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夢迴大唐110163616

    潼關現為陝西關中東大門,秦之前四關之東為函谷關。潼關為關中門戶,地形險要,歷朝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日戰爭時期,陝軍東出潼關渡黃河血灑中條山,捍衛關中!受眾可觀看電視劇巜河山》其中精典對白:

    電視劇《河山》

    李雪健經典臺詞

    吾兒孝安:

    自盤古開天,

    三皇定國 ,五帝開疆 。

    凡國之大事,男當在祀與戎泯軀祭國,

    即燹骨成丘溢血江河,

    亦不可辱國之土,喪國之疆,

    士披肝瀝膽,將寄身刀鋒,

    帥槊血滿袖,王利刃輝光。

    吾等無長幼尊卑,無先後貴賤,

    必同心竭力,

    傾黃河之水,決東海之波,

    徵胡虜之地,剿倭奴之穴,

    討欺吾之寇,伐蠻夷之戮,

    遂蒼海橫流,兒立身無愧,

    任屍覆遍野,唯精魂可依!

    父傳字!

  • 2 # 常棣tandy

    一、從函谷關到潼關

    函谷關的關址到了漢武帝時有了移徙。由原來所在的弘農縣徙於新安縣。漢時新安縣在今河南省澠池縣東。後新安縣六移,函谷關新址實在今新安縣東二里。函谷關為什麼會受到遷移?

    這不是由於新關所在的地勢更為險要,而是因為當時的樓船將軍相僕數有大 功,恥為關外人,上書乞徙關城,武帝意亦好廣闊,故聽從遷徙。相僕為宜陽(今河南省宜陽縣)人,新徙的關城就在宜陽縣的東北。相僕所築的關塞,自南山橫洛水,北屬於河。恃人力所築的關塞,是難得像舊關的險要的。

    函谷關東遷到新安之時,正值漢代國運方隆之際。這時東方的諸侯王國經過削去支郡,分封王子等步驟,皆大為縮小,實際上和一般的郡一樣,不能再與漢廷相抗衡。就是到了王莽季年,干戈再起,函谷新關也沒有起到若何作用。更始起於南陽,固曾遣軍西攻武關。王莽敗後始都洛陽,由洛陽西行,沿途自無阻擱。赤眉的歷據長安,一路入自武關,一路入自陸渾關(在今河南省嵩縣東北),皆未取函谷關一途。

    這時雖已沒有東西對立的形勢,但身居長安的統治者卻未能了無顧慮。成帝陽朔二年(公元前一九年),關東大水,特別頒下一道詔令,允許流民入函谷、天井、壺口、五元諸關。天井關在今山西省晉城縣南。壺關在今山西省壺關縣西北。五阮關在今河北省易縣西北,即紫荊關。這是說,天井,壺口、五阮三關皆在太行山上。這時流民西行,特允許進入這三座關,正說明在此以前,進入這三座關 是 和 進 入函谷關一樣是不容易的。

    當時設關不僅這三、四處,為什麼進入這三、四座關就這樣不容易? 顯然可見,太行山也是區別東西的界線。前面曾經說過,戰國時期,東西對立開始形成之際,魏國據有河東,仍居於東方諸候之列,其時秦地已東至於河濱,所以東西兩方的分野界線,函谷關以北,即在河東、河西之間的黃河。

    這樣一條界線經過秦統一六國之後,仍存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故楚漢戰爭肇始,這段黃河即成為漢軍東趨的阻力。及至漢代,函谷關東的地方勢力仍時有興趣,不過已距函谷關漸遠,河東一隅也就納入關西的範疇之中。

    東漢初年,鄧禹受光武之命,由箕關(今河南省 濟 源 縣 西北)西征,平定河東。光武為此頒下詔書,說他“斬將破軍,平定山西”口。這裡所說的山西,實與關西有同樣的含義。如果從地理情況說來,卻小有差異。因為河東郡治所的安邑已在舊函谷關的東北。如果就崤山和新函谷關來說,安邑似偏於西北方。這樣以河東郡作為山西或關西的一部分猶有可說。如果就整個河東郡的轄境來說,也還是難以概全的。這樣的問題在以前也曾經有過不同的說法,彷彿難於解決 。

    其實,成帝陽朔年間的詔書已經作出明確的解答。天井、壺口、五阮三關出入的限制和函谷關相同,正說明當時西方的範圍已由臨晉關北的黃河擴充套件到河東,並由河東擴充套件到太行山上。不過這一時期東西兩方對立的形勢不甚分明,遂不為人所重視。

    到了東漢,關西、關東或者山西、山東的概念還是相當明確的。東漢初年,光武以蕭王身分轉戰於幽、冀兩州,其時赤眉將攻破長安,光武頗欲乘釁並關中,而以“方事山東”,遂派遣鄧禹率軍西行。更始由洛陽遷都長安,諸將皆山東人,鹹勸留洛陽,鄭興說更始,就提到“山西雄桀,爭誅王莽”。

    可是東漢都於洛陽,而新函谷關卻在洛陽之西,這樣以函谷關分別東西,和當時的情況就不相符合了。好在東漢建都洛陽以後,國內局勢穩定,彷彿西漢武帝以後,沒有顯露出東西對立的跡象。社會上雖還流傳著關西、關東或山西、山東的說法,已經和以前東西對立的局勢無關了。

    到了東漢末年,這久已閒置的新函谷關竟然派得上用場。當時黃巾起義,州郡失據,京師震 動,自函谷、大谷、廣 城、伊闕、軒轅、旋門、孟津、小平津諸關並置都尉。大谷等七關皆在洛陽周圍,函谷關既在新安縣東,當然也應是洛陽周圍的一個關,因而它就和大谷等七關一樣,成為保衛洛陽的隴塞。這樣就完全失去作為東西兩方分野的界線的意義。

    函谷關既然失去原來的作用,代之而起的則為潼關。潼關在今陝西省潼關縣南。這裡是北來的黃河向東轉彎處,河水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也有人說關西一里有潼水,因以為名。

    據說這裡“上躋高隅,俯視洪流,盤紆峻極,實為天險”。潼關初置之時,實在今潼關南原之上,因為地處高隅,黃河由原下流過,因而能夠俯視洪流。由東方西來,經歷黃河岸旁的黃巷坂,出了黃巷坂,再緣著依傍絕澗的山路,才能達到潼關。山路曲折,確是天險所在。

    潼關始置的年代不可確知,所可知者乃是東漢獻帝建安十六年( 公元二一一年)曹操西征馬超於此,這是潼關見於記載之始,其築成當在這一年之前。從這時起,潼關就代替函谷關成為東西兩方面的分界地方。

    二、潼關的歷史意義

    潼關是繼函谷關而起並且用來代替函谷關的,大致設置於東漢末年。其得名是由於它的西側緊靠著潼水,也有人說,黃河自北而南,流到這裡,“潼激關山”,所以叫做潼關,或者叫做衝關。

    潼關位於陝、豫、晉三省交界處,南倚華山,北對黃河,河山之間寬不過15公里。南原溝深坡陡,原下河邊道路狹窄,形成天然的險阻。最初的潼關城在今老潼關城東南的原上,那時的黃河緊靠原下流過;唐初在河邊開了道路,才把潼關城由原上移到河邊。潼關也在函谷中,只不過是在函谷的西端。

    潼關緊靠著潼水,潼水之東有一條支流,叫做禁溝,禁溝深陡有過潼水。唐初移潼關城於原下河邊,舊路就禁止往來通行,這溝是舊路必經之地,所以取名禁溝。禁溝由南山流下,儼然一道天然防線。禁溝的上下東西各方面包括金陡關在內還有潼峪、麻峪等17座關,這樣的由南山之麓直到黃河岸邊的層層設定,拱衛著潼關,顯得分外險要。

