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宗1986
-
2 # 畫詩人生
崇禎皇帝是活要面子死受罪,前期能跑的時候沒有跑,後期想跑,跑不了,是在今大臣們相互扯皮中,浪費了大好時機,沒有跑成。
在李自成進京幾個月前,朝庭之上已把遷都提到日程之上。但是大臣們誰都不願意擔此風險,因為祟禎帝反覆無常,經過罪過加於別人頭上,以顯示自己的聰明與智慧。
在崇禎十七年的皇帝生崖中,人才備出,若是崇禎不是反覆無常之人,保住大明江山根本就不是問題。
在孫承宗討伐李自成時,打得李自成只剩十八騎,後來在崇禎一系列的操作下,孫承宗戰死,李自成很快死灰復燃,橫掃半個中國,再也沒有辦法撲滅。
祟禎手中有人才,是亂殺無故,反覆無常,刻溥寡恩,才是他國破身死最大的原因。
-
3 # 澳古說歷史
1644年3月,李自成50萬大軍兵臨北京城下,絕望的崇禎皇帝在留下“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的遺言後,登上煤山自縊殉國,上演了“君王死社稷”悲壯的一幕!而後人在讀到此處,心生傷感之時都不禁會重複的問到這麼一個問題,崇禎皇帝為何不選擇南遷呢?而是毅然的選擇在都城自殺殉國呢?
明朝末年,制度僵化,財政空虛,朝廷與民眾的矛盾日益嚴峻,全國各地接連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其中規模最大,波及範圍最廣的無疑是張獻忠、李自成兩支起義軍。截止1643年,張獻忠一部,沿湖北、湖南先後奪關佔地,兵鋒直指四川;李自成一部,佔領西安,控制西北之地,出潼關兵指京師。
當時,大明王朝的崇禎皇帝面對此情此景,急得是不知所措,因為隨著潼關的失守,北京幾乎已無險可守,此時大明的都城只能靜待李自成大軍的到來。按理說,如果此時的崇禎能夠當機立斷,遷都南京,憑藉著南方還算雄厚的兵力,至少崇禎還能保住半壁江山,日後徐徐圖之,或許還能收復北方。
可是事實上,崇禎並沒有這麼做,他在南遷一事上猶豫不決,終坐失良機,最終白白浪費能讓明朝繼續存在的最後機會,而後自己也落了個吊死景山的悲慘結局。
當然,其實當時崇禎皇帝並不只有南遷這一種選擇,其實崇禎還有另外一種選擇。崇禎十七年正月初四,面對李自成大軍的咄咄逼人,崇禎緊急召見首輔大臣陳演等重臣入宮商議,這個時候就有大臣提出“速調山海關吳三桂進京勤王”,這個提議是當時最折中的方法,即可避免南遷的尷尬,又可避免都城被攻佔的恥辱。可是此時的崇禎皇帝依然是猶豫不決,他擔心吳三桂進京雖能保護都城的安全,但是這也就等於放棄山海關,讓關外虎視眈眈的後金入關,這樣自己勢必就會背上丟失國土這樣的千古罵名。
所以當時崇禎為了不讓自己揹負失地失國的罪名,就決定把這個問題交由大臣們決定,只要他們說可以,他就順勢同意這個決定,從而避免自己揹負罵名。可是,底下的大臣們又不傻,他們都是奉行“利己不利人”的老油條,崇禎不願意背上這個罵名,那些大臣更不願意,因此當時沒有一位大臣願意站出來背上這個黑鍋,如此當時崇禎見狀只得說“你們先回家考慮下,明日早朝在議”。
原本崇禎的本意是想讓他們回家考慮下,誰來背這個黑鍋,可是崇禎萬萬不會想到,這些朝中重臣根本就沒想過要背這個黑鍋。果然,次日早朝,大部分重臣絕口不提要詔吳三桂入京勤王的話,就是一些小嘍囉在爭論該不該讓吳三桂進京,可是此時若是無重量級的官員開口說,崇禎皇帝根本就不該答應。
如此,最終“速調山海關吳三桂進京勤王”的建議被暫時擱置,崇禎和朝政重臣都有意無意的選擇性忽略掉這個建議。
但是到退朝後,崇禎卻得到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建議,此時左中允李明睿向崇禎建議“南遷”,而這個建議正好迎合了崇禎的想法。其實早年間崇禎就與自己的親信討論過南遷一時,他認為現在就算是放棄山海關,調吳三桂入京,北京也很難保全,而今最應該做的就是效仿東晉、南宋南遷,藉機保全明朝,然後靜待時機收復北方。
