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壓力山大67402951

    這個問題跟前面回答的一個問題相似,但不盡相同。若只想把字寫“好看”,可移步看前邊回答。這裡回答想系統學習書法者。

    先亮明觀點:系統學習書法,得從楷書開始起步。(這裡的觀點,只是徵對大眾化,有天賦異稟的高手請繞道勿噴!)如果從行書起步,會出現幾個問題,第一,初始階段,手上的力度控制不好,筆劃出現劇齒狀的原因就在此,第二,字的間架結構掌握不好,出現左輕右重、上輕下重……等等問題,第三,即便以上兩個問題都基本解決,但更深層的問題卻無法迴避,那就是你的字終究是無根之木,無本之草,猶如浮萍顯得很“飄”。而要克服這一弊病,還得回到楷書上來。

    簡單談談楷書的臨習。(這裡僅就最終研習行書而言)因人而異,性格內向者,可以從柳楷入手,

    柳公權《金剛經》碑

    循《金剛經》,《玄秘塔》,《神策軍》的路線漸進而行。柳公權被譽為書界的“建築大師”,他的字由《金剛經》始,筆法變化相對較少,而結體卻相當精妙,掌握好肘腕力度,用“米字格”臨習會見效較快,但始終如一的堅持“中鋒運筆”(重複三遍)是不二法門。但掌握“中鋒運筆”的竅門卻又在小篆,在楷書臨習進入瓶頸期,習柳者可摻入吳昌碩或吳熙載(讓之)的小篆臨習揣摩,小篆對筆法要求相當高(幾乎要始終保持筆、紙垂直走筆,這樣對中鋒運筆的掌握會很快見效),但習小篆在圓轉處會用拇食中三指“轉筆”,不想在小篆上下苦功者,此點可以不必太重視。掌握了運筆技巧,再回頭習柳,你會發現筆下“實”了很多。

    吳昌碩、吳熙載小篆

    承前,性格外向者,個人建議習楷由魏碑入手。因為魏碑的書寫行筆相對較慢,而且筆筆到底,這對磨鍊書寫者的性格極其有用。選帖方面由於魏碑全是獨立存在,自成體系,所以先習哪種後習哪種無定論,可從《始平公造像》、《張黑女墓誌》、《張猛龍》入手,

    始平公造像

    想尋捷徑者亦可臨北京著名書法家薛夫彬的魏碑,最終迴歸《龍門二十品》。與前面所言一樣,瓶頸期習小篆建議選擇趙之謙(兩條路線都不建議臨習楊沂孫,儘管楊的小篆筆法更快,但與所習楷書銜接不緊密)。薛夫彬魏碑書法

    趙之謙小篆

    有了這樣的楷書基礎,便可以向行書學習邁進了。楷習柳者,行書的學習順序可以以文徵明,蘭亭序,趙孟頫一路走。這也是朝啟功先生行書方向發展。

    蘭亭序

    楷書習魏碑者則從顏魯公的《爭座位貼》,《祭侄文稿》入手,而最終朝著歐陽中石的書法方向走。

    顏魯公《爭座位》和《祭侄文稿》

    當然,習書之路無定法。有幾點需特別引起重視,第一,習書是一個需要耐得住寂寞的選擇,而且還得每天臨習,現在能堅持下來的人不多。第二,堅持書寫是一回事,能不能練成還得另說,重在邊練邊悟。第三,字外功夫一點不比堅持練習次要,一個理論(不止是書法理論)、一個實踐要兩條腿走路,缺一不可。第四,學書到了一定的境地的人他會不屑於出名、顯擺,遇到好的作品欣賞之餘,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遇到差的一笑置之,那些動輒要書家寫幅楷書來看看者,多為外行,因為楷書是基礎,沒有這一階段不可能成名成家。

