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談玄論道

    這句話我認為應該這麼說:孤獨是一種個人的內心感覺,耐得住孤獨寂寞是一種境界。

    先說孤獨的感覺。從古至今,社會上的芸芸眾生。很少有人沒有過孤獨的感受。有些人離群索居而孤單,有些人喪偶獨處而孤獨。也有些人雖然眾人簇擁,每天酒場歡場流連,看似熱鬧非凡,但也內心寂寞。

    種種孤獨,化作詩人的詩歌。如白居易詩,葉聲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獨臥,誰為拂塵床。又如: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又如;獨行獨坐,獨倡獨酬還獨臥。

    這塵世的人啊,大多都在追求名利權位。追不到的傷心落寞,追到了人在高位,才體會到高處不勝寒,權利越大,能交心的人越少,內心的孤獨感更強烈。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些都是成功者的孤獨。

    如何忍受孤獨,以至於如何享受孤獨。這要有一定的修養。讓心沉靜,如大海一般深厚,所有的情緒只是寬廣大海上的一點浪花,隨起隨滅。並不能對海有絲毫影響。

    享受孤獨,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功夫。要在境上練,事上磨。人生閱盡繁華,受盡折磨。此心仍然熠熠生輝。需要我們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我們擁有多高的智慧,多深的定力才能做到。

  • 2 # 蛀蟲吃木偶然成字

    “孤獨”這個詞是表達“獨處”的淒涼。這是對獨處的不理解導致的,也許是對情感依賴的渴望失敗後的哀鳴。以上的言論當然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發表的個人觀點。可世界上又真的還別的什麼人嗎?在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眼裡世界上其實就只有自己一個人,這不代表他否定其他人的存在,只是那“其他人”並不能影響其獨立存在的現實。仔細想想:自打呱呱墜地以來雖有扶持、雖有傷害、雖有依賴、雖有…到頭來哪個不是“依然孑然一身”,哪有例外。如此紛擾何不獨處,遊於意中,寄情天地……“不獨處”除了紛擾你又能得到什麼?人類歷史上有哪一個光輝的思想不來自於“獨處”?別說很多人,兩個人連1+1等於幾都搞不清楚,汝慎思之……諸葛說“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寧靜來幹什麼?還不是獨處。所以說“獨處”中有大智慧……你願不願意終將獨處。這是現實,看看周圍哪種關係能將人們之間的關係捆綁到永遠?要麼你自己學會獨處,要麼生活打碎你的妄想把你拋到獨處的境地,那時沒學會獨處的你只能哀怨的說“孤獨”,何必呢!獨處是一個人“人格成熟”的表現。最少代表了“獨立思考”的可能、從周邊關係中獲益這種“投機妄想”的放棄。獨處不代表排斥與人接觸,車水馬流的王府井你也可以“獨處”,和一群人去歌廳狂歌你也可以獨處。獨處更多是一種“思想的獨立”,我觀察學會了獨處的人反而與人交往變得更加“理智、智慧”讓人如沐春風……所以我說放棄對獨處的偏見,拋棄“孤獨”這個“哀怨”的詞彙,擁抱“獨處”才是人生的大事。當智慧之光常縈繞在你腦海之中時你才會瞭解“哪兒有什麼孤獨”……

  • 3 # 人性的奧秘

    從大自然不難發現,越是弱小越是成群結隊,比成群的螞蟻,數量龐大,再往上成群的羊群,最高階老虎,老鷹,獅子往往是孤獨的。人不也一樣嗎?

    成群都是弱者,優秀的人總是孤獨的。孤獨能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時間,能夠能夠讓他們保持絕對的冷靜,知道自己內心所缺少,併為之心無旁騖的努力。據統計世界上70%的成功人士是內向的孤獨的。偉大發明家愛迪生從小是個靦腆內向的人,然而他就利用這安靜的獨我世界研究發明。苦心人天不負,終究成就了他的偉大理想。

    就連亞洲天王周杰倫,你都想不到,他曾說過自己 也是宅在家裡沉迷於各種社交軟體,不願出門與人交往。

    所以,孤獨確實是優秀人必經的之路,不要抱怨,不要擔心,努力向上,逆著風孤獨的英雄!