    作為束禁東西 (洛陽、長安間) 的天險,潼關歷為關中的東面門戶,古有“潼關固則全秦固”之說。歷史上在潼關經歷大小戰爭數十次,多次因正面險阻不易攻擊,而採取遷回的作戰方針。

    211年,曹操西征關中,被馬超、韓遂聯軍阻於潼關,久攻無效。曹操遂採取佯攻潼關,實則繞道於蒲津偷渡黃河的戰略,夾擊潼關,進據關中。自從曹操西征馬超以後,潼關就經常成為兵家爭奪的焦點。

    舉其著者,十六國時期,後趙石虎討伐據有長安的叛將石生,戰於潼關,失敗逃歸 。苻健自中原西歸,為據有長安的 社洪 所阻,健攻克潼關,遂得西歸關中。東晉末年,劉裕伐後秦,前餘王鎮惡自澠池徑抵潼關,劉裕繼至,所向克捷,遂能掃滅姚民 。劉宋時,柳元景自南陽北伐,亦得攻克潼關,北魏時,長孫稚進討據有關中的蕭寶寅,亦自潼關攻入。

    晉軍經過苦戰,才攻下關中,滅掉後秦。其後,劉裕留其子義真鎮守關中,自回南方謀代晉。赫連勃勃欲趁此機會奪取關中,其謀士王買德建議說:“青泥、上洛,南北之險要,宜先遣遊軍斷之;東塞潼關,絕其水陸之路,然後傳檄三輔,施以威德,則義真在網罟之中,不足取也。”[25]赫連勃勃依計而行,遂得關中。東、西魏對峙初期,東魏採取戰略攻勢,西魏只得閉關守險。東魏天平三年(536年),高歡發軍三路攻關中,以猛將竇泰攻潼關,另以一軍攻武關,自率主力從蒲坂渡河。西魏宇文泰集中精銳擊破攻潼關的竇泰軍。攻潼關之軍敗,高歡只得全線退兵。

    李淵自太原起兵,入關中後,當即遣世子李建成率兵扼守潼關,以備東方之兵,自己從容經營關隴,開創大唐基業。“安史之亂”時,安祿山率鐵騎自范陽南下,連陷河北、河南。唐洛陽守將封常清敗走陝城(今河南陝縣),對守陝城的唐將高仙芝說:“潼關無兵,若賊豕突入關,則長安危矣。陝不可守,不如引兵先據潼關以拒之。”高仙芝從其計,合兵守潼關。叛軍進至潼關,久攻不克。

    叛 軍 對 關 中的攻勢暫被遏止。哥舒翰代高仙芝守潼關,也一再挫敗 叛 軍的進攻。但唐玄宗急於求成,詔令哥舒翰主動出關尋戰。哥舒翰被迫出關與叛軍作戰,大敗,潼關亦隨之失守,叛軍遂得以侵入關中,玄宗被迫幸蜀。這樣一些戰爭都能顯示潼關的重要作用,其間得失也都可關係戰爭雙方的存亡安危,不過卻無嘗於東西對立的形勢。

    880年,黃巢起義軍佔領洛陽,兵進潼關,唐將扼關戍守,起義軍從禁溝潛人,迂迴關後,前後圍攻,破關,起義軍長驅直入都城長安。

    古潼關關城歷經宋、元、明、清乃至民國的修葺,基本保留完好。解放後因修建三門峽水庫,拆掉潼關城樓,現在還留有土垣,關左有新建的黃河鐵橋。

    (正文完)

  • 3 # 澹奕

    潼關是長安所在關中平原的東部門戶,古代被稱作“百二重關”,意思就是兩個人守著這裡,能擋得住關外上百人的進攻,潼關之險,與被稱作“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不相上下。

    首先看看潼關到底在哪裡。

    黃河從內蒙古的托克托從北向南之後,就成為山西與陝西兩省的分界,而這一段的黃河在陝、晉、豫三省交界之處突然變成自西向東,而潼關就位於黃河的這個急轉彎之處。

    站在古潼關門前方,順著渭河向西就是長安,順著黃河干流向東就是中原腹地河南,往北度過風陵渡便是山西,素有“雞鳴三省”之說。

    此外,潼關所在地的地勢地形也非常特殊,向西是一馬平川的渭河平原,而長安與潼關之間的肥沃平原地帶自古就無險可守,這就是說一旦潼關被破,那長安也就很難守得住。

    潼關之名,最早出現於東漢末年,此前潼關通常被稱作桃林塞。

    戰國時代,佔據關中的秦國積極東出崤山與函谷關,欲爭雄中原,而當時的函谷關位於如今河南靈寶東北部,秦國固守函谷關天險,多次擊潰六國進攻,並笑到最後。

    漢朝建立後,函谷關逐漸東移到河南洛陽新安之東,而東漢定都洛陽以後,函谷關距離洛陽實在太近,一旦敵人自西而來,函谷關被破,連個緩衝都沒有。

    東漢尾期天下征伐不斷,漢獻帝建安年間,在潼關縣港口鎮楊家莊、城北村一帶正式設立建造了潼關,潼關之名由此開始。

    《水經注》記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翻開地圖,就知道潼關到底有多麼險要。

    最初建成的潼關建立在麟趾原上,東起遠望溝,西至禁溝,東西兩面臨溝,北邊是波濤滾滾的黃河,南部是高聳的秦嶺山脈,禁溝潼河交匯處,還有十二連城與其相連。

    潼關城憑險而建,與北邊的黃河、南方的秦嶺這些天然屏障,構成了一道極其堅固的防禦體系,扼守著關中與中原之間的交通要衝。

    雖然也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但不管是從山西北邊渡過黃河,還是從南陽盆地過武關入關中,不僅繞遠路而且不好走,要大規模進軍關中,潼關是繞不過去的。

    曹操明知潼關難攻,依舊冒險一搏。

    漢獻帝十六年,馬超屯兵十萬在潼關,想借此守據整個關中。

    就在劉備耍盡花招準備奪取益州之地之前,曹操親率大軍爭奪潼關,但之後就發生了《三國演義》中的名場面,即“馬孟起興兵雪恨,曹阿瞞割須棄袍”。

    潼關之外就是中原,馬超屯兵潼關,也有出潼關爭天下的意思,而曹操的統治核心就在中原地區,洛陽與許都距離潼關都不遠,一旦關西兵出了潼關,曹操難以承受。

    演義中的故事雖然有所誇張,但基本上屬於事實,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也提到曹操險死在了潼關,即便如此冒險,曹操也要去爭,潼關的意義可想而知。

    潼關的天險,是由黃巷坂、禁溝、秦嶺與黃河一起構成的。

    黃巷坂:地處潼關東部的黃巷坂全長五里,是函谷關東來之路上唯一通道,其南部是陡峭的秦嶺,北部是黃河,這條孤道是潼關東邊的第一個天然屏障。

    禁溝:自潼關城南有禁溝,直通秦嶺,與武關相連,有數條深達數十米數百米的深溝,皆南北縱向,與潼關城構成南北一線,成為潼關的又一屏障。

    黃河:黃河在此轉折向東,洛水與渭水在此匯聚入黃河,而黃河也緊切潼關城流淌,無途可通形成天塹,斬斷北來道路。

    秦嶺:潼關南部的秦嶺山脈有峒峪口、善車峪口、太峪口等諸多峪口作為天然要塞,不僅地勢險要而且道路錯綜複雜。

    除了天險,還有諸多人為設定的關城。

    南面的秦嶺直通禁溝,為防止有人穿越秦嶺,所以秦嶺北部山腳下的潼關地界,自東向西還有西峪關、善車關、太峪關、水門關等一系列關卡,與潼關渾然一體。

    為防守禁溝,自古設十二連城在禁溝周圍,既可以設防禁溝東西兩側,也可以設防南部秦嶺諸峪通向禁溝的通道,這些聯防體均有駐軍。

    關城的主體建在深山溝壑中,為城池提供了屏障,且扼守秦嶺黃河之間的狹長谷地,南城牆可以抵禦秦嶺方向的進攻,北城牆可以抵禦黃河方向的水軍,還能拱衛河邊的大道。

    潼關整體上的建設,可以說就是“依山築關、傍水建城”,再加上眾多的城門城樓與水關的輔助等,最大程度滿足了當時的防禦需求。

    潼關與山海關齊名,但歷史要更加悠久。

    清朝時期,康熙帝與乾隆帝都稱潼關是“天下第一城”、“第一關”。

    《山海關志》記載:畿內之險,惟潼關與山海關為首稱。

    換言之,潼關在古代的地位與後來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在伯仲之間不相上下,而說起歷史底蘊的話,潼關遠遠超過山海關。

