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夷陵之戰後,曹丕對蜀吳採取了不同的政策。

    曹丕的這一“差別對待”,是基本上符合當時形勢的。

    夷陵之戰後,曹丕對吳蜀的政策

    夷陵之戰後,曹丕對吳蜀,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政策。

    1、對蜀:政治攻勢。

    曹丕時期,魏國對蜀以政治誘降為主。

    僅僅是諸葛亮一人,就收到了王朗、陳群、許芝、諸葛璋等人的書信。這些書信闡明天命,企圖誘降。(這個誘降應當不可能是指望蜀漢直接投降,而是企圖增強對蜀漢的影響力,誘使其聯合對吳)

    諸葛亮與王司徒論戰的原型,應該發生在這個階段的書信中。

    直到諸葛亮發表《正議》一文,義正言辭表明立場,曹魏對諸葛亮的政治攻勢才告一段落。(對諸葛亮的政治攻勢作罷,但是否完全停止政治攻勢則不知道了)

    2、對吳:武裝打擊。

    對東吳,曹魏就沒這麼客氣了。

    222年到225年,曹丕三次大規模伐吳,幾乎一年一次。

    劉曄認為:蜀遠吳近。如果伐蜀,蜀必然調整政策,重新與吳緩和關係,但如果伐吳,蜀卻只會借勢繼續攻吳。

    其實,在夷陵之戰後一段時間內,這個邏輯依然成立。

    吳蜀是否重新修好,障礙在蜀國的態度。

    孫權一直想重新修復吳蜀關係。劉備死後,孫權就派遣使者弔唁,前來試探。

    反觀蜀國,仇吳情緒則十分濃厚。諸葛亮想要修復聯盟關係,找了很久,才找到持相同態度的鄧芝。最後,諸葛亮也是力排眾議才修復了吳蜀聯盟。

    而曹丕第一次伐吳時,劉備尚在世。當時劉備雖大軍新敗,無力出兵,卻趁勢恫嚇陸遜。

    保持吳蜀分裂,顯然是對曹丕最有利的選擇。

    曹丕不但企圖“安撫”蜀,還慫恿吳。他明確對吳國使者馮熙指出:魏吳要想修好,吳國就要“厲兵江關,縣跨巴蜀”,繼續攻蜀。

    因此,從大外交角度說:曹丕時期,維持吳蜀分裂是其基本戰略。而“撫蜀攻吳”是符合這個要求的。

    抓住吳蜀的軟肋

    1、專攻蜀國軟肋

    (1)、蜀不易伐。

    “蜀遠吳近”,由於秦嶺所限,曹操、曹丕攻漢中的組織、補給難度遠遠大於伐吳。

    魏要伐蜀,前方基地在關隴。

    由於漢羌戰爭、董卓之亂、李傕之亂的破壞,關隴地區的經濟、人口損失非常嚴重。

    因此,曹操每次徵漢中,都“山行千里、千里饋糧”,精疲力盡。

    尤其是曹操與劉備的漢中之戰。曹操準備了半年多,但在漢中打了兩個多月就撤軍了。

    當時,由於張郃等人的堅持,漢水以北,包括陽平關等處尚在曹軍之手。曹操尚且無力征伐,此時,蜀漢已經全據漢中險要,曹丕要打,更沒希望了。

    (2)、伐蜀如不利,風險大。

    而且,為了支援兩次漢中攻勢,曹操對荊州、中原地區的居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侯音、孫狼等人的叛亂,都與漢中之戰有著直接關係。

    因此,伐蜀,成功機會不大,風險卻很大。

    (3)、蜀漢的軟肋:國內不穩。

    劉備去世後,蜀漢進入了短暫的“主少國疑”階段。

    一方面,益州一些豪強本對諸葛亮嚴格法治公開表示不滿,另一方面,一些豪族在東吳的唆使下舉兵叛亂。在南中地區,一些少數民族也開始反叛。

    蜀漢本就在夷陵之戰中元氣大傷,更兼內憂外患,形勢危急。

    這種情況下,曹丕君臣透過拉攏、分化來制約蜀國,正在情理之中。

    2、攻吳軟肋。

    (1)、吳國政治穩定。

    東吳立國,已歷三世。即使新近收復的荊州地區,除了沙摩柯,劉備企圖策反也收穫不大。

    因此,要從政治上打擊東吳,幾乎沒有機會。

    (2)、伐吳如不利,風險小。

    一方面,與吳接壤的中原、襄陽、徐州等地,儘管經濟也遭受破壞。但畢竟較早納入曹操統治,經濟恢復狀況要遠好於關隴地區。

    而魏國經濟、政治的幾個大城市,距離吳國邊境都很近。

    因此,曹操四越巢湖、曹丕連年伐吳,都在魏國力承受範圍之內。

    (3)、吳國軟肋,在軍事上。

    長江天險雖然險要,但戰線長,可攻擊目標多。

    當時,吳國既要防蜀,又要防魏,兵力已不敷使用。

    尤其在曹丕第一次伐吳時,陸遜自始至終在對蜀前線,未參與抗魏作戰。

    當時,江陵城內能戰之兵不過5000,而相關方向的魏軍前部就有3萬!

