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月東昇

    博取他人同情的人並不一定會說出自己真實的境況和造成原因,因為要博取同情。而博取同情有時是建立人設,有時是期望得到無條件的幫助。所以,片面之詞,慎待之。

  • 2 # 使用者958416830090824

    博取同情其實就是依賴的表現之一。所有人都會有不同程度地博取同情的行為或者說是依賴心理。題主的疑惑應該是什麼導致了過份博取同情(過份依賴)

    一、從進化生物學與社會生物學角度來分析為什麼會產生同情。

    生物都是自利性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種族的繁衍與基因的傳承。但無疑有利他行為的生物種群更易繁衍與壯大,利他的基因從而也能更廣泛地傳承。同情心是利他基因的產物。同情也是理性與道德的根源。

    當資源充足時,弱勢的個體往往能分配到不符合其能力(付出)的資源。社會責任規範使人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助那些依賴我們並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根據互惠規範,得到幫助的個體也會作出相應的回報。這是利他行為的基礎依據。 個體利他行為的潛在成本,必須經由得到來自他人幫助的可能性所抵消。因為當利他者浪費他們的資源在非利他者身上利他者會傾向滅絕。

    比如父母對子女的幫助會期待子女的孝順;對朋友或陌生人的幫助會期待對方記下人情日後回報、加深感情增長關係等等。所謂不求回報的助人行為其實也是在期待著提高自身價值、提高自身評價、確認自我概念等等回報。以上解釋了為什麼人(其實不止人類,其他生物也有類似行為)會對弱勢者(需要幫助的人)給予幫助,也就是利他行為。

    二、以學習論的觀點來分析為什麼會產生過份依賴這種行為。

    可能由於以下原因:

    1、從小就被父母與長輩嬌縱

    因為孩子的弱小、需要照顧而不斷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或者給予過份的保護。展示弱小、需要照顧的具體行為就是:哭、訴求、放棄爭取等僅憑自己無力改變現狀的表現。因為長輩的不斷滿足,形成了哭、訴求、因無能而放棄爭取等行為會帶來幫助這種聯結認知。 題主所說博取同情的人應該就是不斷地、過份地表現出以上行為的人。

    2、社會文化的影響

    弱勢的人會得到更多幫助。這種文化在中國尤為突出。比如“劫富濟貧、鋤強扶弱”等等。這些觀念都助長著他們的示弱行為。其中特別是女性,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對於理想女性的刻板印象就是“扶起嬌無力、小鳥依人、三從四德,如水嬌柔”等等。這些文化特性都會讓弱勢的人(特別是女性)得到更多資源與幫助。

    這些獎賞(需求得到滿足)會讓他們不斷“學習、強化、模仿”撒嬌、示弱這種行為。並且以他們的認知,“懇求(博取同情)”不是一種有損自尊的行為。這讓他們漸漸形成了 “有需求需要別人滿足時,就裝出楚楚可憐的樣子”這種行為反應。

    三、以誘因論與認知理論分析,過份依賴這種行為的成因。

    誘因理論認為,行為決定於個體對各種行動的可能結果所做的誘因分析,認為人們以行為後果的有利或不利為判斷基礎而決定採取何種行為。

    這能讓我們推匯出:作出博取同情行為的人判斷“採取這種行為會讓自己付出最少獲得最大利益。”

    根據認知理論裡的歸因理論,推匯出他們把別人對他們的幫助歸因為“我是值得同情的,所以別人幫助我”而不是“因為我也能幫助別人,所以別人會幫助我”

    ps:這個理論也能很好解釋某些長期受援助國家(群體)的心態。因為心安理得地獲取所以無論多少援助還是那麼落後。

    利他行為與依賴行為是相互依存的,利他行為的存在必然導致依賴行為的存在。依賴或者說依附是社會關係的一種,依賴行為與利他行為應該同時存在於任何一個社會個體(團體)。過份依賴是一種病態關係,不利於人際交往,長久以往會使關係破裂。

  • 3 # 申同所楊徵東律師

    世界不相信眼淚,我們要不斷強大自己,更不應去博取他人的同情。

    與其博取他人同情不如努力歷練自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有哪些品牌車在用奇瑞的發動機,怎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