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子變啦
-
2 # 天天聽健康
糖尿病的分型主要是從糖尿病的發病機制上劃分的。
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絕對和相對不足而導致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血糖中葡萄糖大量堆積而導致的一種疾病。
所謂絕對不足即是指患者體內胰島細胞缺失或是全部凋亡,而無法分泌胰島素,此類糖尿病被稱之不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透過注射外源性胰島素來滿足人體的需要,服用治療糖尿病的各種藥物是無效的,多見於兒童、青少年。
而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是指體內胰島細胞受到損害而功能受限,無法分泌出足夠的胰島素,或是胰島細胞部分淍亡致使胰島素不足量而導致血糖的升高,稱之為2型糖尿病,是可以透過藥物刺激胰島細胞分泌出更多的胰島素來進行治療的,臨床上95%的糖尿病患者屬於此型別的糖尿病。
由於糖尿病是一種漸進性疾病,也就是說隨著病程的延長,體內胰島細胞將不斷凋亡,因此2型糖尿病可發展為2型糖尿病,反之的的情況則不會發生。
1型糖尿病過去又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指為了生存而需要用胰島素治療。此型糖尿病人體內胰島素完全缺乏,必須絕對依賴外源性胰島素,若不用胰島素治療,極易出現酮症酸重度,即脂肪大量動員出現的酮體濃度過高,對酮酸中毒,如不及時搶救則會導致死亡。
1型糖尿病發病率年齡多則在30歲以下,更多是在幼年發病。一般發病,病人消瘦,常常因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而就診。
2型糖尿病多去又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發病慢,多數在40歲後發病,特別是老年發病。
目前發病年齡已經逐步趨於年輕化。此型病人可以產生胰島素,血漿胰島素水平可正常或稍低,也可高於正常,但是細胞不能對其做出正確反應,即降糖效果稍顯異常。平時可不用胰島素治療。有的病人飲食控制及口服降血糖要不能滿足控制血糖及症狀時,需要胰島素治療。此型病人可長期無糖尿病症狀,但病情呈隱匿性進展,常在不知不覺出現大血管、微血管病變以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