    若非朱然出色的將略,江陵恐怕已被魏攻取。

    曹丕要想一舉滅吳,是不可能的。但是,曹丕要想“撈到好處”,還是有可能的。

    失敗的企圖

    曹丕的方略,道理上說得通。但是,戰略能否實現,從來是博弈的結果,不可能一廂情願。

    諸葛亮迅速穩定了蜀地人心,迅速擺脫了“主少國疑”的局面。同時,頭腦情形的諸葛亮力排眾議,堅決聯吳,粉碎了曹丕分化、瓦解吳蜀聯盟的企圖。

    而伐吳戰場。儘管夏侯尚、張郃、臧霸等人都表現出色,東吳一度很吃力,但東吳仍然憑藉朱然、全琮的將略,憑藉水師優勢,粉碎了魏國的進攻。

    究其原因,在於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經基本確立,暫時不易打破。

    魏國雖強,但還不足以突破長江天險;吳蜀雖都有問題,但諸葛亮、孫權都是雄才。

    或許,曹丕唯一的機會,在於夷陵之戰時。如果當時他採納劉曄的建議,趁機攻吳,或許能有所作為。

    可惜,曹丕顧慮重重,錯失良機,最終,他的企圖也無法實現了。

  • 2 # 月殘城

    蜀漢有地利,攻取不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縱然得一城一地,得不償失,同樣,蜀漢北伐,魏國部分兵力把守關口,堅壁清野,靜待援軍,蜀漢自然糧草不濟,難有戰果。吳國不同,戰線漫長,首尾難顧,縱兵鈔略,頗有所得,魏國舍難逐易,很正常。

  • 3 # 曹老師xixi

    曹魏國策

    曹丕代漢建魏後,曹丕繼承父志,以一統天下為己任,當時的曹魏佔據天下十三個州中的九州半,曹丕繼位當年,命夏侯尚南下荊州,分別奪取了蜀吳的三郡九縣,佔據半個荊州,不久又平定國內青徐地方割據,擊敗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連遠在中國南方的交州士氏家族也表示臣服曹魏,(這裡解釋一下,交州在曹丕去世後,才被孫權奪取,此時為獨立的地方軍閥),曹丕對統一天下自信滿滿,於是欽定國策,先吳後蜀,一統中國,認為曹魏最大的敵人是東吳,只要東吳滅亡,蜀漢不足為慮。因此曹丕多次對東吳動兵,但孫權豈是無名小輩,曹魏雖然強大,但是還未強大到能滅東吳的時候。

    戲弄曹丕

    這一點是我個人觀點,我認為十分重要,曹丕的性格是比較狹窄,在曹丕稱帝之後不久,孫權迫於劉備大軍壓力,向曹丕稱臣,名義上歸順曹魏,曹丕自然心滿意足,封了孫權為大魏吳王,古人以五常為道德標準,這也是為什麼曹丕沒有趁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打吳最為猛烈之時進攻吳國的原因之一,在蜀吳交戰正酣之時,曹丕曾向孫權索要過太子做人質,均被孫權以各種藉口拖延,後來戰局逐漸對東吳有利,孫權乾脆直接拒絕了曹丕,因此曹丕才大怒,攻打了孫權,不過為時已晚。後來孫權來來回回、反反覆覆,一會臣服曹丕,一會又不鳥曹丕,這樣搞曹丕,曹丕能忍嗎?顏面不僅失嗎?曹丕能不氣急敗壞,急於幹孫權嗎?不過孫權是誰呀?“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掌權多久了?典型的政治老手,曹丕自然不是孫權的對手,不過孫權也知道一個度,曹丕三次伐吳,最後都是魏軍實際作戰不利,但最後竟然都是孫權認輸,好讓曹丕有顏面的“撤退”,孫權也一直做大魏吳王坐到了曹丕去世。我想曹丕對孫權的氣不是一點兒點。

  • 4 # 魏濟文史小站

    蜀漢實力並非不如東吳,曹丕打東吳也並非沒腦子!

