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宋春來
-
2 # 半支蓮6
我也有同感。三十年前,一個老同事借我十元錢買東西,好久了也不提還我。可糾結了,其實那時工資不到一百元,十元錢夠我吃半個月的。後來終於找機會要回來了,她倒時表現出不好意思了,但我很不好意思了很久。所以,至今還記得呢。這是因為骨子的善良在起作用,怕別人難為情。再就是自尊心在起作用,我這樣去要錢,別人怎麼看我?會不會覺得我小氣?會不會從此失去這個朋友?
推己及人,別人借錢給自己也會這麼想吧?所以,我覺著朋友間同事間儘量不要產生經濟賬目,如不可避免,借錢一方就在可能的情況下第一時間清賬。記得有一次交會費,一同事未到,我就替她交了。結果我還沒回家,她就微信還我了。老百姓說:“好借好還,再借不斷”是有道理的。
-
3 # 小店的生活
每個人都會遇到這種事,但是咱們需要調整心態去要錢,我們只是要回我們自己的錢不犯法。這是我們正當的權利,那怕是一元錢也是我們辛苦賺來的,又不是他給的,他沒理由這麼豪橫
-
4 # 想你的魚
別人欠我錢,我屢次去要錢,最後感覺跟欠錢的人一樣掉價了,為啥?
第一種,是確實沒有存款,遇到棘手的事情需要馬上用錢去解決,這樣的情況其實算是最好還錢的一種,比如家裡有老人生病了,或者是遇到老婆藥生孩子等等,但是這個的前提也得你們至少是很好的朋友,之前也沒有聽到他和別人借錢的事,這時候你可以適當都借一些給他,就算是幫朋友一把,通常他有錢之後肯定會第一時間還回來,這個錢是屬於給他應急的,他會感激。
第二種,沒有存款,但長期處於高消費,信用卡,花唄,借唄能用的借貸都不放過,長期拆了東牆補西牆,這樣的朋友如果和你借錢,肯定不會主動還你的,因為我自己就遇到這樣的朋友,因為說要急用開口了不好意思回絕,就借他幾千塊錢,可是過了很久卻隻字未提,他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可就是欠別人的錢不著急還,你開口要吧還挺不好意思的,平時關係都不錯,可是借錢的人呢因為借的多了,已經無所謂了,你不要就不主動還,你要我還不情願,弄到最後就是雙方都很尷尬。
第三種,沒有存款,為人仗義兄弟哥們朋友多,借錢的時候態度特別的好,恨不得能跪著求你,出於同情這樣的錢肯定的借,但是還錢就變成遙遙無期,當你上門去要錢,各種搪塞各種打岔各種敷衍,到最後就出現你的煩惱,他欠你的錢到最後弄得你不合適,面對這樣的人我們還真是挺麻煩的。重要的就是你要有一個好心態,堅信是可以要回來的。
古人云:想要一個人和你斷絕關係那就借錢給他吧。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儘量不要去和別人發生金錢上的來往,否則可能連朋友都沒得做了。
-
5 # 我從佛前過紅塵不待我
這社會就是這個樣,問你借錢的時候都很好,但是你不問它要反而跟你斷了一切聯絡,我兒時朋友也這個樣,反而他還說你借給他錢的人不好,所以好人難做啊。
-
6 # 李佳小妞
朋友,這事我也遇到過,也有同感。說實話,特別氣憤又特別無奈。
我是去年5月份有個客戶在我這裡消費了500多塊錢,她當時說過兩天給,就這樣一個月又推一個月,每次都說有會給的,但到現在快一年了都還沒有還錢。
為什麼感覺到最後跟欠錢人一樣掉價?我認為可以從我們要錢的心理過程來分析:
一開始為了要回錢,我們一般都會客客氣氣的還感覺不好意思要。多次無果後,你的內心會有跟著點著急生氣,說話也會慢慢變的強硬。到再後來還是無果,你會失望憤怒。最後自尊心耐心自信心善心都受到了打擊,會使你覺得和欠錢人一樣掉價了。
不管怎麼說,欠錢不還的是對方,有失誠信的也是對方,無論企業或個人不講誠信都是很難生存的。
回覆列表
怎麼說吶,類似事多不可數。
向你借錢的人,應是你不該借給的人。
借給別人錢,是憑對方不還的心理,我們才好借給別人錢。倘你期之能還給的話,那乾脆還是不借的好,當然,不管對方是誰。
關於父母、兄弟姐妹,那則另說,手裡沒錢便罷,有的話,必借。至於此後還與不還的,莫去計較。
以上,就我個人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