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懶茶Oo

    日本愛豆我稍微有點了解的都是傑尼斯的,女愛豆也只有AKB48,如果聲優也算的話那麼就還有很多,我覺得日本愛豆其實都很長壽,也可以說是因為賣人設(男友啊女友啊)這種的,本身顏值可以,實力也還行,如果有組合,組合內的每個人都各自有發展或者多棲發展,所以普遍長壽。

    歌舞實力一般,相較於南韓愛豆有差距,舞蹈大部分較簡單,歌曲的話我聽過的好聽的都不錯。

    由於日本國內的動漫產業可能過於發達,所以我自己感覺日本的娛樂產業有點不太蓬勃。

    南韓目前已經算是亞洲人追求星夢的起點之一,南韓愛豆普遍顏值高,實力參差不齊,有實力顏值兼具的,也有光有顏值的,也有實力出彩的,但是長壽的少,更新換代太快,2012年的韓流頂峰期各個團體混戰太可怕。

    而且由於南韓人民普遍小龍蝦,聽歌大部分不走腦子,無腦追捧歐美,有許多有實力的人會被淹沒。

    南韓愛豆更像是產品,怎麼看都沒啥太大分別,能特別火的都需要機遇,機遇不到也就是糊著。

    目前賣人設也挺普遍的,但是比日本寬容一點,大概。

    中國愛豆…我不能定義這愛豆指的是什麼,演員?還是歌手?如果說流量小鮮肉就是愛豆,那麼他們普遍亟待提高實力,並且考慮洗粉並積極引導粉絲往正道上走,別再禍害中國娛樂圈了。

    emmmmm 抱歉 帶個人情感了。

    中國愛豆有實力高顏值高的,但普遍實力不高,顏值總體偏中上,看個人口味而定,而且華人多,轉移注意力也快,所以幾乎就是看誰爆點多,賣人設賣的太過火,崩了就全都罵,沒有定性,只能說粉絲圈需要強大且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判斷能力。

    總的來說,日本愛豆是職業,南韓愛豆是產品,中國愛豆是戲子。

    職業,是需要認真去做去對待的,所以,日本愛豆長久的多,犧牲也多,利益一般。

    產品,是沒有自主權的,根據經紀公司來行動,即使自己工作,幾乎也要根據公關來行動,限制多,利益少。

    戲子,以消費自己來獲得利益,么蛾子多,是非多,戲精多,你永遠不知道第二天又是讓誰滾出娛樂圈,利益多。

  • 2 # 浪漢

    首先日韓的偶像文化並不是相同的,所以這兩者本身也要區分來看,只不過目前,內地市場對韓流的生產模式使用得較多,因此南韓模式的偶像對內地市場的衝擊更大一些。

    我只覺得我們把中國的偶像市場想象得太弱了,總覺得本土模式出不了藝人,所以就開始學習南韓模式。但實際上,和本土文化更接近的不是南韓模式,而應該是日本模式。南韓模式的路線是工業感強的視覺展現力,而日本模式則不一樣,更多的是由藝人特質匯入適合的定位,所以日本的偶像五花八門,不會給人太雷同的感覺。

    實際上,中國的偶像市場並不是朝前發展了,相反實際上是倒退了,由於資本膨脹帶來的流量綁架,所以偶像越來越快餐化,這就使得南韓的流水線模式有了空間,要知道,在以前,打造一個偶像需要的更多是時間成本,現在卻習慣於用現金成本硬堆堆出偶像,因而淘汰制度就變得異常膚淺,同時明星經不起推敲。

    那如何打造本土偶像市場呢?其實現在雖然學習南韓模式有一些爭議,但這條路並非毫無可取之處,只是目前的市場放棄了一條原本已經成熟的道路,那就是跟隨日本模式進行學習了長久之後,在10年之前保持強勢的那條路,在90年代之後香港率先對日本的藝人培養模式進行學習,而後打造出了四大天王時代群星閃耀的狀況,在香港模式逐漸成熟並且本土化之後,臺灣對日本模式和香港模式進行了又一輪的加工,比起香港模式更多采用電影為主產品的模式不同,臺灣由於電視產業比電影產業更發達,所以更多的採用電視劇搭配綜藝的方式打造藝人,所以香港的藝人是以電影標準來作為判斷,要知道連陳奕迅都有過主演電影的經驗,並且陳奕迅的演技相當不錯。而臺灣藝人更多的考核科目在電視劇和綜藝上,標準上實際比香港藝人要有所降低,但與此同時又更為靈活,比起香港藝人更為下沉。

