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臨風堂教育
-
2 # 易行齋
這個問題很大,我結合自身的書畫學習和欣賞的體會,分開加以闡述。先來談談書法。
中華文化表現在,詩詞,書畫,茶酒,飲食,服飾,音樂,舞蹈,園林,建築乃至武術,醫學的精髓之處。這些生活中的文化結晶,無不與書法的形式記錄和傳播,中華文化的種種特性,也因此藉由書法的書寫而得以傳承。
欣賞書法的第一步,要明白什麼是風格。
所謂風格,應該是在技術上造型上具有經典性和可複製性,並且具有一定繼續高度的特色。書法的風格通常分成時代風格和個人風格。時代風格包括篆,隸,行,草,楷書的發展脈絡。
所謂時代風格,是指在那個時代,每個人寫的字雖然有細微的不同,但是整體的經典的條件是一樣的。譬如,秦篆,漢隸,魏碑,晉行草,唐楷,宋行書。
個人的風格,是作者從書寫的技術,視覺的美感,文字的內涵,以及三者之間的互相作用,對人產生了極為繁複深邃的心裡感受。或輕鬆,淡然,愉悅,或沉重,敦厚和沉悶。
不同字型的欣賞標準不同。篆書的筆畫結構的基本原理就是建立在豎畫垂直,橫畫水平,筆畫等距的基礎上,因此,標準的篆書之美也在這個基礎上發展。
隸書從筆畫到結構都呈現出一種種尚未定型的美感,橫畫,豎畫,都沒有一定的角度和規律,隸書這種未定型,充滿很多可能性的字型,發展出極有特色的各種風格。
而楷書非常嚴謹,就是他的技術非常高明,空間幾乎是一樣的,完全可以用數學,幾何的方法去分析。橫畫平行,筆畫等距,結構符合數學中幾何的比例,這幾個原則是楷書之所以成為書寫藝術的基本標準。而更必備的充分條件,是筆畫的靈活,力道表現以及風格韻味的呈現。
行草最明顯的特色就是筆畫執行的快速,以及由此帶來的視覺上的暢快感。筆畫,字型結構,到整體的行氣是欣賞行草的三個最淺的層次。行草的筆畫結構,運筆的節奏,字的大小,以及墨的幹、溼、濃、淡、燥等等,都可以有各種變化,增加了許多欣賞的角度。
要真正看懂書法,首先要會判斷筆畫的質感。筆畫永遠是書法的基本,所有的漢字都是由一些基本筆畫組合而成的,因此,如果基本筆畫的質感不及格,說什麼也談不上是好書法。而好的筆畫就是中鋒用筆。二是看結構,無論平穩或險峻都要合乎法度。再就是章法和行氣,是否高妙,流暢。然後看作品的細節。
一般人看書法,最常看到,也只能看到的是書法本身。例如,是不是寫的流暢,飛揚,莊重,熟練等等。但這只是粗略的看法。就一件作品來說,除了書法本身,書寫的格式,紙張的大小,字的大小,文字內容,文字長短,字與字的距離,行與行的距離,天地左右留白的寬度,用的紙張,落款的內容,長短,大小,印章的大小,位置,顏色,字句,裝裱的形式,其中的學問和講究絕非草草一眼就可以理解。
再就是書寫的格式,有條幅,中堂,對聯,條屏,橫幅,扇面,手卷,冊頁等等格式。
筆畫,結構,風格,行氣,可以說是判斷書法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下面我們來談談國畫。
傳統的中國繪畫有三類常見的主題,除了山水,還有人物和花鳥。中國傳統繪畫的焦點不在創新,而在承傳。傳統國畫在歷史上的發展是在承傳中演進求變。
西方的傳統繪畫,寫真的意味濃厚,而中國的傳統繪畫寫意往往比寫真來得重要。所以華人畫畫,不叫畫畫,而稱之為寫畫。寫比起畫,重點不在細節,而在於意的傳達。
在古代的中國,能夠與繪畫看齊的只有書法,這是因為兩者都是由有識之士主導創作的文人藝術。