可是崇禎皇帝實在太看重自己的名聲,就是這麼一位連“棄山海關保北京”的罵名都不想背的崇禎,你說他還會去揹負丟棄祖宗社稷陵寢這樣的千古罵名嗎?當然不會,所以崇禎內心雖十分是贊同“南遷”的,但為了不背上這個千古罵名,他還是希望有朝中重臣開口支援他,然後他再順勢答應,可是那些老奸巨猾,直知明哲保身的老臣肯定不會如崇禎的願,事實上的確如此,在“南遷”一事上,如同陳演等這些重臣,他們要嗎閉口不談南遷一事,要嗎就是為了不背上這個罵名,竭力要求崇禎死守北京。如此,李明睿第一次建議崇禎“南遷”計劃失敗。
接著在崇禎朝廷為了該如何自處,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遠在山西的李自成大軍此時已攻克山西寧武,負責抵禦的明朝大軍更是節節敗退,於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的崇禎再次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對策,而此時李明睿第二次建議崇禎“南遷”。
這個時候無計可施的崇禎心想“只要沒人明確表示反對,就南遷”。可是好死不死的,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平時膽小怕事的左都御史李邦華居然大義凜然的站出來說道“皇上應該守衛京師,讓太子去江南”,這個時候崇禎頓時啞口無言,但是他還不想放棄,還是想讓百官說出要南遷的提議,於是他先是勃然大怒的說道“朕勵精圖治經營天下數十年尚不能成,更何況是年紀輕輕的太子”,而後又讓百官趕緊商量一個對策。
而此時百官顯然已經知道崇禎是想讓他們說出南遷的話,但他們卻不願意揹負這個丟掉祖宗社稷、陵寢的罵名,所以始終閉口不言。最終崇禎皇帝見百官如此,也實在是無可奈何,只是下了一道“勤王”詔書就不了了之了。如此李明睿第二次建議崇禎“南遷”宣告失敗。
幾天過去後,李自成大軍勢如破竹,西北之地幾乎悉數被李自成佔領。此時李明睿第三次建議崇禎趕緊“南遷”,並說到再不決定,恐再無機會,而這個時候崇禎卻依然猶豫不決,他還是幻想著文武百官能夠向李明睿一樣痛哭流涕的求自己南遷,這樣雖免不了要落了個“棄京南逃”的罵名,但好歹還能讓世人覺得這是崇禎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
所以此時的崇禎雖不同以往,他已經準備好了要揹負罵名的準備,但是卻還是想著再等幾日,也許百官就想通了,就會哭著求他南遷。
而崇禎之所以有再等幾日的勇氣,是因為他自認李自成沒有那麼快的攻進北京。截止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並宣佈北伐時,崇禎自認自己手中還要兩張王牌,其一北京城防堅固,京城九門城高池深,自永樂遷都以來,北京城曾遭遇四次兵臨城下,但最後都安然無恙,無論是蒙古還是八旗都只能是望城興嘆,所以即使李自成兵圍北京,短時間內他也攻不下,而後只要勤王大軍一到,李自成大軍就可不攻自破。
其二京城附近有大同、宣府、遼東、薊鎮四鎮,這四鎮的邊軍戰鬥力極其的強悍,可確保北京無憂矣。如此,正是基於以上兩點原因,崇禎在依舊在“南遷”一事上猶豫不決,即使想好要揹負罵名,他也心存僥倖,希望百官能夠醒悟,替他背上這個黑鍋。
可是崇禎萬萬沒想到,明軍會敗的這麼快,他太高估明軍的戰鬥力,他也太高於明朝此時的民心,此時明朝軍心、民心皆散,他所依賴的大同、宣府、遼東、薊鎮四鎮邊軍,非但沒有重創李自成的軍隊,反而是一觸即潰,更甚著大部分打都沒打就投降李自成。