    對古代任何定都關中與中原的王朝來說,潼關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這句詩,並非只是抒發情懷而已,潼關之重可見一斑。

    兩千年裡,發生在潼關周圍的戰事數不勝數,然而真正強勢攻破潼關的例子卻很少,只要不是徹底沒救的王朝,憑險挫敗來犯並非難事,潼關“第一關”之名,實至名歸。

  • 4 # 大福讀史

    東漢末年,黃河水位下切,加之稠桑原頂端的森林植被已經被破壞,所以先秦時代的函谷關已經失去了天險的作用。於是,位於淆函道西端的潼關就做了替補。

    有關潼關的第一次歷史記載是曹操與馬超的戰爭,“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馬超等屯潼關。”不過,最後曹操雖然打勝了,卻留下了“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的“美談”。

    潼關位於名為麟趾原的黃土塬體上,和函谷關所在的稠桑原一樣,麟趾塬也是頂面平坦,且從秦嶺延伸下來直到黃河岸邊。所不同的是,函谷關位於稠桑原之中,而潼關則位於海波550米的麟趾塬之上。

    麟趾塬東側是名為遠望溝的深溝,西側是名為禁溝的深壑。二者溝中都有水,在水流和雨水的反覆沖刷下變得壁如刀削。潼關初建時,從函谷關方向來的敵人想要經過麟趾塬必須先登上塬頂,再下禁溝,然後順著潼水走到潼水、渭水和黃河三水交匯之處才能進入關中。所以漢潼關就建在了下塬的必經之路。

    但是,一般而言,但凡守衛重要城市首先靠的就是外圍的關隘,僅僅憑城拒守總是不明智的。所以想要登上潼關拒守的塬體必須要經過潼關第一道門戶——金陡關。即使打破金陡關,前面還有一條名為黃巷坂的窄路。想登麟趾塬,只能透過黃巷坂。這條路和函穀道一樣,南面緊靠高原,北面和黃河之間有一高岸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臨絕澗的形勢,中間唯有一孔道,寬僅數米,僅容單車,也是丸泥可塞。當地人亦稱之為“五里暗門”,“五里”言其長度,“暗門”形容其險峻。因為道路奇險,所以非常適合伏兵

    唐代詩人杜甫曾在《潼關吏》中這樣描述潼關東門外的險要:“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沿著黃巷坂上了塬體,才算來到大boss潼關面前。但是這還不算完。大boss潼關背後還有一個查崗的原配時常盯著潼關的一舉一動,這個原配就是禁溝。透過潼關城後,下了塬體就來到了禁溝。

    禁溝,北起禁溝與潼河交匯處,南至秦嶺,南北長約15公里。禁溝溝底經過長期雨水沖刷,形成了一條寬30米的坡道,成為通往潼關城後路的一條軍事要道。由於禁溝向南可以直抵秦嶺,並通向武關方向,倘若敵人自武關方向來,就會繞過潼關直接進入關中,因此禁谷的防禦是潼關防守的重中之重。作為潼關防守的配套,在禁谷山谷兩側建有十二個關隘,稱作十二連城,因唐朝時禁止行人通行,所以才取名為“禁溝”。

    禁溝兩側烽火臺已經漸漸湮滅

    到了隋朝,在漢潼關以南大約4裡處,位置大約在城北村與楊家村之間,因為雨水與溝中水流的長期沖刷,麟趾塬出現了一條溝道,上達禁溝,下抵塬體,當地人稱此溝為“坑獸檻谷”。為了控制這條新的通道,隋朝在該溝道上口北側修建了新潼關。於是,漢潼關被稱為潼關南城,隋潼關被稱為潼關北城。

    到了公元691年,也就是唐朝武則天時代,潼關遇到了和漢函谷關一樣的問題,那就是黃河水位下切。漢朝初建潼關,因為黃河緊貼著塬體流淌,要想透過潼關只能登上麟趾塬,但隨著黃河不斷沖刷,河道不斷加深,河床不斷下降,原來的河床已經裸露了出來,形成河灘,從而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行人從黃巷坂出來,不必再登塬,直接從河灘上過去就行。

    如此一來,麟趾塬上的漢潼關就成為了擺設。因此唐政府就給潼關挪了地方,從塬上移到了河灘,新修建的唐潼關在黃河河谷南側一個晚近形成且海波在400米左右的低臺地(麒麟山高阜)上,南距麟趾塬漢潼關約2公里,同時也把原來經漢潼關走禁溝的舊路廢止了。

    最後,附上《山海關志》中的一句話足可說明潼關的意義,“畿內之險,惟潼關與山海關為首稱”。

  • 5 # 餘生聽禪

    古代長安的重要的門戶--潼關,地處關中平原東端,居秦、晉、豫三省交界處。東鄰河南省靈寶縣,西連華陰市,南接洛南縣,西北與大荔縣毗鄰,北與山西省芮城縣隔河相望,是關中的東大門,是連線西北、華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戰略意義。馬超刺槐、十二連城、仰韶文化遺址等名勝古蹟星羅棋佈。古潼關居中華十大名關第二位。潼關在五代之前一直是中國的腹心地區,後來漸漸成了東西兩大板塊的樞紐地帶,但它朝著中原的這邊就只是一條孔道。這條孔道一邊是山,一邊是河。山,就是中華父親山秦嶺中一段屬於陝西的華山,一段屬於河北的崤山。河,就是黃河,潼關雖然在黃河的另外一邊,但潼關附近的山是從山西延續過來的黃土高坡,而這種支離破碎,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坡,對當時的交通和出兵造成極大的障礙。就在這山與河之間有一條極窄的通道,潼關正守在這條孔道上,號稱“三秦鎖鑰,四鎮咽喉”,正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潼關創建於何時,歷史文獻沒有具體說明,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211年,曹操曾於潼關破馬超,由此可知潼關在這之前已開始建置了。後經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修葺,儲存基本完好。關城周長約5公里,北面與東北,為板築土牆,外包青磚高16米,寬8米;南與東南,順山勢削成垛口,高達30米。除開門6處外,留有南北二水門。潼關東約3公里,有一禁溝,自唐至明、清,為了潼關的安全,沿禁溝兩岸,夯築方形土臺12個,是防禦性的軍事堡壘。潼關作為關中的東大門,它經歷過大小戰役數十次。東漢末年,曹操與馬超戰於潼關,馬超據關抗曹師,後曹操憑其智謀巧妙地奪取了潼關。北周末年,揚堅在洛陽篡位立隋時,曾密遣楊尚希扼守潼關,以解其西顧之憂。唐中葉安祿山攻佔洛陽,進逼潼關,使用反間計佔據了潼關,震動京師,唐玄宗倉皇西逃。唐末黃巢起義軍攻取潼關直搗長安。宋代“靖康之變”後,潼關為金所得,金朝後來為蒙古軍隊逼迫,遷都汴京。將兵力完全集中潼關附近。有人曾對蒙古鐵木真說:“金廷居汴將二十年,所持以安者,唯潼關、黃河耳”。所以公元1233年當蒙軍包圍汴京時,首先奪取潼關。元末,朱元璋也是先破潼關,整個關陝地區才迅速得到平定。可見,潼關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具有及其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

