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星一號

    首先,我們來簡單瞭解一下什麼是光。可見光的本質是一種電磁波,但同時又表現出粒子的特性,光的這種性質被稱為波粒二象性。光波的載體是光子,這種粒子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大約為30萬千米/秒,這是物體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我們之所以會看到手電筒發出的亮光,是因為手電筒發出光子不斷進入人的眼睛刺激視網膜,然後在大腦中成像。同樣的道理,我們能夠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把光子反射到我們的眼睛中。物體會吸收部分波長的可見光,然後反射出另一部分的光,這些被反射的光的顏色就是物體所呈現的顏色。下面,就來簡單回答一下題主提出的問題。

    只要沒有東西阻擋,光離開光源之後肯定能繼續傳播,這些光子依然會以光速朝前運動。如果關掉手電筒,後續沒有光子發出來,而之前發射出去的光子早已經以光速遠離我們而去,它們不會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什麼也看不到,世界當然會變回黑暗。不過,這裡大家可能又會有疑問了,如果關掉手電筒導致黑暗是因為光子遠離我們而去的緣故,那麼,如果關掉房間裡的電燈,為什麼也會瞬間變暗呢?光子不都是在房間裡,並沒有逃離嗎?

    沒錯,房間裡的光子是逃不出房間的,但光子會被物體吸收、反射,最終這些光子的能量將會轉化為熱量,這個過程僅需百萬分之一秒的時間。如果電燈開著,光子源源不斷被釋放出來,我們可以持續看到物體。然而,當電燈關掉時,在關燈之前一瞬間所發射出去的光子早已被物體吸收殆盡,所以房間也會隨之瞬間變暗。

  • 2 # V課

    首先,簡單點的:光離開光源確實會繼續傳播的。關手電變黑一是由於光速太快,二是光反射中被牆吸收了。

    更深層次的解讀,第一點,光

    光本身是一種電磁波,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存在形式。這種存在不同於實物粒子,實物粒子容易被觀察,而我們觀測實物的媒介就是光。可見光是電磁波譜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見光譜沒有精確的範圍;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電磁波的波長在400~760nm之間,但還有一些人能夠感知到波長大約在380~780nm之間的電磁波。

    第二點,視覺變黑。

    影像短暫停留。

    物體在快速運動時, 當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後,人眼仍能繼續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影象,這種現象被稱為視覺暫留現象。是人眼具有的一種性質。人眼觀看物體時,成像於視網膜上,並由視神經輸入人腦,感覺到物體的像。但當物體移去時,視神經對物體的印象不會立即消失,而要延續0.1 -0.4秒的時間,人眼的這種性質被稱為“眼睛的視覺暫留”。所以一閃就沒了。

    第三,光哪裡去了。

    被吸收了。

    電磁輻射能量被部分地轉化為其他能量了。當被吸收的光能量以熱能的形式被釋放,即形成了光熱轉化;當未被吸收的光能量被物體反射、散射或透射,便影響著我們看到的物體的色彩。

    第四,光會無限制傳播嗎?

    真空下沒有損耗(塵埃),會無限制傳播。

    光的速度是300000000m/s,只要有距離就有傳播時間。我們看到的是太陽8min前的影像,如果太陽突然消失,8min後我們才會觀測到。

  • 3 # 找靚機質檢員啊正

    很多小夥伴都知道,光是一種電磁波,發射出去之後,如果不被吸收,就會一直傳播。那我們把手電筒關掉之後,為什麼看不到之前的光,它們都去哪兒了呢?

    太陽距離地球1.5億公里,光從太陽發過來,到達地球至少需要8分鐘,也就是說,如果太陽突然熄滅了,我們8分鐘之後才會感覺到。

    手電筒是一種光源 本質上是電磁波

    手電筒和太陽都是一種光源,本質上都是發射電磁波的源頭,可以理解為是開啟的水龍頭,如果關掉水龍頭,之前放出去的水也是不會消失的。

    所以當我們關掉手電筒,之前的光並沒有消失。那這些光都到哪裡去了呢?

    手電筒的光衰減傳遞

    光是一種波,也是粒子。我們很難感知到這種波,可以用水波來做比喻。當水波中間的震動消失了,水波會慢慢向外衰減,最後變成平靜的水面。

    光也是這樣,在往前走的時候,有折射、散射、衰減轉化,最終慢慢消耗完。

    相比於太Sunny,手電筒的光太微弱了。所以當我們關掉手電筒的一瞬間,它的光還是會繼續往前走的。

    但是手電筒的鏡片可以吸收光子,剩下的進入空氣,撞上空氣中的分子,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吸收、消耗完了,而這個時間是我們用肉眼感受不到的。所以我們會覺得,關掉手電筒之後,光立即就消失了。

    要知道,我們生活的環境,不是真空狀態,所以身邊的很多東西都可以吸收光,而我們看不到光,不代表它就消失了。

  • 4 # 證券的心

    答案就在問題中。因為就在你說的這瞬間一秒,光己傳播放到30萬公里外去了,你這裡的世界,能不黑暗麼?

