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牛隻是力氣大,但馬的速度快,可騎乘可拉車可耕地拉磨,可以上陣打仗,馬的用途價值明顯高於牛,為什麼古代漢人選擇養牛而不是養馬,兩匹馬的力氣能否超過一頭牛?
12
回覆列表
  • 1 # 農村達人224

    養馬和養幹飼料上區別差多了!

    農村養馬省草省料

    農村養馬備草料比牛少多了,因為馬與山羊相似。即使下大雪也可以放牧,因為馬會用前蹄扒開覆蓋在草場厚厚的積雪,所以農村養馬省草。因為馬繁殖期長,只有懷孕期間和哺乳期才喂料。馬妊娠期為335天至342天,所以馬妊娠期接近一年了!而且馬一胎就生一頭小馬駒。所以補點料母乳就夠小馬駒吃的,所以養馬省料,但繁殖效率低,利潤沒有牛羊高。

    我們農村大多數農民都養牛養羊,養馬的很少一屯只有一兩戶!但養馬非常省心,一冬天馬群很少回家。只有搜尋馬群的騎馬和生產的母馬及剛生小馬駒在家。馬主人會騎著騎馬定期在草場追蹤馬群的下落,還有就是現代化的資訊裝置也幫了大忙,各村養馬都有群隨時互相通訊息,馬群在哪與誰家馬在一起養馬人都知到!隨時掌控馬群動向。

    養牛比養馬繁瑣多了

    養牛和養馬春天放牧是一樣的,但牛越冬需要準備大量草料,因為北方一下大雪,牛不會扒草只能尋找雪上裸露的一點莊稼桔杆。所以養牛冬季要根據自家牛數量,備足大量禾本科植物與豆科植混合,作為牛過冬及早春的飼草。我們農區的牛冬天雖然是散群無人放牧,但牛群晚上牛回家主人要根據白天覓食情況補草補料自由甜食鹽與飲水。牛飲水很有講究因為我們北方冷,你如果給牛飲涼水,牛飲完水會更冷,而且飲水量也沒有飲溫水高!導致牛不愛上膘!消耗能量也高!我們家養牛時常飲溫豆餅水,那牛毛柔順光亮!就比飲冷水的牛水靈!

    牛的繁殖周

    牛的繁殖週期比馬要短,平均285天9個多月。民間有牛生牛三年五個頭,但現又有個別母牛一胎兩頭,所以牛的繁殖率高於馬!這也就是養牛比養馬費料。因為牛冬天覓食能力沒有馬強,繁殖力強於馬所以母牛懷孕與哺乳必須適量補料。但牛繁殖效率和利潤高於馬。

    總之我們根據自己資源和用途,選擇適合自己的養殖品類牛或者馬!商品用牛肉比馬肉貴而且牛肉比馬肉好出售。我們這市場大多消費者還是偏愛牛肉。如果想搞養殖,先做本地市場調研。根據你自己市場需求和自己實力選品。

  • 2 # 戈壁老王的成長之路

    1、馬和牛首先在消化生理結構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在飼料需求上會有所不同。馬是單胃動物,牛是復胃動物,單胃動物可以充分利用精飼料,而復胃動物就不行,過量就會發生瘤胃酸中毒,所以牛的日糧必須保證粗飼料的供應。而馬可以透過短時補飼精飼料來快速恢復體力。牛由於有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青貯和氨化飼料,而馬只能少量利用青貯飼料,食入過多會對口腔消化系統產生破壞,而對氨化飼料則不能食用。

    2、馬是速度型,牛是耐力型,因此馬的四肢較發達,適合奔跑,馬在古代曾是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軍事等活動的主要動力。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動力機械的發明和廣泛應用,馬在現實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小。馬匹主要用於馬術運動、景區體驗生產乳肉,飼養量大為減少。但在有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馬仍以役用為主,並是役力的重要來源。馬的主食是草。

    3、牛為哺乳動物,草食性,部分種類為家畜(包含家牛、黃牛、水牛和犛牛)。體型粗壯,部分公牛頭部長有一對角。牛還具多種用途:肉和乳可供食用,牛皮可做工業原料及衣料,牛角可做藥材及工藝品等;牛還可為農業生產等提供役力。

  • 3 # 畜牧界的一股清流

    養馬的飼料中新增一些含鈣質和蛋白質的穀物,養牛的飼料需要新增鹽,這樣可以增加牛的食慾,使毛髮更有光澤。需要注意的是,給馬喂飼料要少量多次,因為馬的腸胃比較小;與此相反,需要給牛多喂飼料,牛的胃比較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時四驅和分時四驅各有什麼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