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養生吧
-
2 # 肝膽外科崔醫生
小崔醫生告訴你,平時經常吃素食確實會降低血脂,進而減少脂肪肝的發生;但是過度進食素食也會造成營養不均衡,這也是發生脂肪肝的一個高危因素。不僅如此,脂肪肝的病因還有很多,瞭解發生脂肪肝的原因,針對性的進行預防與治療很重要。下面我給大家講一講為什麼吃素食也會發生脂肪肝、脂肪肝發生的高危因素以及如何預防脂肪肝的發生。
很多年前,我確實見過因為營養均衡而發生脂肪肝的患者,那個患者家裡比較貧窮,平時基本吃不到“葷腥”,人也很消瘦。我相信你的這位同事只是愛好吃素罷了,但是長期吃素並不健康。
為什麼你的同事長期吃素食也會得脂肪肝呢長期吃素食造成的營養不均衡,可以解釋為什麼你的同事三年吃素還會得脂肪肝,這也是一個令人意外的脂肪肝高危因素。但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較為貧窮的地方,由於長期缺乏蛋白質及能量食物的攝入,機體的代謝活動得不到足夠能力供應,這時人體就會代償性的多產生一些脂質來儲存能量。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多脂類物質被肝細胞所攝取,造成營養不良性脂肪肝的發生。此外,還包括胃腸道吸收不良的人群,雖然飲食中並不缺乏高蛋白、高能量食物,但是由於人體自身吸收差,也會導致營養缺乏性脂肪肝的發生。
對於長期吃素食發生的脂肪肝,該如何做呢平衡食物搭配才會健康。營養不均衡主要是飲食過於單一、缺乏必要蛋白質、脂類等物質的攝入,如肉類中含有優質蛋白質,且適合人體消化吸收。而你的同事在3年內只吃素食就會導致營養不均衡,那麼,增加飲食的多樣性、適量進食蛋白質及脂類等營養物質也是很必要的。小崔醫生想說的是:吃素是一種修行,但不要讓修行毀了健康。
當然導致脂肪肝發生的原因有很多,這並不是最常見的原因。
那麼除此之外,脂肪肝的高危因素還有哪些過多進食高脂食物、肥胖以及長期飲酒都是脂肪肝的高危因素,尤其是長期進食高脂、高蛋白的人群,人體由腸道吸收過多的脂質,增加了肝臟的代謝負荷,是脂肪微粒在肝細胞內沉積,久而久之就會使肝臟失去原有功能,發生脂肪變性。此外,長期進食高脂食物的人群一般都呈肥胖表現,進而肥胖的人群也容易得脂肪肝。而酗酒是西方國家導致脂肪肝發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中國由於過度飲酒引發脂肪肝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加。
脂肪肝的發生也不只是因為高脂飲食,許多化學物質會導致脂肪肝的發生,其中包括長期接觸鉛、苯、氯仿等,這些化學毒物常見於礦產業、電鍍業、醫藥及化工業等,此外長期服用一些影響肝臟代謝的藥物也會誘發脂肪肝,如治療心律失常的胺碘酮類藥物以及化療藥甲氨蝶呤等,會導致肝臟損害以及肝臟代謝異常,加重或引發脂肪肝。
你可能不知道脂肪肝也是有一定的遺傳特性的,因為很多肝臟的代謝疾病會導致肝內脂肪的代謝異常,如肝豆狀核變性疾病、果糖耐受不良疾病等,如果家族中有這類疾病的話,發生脂肪肝的風險很高。
研究證實,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40%以上存在脂肪肝病變,更為嚴重的是,這些病人的脂肪肝一般都在中度以上。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不能很好地代謝與利用體內的脂肪酸與葡萄糖,這時就會導致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久而久之就會發生脂肪肝,而這種代謝異常會持續存在,因此病情程度一般較重。
針對這些病因,該如何預防脂肪肝的發生呢合理搭配飲食結構以及進行有效的體育鍛煉具有減少高脂血症發生的作用,從而在源頭上減少肝臟對脂類的代謝負擔。在這裡我強調日常膳食結構要均衡營養,尤其是平時喜歡“大口吃肉”的朋友,一定要做到儘可能減少進食富含高脂肪及高蛋白質的食物,尤其現在到了夏天,又要開始“啤酒小燒烤”的飲食模式了,我溫馨提示大家,“燒烤美味,多吃無益”,還有可能誘發急性胰腺炎等,別等到脂肪肝發生時才後悔莫及。
我個人推薦大家可以參考地中海飲食模式,這種飲食結構中強調營養的均衡,在飲食搭配中很少有高脂物質,就連食用油也推薦食用橄欖油,而且以穀類、蔬菜、水果為主,對肥胖及高血脂的人群幫助很大。