  • 6 # 歷史寶藏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元)張養浩:《山坡羊 · 潼關懷古》

    山河表裡這個詞,一般都認為是說山西省的山川形勢的。

    但是從上圖可以看出,潼關正好位於關中盆地與關東的華北平原的連線之處,並且此處正是山河險要之地,所以“山河表裡潼關路”這一說是非常生動準確的。

    渭河與黃河在這裡交匯,呂梁山與大秦嶺也使這裡成為一個貫通東西的孔道。

    潼關在函谷關之西,兩者相距近百里,這兩個關,都是非常險要的,又因為距離比較近,所以有“百二秦關”這一說。

    尤其是潼關,作為從關東進入關中平原的最後一道關口,地位不亞於明清時期山海關對於北京的重要作用。

    漢代以後,函谷關由於地理環境的變化,軍事防禦作用下降,而潼關就成為關中的東大門了,尤其是在唐代之後,潼關地位一直相當重要。

    就在大唐盛世的頂峰,安祿山攻下潼關,唐玄宗就只好帶著大臣們往蜀地跑。明末清初,李自成從北京退到關中後,全力守潼關,但是還是敵不過清軍的鐵蹄和火器,最終一敗塗地。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妄圖自華北進入關中,潼關當然也是必經之地,於是中國軍隊調集精銳死守潼關,憑藉天時地利,擊退了日軍的進攻,最終保住了關中的安寧。

    潼關直到近現代都依然是軍事重鎮,在古代運輸和武器落後的情況下,就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要地了。

  • 7 # 帝國烽火

    潼關北臨黃河,南靠華山,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潼關是關中的東大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潼關南依秦嶺,有禁溝深谷之險;北有渭、洛,匯黃河抱關而下之要;西有華山之屏障;東面山峰連線,谷深崖絕,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

    對於建都陝西的王朝而言,控制住潼關,就可以保障關中的地區,依靠關中地區作為基礎,即使山東(非現在山東)地區出現動亂,只要沒有攻入潼關,那麼依舊可以等待山東局勢發生變化,然後兵出潼關,爭奪天下。

    唐朝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攻佔洛陽,進入關中的必經之路是潼關,在安祿山進逼潼關時,哥舒翰等一些久經沙場的老將主張依靠潼關之險,堅守不出,等到安祿山的氣焰逐漸消退,然後再一舉評定叛亂。可惜昏庸的唐玄宗根本聽不進去,一直催促決戰,無奈之下,哥舒翰出潼關與安祿山決戰,結果被安祿山使用誘敵深入計,殲滅哥舒翰所轄近二十萬唐軍,佔據了潼關,此時長安無險可守,唐玄宗只得倉皇西逃。

    對於建都河南的王朝而言,潼關是控制西北少數民族的關鍵,西涼人馬實力強大,戰鬥力彪悍,很容易從西北方直接進攻洛陽等地,控制潼關就可以斷絕西涼人馬的進攻,有效的保障了河南等地的安全。

    東漢末年,曹操與馬超戰於潼關,馬超據關抗曹師,後曹操憑其智謀巧妙地奪取了潼關,馬超長時間不能攻克潼關,最後在消耗戰爭中,被曹操實行反間計打敗。

    取的了潼關,進可以進攻陝西關中地區也可爭奪天下,退可以保一方平安,所以潼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8 # 藤樹先生

    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有“十大名關”的說法。分別是“山海關、潼關、嘉峪關、居庸關、友誼關、雁門關、紫荊關、劍門關、娘子關、武勝關。”這十大名關在中國軍事史上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關”基本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在歷代戰爭中都發揮了禦敵防患,保民防災的重要作用。

    其中山海關和潼關並稱為“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位於今天河北秦皇島東北15千米處,扼守華北進入東北的咽喉,也是萬里長城的起點。在中國歷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潼關出現在中國歷史上的頻率是最高的,由於陝西河南一帶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陝西和河南兩省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安和洛陽兩地更是長期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首都的角色,而潼關扼守在西安和洛陽中間,是陝西等西部地區前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可見,無論是從東方攻入西方,還是從西方攻入東方,得到了潼關,那就相當於基本佔領了首都。但是在不同時代,由於政治格局的變化,潼關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削弱。

    先秦時候之前在這一帶有函谷關,不過在漢朝時,由於黃河水位下切,稠桑原頂端的森林植被已經被破壞,導致函谷關失去了險要位置,最終失去了作用。而取而代之的便是潼關。潼關最早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是在東漢末年,曹操與馬超的戰爭。

    潼關位於麟趾原的黃土塬體之上,和函谷關所在的稠桑塬一樣,麟趾塬也是光滑平坦的土塬,且從秦嶺延伸下來直到黃河岸邊。所不同的是,函谷關位於稠桑原之中,而潼關則位於海波550米的麟趾塬之上。麟趾塬兩邊都是深溝,一邊是遠望溝,一邊是禁溝。兩溝中的水流衝擊,使得兩溝壁如刀削。

    潼關一共有四道防禦門戶,第一門戶便是金斗關,過了金斗關以後,就是一段狹窄的路,這條路被稱作為黃巷坂,想上麟趾塬必須透過黃巷坂,黃巷坂南面緊靠黃土高原,北面和黃河之間有一高地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臨絕澗的形勢,中間唯有一孔道,寬僅數米,僅容的下單車,十分狹窄。人們亦稱之為“五里暗門”,這就是潼關的第三道防線,“五里”言其長度,“暗門”形容其險峻。因為道路奇險,所以非常適合伏兵。

    而過了五里暗門就來到了潼關的前面,千萬不要以為你就已經攻破了潼關,在潼關的後面還有一個防禦門戶,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禁溝”。禁溝南北長約15公里,北與潼河交匯,南與秦嶺交匯。禁溝由於長期的雨水沖刷,十分險峻,形成了一條寬30米的坡道,成為潼關城後路的軍事要道。由於禁溝可以直通秦嶺,並且直達武關,倘若敵軍從武關方向來,這要就能饒過潼關直達關中,所以禁溝是潼關防守的重中之重,一旦奪得禁溝,潼關則不攻自破。

    隋朝時,由於雨水的沖刷,在漢潼關以南4公里處,被沖刷出了一天新道,這條道上達禁溝,下抵塬體,可以直取潼關,為了控制這條道路,隋朝在該處重新建立了“新潼關”,原來的潼關被叫做“潼關北城”,新建的叫“潼關南城”。

    唐朝武則天時代,潼關兩城都受到了之前函谷關一樣的問題,雨水的不斷沖刷,黃河的下切,導致原先的河床裸露,經過潼關不再需要從麟趾塬上透過,而是可以從旁邊的河床穿過,麟趾塬上的漢潼關就成為了擺設。所以就必須將潼關挪位置了,唐朝政府就將潼關從塬上移到了河灘,新修建的唐潼關位於黃河河谷南側一個形成不久且海波在400米左右的低臺地(麒麟山高阜)上,南距漢潼關約2公里,同時原來經漢潼關走禁溝的舊路也不廢而廢了。

    潼關作為一個重要關隘,見證了多少王朝的興衰,不過隨著朝代的更替,首都的更換,唐以後,西安不再作為首都,潼關等關卡的歷史地位就急劇下降,也成為了歷史煙塵中的一份子。

