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秋思行遠

    所謂的“差生”,不過是給有些學生貼上的標籤,戴上有色眼鏡去評價一個學生,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寶貴的,因為天資不一樣,所以發展有所差異。

    學校應該是充滿人性關懷,充滿平等博愛的樂園。所謂的“差生”不過是世人的一種粗俗認識。

    關於“差生”的定義

    “差生”就是被老師或家長認為的成績差、紀律差的“問題學生”、“問題孩子”。他們曾經也是差生。

    故事一、當年的達爾文放棄行醫,被父親斥責:“放著正事不做,每天只是和動物做伴,將來怎麼辦?”,然而就是父親眼中的怪人,資質平平的學生,卻寫成了《進化論》鉅著。

    故事二、四歲才會說話,七歲才會認字的愛因斯坦被老師評價為:“反應遲鈍,不合理,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他遭受退學,也被著名大學拒絕過。然而,青年時期完成的《相對論》,讓他在物理界可以和牛頓比肩。

    所以,對於所謂的差生我們要記住:“教育永遠不要輕言‘放棄’!”

    關於“差生”的分類從思想品德方面來看

    有些學生品德好,待人有禮貌,只是成績一直處在下游;有些學生成績很好,但紀律性不好,老是違反紀律;有些學生成績很差,紀律也很差,就是所謂的“雙差生”。

    2.從智力方面來看

    有些學生反應比較遲鈍,基礎知識十分薄弱,雖然很用功,就是成績一直不理想,這些多在女生身上發生;有些人腦瓜子靈活,就是不肯好好用功,紀律渙散,導致成績落後,這些多在男生身上出現。

    3.從心理方面來看

    有些學生性格十分內向,不善於言談,每天閉門造車,雖傾盡全力,卻嚐遍失敗,出現放棄學業念頭;有些人性格固執、行為偏激,沒人願與為伴,人際關係很緊張,成績也一般般;有些人平時成績還好,一到關鍵考試就緊張,發揮失常;還有些人就是臨時抱佛腳,成績自然好不了那裡。

    所以,“差生”都是我們給他們的標籤,他們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人總是要發展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或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不能放棄他們,放棄他們,那他們可能就會放棄這個社會。

    關於“差生”形成的原因

    1.家庭因素

    有些孩子父母從小溺愛,把他捧在手裡,久而久之,孩子就變得自私、勢利,甚至變得肆無忌憚;有些孩子從小就被父母報於巨大期望,但現實總是殘酷的,孩子久而久之變得毫無自信;等等。這些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導致他們的行為、性格出現偏激,這就是所謂的“問題少年”。

    2.學校因素

    學校是培養學生的地方,培養學生擁有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知識和健康的體魄,但學校的工作的重心過多的偏向了分數,而忽視學生的興趣愛好的發展,有些學生無法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慢慢地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有些學生自律性差,不受老師待見,久而久之他們就放棄學習。

    3.社會因素

    轉化“差生”的策略

    我們不能讓有行為偏差或成績落後的學生任其沉淪,這樣只會讓他們更快地放棄學業,甚至危害社會。轉化“差生”要講究方法。

    1.關心、鼓勵、賞識,幫他們樹立自信

    老師要關愛、尊重學生,瞭解他們的性格、興趣,讓他們感到老師沒有放棄他們,讓他們搞到老師有親切感、信任感,願意和他們做朋友,從而拉近師生的感情,讓老師能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例如,在課堂上多向這些學生提問題,如果他們回答的不好,我們可以讓慢慢引導他們來回答。平時班裡有活動,讓他們積極參與,甚至由他們來組織,儘可能的發揮他們的長處。平時也可以多和他們探討他們感興趣的話題,等等。

    2.學習上的傾力幫助

    例如,每天讓這些學生課前朗讀一下課文,或讓他們到黑板上展示一下他們的學習成果,或是讓他們彙報一下小組合作的成果,等等。

    轉化“差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老師把工作做細,要有足夠的耐心,不動聲色維護學生的自尊,教學上細緻指導他們學習,我相信,他們是可以因為你的付出而改變。

    教育,一種平等的幫助,我們要把學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的人,一個平等的人,一個需要你幫助的人。(摘自《教育,一種平等的幫助》,讓我們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任何一個人。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歡迎大家指正,相互交流學習,謝謝!