此後,崇禎所設想的勤王大軍也一個都沒來。寧遠總兵吳三桂率軍停滯不前;山東總兵劉澤清謊稱墜馬負傷,率軍南逃;密雲總兵唐通,率軍投降李自成。當然此時的崇禎如果夠果斷,不再管百官作何反應,直接率軍南遷,倒還有機會,因為此時北京周邊雖被李自成大軍牢牢佔據,但保定還在明軍的手中,只要崇禎夠果斷,可以從保定直接南下。
但是崇禎還是毀在了自己猶豫不決的性格上,他還是下不了決心要揹負棄守北京和祖宗社稷的罵名,他還是想等百官替他決定。也就是如此,崇禎失去了最後一次機會,之後在朝臣相互爭吵不休的時候,前線傳來訊息,保定淪陷,自此崇禎南逃的道路被徹底鎖死,此時就算崇禎下定決心要南遷,也再無機會了。最終崇禎輸掉了一切,他為自己的猶豫不決,為自己的“惜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那就是國破家亡。
當然崇禎不南遷雖有著“惜名”的意思在裡面,他不想揹負丟棄祖宗社稷、陵寢的罵名,也不想在自己百年之後被列祖列宗所唾棄,所以他一直對南遷一事猶豫不決。但是崇禎不南遷卻還有著另一層的深意,就是崇禎還想再努力一把,他不想讓祖宗社稷、陵寢落於李自成之手,他也不想列祖列宗打下的基業毀在他的手裡,所以他想再努力一把,等實在不行再南遷,可是讓崇禎沒想到的是,明朝已經是從內到外爛到骨子裡了,民心、軍心都沒了,他還拿什麼去努力,拿什麼去中興明朝。
其實如果當年的崇禎不要顧慮那麼多,不要在乎那麼多,而是果斷的選擇遷都南京,以南京和南方雄厚的實力,明朝倒是還能繼續存在的,甚至還有光復北方的機會。要知道,當時的南方並未陷入戰火中,是一個很穩固的大後方,同時又有鄭成功、史可法等能臣幹吏,及百萬大軍的存在,又有長江天險為屏障,雖不能說百分之百能光復中原,但偏安一居倒是可行的。只是可惜,崇禎太....。
-
4 # 星海知舟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對大明朝皇帝的經典評價,死社稷的這位就是不逃跑的崇禎皇帝。這裡的“不逃跑”應該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帶著朝廷南遷,二個是個人逃跑。第一個不跑的原因一方面是源於崇禎的傲氣和自負,死要面子活受罪,放不下皇帝的身段主動提出南遷議案,另一方面是一些迂腐大臣沽名釣譽,揮舞著道德大棒攻擊“逃跑論”,把大家都困死了。第二個不跑的原因是確實跑不了了,手持當時最先進武器三眼火銃的崇禎皇帝,率領著一群宦官,攜帶著一眾利斧,跑哪個門都跑不出去,不是守軍不開門就是門被封死,一點機會都沒有。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來回顧下漢人最後一個王朝的最後一段時光。
【南遷計劃的流產】
事實上,崇禎是考慮過戰略轉移的。從明史來看,當時李自成破宣府和大同以後,布聲了一道討明檄文,其中的一句——“君非甚黯,孤立而煬蔽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也就是說:“皇上啊,閣下其實並不是昏庸不明之人,奈何孤身而立,身邊到處都是隻吃飯的人;大臣們都在顧著自己的私利,而到處結黨謀私,忠於閣下的人幾乎都沒有了。”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儘管李自成說“君非甚黯”——皇帝並不壞,朱由檢還是頒佈了一道“罪己詔”,深刻地為國家危亡而檢討,一再聲稱都是朕的過錯。他的本意是想凝聚日趨渙散的民心,挽狂瀾於既倒。可惜的是,事已至此,空話已經於事無補了。
崇禎皇帝隨後第一次想到南遷,並召見了附馬都尉鞏永固,鞏永固也極力表示贊同:“宣大已失,京師實不能在守,闖逆兵峰朝夕將至矣。”隨後,左中允李明睿也上書皇帝“南遷”,但是遭到內閣首輔陳演,兵科給事中光時亨的極力反對。崇禎無奈,從他後面回覆給李明睿的奏摺中可以看出:“汝意與朕合,但外邊諸臣不從,奈何?”