此外,大家都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加運動會起到降低血脂及減肥的作用,但最難的就是如何堅持運動,許多人只是偶爾進行餐後散步或拉伸等運動,這是遠遠不夠的,我推薦肥胖人群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而且要有規律的堅持下去,長期進行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可以有效、快速的減輕肥胖並且降低高血脂,中等強度運動包括慢跑、快走等等。
中等量的運動,即最大強度的50%,心率達標(20~30歲,130次/min;40~50歲, 120次/min;60~70歲,110次/min),每次持續10~30min,每週3次以上。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說身邊的朋友或鄰居因為長期飲酒得了脂肪肝,因此減少飲酒也很重要,最好可以戒酒。但是這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尤其是已經有了長期飲酒史的人群,不喝酒就會感覺生活沒有了滋味。不僅如此,經常出去應酬的人也不得不飲酒。但是,身體是第一生產力,沒有好的身體也談不上好的生活。在這裡,小崔醫生也有一點溫馨提示:戒酒不要急促,以免發生酒精戒斷表現,對身體產生更大影響。
-
3 # 秋雨談健康
我們營養社群同學的爸爸常年吃素,有一次去醫院檢查 查出來中度脂肪肝,檢查出來有脂肪肝,這個叔叔就問,醫生我該怎麼改善呀?醫生跟這個叔叔說你回家少吃肉,多吃清淡的,不要吃雞蛋,多運動。
可這個叔叔 每天都有運動,每天跑步,每天都有晨練的習慣,吃素也夠清淡的了,還這麼清淡呀。。。。。。。
欲哭無淚的趕腳。。。。。。。。
還好她女兒學習了營養 用一個多月的時間,飲食加營養改善,現在檢查肝臟,脂肪肝已經最輕,甚至可以說沒有了。
@喜馬拉雅 http://xima.tv/GcDa0N?_sonic=0
我在早先沒有進入營養社群的時候也不知道怎麼吃,我記得我減肥的時候吃素,越吃越胖,胖的跟氣吹的似的,自己都快要氣死了,不吃油 ,不吃肉也會胖 感覺沒天理了。
肝臟儲存脂肪的原理,人體攝取的食物經過血液,胰島素搬運進入肝臟,肝臟分配送到細胞產生能量,但晚上吃太多的夜宵,肝臟沒有辦法休息,就耽誤了肝臟修復,肝臟努力為人體工作,但熬夜 喝酒又給身體施壓,肝臟還要幫助人體代謝夜生活的垃圾,肝臟可是一頓神忙。人體白天睡了,它還是在幹活,人熬夜要休息的,要麼會猝死,肝臟沒有痛感神經,所以人是沒有感覺的,肝臟就是在哪傻傻為人體工作。
脂肪肝:當人體吃進大於人體消耗能量時,肝臟會把多餘的熱量轉成脂肪,肝臟把多餘的脂肪打包,但肝臟沒有把脂肪運走的能力,肝臟必須與輔酶,蛋白質,脂溶性營養素和不飽和脂肪合作,才能把脂肪代謝出去,但長時間喝酒,攝取太多的熱量,還有精製碳水類食物,導致肝臟裡的營養物質已經消耗一空,所以現在肝臟只有打包脂肪的這一項功能了。
這種狀態肝臟無法把多餘的脂肪運送出去。。。。。。
改善肝臟脂肪代謝能力需要恢復它原本的代謝功能,給予肝臟細胞營養物質,改善飲食,增加卵磷脂,蛋白質不飽和脂肪等等。
這項指標,γ-谷氨醯轉肽酶不只代表肝臟,它還代表腎、胰腺等實質性臟器,肝臟中γ-GT主要侷限於毛細膽管和肝細胞的微粒體重,可用於對佔位性肝病、肝實質損傷(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診斷。
已經患有脂肪肝,在繼續這種高碳水飲食方式就有可能患肝硬化,肝細胞死亡,最後肝癌。
這是很迅速的一個問題,不要不當回事,我們營養社群裡有一個人,一年內輕度脂肪肝轉變成重度脂肪肝,他就在一年內熬夜,喝酒,經常夜宵,有的人三年都沒有 這麼快,但是有的人會轉變非常的迅速。
檢查報告是身體的一個檢測標準,已經出現問題在不改善,那就要它任由發展,那很是恐怖,前幾天看了一個28歲的男士打籃球猝死在籃球場上,剛結婚媳婦還懷著孩子。
這樣的事情放在別人家叫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這是事故。
所以最好去做個整體檢查,查一下肝臟的各項膽固醇一些專案,在規劃一下怎麼改善。
回覆列表
40歲的同事天天吃素,已經連吃了3年,體型保持得很好,讓同齡人很羨慕,然後在一次公司體檢中,同事居然查出了脂肪肝,而且內臟超重2公斤...
不是胖子才會得脂肪肝嗎?天天吃素怎麼還會得脂肪肝?同事百思不得其解!
醫生解釋說,身體營養講究均衡,所謂均衡,不但要有纖維素,碳水化合物,還要有蛋白質和適當的脂肪。
人體的白蛋白合成減少,不得不動用和分解脂肪組織,大量脂肪酸從脂肪組織中釋放進入肝臟,這種脂肪在肝臟中不易被分解,久而久之,肝臟中的脂肪堆積過多,如“不能及時轉運出去”,就形成了脂肪肝。
除了天天吃素,下面這4個習慣也容易患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