中國畫除了要注意物象的形態之外,更要注意物象的內在氣質。一幅畫如果只有寫真而沒有寫神,這幅畫只能算是匠氣之作,根本稱不上藝術。因此,傳統國畫的創作重點不在寫真,而在寫意。寫意既是傳統國畫的重要特質,我們如果以西方寫真的尺度去看的話,就是戴錯眼鏡對錯焦。傳統繪畫的精彩之處,不在寫實的表現,而在意念的表達。懂得尋找意的表現,能發現傳統國畫往往在畫面的形象以外,有那令人回味的話外之音。
看傳統人物畫的焦點,不在個別人物的個性表現,而在人物代表的理想和價值,這是欣賞傳統人物畫的重點所在
傳統國畫的背景常常留有大片空白,完全空白的背景,正是造就繪畫精彩的原因之一。這種構圖可以說是一種空靈的表現,有助於情感的抒發和意會。虛中有實,白而不空。傳統國畫很少會把背景填著滿滿的,相反的,背景大都是大片空白,我們稱之為留白。白不是無,白是另一種有,這就是國畫中的中國哲學。留白是傳統國畫的特徵之一,而且效果往往相當奇妙。
筆墨似乎是傳統中國繪畫特有的名詞。傳統國畫所說的筆墨其實有兩個層次,首先是畫家運用筆和墨的技巧,其次是筆墨所展示的內在表現和價值。筆墨的關鍵在於氣韻生動。用筆要有氣,用墨要有韻。
傳統國畫的文化背景包含了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和古典文學對意境的追求。傳統國畫的焦點在於承傳,寫意,空靈和抽象的精神表現,它往往是和諧的,靜穆的,內斂而又抽象的。因此,欣賞傳統國畫宜靜觀細看,只有這樣才能看出箇中細味。
回覆列表
欣賞書畫是門大學問,特別是欣賞中國畫。
中國的藝術對欣賞者的要求比較高,京劇、古琴、書法、繪畫,都需要欣賞者有一定的藝術鑑賞和感知能力。
譬如京劇的票友,對於唱腔、身段、步法等等都有無限接近專業級別的修養;梅蘭芳上臺表演,臺下的票友是有能力和他同臺對戲的,臺下也有能力接戲。
所以,那時的名角是有很大壓力的,一句唱不好,就會被票友看穿,容忍度小一些,會起鬨的。
舊時的戲班子,往往也被大戶人家請進家裡小戲臺上表演;而那些名門大家的子弟,往往具有專業級別的鑑賞力,唱的不好或者唱錯了,哪有臉面要演出費呢。
再說回書畫,書畫本來是受了高階教育的群體們的日常技能,從小受到私塾教育,人人寫的一手好字,有沒有功底是能一眼看穿的。
而書畫是講究詩書畫印一體,不單單是個畫工。齊白石從木匠轉向畫家的時候,為了學作詩,苦讀了千家詩、唐詩三百首等等,從蒙學到正學,補了一路的功課。
所以一幅書畫作品,能被欣賞,已經是被古代各種高人層層把關,他們或專於書法或專於詩文,可謂是百鍊成金。
回到欣賞的話題上,欣賞者先成為“票友”,就需要有一些知識儲備,提升自己的文化、藝術修養,能和作者達到同頻共振才有機會窺其堂奧。
給幾個建議:
1、通讀一下古代史,瞭解每段歷史時期的背景、人文、脈絡。
2、學一點中國美術史,瞭解中國書畫的縱向深度。
3、在學一點中國書法史,書法是相對獨立的藝術形式,但也是和建築等具有同等高度的藝術形態,也只有中國的書法能夠獨立成史。
4、讀一點民國期間的大家畫論,泛讀一些,不拘泥於一家之言。
5、看一些名家名畫: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不要被當代大師的鬼畫符所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