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新檔案
-
2 # 小龍女5505
武則天廢唐建周當女皇之前,只有越王李貞父子勾結部分李唐皇族反武起事,可惜不久就被武則天派遣得力大將鎮壓,兵敗身死,牽連上萬。至此李唐皇族再沒有一人反武作亂。各地李唐藩王也都各守一方、並不團結,也不往來,都只想丫自保。所以當武則天正式廢唐建周當女皇之時,李唐藩王也不群起攻之的原因。
-
3 # 左手狼衛
首先,武則天憑藉著唐高宗李治百分百的信任,掌握了絕對的權力。在朝廷中,她培養自己的勢力,提攜武家宗族之人;又剷除異己,一步步除掉忠於李氏王朝的人,這其中甚至包括了皇族的宗親、王爺,再加上,武則天的那幾個兒子全都幹不過自己的母親。
如此這般下來,李氏皇族勢力已經是被武則天壓制得死死的了,皇室之人能夠自保已經是萬幸,又何談去反抗信任武則天。其次李治並沒有過多地去關心政事,這給了武則天培養勢力,滅掉李氏忠臣極好的機會。抓住這個機會,武則天先後將韓璦、來濟和褚遂良逼出朝廷中心,然後逼死了長孫無忌。就這樣,武則天完全掌控了後宮和朝廷,離皇位越來越近,權力越來越大。而當李治反應過來,想收回權力時,已經為時晚矣。
-
4 # 手機使用者張建漢
在歷史上武則天是個聖君,治國很聖明,在輔佑李世明治理朝政過程中,也得到朝中大臣認可,也為她登上皇位打下堅實基礎。
歷代皇帝登基都是血腥的,也是你死我活的,為了鞏固地位,清除異已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再加上也必須培植自己的親信,牢固政權地位。當然治國強國富民也是統治者的首要目標,在武則天治國理政時期,國家也相當強盛,謀反要有目的和目標,也必須得到民眾擁護,這些都不具備條件,所以眾大臣要謀反的理由不成立。
-
5 # 未濟
一方面是實力不允許,另一方面武則天比較英明,李唐宗室不是他的對手。
唐朝的王並沒有封地
唐太宗取消了封國制,封王也只是爵位,並沒有封地。按照一般的習慣,藩王可以擔任刺史,因此可以管轄地方,但是不能世襲刺史,而且還會頻繁調任。所以說,唐朝的藩王並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封地,實力自然不能與朝廷抗衡。到了後來,即使是封為州刺史,都是遙領,就是掛名,連地方都不用去,就是在京城裡養著。唐朝藩王實力不允許,根本無法和武則天對抗。
武則天安撫李唐宗室
對於聽話的李唐宗室,武則天都是採取安撫政策,加官進爵,保你繼續有榮華富貴,很多李唐宗室不想鬧事,怕現有的好日子也沒了。而且自李唐建國到武則天稱帝,也過去很多年了,李唐宗室也沒了創業之初的鬥志。何況武則天的身份有些特殊,是皇后,也當過太后,說到底也算是李家的人,和一般的人篡位還是兩碼事。李唐宗室多多少少還是可以接受,再加上能繼續有好日子過,很多宗室就老實待著。
李唐諸王能力不行
李唐諸王也起兵討伐過武則天,但是畢竟他們兵力有限,因為沒有封地,在加上起兵不同步,力量聚集不起來,被武則天輕鬆地給收拾了。琅琊王李衝的叛亂七天就被平了,越王李貞堅持了十七天,也被收拾了。李唐諸王見這架勢,更是不敢反武則天了。實力對比懸殊,而且李唐宗室也沒一個有號召力的人,能力不行。
武則天得人心
這點是最重要的,若是武則天不得民心,李唐宗室的起兵還是有成功的可能。很多將軍也會幫著李唐宗室的,但是武則天得民心,為何要反她呢?武則天重用寒門子弟對抗氏族,給了很多人上升的機會。武則天的能力也比李顯,李旦強多了,她能讓百姓安居樂業,李唐宗室自然聚集不起來反對她的力量。
若是唐朝藩王有封地,那麼一定是場曠日持久的大戰,即使打不過武則天,也會形成地方割據。可是唐朝藩王沒封地,實力太弱,根本打不過武則天。再加上他們已經失去鬥志,只想享受,連起兵都無法聚集力量,沒法對武則天造成威脅。 -
6 # 舊書齋