都察御使李邦華是支援李明睿的,他寫給皇帝的祕密奏疏,提出折中方案,派遣太子“南遷”,把南京作為陪都,留下一條退路,維繫民眾的希望。崇禎看了他的奏疏,讚歎不已,興奮得繞著宮殿踱步,把奏摺揉爛了還不放手——這應該是他第二次有了南遷的想法。但是他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立即召見了陳演,對他說:李邦華說得對!不過陳演是堅決反對“南遷”的,他故意向外透露了這個訊息,並且鼓動言官猛烈抨擊“南遷”的主張。
言官的猛烈抨擊讓崇禎皇帝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他臨終曾說“文官皆可殺”,估計就是來源於此。崇禎的立場被迫發生變化,只能做出一個決定:死守北京。 而內閣也出了一折中的方案——讓太子去南京監國。該方案被崇禎否決。他認為太子太小不足於服眾,事實上南明的發展證明他的這個觀點是有道理的,皇帝不去南京,太子去是沒什麼效果的!
【不恥下問的皇帝】
很快李自成大軍兵臨城下,在他們抵達北京之前,崇禎與大臣商議,當今之事且當如何?匪夷所思的是,從首輔到內閣大臣,沒有一個人正面回答他。繞來繞去都是“皇上聖明,一切由您決斷”。崇禎也給逼急了:“不管我說啥,你倒是給個建議啊!”大臣們鐵了心封嘴,長達一個時辰就是不張口。
皇帝已放下身段不恥下問,奈何大臣們無以迴應。為什麼?答案還是在崇禎皇帝的身上。在李自成大軍進入河南時,崇禎帝想到了議和,不過不是與李自成,而是密令兵部尚書陳新甲與後金議和。誰料人算不如天算,崇禎的心腹陳新甲把他與崇禎的祕密和議很隨便的就放在了自家的桌子上,其家童誤以為是《塘報》,交給各省駐京辦事處傳抄,事情敗露,群臣譁然。崇禎惱羞成怒,推卸責任,梟首陳新甲示眾。面對本輪大亂,崇禎不想獨自擔負拋棄社稷宗廟罪名。但,誰會上當?誰能摸清這位17歲就滅了權奸魏忠賢的英主啊!一個對答不合,可能就掉了腦袋。
滿朝文武乃至皇上都不敢與後金公開議和,我們看到宋金恥辱的記憶印刻在東林黨人心間,秦檜的叛與岳飛的忠,使得晚明士人、時風認定談判即投降。即使,後金與金國大大不同,明帝國與後金談判只能是暫時休戰,完全不是宋時稱臣納貢。但,社會輿論就是不許。
【君王死社稷】
1644年3月19日(農曆),對於崇禎皇帝來說,這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日,此時的他已經萬念俱灰,望著城下李自成的大軍重重圍困,而自己所能做的,卻只能是坐在金鑾殿的龍椅上痛哭失聲。大順兵團於3月17日到達北京,大明王朝用以保衛首都、但卻五個月不發薪餉的10萬人的防衛部隊(京管),霎時叛變。在宣府(河北宣化)投降的監視宦官杜勳,告訴城上的宦官同僚說:“我們的富貴,另有地方,不要太死心眼。” 18日夜晚,監視城防的宦官巨頭曹化淳大開城門,迎接大順兵團進城。鐵鑄一樣堅固的北京城,沒有經過戰鬥,就此陷落。