  • 2 # 使用者5062871354055

    一個老師如果現在嘴巴里面還在講差生,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了。學校裡現在已經沒有差生了,只有後進學生。看,換個名稱就舒服多了。

  • 3 # 246茶社

    沒有所謂的差生,只有沒有善於發現的眼睛。

    在老師和家長的眼中,應該沒有差生的標準,更多在於不同優點的學生有不同的表現,而老師或者家長能不能去駕馭或者發現和陪伴這個優點成長。

    有大眾認可的優點,也有小眾不被人看好的優點,在於認可、支援和陪伴,而老師和家長如果只有一個標準評判,那麼除了小部分,大部分都是不良的學生。

    根本的問題在於老師或者家長,能不能有不同的標準,允許有不同的表現,百花齊放的心態,雖然個性化百花齊放,對於老師的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麻煩,甚至於在績效主義的驅使下,帶來的不僅僅是工作的麻煩,更有收入、升遷的麻煩。

    個性化、獨立化、空心化的來臨,如何以價值化為核心的,包容多樣性的培養理念,其實不僅僅是一個家庭、學校老師的所面臨的,應該是一個社會體系化、系統化的升級,圍繞技術改變生活的背景下,人才價值化的重新塑造。

  • 4 # 大柚子茶

    真正被定義為差生的是,自己學習不好,也不想學,並且影響其他學生學習的。

    這類學生,主要的影響因素在學生的家庭,並不是單憑老師就能扭轉得了的。

    老師在學校的教育學生,也需要家長在家裡配合,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學校,推到老師身上,也不合適,尤其是那種雙親都出外打工的學生。作為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不想負責,憑什麼要求老師、學校對他負責。

    差生在學校中,出於教育公平,老師也一樣對他們進行教導,甚至比對其他學生更上心,但回到家裡,無人監督,甚至有些家長還縱容,老師基本上都在做無用功。

  • 5 # 藏書榕大

    對學習缺乏興趣、沒有主動性、家庭教育缺失、腦子不靈活。

    一、對學習缺乏興趣

    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上課在校期間就是一種煎熬,說的過分點就像坐牢一樣,要不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原因,有些學生小學也不想上。沒有興趣,自然沒有課上聽講的慾望和想法,總是開小差。

    二、沒有主動性

    學習不積極,平時做作業拖拉,完不成每天的小目標,一問三不知,總是找藉口或壓根以沉默的方式對待學習。

    三、家庭教育缺失

    父母對孩子沒有家庭教育或是壓根不知道怎麼來管教孩子,採用放任的方式,還有的父母管不了自己的孩子。誰都會尋找舒適區,孩子也不例外,沒人管,更好。不學不辛苦,自然不愛學習了。

    四、腦子不靈活

    反應慢,雖然在學習上特別刻苦,但是收效甚微,這類學生一般是在上學階段學習成績不好,如果一直堅持下去,步入社會還是特別能幹的,品質都非常不錯。

    五、解決之道

    孔子弟子三千,最後成名的也只是一小部分。他提倡的因材施計就是針對班級中學生不同的個體,能力有大小,每個學生能得到長遠的發展最好。

    除了智商有問題的學生,其實無所謂差生,我們現在都叫學困生,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的學生,這部分學生都是有潛力的,缺的是家校合作的良好教育。

    現在都提倡Sunny分班,每個班級的學困生一般都是5個以上,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也要注重個體差異,但是差異大,落後的學生,靠在校期間老師的輔助是有限的,而且現在學校提倡多元化發展,各科課程開齊開足,學生在校期間也是特別忙碌,不像以前就學好所謂的主課就可以了,其它可上可不上。

    與別的同學有差距的學生全靠放學後回家以後的努力付出,家長不監管或家庭教育不到位,一切都是空談。

  • 6 # 師眼看天下

    作為一個老師,我覺得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差生。如果真的必須要給差生下定義的話,如果在學校按照老師的標準,我覺得應該是應該是學習和品德兩方面都非常差的學生。 教書將近二十年,二十年當中,接觸了一些好學生,也接觸了一些老師眼中所謂的差生。但在一些所謂的好學生中,有的雖然學習好。但品德卻不值得讓人恭維。自私,狹隘,以個人為中心。曾經在有一個冬天,我走進教室,教師的們沒有開,然後上課鈴響了。一個坐在前面的所謂好學生對我說,老師,你把教室的門關上,我心中頓時產生了一種不悅之感。這時一個眾人眼中的所謂的差生,主動從後面走到前門,把教室的門主動關上了。我不禁對這個同學投去了讚賞的眼光。我覺得第一個所謂的好學生,不是一個好的學生,他只是在學習方面比較優秀罷了。而第二個眾人眼中的所謂差學生,並不是一個差生。因為他在品德方面非常優秀。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個人的潛能和素質並不是一樣的。有的在這方面比較有悟性,有的在那方面有能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無論你在哪方面做出成績,你都不是絕對的差生。我就經常見到我的一些原來教過的學生,雖然在校時學習不太好。但有的情商高,做了老闆,有的善於經營,開了超市。有的對電感興趣,做了電工,有的善於安裝,做了安裝工。他們在自己的領域都有一技之長。都很優秀。你能說他們是差生嗎。而有的在學習方面比較優秀的人,由於品德方面有問題,有的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看一個人,要從長遠來看,而不是隻是一段時間。要從全方位來看,而不是某一個方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髮稀少?怎麼增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