也不是沒打,是打了,沒打過。武則天謀取帝位後,的確有藩王開始發難,但這些藩王的戰鬥力實在差的太遠,所以,沒幾天就被幹掉了,接著就是武則天的血腥清算。舊唐書對這段歷史寫的比較清楚。
李氏子孫的反抗垂拱四年,八月壬寅,首先發難的是琅琊王李衝,起兵博州。然後,他老爹越王李貞隨後在豫州起兵,這是首先發難的兩個藩王。但根據舊唐書記載,僅僅過了一個月,這兩地的叛亂全部被撲滅,李貞和李衝後人,被賜姓虺,虺文忠的虺。
但史料中還記載了一個細節,那就是,在這次叛亂被撲滅後,遭到清算的還有很多,史料記載:
韓王元嘉、魯王靈夔、元嘉子黃國公譔、靈夔子左散騎常侍范陽王藹、霍王元軌及子江都王緒、故虢王元鳳子東莞公融坐與貞通謀,元嘉、靈夔自殺,元軌配流黔州,譔等伏誅,改姓虺氏。
我們從這些史料中,可以知道,各地藩王的確是聯絡在一起,準備來個大唐版“七王之亂”,可惜,這些個王公貴族,實在缺乏造反的天賦,李沖和李貞二人沒沉住氣,首先發難,迅速失敗,這讓整個李氏集團的反抗勢力土崩瓦解。
為什麼李氏子孫會輸的這麼快,這麼慘呢?原因只有兩個字“民心”。
為什麼老百姓不支援,主要原因在於,老百姓日子過的很好,沒有出現什麼黎明百姓水深火熱,有倒懸之苦。從唐太宗貞觀之治開始,一直到武則天篡唐,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雖然朝廷裡有著你死我活的鬥爭,可這些鬥爭,都是朝廷內部的,根本沒有影響到民間發展。長達五十多年的國泰民安,讓百姓根本不願意打仗,根本不原因謀反。不管是武則天當了皇帝,還是李唐子弟當了皇帝,都無所謂。只要百姓日子好,老百姓就認這個皇帝。
孟子有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王莽篡漢,被群起而攻之,導致天下大亂,而武周篡唐,卻可以迅速平息叛亂,因為武則天明白民為貴的道理。而李唐子孫,還有徐敬業,他們忘記了打仗會死人,會讓無數百姓流離失所,他們只追求最末端所謂的君王,格局不一樣,成敗自然不一樣。
最霸氣的武則天鎮樓
回覆列表
武則天稱帝前,曾發生過一次兵變,李唐宗室的藩王們共同謀過反對武則天。這些藩王包括越王李貞、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魯王李靈夔(除了李貞,都是唐高祖李淵的兒子),以及他們的兒子們。武則天修建完明堂,於是召集唐朝宗室成員,到東都洛陽的洛水邊上參加祭祀活動。李貞等藩王都覺得這一去很有可能被武則天扣留,所以都開始了積極的行動。
然而真到了共同商定的起兵那天,卻只有李貞自己孤軍犯險。其他藩王都還沒準備好,都在猶豫期呢。於是一場徹頭徹尾失敗的兵變開始了。這場兵變雖然經過了一番密謀,但真正發動時既不統一又沒有鬥志。雖然李貞父子也很努力,一心想著李唐江山決不能便宜了武則天之輩。然而李貞並不得人心,當時只有裴守德一人是一心一意的。所以最後落個慘敗的下場。更何況李貞本人也並非全然的勇武,兵變過程中曾數次想要投降,只是最終還是選擇了慷慨就義。
李貞及他的兒子,裴守德及其妻子都選擇了自殺。縱觀李貞起兵的始末,老李家一群男人最終竟敗給了武則天一個女人,說來真是慚愧。而究其原因,還是人心所致。李唐宗室內部本就不統一,而且李貞也並非全然得人心。最終給了武則天屠戮李唐宗室找了個理由,這場兵變後,武則天幾乎將李唐宗室殺戮乾淨。剛起兵時,武則天就將李貞父子從皇族名冊中削除了出去,並且為其改姓虺(毒蛇之意)。李貞自殺後,他及其妻兒部下的頭被懸掛在洛陽皇宮門前闕樓下示眾,可謂下場極慘。所以武則天稱帝后再沒有人敢挑戰她了。
唐中宗李顯復位後,才又恢復了李貞父子的族籍,當時迫於武三思和上官婉兒的反對,並沒有恢復李貞等的爵位。直到唐玄宗時,才將李貞、李衝(李貞的兒子)重新改葬,追諡號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