崇禎皇帝朱由檢聽到訊息,企圖乘天還未明,趕緊逃走。他換上私服,帶著當時最新式的武器三眼火銃,率領十數個尚能接受命令的宦官,手持利斧緊急出逃,慌不擇路地來到城門前想開啟一個出口。可是,城門緊緊關閉,城外的農民軍裡三層外三層的圍困,城內的士兵正在與其激戰。礙於面子,崇禎皇帝並未表露身份,只是想將城門開啟逃生,可此時開啟城門就意味著放起義軍入城,故此在城內守軍的壓根就不會開門,崇禎皇帝和太監們根本就衝不出去。跑到東華門時,守門的宦官用亂箭阻止他們逃走;再跑到齊化門,齊化門的守將是崇禎最親信的成國公朱純臣,崇禎找到朱純臣的住宅,平日積極接駕的重臣沒有出現,但下了一道命令不準開門;再奔向安定門,安定門的守軍早已潰散,但城門封閉堅固,砍破內門的門鎖後,才發現外門被千斤銅閘閘住,利斧已無法奏效。
接連換了幾座城門,沒有一座守城的軍官和士兵,肯於開門放行,也沒有一道城門,能用利斧劈開。當時,守城的明軍士兵,不知道這群手提著三眼火銃的人到底是什麼來頭?反正他們知道,此時城門若是被這群人開啟,必然城破人亡,故此守城士兵紛紛張弓搭箭對準崇禎及眾太監,進行遠距離防禦並警告其立刻退走。
三眼火銃的威力十分巨大,可相比於現代槍械來說,其射擊頻率要低得多,以至於每一次發射後都要重新裝填彈藥,即使是在原始的弓箭面前,也會被壓制的抬不起頭來,這一點崇禎十分清楚。左右權衡之下,崇禎沒有選擇對著明軍開槍,他一是不想削弱守城力量,二是不想死在自己士兵的利箭之下。
這時已到了19日的拂曉,大火四起,大順兵團搜尋前進的聲音漸漸逼近,眼見著逃生無望,崇禎被迫撤了回來,羞惱交加的他仰天長嘆,最後只好登上煤山(景山公園裡的景山),找了一棵老槐樹,上吊,自縊而死。
【久遠的年號】
亡國之君讓人感慨,崇禎死後,他的年號依然在北韓李朝沿用,中朝前後一共使用了265年!當年的北韓,即便歸入滿清的藩屬也不認夷狄為正統。不忘故主的北韓王室表現的有些陽奉陰違,除了對清廷的公文賀表使用清朝皇帝年號外,其他一切內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廟、文廟祭享祝文,仍用崇禎年號,地方官上的疏章、箋文也如此。
據北韓《仁祖莊穆大王實錄》記載,在明亡前用崇禎年號,在明亡後用干支紀年和國王在位年號。在仁祖之後的歷代北韓國王《實錄》中,只書干支紀年和國王在位紀年。至於私人著述,其刻書所用年號則標以“崇禎後××年”。直到清末,仍有人書寫崇禎年號,以至竟然有“崇禎二百六十五年”的紀年。
-
5 # 時間的穿越者
崇禎皇帝性格,剛愎自用,好面子,優柔寡斷,大順軍即將打過來了,自己還有猶豫跑不跑,跑了擔心自己丟失北京的責任,不跑吧心裡還不想坐以待斃。召集大臣開會本想讓大臣提出南遷,自己順坡下驢,跟著跑。但是大臣們又沒人敢提,都擔心事後,皇帝追後賬。
