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看風雲在際

    確切的說是因為永新改革被貶,趕出長安二十三年後回來,因為一首桃花詩又被趕出長安,結果十幾年回來之後依然寫了一首桃花詩,如此剛硬,不得不說,劉禹錫的性格實在是太直了,絲毫不懂政治黑暗,也從來不肯向勢力低頭,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才導致了自己一生的慘劇,他的仕途可謂是一片黑暗。

    不過我個人卻是很喜歡劉禹錫的,因為實在是才華橫溢,最喜歡的詩便是他的那句沉舟側泮千帆過,據說後來的蘇東坡也很是喜歡他,還引用過他的那句道是無晴卻有晴,還有他寫的陋室銘,至少是很多人都熟讀的。不僅是才華出眾,更讓人佩服的是他高尚的德行,我想無論是誰,對於另一個人喜歡總該不會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膚淺吧,而世人喜歡劉禹錫想必更多的是他的品性吧。

    人生在世,難得的就是一身傲骨,如若沒有此物,就算坐擁天下又如何,還不是淪為庸俗之輩。而他就是這樣的人,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仰,他不圓滑,不世故,他不懂官場的生存之道,即使是自己大半生都出於風雨飄搖的狀態,但是他依然不肯像貴族低頭,依然選擇堅持原則。

    不過,或許在他心中還是會有不甘,會有無奈,在他被貶期間,曾與同樣被貶的江州司馬白居易成為了朋友,白居易一度為他鳴不平,而當時的劉禹錫呢,聽到朋友的寬慰,內心是否也有過心酸,面對自己不明瞭的未來,他是否也有過迷茫,但是他只是擺擺手,並沒悔意。我想古代的文人之所以會被世人銘記,有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如此吧,也正是如今的我們所不具備的。

  • 2 # JO胡

    再遊玄都觀

    ——劉禹錫(唐代)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首詩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的續篇。劉禹錫特為此做了序,意思是,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我任屯田員外郎,當時玄都觀裡沒有花。那年,我被貶謫任連州刺史,不久又貶為朗州司馬。過了十年,我奉詔回到長安,人言有道士栽種仙桃,玄都觀桃花如雲如霞,於是有了前首詩(詳情見《劉禹錫寫了一首詩,被貶謫十四年,你說冤不冤?》),我又遭貶謫十四年,現在我又回長安任主客郎中。故地重遊,玄都觀一棵樹也沒有,只有兔葵燕麥在春風中搖曳。因此,再題二十八個字以等待後來的遊人指教。大和二年三月(828年)。

    小序清楚介紹了詩作的來龍去脈。劉禹錫,確非一般人,竟然重遊引發貶謫慘案的現場,竟然如此勇敢地再揭瘡疤,單是這份勇氣就讓人望塵莫及了!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十四年前,這裡桃花灼灼,人流如織,現在桃花“淨盡”,殘留的都是毫無觀賞價值的菜花,從昔日的極度繁華,到今天的青苔遍地、荒無人煙,與《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中的“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形成強烈對比。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種桃道士”代指栽培新貴(桃花)的人,也就是打擊革新派的當權者。時光流逝,這些當權者或隱退、或亡故、或失勢,被他們提拔的新貴再無當年氣焰。恰逢此時,我這個受盡打壓的人,卻被重新召回啟用。對於扼殺革新的政敵,詩人依舊藐視、嘲諷,字裡行間流露出自己的不屈和樂觀。長期的貶謫生活沒有磨平劉禹錫的稜角,反而讓他越挫越勇,臨近花甲之年的他(56歲)依舊鬥志昂揚,用《再遊玄都觀》再次表達了繼續戰鬥的決心和勇氣。

    “前度劉郎今又來”,讓我不禁想到《終結者》中施瓦辛格的經典臺詞:“I’ll be back”,劉禹錫用詩歌、用行動,說出“I am back”,前者是虛構的英雄,後者是現實的鬥士,始終不改革命初心,勇當弊政“終結者”,何等英雄氣魄!