    而內地模式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90年代是電影時代,00年代是電視時代,所以大家都有明確的最高標準,而內地一下子突然進入了網路時代,比起港臺還在看電視的現狀,內地電視和電影已經日漸變成了小眾媒介,所以審美的判斷也產生了非常大的衝擊,這就導致了內地藝人不得不面對一個尷尬的狀況,擺在面前的,實際上是沒有任何參考的發展模式,按道理而言,以現在的資本條件,應該發展出來的是好萊塢模式,但好萊塢模式對應的是全球市場,而中文文化並不強勢的現在,資本是無法進入好萊塢模式的,因為他沒有一個全球的回報率,只有內地市場的回報率,所以南韓模式成了目前最適合的一個替代品,藝人的藝術品機率低,但是商品機率高。

    只是在經過將近十年的南韓模式之後,擺在內地市場面前的問題也就暴露了,那就是藝人的精品率低,不要說出什麼張學友陳奕迅周杰倫了,甚至出一個當年非常一般的by2那樣的藝人都很稀有,這還僅僅是音樂界,電視劇和電影領域能打的更少,港臺的尷尬在於沒錢拍電影,所以缺少培養藝人的動力,但內地的問題在於拿著錢不知道怎麼花,資本要保底,所以一切都是以降低風險為重任,產品更在意的是市場入口,而不是市場出口,就是起點要能產生足夠的引流,而不是說在後面靠質量發酵自身,所以給了流量機會,但是流量有了機會之後也導致尸位素餐,流量越來越貴,當流量貴到使得風險又變成原來那樣的時候,市場就會開始反思,所以這兩年的資本寒冬實際上是好事,大家都需要調整,之前積壓沒播的專案趕緊散掉,然後拿出新的精英程度更高的作品來才行。

    實際上,創造101也好偶像練習生也好,雖然看上去很很南韓,但實際上卻是在變相在變得中國的過程,只不過中間也有一些意外和資本小心機,比如楊超越之類的人物,目的在於產生爭議性,因為現階段單獨靠質量端決勝負的時代還未來臨,當然也和個別掌權者的手段有關,每個人對偶像的理解都不同。

  • 3 # 阿杜課堂

    中日韓粉絲群體的不同經濟基礎和歷史演進,最終孕育出了截然不同的偶像商業模式,這是我從研報的閱讀中得到的一點啟示。具體的差別在哪裡呢?

    先說南韓,咱們以音樂偶像為例子

    南韓最有名的就是“練習生”模式,這種模式是這樣子的:經紀公司定期舉辦選秀活動,招募練習生,然後就是短則一兩年,長則七八年的培訓磨練。每一個練習生都要經過聲樂、舞蹈、形體、公關等全方位的技能培養,並層層選拔,將最優秀的選手組合成一個團隊,有的負責耍帥,有的負責唱歌,有的負責跳舞,有的負責賣萌,各司其職,打造出綜合實力最完美的偶像產品。

    少女時代

    據說少女時代的成員鄭秀妍,練習生涯就花了7年,而BIGBANG的成員權志龍甚至在練習生階段耗了9年,他們在嚴格、枯燥的環境下每天練習十幾個小時,所磨練出來的才藝實力,往往高出其他地區的偶像競爭者一個層次,因此一出道就能成為爆款,風靡全亞洲。

    鄭秀妍

    可以說,這是娛樂工業時代的極致商業模式,就跟手機界的蘋果如出一轍。完美、匠心,以一款精品橫掃中高階市場。

    這種商業模式是有門檻的,其他地方學不來。

    因為這種模式的典型特徵就是:高利潤、高成本。成本是顯而易見的,一個練習生的打磨需要漫長的時間,人力和培訓資源的投入都非常高昂。因此,這種模式也就只有在南韓這樣的新興發達國家,粉絲消費力旺盛的社會才能夠孕育。

