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局大曆

    因為印度空有四大文明古國的虛表,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然而獨立之前統一的時間只有750年。

    即使印度歷史上極其重要的莫臥兒帝國的統治也僅持續了300年之久,並始終未形成中央集權的專制國家。而且莫臥兒帝國時期,境記憶體在數以百計大大小小的王國。

    而英國對印度的征服, 使得東印度公司實現了對印度的統一。而印度歷史在大部分時期,都缺乏像中國一樣的政治統一。

    印度大陸分割並隔絕

    印度大陸中部山脈、河流眾多,將大陸南北隔斷,阻礙了南北印度的交流。溫德亞山脈橫亙在印度中部,成為南北印度的分界線。

    納巴達河、塔普提河自東向西流入阿拉伯海;馬哈納迪河、戈達瓦里河自西向東流入孟加拉灣,它們橫貫印度中部,縱橫交錯,不僅阻礙了南北印度交通,也將次大陸進一步分化,將印度中部分割出大大小小的小國和部落。

    一個突出的表現是,古印度時期,北印度與中亞、西亞之間一直保持著來往和交流,與之相比,南北印度之間的交流則遜色很多。

    所以,歷史上,北部王朝即使在大一統的帝國時期,對南部的控制都比較弱,南部也因此得以保持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小國、村社林立

    古代印度,即使處在大一統的歷史時期,內部和周邊也始終是土邦、小國林立,村社制度普遍存在,只關心“本國”的利益,在大部分時間裡,對於中央政權,“始終保持離心的、孤立的傾向”。

    前518年,印度河流域被波斯帝國佔領,波斯人統治印度西北部近兩個世紀。前187年,孔雀帝國滅亡,印度陷於分裂狀態。前2世紀以後的200年間,先後有大夏的希臘人、安息人、塞種人、貴霜人侵入印度。

    4世紀初,笈多王朝興起,其極盛時期的版圖主要在北印度,並未包括整個半島。5世紀中葉,啞噠人自中亞侵入印度,佔領印度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區。6世紀20年代,北

    印度各王公的聯軍打敗啞噠人。但笈多王朝經啞噠人打擊後,內部各小邦紛紛獨立,陷入分裂混戰之中。

    7世紀初,戒日帝國興起,戒日王統一了北印度。戒日王死後,帝國又陷入分裂狀態。8 世紀時, 拉齊普特人統治的各小國割據稱雄。

    1001-1026年,阿富汗伽色尼王朝先後17次侵入北印度。10-12世紀,印度南部興起一個朱羅王國,該王國12世紀末陷入分裂。

    1206年,阿富汗古爾王朝駐印度的總督庫特卜·烏丁以德里為中心獨立為蘇丹,統一了北印度,建立德里蘇丹國。1526年4月,帖木兒的後裔巴布林在印度建立起莫臥兒帝國。

    孔雀帝國、貴霜帝國、笈多帝國、德里蘇丹國和莫臥兒帝國在其疆域版圖最大時,幾乎囊括了整個印度大陸,只有半島最南端的部分地區,保持了獨立。

    但都很短暫,曇花一現,轉瞬即逝,之後長期分裂。只有英華人來了,才在印度設立了一系列政治統治機構,完整的統一了印度。

    所以說領土是英國留給印度最大的遺產。

  • 2 # 三思堂

    對印度的認識最早來自佛教,尤其是《西遊記》中稱其為天竺國,也知道那地兒王國林立,民族眾多,沒有統一的王朝。其實中印交集並不多,一直友好往來。

    中印兩大文明古國在古代相處的還是比較好的,進入近代,尤其英國工業革命後,中印都在逐漸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印度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後,反而是英國為了統一市場客觀促進了印度的團結,並且印度僱傭兵還跟隨英國進了北京城。

    中國並沒有被英國佔領過,印度反倒成了英聯邦成員國,英語學得也不錯,反倒在英國殖民教化下親西方。二戰後,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英國在離開印度時留了更好控制印度留了兩手。

    一是印巴分治,二是在中印邊疆劃了條麥克馬洪線。

    民族獨立後的印度非要繼承英國留下的這兩項政治遺產。按理說,印度應該廢除這些殖民條款,與巴基斯坦和談統一,與中國和談邊界劃分。但是印度仍活在殖民體系下,與中、巴關係都不好 ,正中了英國的圈套,反而不知卻還要一味討好英美,完全沒有不結盟運動倡導者的氣質。

    印度應該睦鄰友好,和平崛起,而不應小肚雞腸,稱王稱霸,堅持做一個不東不西的不結盟大國才是本色,集中精力解決好國內問題。試問,若不是在國際上大肆購買武器,印度能找到幾個朋友?

    所以,印度還是回到中印和平談判的軌道上才是正道,大國不應成為任何一方勢力的棋子,否則,大國作用何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這字接下來該怎麼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