  • 2 # 鳥人嫋語

    見仁見智了,跳過楷而直奔行,在一部分人的心裡,無非就是寫字而已,你說不行我非要反其道而行之,這樣的人在當今社會大有人在,但也無可厚非,就當他是自娛自樂寫字畫字好了。能脫穎而出嗎?相信是可以的,但可能是萬分之一的機會,或者是靠旁門左道上位,但這類就和書法遠矣。習書者,應以楷體為基礎,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楷體是書法的入門(篆亦可),所有最基本的筆法都能在其中表達,而在練習過程中,慢慢去領會從握筆_筆劃_結構_力度_用墨_字間連線_行間連線_整幅效果等一系列書法中最基本的東西,再進而學習行書,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省略不得。這個過程,如同人出孃胎後所經歷的爬_立_行_跑的過程,所以,個人認為,習書應以篆_楷_隸_行_草為先後。結論:不學楷而直入行,絕對是寫不出好的書法作品的。歷史上有哪一位行書大家是不會寫楷書的?答案是沒有。附個人習作,共勉!

  • 3 # 創新炎黃

    《楷書快寫行書、專門行書練習兩種途徑,風格效率大不一樣》

    一直以為行書就是楷書的快寫,但是在研究中才發現,楷書快寫的行書與“從行書筆畫、行書偏旁部首、單字、聯字”兩種途徑練成的行書,風格與書寫效率大不相徑庭。

    一、行書、行楷相對楷書的最大的特點:筆畫牽聯;

    在筆畫書寫方法上,順勢入筆,順勢行筆,順勢收筆。楷書中“一畫三段寫”可以演化為一畫一筆寫,但是上一筆畫收筆與下一筆畫起筆一定要形成一定的“牽聯”呼應關係,形成聯寫筆意!

    筆畫牽聯形成了書寫的快捷化,也促成了形態上的流暢性。

    二、行書相對楷書有不同的筆順;

    筆順不同:有時為了行筆的便利,行書字書寫時,甚至可以改變原來的筆畫順序。比如“花”字的寫法中,筆畫形態就隨筆法發生了巨大變化。而楷書中的“王”字,在行書行楷中都發生顛覆性的變化。

    行書、行楷中的筆順變化,成為行書的一種書支創新方法,也是藝術楷書創新的學習借鑑的重要路線。筆順的調整,字形、筆畫形態都發生了變化,尤其是筆畫的流暢性就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三、行書相對楷書行筆方式流暢自然優先;

    行書筆法起筆便順鋒而入,行筆中鋒行走,收筆多是順勢而出,且牽連下筆。筆勢明顯地流暢起來,這是行書與楷書的巨大不同之處。

    在行書中更多使用曲筆,筆畫也不會過分平直、僵滯,這又增加了筆畫的動感。筆法上的變化,形成了書寫快捷的速度。

    四、行書筆畫中必然有筆畫的簡化;

    簡括省略:行書筆畫書寫可以把兩筆或幾筆連成一筆寫下來,這其實已起到了簡化的作用,加快了書寫的速度,但其原有筆畫並未減少,只是筆畫之間有牽絲相連,不單獨存在就好。

    行書行楷中,沒有筆畫的簡省,也就談不上行書。在實際書寫中,我們可能會用大的點去代替不同的筆畫。

    五、從楷書直接過渡書寫行楷、行書--即所謂“楷書快寫”與專門的行楷行書風格不同;

    行書行楷特點與楷書的特點終究有很多不同,自由發揮的行書行楷為書法者提供充分的想像空間。

    行書的技法特點上已與楷書的書寫環境與應用場景各不相同,行書行楷書法持法之中有著不一樣規則與規律!

  • 4 # 千年蘭亭

    行書與楷書有很強的聯絡,行書由楷書的快寫而來。學習楷書一般還是建議宜以楷書為基礎,在結體和用筆上練好紮實的基本功。

    行書的結體雖然變化多,對楷書的“牢籠”有所衝破,但尚未達到草書“解散楷體”的程度。

    從點畫形態上看,似乎行書與楷書不同,但那主要是由於行筆簡而快所產生的效果,基本的用筆方法並無不同。

    可以這樣說,沒有楷書的結體和用筆,就沒有行書的結體和用筆。所以說,學習行書必須從楷書入門。

    當然,寫好了行書反過來也會促進楷書的提高。

  • 5 # 快樂書法

    這是個在書法專業圈早就不成問題的問題,現在成了社會上初學書法者困惑糾結的大問題。

    對這個問題,幾乎形成一個定論,那就是‘’楷書‘’是基礎,練什麼書體都要先練楷書。理由是古人是這麼說的;楷書是學習書法的基礎;楷書是行書的快寫;楷書是最難寫的字型等等。