之前與滿清議和的兵部尚書陳新甲,按照崇禎旨意辦事,事情洩露後,滿朝大臣責難,說陳新甲賣國,崇禎皇帝為保全自己的面子,殺了陳新甲。
到了這次要丟失北京,這個責任誰敢承擔,誰能保證事後,崇禎皇帝不翻臉。君臣互相猜忌太厲害。至死崇禎皇帝還說大臣耽擱了自己,還執迷不悟。
-
6 # 德潤紅木傢俱
崇禎不是不想南下,而且文臣相互推諉扯皮,最終斷送了南下列土分疆的機會。
孫傳庭戰死後,明朝關內精銳損失殆盡。北方瘟疫和天災兵亂已經糜爛不堪。但是南方並沒有受到太嚴重的影響。崇禎也清楚的知道南下是明智之舉。並派大臣李明睿祕密張羅準備南下,但是最終因為眾大臣的反對不了了之!
之後又有人建議太子可以去南直隸,不失為明智之舉,但是又因為大臣的反對而擱淺!最終導致以後的南明朝廷因為皇位繼承人合法性問題各派相對傾扎!南明政權始終無法形成合力對抗清軍。雖然有半壁江山,但是並不能像東晉和南宋偏安東南幾十年!
可惜了勞模皇帝崇禎,面對千瘡百孔的江山,還有時時作妖的文臣,雖嘔心瀝血,但獨木難支!
-
7 # 小旭談歷史
說明崇禎為什麼不跑,反而我覺得是跑不了更為合適,崇禎上位期間明朝還沒有顯示出破敗的跡象,只是崇禎那一套瞎忙活幫了倒忙,你想想看崇禎在位期間的用人之道。
當時崇禎皇帝想要南遷京都,當時的情況遷都對於整個王朝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當初明成祖在遷都北京的時候還在南京預留了一套完整的行政機構。
但是崇禎皇帝不想當這個發起者,不想成為拋棄祖宗陵廟的罵名,找來內閣的陳演,演出一出雙簧,但是陳也不傻,遷都這種大事可不是兒戲,重則沒命輕則沒工作,拉我來當背鍋俠,不幹!第二天就假裝什麼事情都沒發生,崇禎也沒辦法。
烽火狼煙照山河,持劍血染綾羅殿,崇禎一生的努力,以及在最後對清軍那一句保全子民的話依舊可以看出內心裝的依舊是子民,但是命運如此。生的皇位,守得江山權力和責任是相互的,值得尊敬,值得借鑑。
-
8 # 歷史的小卷毛
想說清楚崇禎為何不跑,先看崇禎當時所處環境:
(1)崇禎是從他哥哥天啟皇帝手裡繼承的王位。這時明朝已經發展到王朝末期,大明王朝已經風雨飄搖,大廈將傾的狀態了
(2)崇禎上位後直接幹掉魏忠賢,朝廷內部東林黨獨大,失去了制衡,朝堂之上清流當道,個個只知空談,對皇上形成了道德綁架。
(3)各路反王此起彼伏,李自成為首的大順軍一路都快殺到北京城下了。
(4)後金努爾哈赤八旗鐵騎不停叩關,希望殺進山海關搶點東西。當時處於小冰河時期,北邊太冷了,不利於畜牧業發展,為了活命只能往關內衝,就跟現在墨西哥難民要往美國去一樣。內心的渴望可以說是非常強烈的!
以上幾點就是當時崇禎當時所處的境地。鄙人認為崇禎至少還有兩條路可選
一,不跑:
招安李自成,對付東北蠻子,自己坐山觀虎鬥.