  • 9 # 貽生

    潼關我去過,一看那地方尤如天險一條路,守潼關易,攻潼關難上難,攻破潼關直逼長安,可見潼關的地理位置多麼險要。

  • 10 # 世界人文通史

    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潼關有著非比尋常的歷史意義和軍事作用。在熱兵器普及以前,潼關基本上就是扼守關中平原的第一要塞。古代沒有幾十萬大軍,是很難突破潼關進入關中平原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山海關、潼關、嘉峪關、居庸關、友誼關、雁門關、紫荊關、劍門關、娘子關、武勝關這古代的十大名關中,潼關以“堅固耐用,易守難攻”排名第二,僅次於山海關。

    山海關自不必說,那是萬里長城的起點,也是扼守華北與東北咽喉的要塞;而潼關作為從關東進入關中的最後一道關口,其實險要程度一點都不亞於明清時期的山海關。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的潼關,究竟有多麼重要。

    潼關的興起

    我們知道在秦朝以前,函谷關是關中第一大關。東方六國攻秦,最大的地理阻礙就是函谷關。可是在戰國時期,除了齊國以外沒有一個任何國家攻破過秦國的函谷關,可見函谷關在當時的作用非常大。

    而潼關的位置在函谷關的西部,是後來東漢時期的曹操所修建。在漢末三國時期,隨著地理位置的變化,函谷關的軍事防禦作用已經開始逐漸下降,逐漸被曹操修建的潼關取代。到了南北朝以後,潼關就已經是關中的東大門了。任何中原的勢力想要攻入關中,首先就要突破潼關。

    潼關在安史之亂中的表現

    在隋唐時期,潼關已經是拱衛首都長安的最後一道防線,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唐朝安史之亂爆發後,安祿山迅速向長安逼近,而首當其衝的阻礙就是潼關。

    潼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此高仙芝、哥舒翰等久經沙場的老將都主張依靠潼關之險,堅守不出,這樣安祿山的叛軍很難攻進來。

    可惜昏庸的唐玄宗根本聽不進去,一直催促唐軍決戰。結果唐軍放棄潼關的險要地形主動出擊,反被安祿山的叛軍打得丟盔卸甲,全軍覆沒。叛軍趁虛而入,迅速搶佔潼關,然後直逼長安。此時的長安無險可守,唐玄宗便只能帶著楊貴妃倉皇西逃了。

    潼關的歷史意義

    作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關塞,潼關在歷代的戰爭中都發揮了禦敵防患,保民防災的重要作用,是一座不可多得的軍事要塞。後來隨著熱兵器的出現,潼關的軍事作用才逐漸下降,以至於完全消失。不過,潼關在歷史上發揮過的作用並不會被人們遺忘。

  • 11 # 舊時樓臺月

    要說潼關在古代的意義,我們第一反應肯定是它的軍事、戰略意義,它作為中國古代著名的十大軍事關口之一,與山海關、嘉峪關、居庸關、鎮南關、雁門關、紫荊關、劍門關、娘子關、武勝關齊名,在古代戰爭史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被稱之為“兵家必爭之地”。

    《山海關志》:畿內之險,惟潼關與山海關為首稱。從獨特的地理位置看潼關的戰略意義

    潼關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建關歷史十分悠久,大約可以追溯至公元196年,也就是東漢建安元年。根據古代中國地理名著《水經注》記載: 河在關內,南流,衝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晉所謂桃林之塞,秦所謂楊華也。又西有潼水,東北注於河。河自潼關東北流,水側有長坂,謂之黃卷坂見河南閿鄉縣。傍絕澗,陟此坂以升潼關。“潼關”因此而得名。

    在地理位置上看,潼關北望黃河、南接秦嶺與、西臨關中平原、東連函谷關。

    從北望黃河南接秦嶺的地理位置來看:在黃河與秦嶺之間,有一“塬”(西北地區獨特的地貌,呈臺狀,頂上為平地,而四周陡峭)此“塬”高約七百米,潼關便是建立在該塬之上,也就是說,要通潼關,就需要經過此塬,但這只是理論上而已,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簡單。

    這主要是由於,塬北側緊靠著黃河,塬東側有一條深溝,名為“遠望溝”,塬西側又有一條深溝,名為“禁溝”,黃河水於北側而流沖刷塬體,東西兩溝的水流沖刷著塬體的東西兩側,在這三條河流的沖刷作用之下形成了一座峭壁奇險的“天塹”,將潼關南北也就是黃河和秦嶺之間的交通完全隔斷。而通塬之路只有一條,這條路便是北側黃河邊上的“黃巷坂”。

    這條黃巷坂也是大有來頭,據《水經注》記載:河水自潼關東北流,水側有長坂,謂之黃巷坂,傍絕澗涉此坂以升潼關,所謂溯黃巷以濟(一作躋)潼關也。從這份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此路堪稱“絕險”,之所以“絕”,是因為“黃巷坂”僅僅數米之寬,如同街上巷道一般,之所以“險”,是因為此路四周懸崖高峭陡立,長約十五米。一絕一險使得黃巷坂有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正如杜甫在《潼關吏》中所寫: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如此可看,潼關坐擁南北天險(秦嶺和黃河),還扼守著“黃巷坂”這一要道,使得南北兩地想通往潼關必須南渡黃河或者北越秦嶺,這對當時的技術條件來說幾乎是不可能!

    再從西臨關中平原、東連函谷關來看:潼關位於關中平原與函谷關之間,函谷關大家最為熟悉不過了,它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關之一,對戰國時期的秦國來說可謂是至關重要,秦國憑此要塞之險拒六國數百年之久,但是在後來由於黃河流水沉積和下切作用的影響,黃河水位下降河道裸露,函谷關的作用也隨之消失,因此重任便落到了“潼關”身上。

    潼關也“不負重任”,憑藉著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扼守秦、晉、豫三省要道,成為關中之屏障,保證長安城的繁華與昌盛,以“千年雄關,華夏金城”享譽神州。

    《山坡羊 潼關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從歷代的著名戰爭看潼關的軍事意義

    潼關之所以聞名華夏,素有“秦鎖鑰”、“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美譽,還得歸功於發生與此的幾場戰爭,因為這些戰爭,使得潼關的軍事意義更為突顯。

    有史料記載以來,有關潼關的第一場戰役是在公元211年,史稱“渭南之戰”。參照雙方是曹操和馬超、韓遂,皆為當時之諸侯。此戰由曹操統帥,領十萬精兵,文臣武將若干,馬超、韓遂聯軍則集結十萬軍隊據守潼關,雙方軍隊人數差別不大,但馬超聯軍憑藉著潼關易守難攻的天險多次擊退來犯的曹軍,而曹操最後之所以能勝,是因為他派偏師從黃河上游的蒲津渡過黃河,突襲潼關之後,馬超方始大敗。 馬超之敗非潼關之過也,而是計不如曹操,曹操憑藉此戰,控據了潼關,也統一了北方。

    有關潼關的另一場著名戰役發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亂”時期。公元755年,安陽節度使安祿山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誅殺楊國忠為名,聚集15萬之眾(號稱20萬)起兵反唐,朝廷方面,唐玄宗令高仙芝、封常清二將率軍平叛,同年,安祿山部勢如破竹,攻陷洛陽,高仙芝部退守潼關,堅守不出,想以潼關險要之勢據守消耗安祿山叛軍。

    本來從當時局勢來看,高仙芝的堅守策略是正確的,符合當時戰局的正確決定,因為憑藉著潼關的險要地勢,安祿山必定要打一場持久的戰役,而安祿山作為叛逆深知不得人心,期盼著速戰速決。無奈唐玄宗並未意識到這一點,反而聽取監軍的誣告,以“喪師之名”處斬了前線作戰的高仙芝。高仙芝被處斬後,唐玄宗又令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率軍20萬鎮守潼關,哥舒翰是個明白人,他在潼關的作戰方針上與高仙芝是一致的,也是奉行“堅守潼關”政策,但有“高仙芝”前車之鑑,哥舒翰也只得上書唐玄宗,解釋道:安祿山為逆,不得人心,宜持重相待,不出數月,賊勢瓦解,一鼓可擒。

