血絲。有的犢牛還有脫水,酸中毒等症狀。

    三、治療方法

    1、抗生素治行

    犢牛腹瀉時,抗生素療法是養殖戶最常使用的方法,該方法控制細菌性、病毒性、寄生蟲感染等療效顯著。養殖戶在臨床上可以使用的常見的抗生素藥物有環丙沙星、金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乙醯甲喹等。但因這些藥物的殘留、病菌的耐藥性、對犢牛胃腸道菌群的破壞等都比較嚴重,加之當今綠色畜牧養殖模式的盛行,中藥治療逐步的被人們所應用起來。

    2、中藥治療方式

    近些年來,綠色食品流行起來,所以養殖戶在治療犢牛腹瀉時,中草藥也是逐漸的被應用起來。在中獸醫理論上,犢牛腹瀉可以分成毒熱瀉、寒溼瀉、傷乳瀉三種病症,中獸醫需要根據犢牛具體的病症來進行相應的治療。

    毒熱瀉:該病的主要病因就是熱毒積於犢牛腸胃所致。通常情況下,患病的犢牛會有白、黃色的稀便,同時還伴有黏液,其糞便中可以發現血液、黏膜殘留,異味、腥臭味較重,犢牛的腹部會緊縮。嚴重的會排出淺黃色或淺灰色水樣糞便,最終犢牛會因嚴重的器官衰竭、脫水而導致死亡。這一病症中獸醫通常的治療法是清熱解毒,澀腸止瀉。其處方可以是冰片、白芍、甘草各 1 份,草烏葉、訶子各 5 份、甘松、銀硃各1 份,灌服 3d,1 次 /d 就好。寒溼:其主要病因是寒溼侵襲脾胃所致。犢牛會出現白色稀薄糞便,有寒冷打顫、腸音如雷的病症。同時會有全身顫慄的特徵。後期其體溫多突降易導致昏迷而致死。其主要的治療方法就是溫中散寒,燥溼利水。其藥方是蒼朮、厚朴、陳皮、乾薑、甘草各 10份,白朮、澤瀉、茯苓、豬苓各 8 份,訶子 5 份,紅糖 15 份,水煎服就見效。傷乳瀉:病因多是消化不良、積食所致。其多以消食導滯、澀腸止瀉的藥方來治。神曲、山楂、麥芽各 10 份,枳實、厚朴各 8份,訶子、烏梅各 9 份,加甘草 5 份水煎服就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的手機要取消記憶體擴充套件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