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田禾196
-
2 # 流雲—天下
古代冶鐵最主要的燃料就是木炭,但是它燃燒值不高,能達到的溫度不夠;優點是本身雜質較少,所冶之鐵的質量較好
中國應該是在宋代以後開始用煤作冶鐵燃料,特別是北方森林資源緊張的情況下。由於煤中含有硫、磷等雜質,造成冶煉出的鐵較脆,質量不好
-
3 # 洎水藍
打造鋒利的兵器,最重要的就是鍛造爐的溫度,爐內的溫度越高,鍛造出來的寶劍純度就越高,而且雜質也會比較少。所以爐溫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古時候都是用木炭來燒火的,一直到了宋朝的時候,才開始開發和使用煤炭。在用木炭燒火的時代,溫度是非常有限的。古人就想到了用高脂肪的東西當作催化劑。因為高脂肪的東西,和木炭結合之後,會產生碳元素,這樣一來就能快速地提高爐內溫度。打造一件好的兵器,古人有時候還要用人來作為燃料。他們認為人是有靈魂的,用人作燃料就可以給兵器注入靈魂。當然這隻能說明古人對兵器打造的獻身精神。
-
4 # 紅衫樹16
古代沒有合金鋼材和碳鋼材都是青銅刀劍,其材料本身硬度很低,只能用莫氏球壓痕測量硬度,用堅硬石塊錘擊冷鍛也完全沒有問題。
-
5 # 開朗的皮蛋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久遠;
中國的青銅兵器大約出現在原始社會末期但是冶煉工藝尚處於將銅、錫、鉛礦石混合煉鑄青銅的初級階段的製品。這種工藝不易掌握青銅的成分配比。從商到西周,青銅器的鑄造技術發展到鼎盛時期。
那麼古代沒有煤燒時,是怎樣鍛造出鋒利的兵器?古代冶鐵最主要的燃料就是木炭,但是它燃燒值不高,能達到的溫度不夠;優點是本身雜質較少,所冶之鐵的質量較好。
中國應該是在宋代以後開始用煤作冶鐵燃料,由於煤中含有硫、磷等雜質,造成冶煉出的鐵較脆,質量不好。
在鍊鐵時,鐵匠先要用黏土搭建一個小爐子,其中的燃料是木炭,在爐內,鐵匠會把礦石和木炭放在一起,同時,一名學徒會用風箱不斷鼓風,以便為爐內的火焰助燃,幾個小時後,鐵礦石中的雜質會變成融化的礦渣,從爐底的開口流出,剩下的鐵會融合成一個赤紅的鐵塊。這時,鐵匠就可以把它取出,在其沒有凝結成型前鍛打成想要的形狀,從而製成相應的鐵製品。
而原始的高爐已經出現,其能產生的爐溫更高,可以將鐵礦石中的氧化鐵還原成鐵水。最後,鐵水會從熔爐下方的一個開孔中流出,進入地上的溝槽,這些溝槽往往以細沙鋪底,有幾條較小的溝槽從主槽中分出,期間,流出的鐵水會漸漸從主槽進入分槽,逐漸凝結成型,這個就是所謂的生鐵。
由於在熔鍊時會混入大量的碳,因此,生鐵在固體狀態下非常脆。它甚至無法經受錘擊,但可以被重新融化並澆築到模具裡,並在經過熱處理之後變得更為堅硬和富有韌性。至於其最終誕生的產品則被稱為“鑄鐵”,它們也可以用來製作武器和各種工具。
那麼何為生鐵、熟鐵和鋼呢?