李自成一直在北方發展,即便是殺到北京城,李自成心裡也是有數的,他們也是想活命,沒打算真把皇帝拉下馬,自己幾斤幾兩還是有數的,比較大半個南方都不歸他管嘛還有東北關寧鐵騎。甚至多次寫信給崇禎,說願意帶兵幫朝廷去對付東北蠻夷,要崇禎給他封個西北王,再給點軍費就行。
二,帶著全家跑或者讓太子跑,遷都南京,繼續死磕:
若去了南京,北方剩下李自成和後金,明朝可以繼續隔江觀火,即使不能收復失地,混個南北朝也行呀!畢竟當時所有內憂外患都在北方,東北,而明朝南方還算好的,相對來說。而且明朝體制為雙京制,南京有和北京一模一樣的行政班底。
以上兩條路崇禎都沒選,為啥呢?
其實不是他不想選.但這個事就跟領導吃完飯洗桑拿一樣,就算心裡一百個願意,可也得有人來勸呀!領導還得做出百般推辭,盛情難卻,勉為其難狀,最後還要批評下勸進者下不為例,到此才能順利的去洗桑拿嘛。可問題是他把閹黨幹掉了,就剩下一幫鐵骨錚錚了,這時候奸臣的作用就體現了。沒人來開這個口,也沒人敢開這個口,弄不好就小命不保了。沒人勸,自然就沒法去洗桑拿了。
到此為止,崇禎沒人請他去洗桑拿,就只能困坐北京城了。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李自成攻破北京城 ,崇禎斬殺長平公主,自己吊死在煤山歪脖子樹上了。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山海關之戰大敗李自成,滿清問鼎中原,明朝滅亡。
回覆列表
崇禎這人我覺得就是一根筋,大明王朝在他手裡起碼還沒到非亡不可,因為南方還在明朝的有效控制下,再不濟還可以當個東晉和南宋。
我看了很多歷史,亡國之君很多,真正以身殉國的亡國之君那就不多了。所以這也跟崇禎性格有關吧,他這種性格也就造就了他這樣的人生。事實上在李自成大兵圍城前,就有大臣勸諫崇禎遷都,可是崇禎寧可站著死不願躺著生,連朝臣提議太子先南下都沒有應允。
事實上崇禎一上任以來就是兢兢業業,但是也無法扭轉大廈將傾的局面,一個國家的覆亡又豈是那一個人能力纜狂瀾的。在崇禎接手的大明好比一個人已經病入膏肓,要徹底康復短期內幾乎不可能,除非國泰民安還有可能。
但是崇禎朝結連遇到天災人禍,饑民暴動以及滿清虎視眈眈,太多太多的障礙敗在這位明朝末代帝王面前,確實難。 但是我覺得挽救這個朝廷可能沒那麼容易,但是斷尾求生或者可以延續明朝壽命。
假如崇禎在農民軍圍城前就走海路南下,到南京然後收拾人心,組織江淮防線,以觀後北方局勢。積極聯絡北方還沒淪陷的地區,協調各方勢力,包括吳三桂。 假如崇禎沒有死,那麼吳三桂未必會馬上投降滿清。如果滿清入關時間延後,局勢對於大明未必就是死路一條。
崇禎可以在確保南方穩定的情況下,可以派兵試探性北伐,假如北伐不利,就完全捨棄北方退守江南,這樣也可以做個南宋那樣的小朝廷。 假如明朝捨棄北方,滿清勢必要入關,即使山海關不開啟他們也會從其他方向入關。到那時中國北方勢必要大亂,李自成農民軍和明政府軍作戰確實厲害,但是遇到更厲害的八旗兵,李未必有優勢可言。
假如滿清和李自成打起來,對於坐守江南的崇禎政權不可謂不是好形式,此刻可以乘機北伐收復失地,籠絡人心,積極備戰,這樣做,或許明朝還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