    唐玄宗對於哥舒翰的建議起初還是頗為信任的,但後來又聽信了楊國忠的讒言,敦促哥舒翰儘早出關平叛。哥舒翰權衡利弊之後,不想成為第二個高仙芝,便帥兵5萬出關抗敵。

    潼關一出,最後的結果想必大家也是很清楚,哥舒翰部全軍覆滅,在部將的“安排”之下投靠了安祿山。潼關也因此失守,潼關一失,關中平原門戶洞開,朝都長安亦成叛軍囊中之物。

    同年,長安淪陷,唐玄宗率百官出逃。

    據今最近一次有關潼關的戰爭發生在抗日時期,史稱“潼關保衛戰”。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短短數年,華北華南地區相繼淪陷,整個中國只剩西北和西南地區,而作為西北咽喉重鎮“潼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就當時而言:守住了潼關,就守住了陝西,守住了陝西,就守住了西北,也就守住了大半個中國。

    日軍對潼關的轟炸,從“太原淪陷”時就已經開始了,也就是從1937年11月到1945年8月抗日戰爭結束。整整8年,潼關這座歷史名關不負重望抵擋了日軍日以繼夜的輪番轟炸。但是憑藉著潼關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險要地形,以及軍民同仇敵愾的意志,日軍至投降都沒有得逞,潼關依舊聳立在關中平原之外,使得西北地區始終未入敵寇之手。

    時至今日,戰爭已經離我們比較遙遠了,以及隨著現代軍事技術的發展,潼關的軍事、戰略意義似乎顯得並沒有那麼明顯。但是,潼關在古代中國乃至近代中國時期的作用還是十分明顯的,潼關悠久淵源的歷史值得每一個人去了解銘記。

    參考文獻:《水經注》《資治通鑑》

  • 12 # 夏目歷史君

    潼關的意義,歷史透過他的手段已經多次正面證明過了,在古代,潼關在手,則關中無憂,潼關丟失,則關中不保,關中不保則天下震動。

    三國時期,天下大亂,馬超曹操交惡,曹操將在朝為官的馬超之父馬騰以及全家老少一同殺死,馬超引關中諸將防禦曹操,當時馬超屯軍之處不是別的什麼地方,正是這潼關,曹操多次率領大軍來啃潼關,沒有一次可以正面啃得動潼關,反而幾乎被馬超殺得割須棄袍。

    但曹操是何等人物,多次受挫後,就看穿了馬超,設下離間計挑撥馬超與關中諸將,最後曹操派偏師渡過黃河,一舉擊潰離心離德的西涼軍。徹底控制關中,從此之後,關中再也無憂,源源不斷的供給曹操四處征戰的資源——既有稠密的關中人力資源,又有沃野千里的關中糧食資源,後方穩固,天下遂有三分之二。

    唐朝玄宗年間,安祿山這位胡痴兒以一種最為決絕的方式讓那個唐明皇記憶深刻——造反了,安祿山久在邊疆,麾下多血性邊軍,戰力強悍,玄宗急用帝國雙壁:封常清、高仙芝,這兩位可都是玄宗朝難得的少有的名將,安祿山和他們比起來,遠遠不夠看,可是,這兩位帝國名將發現由於是倉猝應付,承平日久的大唐帝國臨時湊出來的軍隊質量實在太差了,無奈,只得硬著頭皮與叛軍交戰,全軍覆沒。

    幾乎是僅以身免的兩位名將逃回京城後,被已經惱羞成怒的唐明皇下令處死。殺了兩位名將,玄宗馬上又啟用另一位名將——哥舒翰,這個曾經在李白詩歌中大方神武的名將,此時已經中風了,但是皇命不可違,更何況安祿山的叛軍速度極快,眼看就要到潼關了,於是風燭殘年的中風老人帶著一幫前幾天還是農夫的軍隊,登上了潼關,去面對所當者立破的勢如破竹的精銳叛軍,什麼結果呢?

    安祿山的精銳叛軍被擊退了無數次,損失慘重,眼看就要崩潰了,可以推測,若是哥舒翰繼續堅守潼關,安祿山的崩盤就在眼前,可惜這個時候唐明皇由於擔心哥舒翰圖謀不軌突然下詔要求哥舒翰出城與安祿山的叛軍野戰,哥舒翰並沒有堅持太長時間不受如此亂命,畢竟他的家人還在長安,帝國雙壁的鮮血還沒幹多久呢。哥舒翰,全軍覆沒,降。不久長安陷落,關中殘破,大唐天下紛亂自此開始,正在如日中天的大唐盛世,突然崩盤。

    唐朝末年,熟讀史書曾寫下滿城盡帶黃金甲的黃巢,起兵造反了,起義軍勢如破竹到達了潼關之下,此時唐朝中央力量衰微,防守潼關力量嚴重不足,但黃巢在絕對優勢下,依然一方面和唐軍在潼關正面相持,輕易不敢直接正面對潼關發動襲擊,而是派遣偏師繞道襲擊潼關後方,因而唐軍大敗,黃巢起義攻陷長安,長安幾乎完全被毀,此後始終沒有恢復元氣,沒過多少年,大唐就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明朝末年,李自成起兵造反,勢力幾近變遷,終於在崇禎十七年兵鋒直指潼關,明朝緊急委任孫傳庭率領新兵進行抵抗,孫傳庭一開始依託潼關進行積極防禦,戰果喜人,李自成無力西進,關鍵時刻,崇禎皇帝擔心孫傳庭對朝廷心懷不滿養寇自重,強令孫傳庭出關野戰,於是全軍覆沒,孫傳庭戰死,李自成攻克西安,掌握關中,正式建制,稱號大順,不日北上。明史記載“傳庭死,明亡也。”

    安祿山、李自成之流入關中,都是因為哥舒翰、孫傳庭在朝廷亂命之下,離開潼關率軍野戰,以至敗亡。倘若哥舒、孫二人能不受亂命,緊守關城,則安祿山、李自成不大可能西入關中。

    所以,潼關的意義,歷史透過他的手段已經多次正面證明過了,在古代,潼關在手,則關中無憂,潼關丟失,則關中不保,關中不保則天下震動。

  • 13 # 閒樂生

    我來回答。在古代,關隘、城牆、山嶺、絕壁、河流等皆為進防要地。如圖: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陝、豫三省要衝,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它南依秦嶺,有禁溝深谷之險;北有渭、洛,匯黃河抱關而下之要;西有華山之屏障;東面山峰連線,谷深崖絕,中通羊腸小道,僅容一車一騎,險厄峻極。有詩曰:"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向西過了潼關(紅點),就是關中平原的一馬平川,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出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其為連線西北、華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戰略意義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 14 # 至樂無如讀書

    要弄清古代潼關的意義,必須先弄清古代中國政治格局的基本情況。在隋唐以前,中國的政治格局是東征西討,也就是說是關東關西的對峙,關東關西的關,就指的是潼關或函谷關。信史以來,商周的對峙,秦與六國的對峙,漢與楚的對峙,隋唐關隴集團與東方世族的對峙。這些東西對峙的交集點,就在潼關或函谷關。

    此關北臨黃河,南依秦嶺,車不能並軌;並且西接高原,東臨絕澗。是秦地東出的重要關隘,被稱為“百二秦關”。正因為此關如此險要,如此重要,加之長安處四關之中(東潼關,西散關,北蕭關,南武關),平疇沃野,金城千里,所以長安成為古代最理想的建都之地,而長安所在的八百里秦川,不負英雄所望,孕育了周秦漢隋唐這些強大鼎盛輝煌的王朝,而這其中,潼關函谷關功不可沒。所以,在隋唐以前,特別是秦漢以前,此關就是天下第一雄關,是首都長安的東大門,鋼鐵長城,意義十分重大!