  • 5 # 717wang

    人活一百歲就很少了,在人生以前如果沒有紀錄下來,只能靠猜想。在一百年前的光被儲存下來有直接證據嗎,說近一點在自己的人生生命中,能拿出被儲存10年,20年光的直接證據嗎?如果沒有證據只能算猜想。

    假如現在巳不存在的星星,我們還能看到多少光年前的光嗎?如果是這樣,我們現在看到的星星也許巳不是星星,只是多少光年前發生的光。這宇宙不成了虛無嗎?

  • 6 # 零零漆Qi

    如果,在太空開啟手電筒,然後再關閉,那這些光回去哪裡?會不會一直向前飛去,直到撞到某個星體,還是能量耗盡?

  • 7 # 螺旋槳飛機1

    1,光速30萬km每秒,你關了手電筒瞬間,之前發出的光已經傳播到很遠的地方去了。2,光線是看不見的,你能看見光線是因為空氣裡面有塵埃,漫反射了光,但這些漫反射光實際非常微弱,你離開個幾十米就完全看不到了。3,所以光源滅了光線瞬間消失。

  • 8 # 宋思考

    其實這個很好解釋!把光子放大,看成一個個的人,當你開啟電源,一串串的人在你眼前疾駛而過,一關電源,沒有人蹦出來了,而前面的人以三十萬公里每秒的速度很快不見了,你來不及反映。至於房間關燈,有一個回答很有道理,或許轉化成了別的能量,或許是穿過了牆壁走遠了。

  • 9 # 哎呦亮哥

    其實光線並不是從光源處飛行若干距離後到達物體表面。光子是靠震動引發附近的光子震動,直到你視網膜前的那個光子震動,你就看見了它,如果光源關閉震動停止,就看不到了。光子不同的震動頻率使我們看到了不同的顏色。至於“紅移”和“藍移”以及光的折射,衍射這些問題,你得再給我一瓶酒我才能給你往下編。

  • 10 # 鎂客網

    關掉手電筒的瞬間,周圍陷入一片黑暗。不是說光離開了光源還能繼續傳播嗎?為何關掉手電筒就看不見光了呢?

    要知道在真空中,光的速度約等於每秒3*108。這是什麼概念呢?光一秒鐘能跑三十萬公里,在你關掉手電筒的瞬間,光子就跑到你看不到的遠方去了。如果前方沒有障礙物,光子以光速向前運動,離開視線範圍。而且關掉手電筒,後續沒有新的光子產生,所以會看不見光,陷入黑暗之中。

    那如果在一個密閉的房間裡,周圍都是障礙物阻擋光子傳播,為何關掉手電筒,還是會看不見呢?

    學過高中物理的人都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就是說光既有作為粒子的特性,即沒有阻擋就會一直向前傳播,同時光具有電磁波的特性。

    能量之間是可以互相轉換的,電磁波的能量可以轉換成熱能等等。當光向前傳播時,遇到了障礙物,光能量就被吸收了,一部分轉換成了熱能被釋放。沒有被吸收的光能被物體反射,散射或者投射。一部分進入我們的眼睛,在視網膜形成影象,並經過視覺神經傳入大腦便形成了我們能看到的影象。

    這也涉及到你關掉手電筒感覺世界變黑了的第三點原因了。一個物體在快速運動時,即使它已經遠去了,你仍能看到所謂的虛影,即影象在視網膜殘留0.1-0.4秒,這叫做視覺暫留現場。當光子快速向前運動時,出現了影像短暫停留,一閃就沒了,造成了視覺上變黑的效果。

    此外,空氣中存在大量塵埃粒子,也是吸收光能量,阻擋光傳播的一個原因。

  • 11 # 映山紅ABC

    這個問題既是一個物理問題,也是一個哲學問題。

    光本質上仍屬於物質,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眼既使看不到它,但並不能因此而否定光的客觀存在。

    自然界遵循一條真理,即“能量的轉化與守恆定律”。“能量”就是物質世界裡的魂,它可以相互轉化,但絕對不會在自然界磨滅。

    人眼在瞬間結束光的刺激而重現在黑暗環境中時,對黑暗環境會有一個反應時間,它會自發調節最終適應黑暗環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吃他女性好友的剩飯,你介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