    關於蜀漢與東吳實力的比較,至少是有三個階段的。第一階段:蜀漢強於東吳,蜀漢的實力在劉備奪取漢中和關羽兵壓樊城時達到頂峰,這一時期,連曹操面對蜀漢的進攻都產生退避三舍的想法了,可惜這種局面孫權是無法忍受的,強大的蜀漢對下游東吳的威脅,是要遠大於中原的曹操勢力的,後來孫權果然襲擊了關羽,打破了這種形勢。第二階段:蜀漢、東吳難分上下,這一階段主要是諸葛亮時期。第三階段,蜀漢弱於東吳,就是諸葛亮死後的階段了。

    曹丕在位,從220年到226年,其中分別於222年和225年兩次攻打東吳,主要是第一次,曹真、張合、曹休合攻江陵;第二次,曹丕不過是到廣陵江邊溜達了一圈。同一時期,蜀漢有兩大事件,劉備徵東吳,諸葛亮平南蠻;東吳的大事件,戰勝劉備東進,打敗曹丕的南下企圖。

    那麼曹丕為何不打蜀漢,而要執意打東吳呢!其實,說他攻打東吳並不恰當,曹丕實際上是要奪取荊州!荊州才是一切的重點。

    回頭看赤壁之戰前的曹操,當時面對漢中張魯、益州劉璋、荊州劉表、東吳孫權,曹操為何不去打張魯、劉璋,而是去取荊州呢?因為荊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西上益州,東下孫吳,北面則是曹操的許昌老巢。拿下荊州,不但可以穩固後方,還可以徹底分割南方勢力,以便下一步各個擊破。曹操最後敗於孫劉聯軍之手,但也證明了他奪荊州、分割南方勢力的正確性。

    再看宋朝太祖趙匡胤的統一方略,先南後北,先易後難,他首先攻佔的也是荊南、湖南,因為此地東臨南唐,西接後蜀,南靠南漢,太重要了。宋太祖拿下荊湖後,西上平了後蜀,南唐、吳越主動臣服。

    所以,曹操、曹丕、趙匡胤奪取荊州的戰略絕對是正確的,這就是曹丕為何要征討東吳,而不是蜀漢的原因了。而且,曹丕這麼做絕對是正確的,並不是他腦子不好使,看不清形勢。

    另一方面,蜀漢真那麼好打嗎?曹魏對蜀漢發動過三次大戰。第一次230年,曹真、司馬懿、張合三路伐蜀,結果大雨三十天,魏軍自退。第二次244年,曹爽為建軍功,和夏侯玄伐蜀,結果被蜀將王平擊敗。第三次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伐蜀,這一次也不容易,鍾會都準備退兵了,不料出了個不要命的鄧艾,最後才成功的。再想想蒙古大汗蒙哥,斃命釣魚城下,你就知道從陝西進攻四川得有多難了。

  • 5 # 史海小白丁

    曹丕為何一直伐吳,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蜀漢雖然實力不如孫吳,但勝在地理位置優勢,易守難攻,且有諸葛亮坐鎮,曹魏的進攻很難取得明顯優勢;二是曹丕在位初期,孫吳作為魏國名義上的屬國,但吳主孫權不僅拒絕將兒子孫登作為人質送往魏國,而且在蜀國威脅解除後公然宣佈和魏脫離臣屬關係,稱王建號,這種公然的打臉行為,引發了曹魏伐吳的序幕。

    公元221年7月,蜀主劉備為收復荊州,舉全國之力發動了對東吳的戰爭,在戰爭初期,蜀漢來勢洶洶,並迅速推進至東吳境內,東吳在求和不成的情況下,作為權宜之計,東吳被迫向曹魏稱臣,以便於集中力量對抗蜀漢。公元222年吳國大都督陸遜在夷陵利用火攻大破蜀軍,劉備戰敗,倉皇而逃,並病逝於白帝城,蜀漢對於吳國的威脅徹底解除。

    既然吳國當初將向魏國稱臣作為權宜之計,此時在蜀漢威脅解除的情況下,在吳國看來,吳魏聯盟已無必要,因此當曹丕要求孫權將長子孫登送到洛陽為人質的時候,孫權果斷拒絕了要求,此時吳蜀之間也重新修復了因戰爭造成破壞的關係,孫劉的結盟給了孫權拒絕的勇氣。

    但是,對於曹丕而言,孫權的行為無異於公然“打臉”的行徑,因此,222-223年、224年和225年曹丕發動了三次伐吳的戰爭。但是,曹丕的伐吳戰爭並未取得預期的效果,225年後不了了之。