  • 15 # 良人執戟2

    潼關自古就被稱為“三‬秦‬鎖‬鑰‬”,‬有‬“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之‬險‬。‬古代的潼‬關‬得‬失‬,‬可以關‬繫到一個‬國家的‬安‬危‬。‬著名的例子就是,‬“安‬史之亂”的‬爆發‬,‬如果大‬唐‬最後唯一平‬叛‬力量的哥‬舒‬翰‬能夠堅‬守‬潼‬關‬的話‬,‬“安‬史之亂”的‬戰‬火就‬‬不‬可能燒‬到‬長‬安‬,‬可‬惜‬潼‬關‬一失‬,‬叛‬軍‬崔‬乾‬佑‬從‬陝‬郡‬長‬驅‬直‬入‬,‬長‬安‬頓‬時‬吃‬緊‬,‬導致‬唐‬玄‬宗‬棄‬城‬逃‬向‬四川。‬

    潼關不是官渡

    再舉漢末著名的“潼關大戰”說明這個問題:

    ‬距離曹操大戰袁紹於河南的官渡之戰勝利後的第十一年,曹操已經擁有北方地區的大片領土,建安十六年(211)曹丞相揮鞭指向西北方向,目的是收復漢中地區,逼迫關中的所有雜牌軍起來造反,然後名正言順的以中央朝廷命令把這些個“冷娃”一鍋端了!

    雖然自己的父親馬騰帶著全家二百多號人在朝廷當上九卿之一的衛尉,成為曹操的生死人質,但是關中的沙場悍馬將軍馬超血性的認為,反正都是死,留下我一個,自有後來人!馬超決定以潼關為據點,糾結十幾萬陝西刀客、趟將、鏢師對抗曹操。

    這個局面正是曹操所期待的,渾身易燃易爆的丞相,帶著許褚、張郃、徐晃由陝郡向西風塵撲撲的直奔潼關!

    ‬兩個一和二個三

    (潼關古城)

    曹操及其參謀本部都錯誤的低估了潼關的險要和逼上梁山的馬超將軍悍不畏死的拼死一搏。

    ‬潼關獨特的險要形勢

    潼關當然不是河南中牟縣的官渡古鎮,官渡之戰的勝利完全是依靠計謀,依靠關羽的快馬好槍,與地勢無關。但是,當曹操仰頭望著潼關隘口時,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如果華山是“一‬”的‬話‬,‬這個“一‬”則‬控制著‬三‬條‬河‬,‬一是‬滔‬滔‬黃河由‬北‬向南,‬剛剛要‬“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時‬,‬卻‬被‬巍‬巍‬西‬嶽華山迎‬面‬阻‬擋‬,‬於是一腳‬剎‬車‬轉‬向‬東‬邊‬而‬去‬。‬二‬是西‬面‬八‬百‬裡秦川流‬過‬來‬的渭‬河‬,‬招‬呼‬著‬黃‬土‬高坡下來的小‬兄‬弟洛‬河‬,‬在‬潼‬關‬古‬渡‬匯‬入‬黃河‬。‬

    如果潼關是另一個“一‬”的‬話‬,‬這個“一‬”則‬控制著‬三‬條‬路‬。‬

    一是從中原到關中的東西幹線陸路,二是黃河進入渭河的水上通路,三是連線陝西與山西兩省的黃河風陵渡渡口的通路。

    筆者的兩個一和二個三弄得大家有點暈了吧?實際上看了上面的老式公路地圖,凡是司機朋友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總之,曹操首仗就輸在馬超手下,依仗的就是黃河天險和以潼關為依託的堅強後盾,還有馬超那群擅騎駿馬、使長矛、驍悍無比的“關‬隴‬軍‬團‬”。‬

    曹操渾身溼透,再也不是易燃易暴的危險品了,被許褚、張郃一邊一個,架起丞相飛奔逃竄。

    潼關次戰,由於關隴聯軍的複雜成分,人員雖多,卻要由十員大將“各說閣”,指揮不統一,韓遂的低劣素質,終於失敗。“安史之亂”和“潼關大戰”的失敗原因,可以從《曹劌論戰》中得到回答。

    結語

    在戰爭史上,潼關古隘上演著歷史的傳奇,無數文人墨客,登臨古城,無不被山川河流的險峻而生感慨,由山河大地而心繫天下蒼生,古城的厚重歷史感召喚著中華兒女唱響一曲《黃河大合唱》!

  • 16 # 敕勒川毛66

    關中是古代中國很長時期的政治經濟中心,十三朝古都就在關中,關中東端的潼關是京幾重地的東大門,潼關南靠巍峨秦嶺,北臨黃河渭河交匯,一夫擋關,萬夫難過。

  • 17 # 微寫

    潼關和古代帝王京師的安危,有直接的關係,歷朝統治者高度重視潼關的軍事戰略位置。

    古都長安這個充滿傳奇似的城市,有十三個王朝相繼在這裡定都,宮闕萬間,皇子王孫,達官貴人云集之所,這裡是帝國政治,文化,經濟,軍事中心。當項羽攻破函谷關時,趙高和秦二世知道,大勢已去,大秦帝國的末日到了,那時函谷關是進入關中隴西的咽喉要塞,

    在歷史悠悠歲月,隨著經濟文化重心的變遷,東都洛陽漸漸繁榮昌盛起來,這裡地勢較低,氣侯溫暖,四季分明,更適宜人居住,特別是黃河從這裡滾滾東流。洛陽的地理位置重要,和黃河歷史上改道變遷有關。

    如今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黃土高原,歷史上是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古木參天,鳥語花香,主要是松樹和柏樹,那時整個國家不過六七百萬人。屬於地廣人稀,自從西漢休養生息,特別是統治者認識到人是社會經濟繁榮的主要力量,人口急據膨脹,大量砍伐森林,大面積毀林很正常。人多戰火不斷,軍隊大面積毀林,縱火焚林不知發生多少次。老百姓扶老攜幼,紛紛舉家搬遷,遠離戰火,一隊隊破衣爛履,神情憂鬱的人們,從富足的關內茫然的向遙遠東方走動,誰也不知道,他們的又會是什麼樣的生活。兵連禍接,官兵只顧抓壯丁充實軍隊,就是多如牛毛的苛捐雜稅,老百姓能走的統統都走了,只有老弱病殘,無奈的望天上的悠悠白雲。

    人走了,八月大雁南飛,狂風肆虐,飛沙走石,瀰漫的空中的沙石,吞食著原有的森林,田園和農舍。沒有植被保護,裸露的土地經不起風沙無休無止的揉捏。長此以往,幾百年來,形成一望無垠的黃土高原,成為名符其實的無人區,黃土高原的出現,將長安和洛陽相對分開。

    黃土高原出現,特別是每年夏季暴風驟雨,大量雨水沖刷地面,黃河水夾雜泥沙猛烈的沖刷著河床,在潼關這個地方泥土鬆軟,河水橫切力猛增,水面逐年下降,形成一個個高山峻嶺。古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潼關有自然形成的四道天然屏障,金斗關是第一關,五里暗門,最窄處只有一輛車通行的寬度,這個寬度足足有五六里長,山勢陡峭,在這裡設一支伏兵,可以如猛虎下山,以一當十。如天降神兵一樣的效果。禁溝是潼關的命門所在,是險關中的險關,這裡不僅要重兵把守,而且是必須絕對信任的得力干將。歷來為統治者高度重視。在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時代,對抵禦外敵入侵,農民起義和軍事政變,起到極大的穩定保障作用,