    如此鋒芒畢露的《再遊玄都觀》,比起前一首詩,更加辛辣。可以想象,那些保守派聽聞後的躁動和不安,劉禹錫再次遭到殘酷的排擠、打壓,被貶到蘇州、汝州、同州,任刺史的閒職。

    在高手如雲的唐朝詩壇,或許,劉禹錫的才華不是最耀眼的,但他卻是最耿直、最倔強、最樂觀的,堅持初心,矢志不渝,不愧為一代“詩豪”。

    如今,多少人,說著不改初心、堅持自我,在經歷了一次次挫折後,卻暗暗打磨自己的稜角,讓自己變得圓滑世故。多少人,說著堅持真理、堅守到底,在金錢權力的誘惑下,卻一次次突破道德的底線,在隨波逐流中沉淪。多少初心讓位給物慾,多少堅守止步於強權。

    願我們心中都有一個劉禹錫,某些時候,可以明哲保身,但是,不管怎樣做人、處世,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 3 # 詩情書韻

    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唐代中晚期詩人,二十一歲考中進士。順宗即位後,任用王叔文改革政治,劉禹錫參加了這場革新運動。後來,改革很快失敗,順宗退位,王叔文賜死,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

    憲宗元和九年,劉禹錫一度應召還京,在遊玄都觀時寫了《戲贈看花諸君子》一詩,又因詩句“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被執政者認為“語涉譏刺”,再次外放連州、夔州、和州等地當刺史。

    文宗大和二年,回朝廷任主客郎中、集賢殿學士,又寫了《再遊玄都觀絕句》,以詩句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表現自己倔強的性格和不屈情神。他被稱“詩豪”,當之無愧。晚年,他回到洛陽,任太子賓客,生活閒適,去世後被追贈為戶部尚書。

    劉禹錫墓,位於河南滎陽市豫龍鎮狼窩劉村高地上,古稱檀山,1987年列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後因墓地被盜,有考古者根據遺物認為應屬漢代墓葬。

    那麼,劉禹錫的真實墓地在哪裡?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 4 # 中孚鑑

    劉禹錫,字夢得,他是唐朝時期著名文學家,在詩歌方面他又有詩豪之稱,又是西漢中山靖王之後。他曾做過監察御史、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劉禹錫在他七十一歲時離開人世,他去世後,被追贈為戶部尚書。

    劉禹錫曾因詩被貶兩次,那這首詩是哪一首呢?劉禹錫的墓又在哪呢?

    在唐德宗時期,本來劉禹錫和王叔文關係很好,而王叔文、王伾又是太子的侍讀。805年唐德宗駕崩,太子登基為帝,是為唐順宗,所以王叔文、王伾深受唐順宗的信任。同時王叔文、王伾二人又想改革當時的弊政,因此他們也得到了唐順宗的重用。

    因為劉禹錫和王叔文的關係,所以劉禹錫也就成為了王叔文改革派的重要人物,還有一個是柳宗元,當時被稱為二王劉柳。

    然而改革雖有利,但也得罪了當時的很多人,因此他們的改革就遭到了保守派的堅決反對,在保守派的打擊下,改革很快就以失敗而結束,就連唐順宗本人也只是做了八個月的皇帝就被迫讓位給了太子李純。

    李純登基為帝,是為唐憲宗,之後王叔文被賜死,王伾被貶後離開人世,同時劉禹錫、柳宗元、韋執誼、韓泰、程異、陳諫、凌準、韓曄八人先被貶為遠州刺史,後又被貶為遠州司馬,因為這次被貶遠州司馬人共八人加上王叔文、王伾二人,這就著名的“二王八司馬事件”。

    在815年時,劉禹錫等人得以回京,到817年時,劉禹錫就寫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的詩。因為他寫的這首詩得罪了當時的掌權者。

    所以這次劉禹錫就被貶到更遠的播州做播州刺史。不過還好的是這次在裴度、柳宗元等人的從中幫助下,劉禹錫最終被改貶為連州刺史。

    之後劉禹錫就在連州呆了近有五年的時間,後來劉禹錫又做過和州刺史、東都尚書、蘇州刺史、汝州刺史、同州刺史、太子賓客等職。

    後來劉禹錫在他七十一歲的時候去世,他去世後葬了滎陽,追贈為戶部尚書。

    劉禹錫的墓在滎陽檀山。後來在劉禹錫陵墓的基礎上又建設了一個大型的文化主題公園,就是劉禹錫公園。

  • 5 # 術球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

    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

    暫憑杯酒長精神。

    這首詩,應該小學以上的人都會背了吧,這首也是劉禹錫最著名的詩,也是最能反映他這一生的詩。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陋室銘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河南洛陽人,中唐著名詩人。他的詩歌風格有豪猛之氣,簡潔明快,風情俊爽,所以被人稱為“詩豪”。21歲的時候,劉禹錫進士及第,從此步入仕途,可以說是一帆風順,身居高位。可是後來劉禹錫因為永貞革新失敗被貶,這一貶就是23年。