生鐵、熟鐵和鋼的主要區別在於含碳量上,含碳量超過2%的鐵,叫生鐵;含碳量低於0.05%的鐵,叫熟鐵;含碳量在0.05%-2%當中的鐵,稱為鋼。
中國古代最早的鍊鋼工藝流程是:先採用木炭作燃料,在爐中將鐵礦石冶煉成呈海綿狀的固體塊,待爐子冷後取出,叫塊鍊鐵。塊鍊鐵含碳量低,質地軟,雜質多,是人類早期煉得的熟鐵。再用塊鍊鐵作原料,在碳火中加熱吸碳,提高含碳量,然後經過鍛打,除掉雜質又滲進碳,從而得到鋼。這種鋼,叫塊鍊鐵滲碳鋼。河北易縣燕下都出土的鋼兵器,都是用塊鍊鐵滲碳鋼製造的。
用塊鍊鐵透碳鋼製造的刀,雖然比較鋒利,但仍然達不到能夠“斬金斷玉,削鐵如泥”的程度。因為這種鋼的質量還不夠好,煉這種鋼碳滲進的多少,分佈的是否均勻,雜質除掉的程度,都非常難掌握,而且生產效率極低。為了提高鋼的質量,中國古代工匠從西漢中期起發明了“百鍊鋼”的新工藝。
所謂“百鍊鋼”,就是將塊鍊鐵反覆加熱摺疊鍛打,使鋼的組織緻密、成份均勻,雜質減少,從而提高鋼的質量。用百鍊鋼製成的刀劍質量很高。
但是由於它的原料塊鍊鐵的生產效率很低,並且冶煉出來以後必須經過“冷化”,才能得到,所以,百鍊鋼的發展受到限制。為了突破這種限制,中國古代工匠又發明了一種新的生鐵鍊鋼技術——炒鋼。
炒鋼,就是把生鐵加熱到熔化或基本熔化之後,在熔爐中加以攪拌,借空氣中的氧把生鐵中所含的碳化掉,從而得到鋼。這種鍊鋼新工藝,可以在東漢末年的史籍中找到間接的描述。
所以古代大部分寶劍都應強於炒鋼法所獲得的兵器。
只要是鋼一類的兵器做的鋒利點都能砍開一些普通的鐵質物品。
另外,要想鍛製出能夠“斬金斷玉,削鐵如泥”的“神刀”,最後一道工序淬火也至關重要。所謂“淬火”’,就是先把打好的鋼刀放在爐火上燒紅,然後立刻放入冷水中適當蘸浸,讓它驟然冷卻。這樣反覆幾次,鋼刀就會變得堅韌而富有彈性了。淬火工序看起來容易,但操作起來極難掌握得恰到好處,燒熱的火候、冷卻的程度、水質的優劣,都有很大關係。淬火淬得不夠,則刀鋒不硬,容易捲刃;淬火淬過頭,刀鋒會變脆,容易折斷;淬火淬得合適,非有極其豐富的經驗不可。
目前為止已知的古代寶劍最出名的也就是越王勾踐的寶劍了,越王勾踐劍的鋒利怎麼樣的呢?20多層的影印紙,劍從中間“唰”一聲一劃全破,而且其經歷了2400年鋒利依舊。
至於傳說級的寶劍估計是一些隕石上的稀有金屬偶然製得的吧! -
6 # 星輝650
說來話長,
古代開始是沒有煤的,
鐵是很難煉的,
相對而言銅更容易些,銅也不是純銅而是青銅合金,
古代是用水銀(汞)溼法冶金冶銅,
用水銀處理礦石,用低溫溼法冶金(銅,鐵)
有了青銅,才有了青銅工具開採煤礦,開始燒煤,
逐漸發展出幹法火煉。
開始沒有煤火幹煉,只有水銀溼冶,再用柴碳,好在青銅溫度不高。
當時工匠們想了很多方法,比如加油脂,加風箱,甚至發展到祭爐(活人跳爐子)增加爐火溫度,
先秦巴青,就是開丹砂汞礦場的。支援了秦國冶金(銅)
後來在青銅工具支援下得以大量開採煤,情況有較大好轉。
-
7 # 本草百曉生
只見一位虎背熊腰的大漢,將一盤烤得焦黃噴香的魚端上來。屋內正中央,正跪坐著一位中年男子,身邊衛士持刀警惕打量。
就在這位“服務生”,準備幫吳王僚片魚時,一把陰森森的短劍已慢慢露出寒光。專諸以迅雷不及掩雷之勢,已把短劍拿在手裡,吳王僚一臉驚恐。身邊的侍衛,已拔刀護在胸前。
但劍已經刺入王僚體內。奇怪的是,吳王僚驚恐的臉龐,竟浮現一絲詭異的笑容。聽說,堂弟闔閭請客。他就隱約察覺這頓飯,不是一般的請客吃飯。於是在來之前,便一身戎裝出席。
吳王僚笑容並沒有維持多久,隨即換成一副痛苦的模樣,表情夾雜著疑惑與難以置信。專諸手裡的劍已滲出了殷紅的鮮血。
只因這是一把非比尋常的劍。據考古發現:春秋末年,中國就已經能夠製造鋼材,鋼硬度高,能夠輕易刺破吳王僚身上的皮甲。
在煤炭還沒廣泛應用於冶鐵的宋以前,古人主要用木炭來鍊鋼,離不開高爐和風囊,製造鋼鐵,離不開一種特殊工藝。當時古人採用兩種方法來獲得珍貴的鋼材。
方法一為滲碳法,也就是用鐵塊加熱後,經過反覆淬火;
方法二,反覆捶打。
實際鐵匠在鑄造鋼材時,總是用兩種方法混合著用。
要強調的是在古代,南方才是重要鋒利兵器的主要產區,如著名的龍泉劍就出自浙江龍泉。
-
8 # 使用者62931605772
用木炭,煤裡面含硫用煤打造的兵器脆,木炭裡面沒有,一般比較結實耐用,唐朝和唐朝之前使用木炭鍛造兵器,每一把都要經過長時間鍛造,價格高昂都是精品,宋朝時用煤打造批次化模式化,質量實在一般
回覆列表
中國的冶鐵業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是用木炭為燃料,用皮口袋鼓風來使爐溫升高.漢代時開始有煤燃料,發明“水排”來提高爐溫.北宋時用煤冶鐵已相當普遍,使鍊鋼鐵的硬度和質量大大提高.南宋末年,中國開始用焦炭冶鐵,明朝流行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