    歷史上多少改朝換代,多少興旺衰敗,潼關見證一個個王朝興起,同樣看到多少王朝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潼關城樓,看眼下遼闊的土地,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在網際網路發達的資訊時代,所有的歷史軍事古遺,失去了戰略價值,僅供後憑弔和學習歷史。踏著歷史的足跡,我們更自信的展望未來。

  • 18 # 詩詞與美文欣賞

    潼關是長安所在關中平原的東部門戶,古代被稱作“百二重關”,意思就是兩個人守著這裡,能擋得住關外上百人的進攻,潼關之險,與被稱作“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不相上下。

    黃河從內蒙古的托克托從北向南之後,就成為山西與陝西兩省的分界,而這一段的黃河在陝、晉、豫三省交界之處突然變成自西向東,而潼關就位於黃河的這個急轉彎之處。

    站在古潼關門前方,順著渭河向西就是長安,順著黃河干流向東就是中原腹地河南,往北度過風陵渡便是山西,素有“雞鳴三省”之說。

    此外,潼關所在地的地勢地形也非常特殊,向西是一馬平川的渭河平原,而長安與潼關之間的肥沃平原地帶自古就無險可守,這就是說一旦潼關被破,那長安也就很難守得住。

    潼關之名,最早出現於東漢末年,此前潼關通常被稱作桃林塞。

    戰國時代,佔據關中的秦國積極東出崤山與函谷關,欲爭雄中原,而當時的函谷關位於如今河南靈寶東北部,秦國固守函谷關天險,多次擊潰六國進攻,並笑到最後。

    漢朝建立後,函谷關逐漸東移到河南洛陽新安之東,而東漢定都洛陽以後,函谷關距離洛陽實在太近,一旦敵人自西而來,函谷關被破,連個緩衝都沒有。

    東漢尾期天下征伐不斷,漢獻帝建安年間,在潼關縣港口鎮楊家莊、城北村一帶正式設立建造了潼關,潼關之名由此開始。

    《水經注》記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翻開地圖,就知道潼關到底有多麼險要。

    最初建成的潼關建立在麟趾原上,東起遠望溝,西至禁溝,東西兩面臨溝,北邊是波濤滾滾的黃河,南部是高聳的秦嶺山脈,禁溝潼河交匯處,還有十二連城與其相連。

    潼關城憑險而建,與北邊的黃河、南方的秦嶺這些天然屏障,構成了一道極其堅固的防禦體系,扼守著關中與中原之間的交通要衝。

    雖然也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但不管是從山西北邊渡過黃河,還是從南陽盆地過武關入關中,不僅繞遠路而且不好走,要大規模進軍關中,潼關是繞不過去的。

    曹操明知潼關難攻,依舊冒險一搏。

    漢獻帝十六年,馬超屯兵十萬在潼關,想借此守據整個關中。

    就在劉備耍盡花招準備奪取益州之地之前,曹操親率大軍爭奪潼關,但之後就發生了《三國演義》中的名場面,即“馬孟起興兵雪恨,曹阿瞞割須棄袍”。

    潼關之外就是中原,馬超屯兵潼關,也有出潼關爭天下的意思,而曹操的統治核心就在中原地區,洛陽與許都距離潼關都不遠,一旦關西兵出了潼關,曹操難以承受。

    演義中的故事雖然有所誇張,但基本上屬於事實,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也提到曹操險死在了潼關,即便如此冒險,曹操也要去爭,潼關的意義可想而知。

    潼關的天險,是由黃巷坂、禁溝、秦嶺與黃河一起構成的。

    黃巷坂:地處潼關東部的黃巷坂全長五里,是函谷關東來之路上唯一通道,其南部是陡峭的秦嶺,北部是黃河,這條孤道是潼關東邊的第一個天然屏障。

    禁溝:自潼關城南有禁溝,直通秦嶺,與武關相連,有數條深達數十米數百米的深溝,皆南北縱向,與潼關城構成南北一線,成為潼關的又一屏障。

    黃河:黃河在此轉折向東,洛水與渭水在此匯聚入黃河,而黃河也緊切潼關城流淌,無途可通形成天塹,斬斷北來道路。

    秦嶺:潼關南部的秦嶺山脈有峒峪口、善車峪口、太峪口等諸多峪口作為天然要塞,不僅地勢險要而且道路錯綜複雜。

    除了天險,還有諸多人為設定的關城。

    南面的秦嶺直通禁溝,為防止有人穿越秦嶺,所以秦嶺北部山腳下的潼關地界,自東向西還有西峪關、善車關、太峪關、水門關等一系列關卡,與潼關渾然一體。

    為防守禁溝,自古設十二連城在禁溝周圍,既可以設防禁溝東西兩側,也可以設防南部秦嶺諸峪通向禁溝的通道,這些聯防體均有駐軍。

    關城的主體建在深山溝壑中,為城池提供了屏障,且扼守秦嶺黃河之間的狹長谷地,南城牆可以抵禦秦嶺方向的進攻,北城牆可以抵禦黃河方向的水軍,還能拱衛河邊的大道。

    潼關整體上的建設,可以說就是“依山築關、傍水建城”,再加上眾多的城門城樓與水關的輔助等,最大程度滿足了當時的防禦需求。

    潼關與山海關齊名,但歷史要更加悠久。

    清朝時期,康熙帝與乾隆帝都稱潼關是“天下第一城”、“第一關”。

    《山海關志》記載:畿內之險,惟潼關與山海關為首稱。

    換言之,潼關在古代的地位與後來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在伯仲之間不相上下,而說起歷史底蘊的話,潼關遠遠超過山海關。

    對古代任何定都關中與中原的王朝來說,潼關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這句詩,並非只是抒發情懷而已,潼關之重可見一斑。

    兩千年裡,發生在潼關周圍的戰事數不勝數,然而真正強勢攻破潼關的例子卻很少,只要不是徹底沒救的王朝,憑險挫敗來犯並非難事,潼關“第一關”之名,實至名歸。

  • 19 # 使用者67724358697

    事實上在古代,潼關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古人無數的精闢論述,形象地展示了潼關這一“地利”,在歷史上無數次面對“人和”的戰鬥中,潼關的茫然與乏力。

    一、劉邦滅秦之戰。

    劉邦滅秦,面對潼關,未發生任何大規模戰鬥。

    潼關一觸即潰,如入無人之境。

    二、光武劉秀滅劉盆子之戰。

    一路順風順水,未發生大規模戰役。

    三、曹操滅關中之戰。

    董卓死後,西安關中由呂布控制。

    賈詡一言分三國,李傕、郭汜二人合力將呂布逐出長安。

    曹操迎漢獻帝至許都(許昌),滅李傕郭汜。

    四、李淵滅隋之戰。

    潼關毫無存在感。

    五、趙匡胤滅後周之戰。

    潼關無任何抵抗。

    可憐的西安,周朝洛陽一不管你,你就被犬戎佔領了;唐朝洛陽一不管你,你就被吐蕃佔領了。最後還得靠洛陽出力收復西安。

    西安關中被犬戎和吐蕃攻破,是由洛陽出力收復西安;洛陽被金兵蒙古攻破,西安關中舉手投降,如入無人之境。

    這也是為什麼在歷史上,洛陽表面無險可守,卻是人心所向,眾志成城的原因。

  • 20 # 使用者67724358697

    事實上在古代,潼關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

    一、犬戎滅豐鎬之戰。

    二、劉邦滅秦之戰。

    三、光武劉秀滅劉盆子之戰。

    四、曹操滅關中之戰。

    五、李淵滅隋之戰。

    六、趙匡胤滅後周之戰。

    七、蒙古滅金之戰。

    八、徐達滅元之戰。

    九、多鐸、孔有德(毛文龍部將)滅李自成之戰。

    潼關無不是一觸即潰,如入無人之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厭倦了職場工作,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