    凡事多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思考,總不會出錯謬。

    楷書是基礎,那先於楷書成熟的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按理說這些書體都沒楷書基礎,那這些古代書法遺存算不算書法?如果算,基礎是從那裡來的?如果楷書是基礎的話,中國到目前應該不會有文字。從歷史看,楷書成熟最晚,那麼泛義的說,其它書體都沒基礎。沒有基礎怎麼會有篆書,隸書,草書,行書呢。

    蘇軾說過‘’真如立,行如行,草如奔‘’,但從語意上理解,是說真書(古代對篆隸楷書的統稱),行書,草書的基本表現形態,而不是指導人們學習書法的順序。但這句話就是人們誤解的始作俑者,也是一些對書法入道不深的人的理論依據。對古人的論言不加分析判斷,不看事實看說教,“晉信書”是自古以來的通病。

    把楷書作為入門字型之一而不是唯一,比剛性強調楷書為學習書法的基礎,更為科學,合理。

    唐代楷書興盛,唐以後歷代寫毛筆字的人,累算應該數無以計數,楷書名家為什麼集體失蹤?就當小人物都被埋沒,皇帝,高官,貴族,應該不會吧,但被歷史公認的楷書大家,卻只有趙孟頫一人,還是行楷不是唐楷。這個現象一定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其深刻的歷史和現實原因。

    縱觀歷史,篆書,隸書,行草書大家並不一定都擅長楷書。

    從學習的順序來看,篆,隸,楷,行,草各種書體,都可入門。

    從實踐來看,各種書體的技法各不相同。楷書熟練,並不能兼通其它書體。

    從行書入門,再學楷書,往往寫的比較活泛;而從楷書入門,反而只會寫楷書,長期寫楷書形成的習慣和思維慣性,改寫其它字型,往往會放不開。

  • 6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直接練行書是可以的。但是,不能直接拿過行書帖照著寫,必須按規定的訓練套路一步一步的進行。

    基本方法與步驟是: 指法→筆法→偏旁部首→結字法→摹帖→臨帖→擬作。

    如果沒有這個完整的過程,帖中許多筆法問題讀不懂,不知道是怎麼寫出來的。

    之所以很多人一致認為,先練好楷書,然後再練行書比較順暢,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實際上,行書是在楷書基礎上,省略個別筆畫,將偏旁部首適當的變異,加快速寫速度。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能寫楷書,卻寫不了行書?這個問題主要原因是,在練習楷書的時候,有些筆法動作解讀的不正確,或者說練的時候故意附加了一些多餘的廢動作,比如,逆入、頓筆、回鋒之類。由於這些動作原本在楷書帖中壓根就沒有,是練習者自己肆意加進去的,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好的書寫習慣。於是,當寫行書時特別不順手,頗感力不從心。實際上,是楷法不規範,導致筆性不相容,手法轉換不了。

    我們不妨反向想一想,如果把行書放慢速度寫,去掉牽絲引帶,只留筆斷意連,就會發現,它接近行楷或楷書的寫法了。什麼逆入、頓筆、回鋒似乎不見了,只剩下提按、停駐、駛轉了。這個現象足以說明,楷書和行書,一靜一動。

    因此,我特別反對在楷書裡面施加逆入、頓筆、回鋒……試想,古代碑帖多是中楷,字帖多是小楷,3釐米以下那麼大的字,細小的筆畫,怎麼會有這樣的筆法動作? 再者,古人寫字多為公辦作業,不可能慢悠悠的一筆一筆的寫,也不可能把收筆的地方描畫出來,速度何在?

    既然行書裡面沒有或者不需要逆入、頓筆、回鋒……這類描畫的動作,那楷書為什麼要故意加上去呢? 是不是不符合邏輯?

    對不起啊,說跑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亞迪e1和其他電動車,如奇瑞eQ1,北汽EC3比有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