    比如說在中國,也有經紀公司想學。像至上勵合什麼的,這幾年也出了一大批,但最終都不溫不火的消失了。為什麼呢?因為粉絲消費力基礎的巨大差距,導致經紀公司很難獲得直接的變現途徑,沒有錢,就只能壓縮成本,本來需要數年細緻打磨的偶像,變成了幾個月就出道的快餐品,本來是數百人裡優中選優的淘汰,結果只能匆匆拼湊成軍。

    至上勵合

    於是粉絲們一看,山寨氣質揮之不去,就更加難以吸引市場買單了。

    別說中國了,連日本都學不來。日本雖然也有龐大的粉絲消費市場,但是近年萎靡的經濟形勢,使得其娛樂商業模式最終走向了另外一條道路的探索。

    這就是日本知名的“養成偶像”模式:經紀公司以小劇場為起點,經過短暫培訓之後的偶像組合開始出道,以低票價吸引粉絲入場。這個時候粉絲看到的偶像是不完美的,相當於內測。偶像們透過與粉絲的親密互動,在劇場表演中快速迭代,不斷進步和成長。經過長期的駐場演出,獲得質的才藝提升之後,再上電視綜藝節目,擴大受眾群,透過線上的唱片發售和線下的演唱會門票獲得更廣泛的商業變現。

    有人說,這種模式成功的秘密在於與粉絲的親密互動,讓粉絲就像養寵物一樣看著自己喜歡的“鄰家妹妹”一步步走向完美,由此獲得持久的粉絲粘性。這確實是精準的心理定位的成功,但我認為還有更根本的原因。

    如果說,南韓的練習生模式是娛樂工業時代的蘋果,日本的養成模式其實就是娛樂網際網路時代的小米。他們的共同點在於:低成本,快速迭代,追求價效比,瞄準中低收入的屌絲,同樣創造了狂熱的粉絲文化。

    日本的養成模式,與他的經濟萎靡,並由此催生出的一批龐大而消費能力不強的御宅族有著緊密的關係。

    AKB48

    SNH48

    仍然是粉絲消費能力的問題。對於中國的音樂產業而言,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直接變現的途徑。舉例來說,在日本,AKB48最重要的收入之一是CD銷量。即使是如今這個唱片業沒落,幾乎已經沒人再聽CD的年代,AKB48仍然能夠獲得巨大的唱片銷售成績,至今累計發行的CD已經超過了4000萬張。

    這種事情,在中國幾乎可以算是上古神話了。 因為直接變現之路的艱難,最終促使過去的十幾年,中國娛樂業走上了第三條道路。

    360模式

    360是怎麼賺錢的,大家都清楚,簡單來說,就是免費產品吸粉,後期透過廣告、遊戲、電商等增值服務來賺錢。這是中國商業精英們非常嫻熟的套路。

    比如選秀明星們,超級女聲也好,中國好聲音也好,唱歌比賽一結束就各回各家了。靠唱歌並不能獲得持續的收益,於是就只能透過綜藝節目和影視劇來變現。這樣就出現了錯位,那些影視節目所需要的可不是歌藝,而是娛樂天賦、耍帥賣萌的魅力。

    所以你就看到了,那些靠選秀出道的歌手偶像們,今天還有哪一個在專心唱歌呢?

    還有另一種,在直播平臺裡竄起的網紅,他們的收益來自少數土豪的打賞,而土豪們所關心的,大多醉翁之意不在歌,而只不過是在主流演藝平臺上得不到滿足的原始慾望罷了。於是網紅們為了迎合少部分掏錢大爺的剛需,只好不斷提升顏值,提升胸器,殷勤賣笑。所謂歌藝,早已拋之腦後。

    網紅

    這就是中國音樂娛樂工業的扭曲導向機制,由此所誕生的畸形生態。

    當然,這個時代其實正在悄悄過去,因為新的願意為優質內容付費的年輕一代已經開始冒頭了。這就是出生於物質豐盛年代的90後,甚至00後們,對於他們的價值觀和消費取向,顯然與上一代有著完全不同的邏輯。這些變化,將會成為孕育中國新偶像的沃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彩禮10萬女朋友父母要留在他家給他弟弟用,這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