    中唐雙傑

    題主所問的問題有點錯誤,劉禹錫不是因為詩而被貶,而是因為被貶才有這麼豪邁的詩的風格。

    至於他的墓在哪,據記載,他是病卒於洛陽,然後葬在河南滎陽。

  • 6 # 心齋網易經明師

    劉禹錫,字夢得,彭城人,唐中期傑出的政治家、哲學家、詩人和散文家。在中唐詩壇上,劉禹錫與白居易並稱“劉白”,與柳宗元並稱“劉柳”,因白居易曾贊其“彭城劉夢的,詩豪者也”,故又被譽為中唐“詩豪”之稱。

    他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貞元二十一年一月,德宗死,順宗即位,他與王叔文等人大力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措施,可是革新只進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和藩鎮的強烈反對。順宗被迫退位,憲宗即位,九月,革新失敗,王叔文被賜死,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剌史,行至江陵又遭再貶為朗州司馬,同時貶為遠州司馬的共八人,史稱“八司馬”。

    元和九年十二月,劉禹錫與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他寫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一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因語涉譏諷,而得罪了執政權貴,又被貶為連州剌史,後又擔任過夔州刺史、和州刺史,直至寶曆二年冬才從和州奉召回洛陽,二十二年的貶謫生涯至此結束。雖然劉禹錫曾遭多次謫貶,但真正因詩而遭謫貶的其實只有一次,而並非兩次。

    劉禹錫的墓,位於河南鄭州滎陽市310國道與鄭上路交叉口南面的豫龍鎮狼窩劉村高地上,古稱檀山。一九八七年被鄭州市人民政府列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 7 # 農夫看天下

    劉禹錫(772——842年)字夢得,唐朝人士,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據說是漢景帝賈夫人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他的父親叫劉緒,因為“安史之亂”舉家搬到了蘇州。

    自古以來憂國憂民、兩袖清風,敢於蔑視權貴,不善於阿諛奉承之人,往往仕途都是顛沛流離、一生坎坷甚至危及生命;而那些善於溜鬚拍馬、蠅營狗苟之輩卻是常常飛黃騰、雞犬升天,真是令人大惑不解而哭笑不得。

    劉禹錫是因為一首叫做《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的詩而再度遭到貶謫的。這首詩的內容如下: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郞去後栽。

    這首詩從表面上看並沒有任何諷刺權貴之意,為什麼劉禹錫會再次被貶往連州,然而未到連州又再次貶至播州呢?

    其實不然,仔細玩味這首詩,劉禹錫的確有蔑視權貴之意夾雜其中。

    劉禹錫因為參與了王叔文領導的“永貞政治革新運動”受到牽連,被貶往江陵擔任刺史後,過了十年,統治者又覺得人才難得,於元和九年(814年)將劉禹錫詔回長安任職。

    按理說被貶往外地做官整整十年了,又能重新回京就職應該高興才是。

    然而劉禹錫回京後看到貧民百姓的生活沒有任何變化,而那些達官顯貴又是那樣恬不知恥地驕奢淫逸,而那些比自己晚了不知多少年,才依靠巴結權貴而上的新秀們,卻常常用瞧不起的眼光看著他。

    這深深地刺痛了劉禹錫的心,那一句“盡是劉郞去後栽”的意思就是說,你們有啥了不起,全都是我走了之後才上任的。

    “紫陌”就是京城長安的道路;“紅塵”代指京城之中達官顯貴們氣焰囂張所產生的汙塵。那麼“紫陌紅塵拂面來”所代指的含義,就是長安京城達官顯貴們驕奢淫逸所產生的烏煙瘴氣迎面撲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這一句的意思是說到處都是那些為了巴結權貴而夢想榮華富貴、飛黃騰達之人。

    “玄都觀裡桃千樹”這裡的“玄都觀”是長安城南崇業坊道教廟觀,代指京城朝庭。意思是說京城長安朝庭上下到處都是夢想榮華富貴而來的趨炎附勢之輩。

    當然這首詩刺痛了那些權貴的內心,於是又把劉禹錫兩次貶往更遠、更貧窮的播州。

    現在回答劉禹錫墓地在哪裡的問題。

    劉禹錫的墓地在河南滎陽,就是現在的鄭州滎陽市。現在滎陽市政府已經在劉禹錫的墓地建立了佔地280多畝劉禹錫文化主題公園。這是正能量,很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鍛鍊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