  • 6 # 臨石觀海

    既然蜀漢實力不如孫吳,曹丕為何一直伐吳?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個人認為曹丕伐吳的目的只是逼迫孫權真心稱臣,交出質子,轉移國內矛盾,而不是滅吳,因為先滅吳不如先滅蜀。滅蜀之後可以佔據長江上游,順江而下,難度更小。當時曹丕繼位不久,政權不穩,還沒能力發動滅國戰爭,因此曹丕此舉政治目的大於軍事目的。

    吳蜀夷陵之戰後,曹丕三次派大軍揮師南下,攻打孫權,這很讓人費解,為何,因夷陵之戰蜀國大敗,國力受到重創,按理說曹丕應該先取蜀國,再下東吳才是,那為什麼他要多次攻打東吳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攘外必先安內

    孫權是個政治小能手,在對魏稱臣後,虛與委蛇,表面畢恭畢敬,內心翻江倒海,多次拒絕曹丕要求送質子北上的要求,這就惹惱了曹丕,曹丕在想,我連自己的附屬國都擺不平,怎麼還有臉去打蜀國,必須先搞孫權。

    忌憚吳蜀聯盟

    有人問吳蜀聯盟不是有吳有蜀,打誰都是聯盟麼,其實不然,還是有區別的,你打蜀國東吳必有動作,你打東吳蜀國可能動不起來,最多佯攻一下做做樣子,為何,因為實力不允許,人家還在養傷呢。

    轉移政治矛盾

    曹丕是篡漢稱帝,必然會招到一部分人的反對,因此他發動戰爭也有一方面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類似諸葛亮的北伐也有此意在其中,所以輸贏的結果反而顯得沒那麼重要。

    總結:曹丕伐吳沒有取得戰果,但也完成了其政治使命,正所謂戰爭就是政治的延續,而三國之所以為三國,也正是其有一種微妙的平衡性,各方都有鋤強扶弱的精神,這也造就了這麼精彩的三國。

  • 7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都說柿子掂軟的捏,三國中明明東吳實力強於蜀漢,為何強大的曹魏不打最弱小的蜀漢,反而攻打實力第二的東吳?

    因為這是地緣政治決定的,曹丕無法改變。

    曹丕時代,雖然魏國綜合實力大於蜀、吳兩國之和,但曹魏除了蜀漢與東吳兩個敵對勢力之外,還有西北方的鮮卑人、北方的烏桓人、遼東的公孫氏等外部隱患存在,其內部還有東邊的臧霸等半獨立勢力存在,以及剛即位時內部的勢力整合。

    曹丕其實是一位英明的開國皇帝,看待曹丕的對外征戰,一定要從曹丕的角度以及當時天下整體局勢來考慮。

    曹丕即位之初,心懷統一天下大志,要想統一天下,就得消滅周邊割據勢力,又因為周邊不止一個敵對勢力,所以就面臨一個先後順序,先打誰後打誰的問題。

    早在曹操生命中最後一年時,東吳孫權就因為偷襲了蜀漢荊州三郡,為避免兩線作戰,而選擇投靠曹魏,還被封為吳王。

    從名義上說,當時東吳孫權是臣服於曹魏的,曹魏不應該攻打才對,包括曹丕也是這樣認為的,如果貿然攻打東吳,在尚未統一天下之時,會讓天下諸候心寒的。

    所以在曹丕即位的頭兩年,曹丕沒有對東吳下手,選擇了觀望,而蜀漢的劉備卻因為東吳偷襲荊州三郡,而悍然對東吳發動攻擊。

    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整個期間,孫權為避免兩線作戰,對曹丕不時大獻殷勤,魏國朝堂當時對攻蜀還是助吳也曾發生激烈爭論,曹丕甚至一度還想攻蜀,但最終沒有這麼做。

    曹丕之所以沒有攻蜀,就是因為地緣政治!

    開啟地圖,看看三國時期的地圖,曹魏雄據天下十三州中的九州,三分天下有其二,佔據了整個北方,曹魏與東吳的交界大致是以荊州到揚州地界上的長江為分界線,曹魏與蜀漢的交界是以八百里秦川為分界線的。

    再來看曹魏的軍事佈署,曹魏兵力的二分之一佈置在與東吳交界的長江附近,長達上千公里的戰線,從荊州的秭歸、當陽一線到揚州的建業(今南京)一線,這裡是曹魏主力集中地,也是東吳防守的主力。

    曹魏兵力的四分之一佈署在與蜀漢交界的關中地帶,交界就是八百里秦川,秦川以北是曹魏西部重地關中,秦川以南是蜀漢北部重地漢中,中間隔著極其難走,以及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崇山峻嶺。