  • 4 # 蔚岸男藍

    1. 孤獨第一境界:你不缺陪伴,缺的是理解

    上大學的那個時候,第一次見到我的舍友小云,他很靦腆,人也很好,對每個舍友都笑呵呵的,誰有事他都樂意幫忙,配上他微胖的身材,一副老好人的樣子。

    雖然他平時總是一個人去食堂吃飯,一個人去逛超市,一個人去看電影,但是大家不覺得他不合群。

    直到一個月後的一天下午,宿舍只有他一個人,我平時走路很輕,幾乎沒有聲音,門沒有關,我順手就推門進去了,結果看到小云驚慌失措的表情,彷彿什麼秘密被我發現了。

    他眼睛紅紅的,還掛著眼淚,我也很吃驚,我坐下和他談了談,原來他過得並不是表面那麼開心,他說不喜歡現在的專業,每天不知道該做什麼。

    而且他沒有任何興趣愛好,表現出來一副平易近人的樣子,只是怕被我們孤立。

    我愣了一下,什麼也沒說,因為我知道我們沒有共同話題的,儘管他人不錯,但是我什麼也幫不了他,我什麼也做不了。

    雖然我們都是獨立的成年人了,但是交流不等於溝通。

    雖然我們同在一個空間裡,可如果無法理解對方,心已經遠了,心靈上的距離不是空間上的距離能彌補的。

    小云當然可以和我們一起去食堂吃飯,找個伴一起逛超市,一起看電影,他不是自閉症,只要他想,這些還是很容易能做到的。

    可是一百次陪伴,也不能換來一次理解,他不缺陪伴,缺的是理解。

    2.孤獨第二境界:這個境界的孤獨剛好治療平庸

    我曾經的一位老師,他看起來面容消瘦,但整個人有一種儒雅的氣質,不論你什麼時候看到他,他的眼神裡永遠發著光。

    他給我們講馬克思,這本來是大學裡很無聊的一門課程,但是他的課,座位永遠是滿的,還有外院的學生來旁聽。

    上他的課是自覺的想聽,他從來不會枯燥的照本宣科,他會結合他的親身經歷,由淺入深,讓你領略一門課程的魅力所在。

    認識一個有趣的靈魂,就像讀了一本好書。

    “你認識的人,讀過的書都寫在你的臉上,”認識這位老師後,我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一個人可以用他自己的氣場影響另一個人。

    學校系主任總是組飯局,幾個老師每週一聚,但是這位老師從來沒去過,除了上課我們很難找到他的影子。

    上課他和我們說他的經歷,在歐洲那些國家,捷克的酒吧是最棒的,德國的啤酒是最好喝的,如果我們想出國,德國、義大利、法國一定要去,而且要按著順序去才有意思。

    他在課上給我們看他的照片,在紐約時代廣場上,有一個孤單的身影,但是我並不覺得這個身影很孤獨。

    一個人旅行完全是自己的選擇,這些事情本來應該結伴而行,他有選擇的權利,但是他作出了和大多數人不一樣的選擇。

    孤獨是自己選擇的,他知道孤獨能給自己帶來什麼。

    生命本沒有意義,我們賦予了它什麼意義,它就變成了什麼樣子。

    有一種病叫做平庸,孤獨是一劑良方,用孤獨治癒平庸也是一種選擇。

    3.孤獨第三境界:我想用孤獨反抗命運

    我喜歡木心先生,在那個不平靜的時代,他選擇了一種安靜、孤獨的生活方式。

    木心先生說:“萬頭攢動火樹銀花之處不必找我。如欲相見,我在各種悲喜交集處,能做的只是長途跋涉的歸真返璞。”

    在木心先生的學生陳丹青的《文學回憶錄》一書裡,木心先生是一個有趣的老人,他不在體制內生活,見面時也絕對不會向你掏出名片。

    在陳丹青的回憶裡,見到這位普通的老人,你立馬就知道這是一個很珍貴的人,你和他聊幾句話就知道這是一個人物。

    他絕不和你講什麼大道理,也不和你談哲學,就是拉幾句家常,但是你立馬就知道,哦,原來這個世界是這個樣子的,原來這麼有趣。

    無論如何你也看不出這是一個遭受了25年牢獄之災的可憐的老人,在他身上有一種歷經滄桑的慈悲。

    孤獨是他用來反抗命運的方式。

    尼采說:“真正的痛苦是無法和別人分享的,說出來就成了無聊的苦惱,”這恐怕就是孤獨的原因。

    孤獨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屬性,可是你選擇了什麼樣的孤獨,就像你交了一個什麼樣的朋友。

    有些朋友帶你去看新的世界,有些朋友把你拉下深淵。

    孤獨時以清歡相渡,才嘗人間滋味。

    你如何和孤獨相處,決定了你是那一種人。

  • 5 # 123chen宇

    有人已經回答了我想回答的,孤獨是一種境界,這是內心思想生化的孤獨,就去一句話世人皆醉我獨醒,身邊不缺少陪伴的人但缺少明白你的人,就如你看淡了世間繁華內心的沉澱寧靜,心雖孤獨但卻享受因為你愛的人,你要守護的都在,這樣的一份內心的平靜。

    孤獨不是寂寞也不是空虛,只是內心昇華的境界和思想的覺悟。

  • 6 # 九流故事

    孤獨也分級,級別不一樣,境界自然不一樣。

    現代人有幾個能達到最高境界?在城市裡生活久了,嚮往農村的生活,當在農村生活幾天後又非常想念城市的生活。我覺得有人能夠離得開手機就已經非常不錯了,更別說做隱士高人,除非真正看破紅塵。我自認為真正的孤獨就如沈從文所說:該笑的時候沒有快樂,該哭泣的時候沒有眼淚,該相信的時候沒有諾言。

  • 7 # 王輝書法

    寂寞者苦挨寂寞,孤獨者享受孤獨!

    人生一世,孤獨的人能達到這種境界,確已不凡,看盡了世間百態,淨化了內心,其實他是在孤獨中享受生活。

    一個人能做到獨處,他的內心是強大的;

    一個人能做到獨處,他的內心與世無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託管老師給孩子上看圖寫話課時,有什麼特殊的課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