    曹魏兵力的八分之一佈署在西北防備鮮卑人,還有八分之一的兵力佈署在北方防備烏桓人和遼東公孫氏。

    曹魏如果要攻打蜀漢,面臨兩大難題:

    一是需要從東部與東吳交界的荊州到徐州一線調兵到關中。

    這可是千里調兵,消耗極大,從荊州及徐州到關中,也就是從今天的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往陝西調兵,相距千里,耗時巨大,等完成調兵,失了先機不說,蜀漢早就做好準備了。

    另外,如果大規模調兵,荊州及徐州前線曹魏兵力就空虛了,如果東吳來偷襲怎麼辦?這可是巨大的風險。

    二是曹丕想攻打蜀漢必須穿過極其難行的蜀道。

    蜀道難,難於上青雲,這可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客觀存在的,當年曹丕他爸曹操在與劉備爭漢中時,就是因為道路難行,後勤不繼,才敗給劉備,曹丕不會不知道。

    攻打蜀漢後勤補給極其困難,而且條件不具備,東吳並不是真心臣服,西北及北方邊境也不太平,再加上蜀漢雖失荊州,但是蜀中主力尚存,劉備尚在,並不懼怕再來一次漢中之戰。

    即使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又奉行了聯吳抗曹的國策,再加上道路難走,曹丕攻打蜀漢都不現實。

    算來想去,曹丕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攻打東吳,既不需要大規模調兵遣將,又沒有秦川天險不方便運糧,又可以就近攻擊。

    可是曹丕礙於政治上的原因,在孫權沒有最後攤牌時,曹丕沒有攻吳藉口和時機。夷陵之戰結束後,孫權解除了來自蜀漢的威脅,就不再對曹丕恭敬,並且拒絕派遣兒子到曹魏當人質。

    孫權的態度和行為終於讓即位以來一直憋足了勁沒處使的曹丕找到了藉口,於是曹丕開始傾國之力南征孫權,這也成為曹丕時代的國策,並且曹丕還借南征解決了臧霸的半獨立勢力,並完成了內部整合。

    所以曹丕的伐吳戰略是正確的,不要拿司馬昭時代先伐蜀後攻吳的戰略來比,時勢不同,司馬昭時代,東吳處於內鬥,無瑕北顧,西北及北方邊患已除,只有南方的蜀漢與東吳兩個割據政權。

    而蜀漢由於連年北伐,國力衰弱,朝廷中也開始內鬥不斷,宦官弄權,司馬昭具備伐蜀條件,所以不能與曹丕時代同日而語。

  • 8 # 青史回聲

    表面上看,曹丕繼位後,就一直伐吳,對蜀國不聞不問。可其實情況並不是如此。

    曹丕建魏後,劉備就立馬稱帝,史稱“蜀漢”,代表著漢室江山。只有孫權沒有稱帝,倒只是稱王,為什麼呢?按理來說,天下三分,這吳國也有一份,怎麼輪到孫權,就只是稱王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孫權在名義上沒有稱帝的可能性。你看曹丕,雖然是篡漢自立,但是他有絕對實力能夠壓制住曹魏集團裡的反對勢力,稱帝之事順其自然。至於劉備,更不用說,劉皇叔,而且還有一州之地,既然,漢獻帝已經被趕下皇位,那他劉備自然就要扛起恢復漢室江山的旗幟。反觀孫權,在這方面就比較弱了。所以曹丕稱帝后,首先打得就是孫權,目的很明顯,逼他向自己稱臣。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曹丕伐吳,是因為夷陵之戰。眾所周知,夷陵之戰,蜀國劉備大敗,不僅荊州沒奪回來,反而自己還被趕回了白帝城,命懸一線。這時的吳國可以說是士氣高漲,本來魏國內部是有考慮伐蜀,只不過曹丕排除眾議,非要等這場戰役打完後,再決定。

    後來吳國贏了,而且挾大勝之勢舉兵攻川。這時的曹丕看到了戰機,認為趁此機會,南下伐吳,因為吳國大部分兵力在夷陵,這時趁機南下,可事半功倍。只可惜曹丕這次伐吳失敗了,再加上曹丕在位時間也不久,僅僅七年,他不可能光想著伐吳吧?

    當然,曹丕伐吳也不是沒有收穫的,不管是逼還是自願的,孫權後來還是向曹丕稱臣,曹丕也自然給了雙方一個面子,封他為吳王。

  • 9 # 優翼顰

    因為雍涼那時候羌人還是不穩定因素,而樊城之戰之後曹魏失去從荊襄伐蜀道路,而雍涼伐蜀後勤過於困難,況且蜀漢易守難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款遊戲能玩出信仰和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