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日本書法從三筆之後到現代派書風,越走越遠,幾乎不入主流,為何?跟醜書有關係嗎?
9
回覆列表
  • 1 # 鴻鵠迎罡

    歷史上,在東亞形成了以中國為核心的“漢文化圈”,除過中國之外,日本、南韓、北韓、越南、新加坡等國家都包含在“漢文化圈”內。

    受“漢文化”的影響,這幾個鄰國大約在2000多年前,就接受了華夏文明的薰陶,虛心向我們學習方方面面的文化知識。

    書法無疑是這幾個國家非常看重的學習物件之一,並在他們國內形成了一脈相承的傳統。只不過,他們對書法的認識跟我們有些大同小異。

    書法傳入到日本大約在初唐時期,此時的日本處在飛鳥時代(592年——710年)。唐太宗李世民運籌帷幄,創造了“貞觀之治”的繁榮局面,吸引了周邊許多國家的“遣唐使”前來朝拜。

    唐太宗非常喜歡王羲之的書法,因此,他下令在全國各地搜尋王羲之的真跡。為了彰顯大國風度,唐太宗索性給日本遣唐使贈送了幾幅王羲之的真跡,他們帶回日本後,喜歡得不得了,非常虔誠地臨摹和學習,從此,日本人真正接觸到中國書法。

    在唐朝之前,我們把書法稱作“書道”,是因為書法在文人士大夫眼裡,是一門悟道、修身、養性的手段,日本人因為最早接觸到的書法是唐朝之前的書法,因此,他們借用了“書道”這個稱謂,並一直延續至今。

    (空海楷書)

    從唐朝開始,書道在中中國產生了“法度”的概念,稱謂也隨之變化,被叫作“書法”。但是,日本人一直沒有改變稱呼。

    書道在日本真正發展起來,已經到了平安時代(794年——1184年),跟一名叫空海(774年——835年)的高僧有關。在中國,文人士大夫一直是傳播文化的主力軍,而在日本,僧人是很重要的文化傳播者。

    空海法師於804年慕名來到唐朝京城長安後,進入城東的青龍寺跟隨惠果大師(746年——805年)學習佛法,同時認真學習中國書法。大約兩年後,空海法師學業有成回到日本,成為日本第一批真正領略到中國書法魅力的學者。

    (橘逸勢書法)

    在空海的影響下,日本文化人學習書法的情況越來越多,誕生了許多著名的書道大師。除過空海之外,同時代的橘逸勢(782年——842年)和嵯峨天皇(786年——842年),他們三人合稱“三筆”,是日本平安時代的三位書道大師。

    從平安時代到鎌倉時代、南北朝時代、室町時代,再到戰國時代和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日本人在這1100年間,都是以中國傳統書法為宗,在傳統書法的繼承方面,比起我們有過之而不及。尤其對唐代的書法,日本人繼承的要比我們出色。

    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日本人用30年時間發起了“明治維新”,從經濟、文化、軍事、政治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促使日本走上“脫亞入歐”的道路,成為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嵯峨天皇書法)

    正是因為“明治維新”,日本人開始接觸到許多西方文化,透過逐步吸收西方的藝術理念,日本一些書道家創造了“現代書法”,並迅速成長起來。

    如今,日本書壇有兩大流派,一種是傳統書法,完全延續了古代中國的書法傳統。另一種則是現代書法,是對傳統書法的顛覆,把書法當作抽象繪畫來搞,透過張揚、激盪、誇張的線條,旨在表達書家個性化的生命激情。

    在近現代,日本誕生了一名非常有影響力的現代書法大師井上有一(1916年——1985年),正是在他的推動下,日本的現代書法逐漸超越了傳統書法,成為日本書壇的主流。我們對日本書法的印象,也大多停留在現代書法的層面。

    (井上有一創作中)

    井上有一創作時,先是把幾平方米的宣紙鋪在地板上,再把巨型毛筆放進墨汁桶裡蘸滿墨汁。接著,他站直身子深呼吸幾口,突然大呼小叫起來,迅速從桶裡拿起毛筆對著宣紙掃起來、畫起來。

    他所有的現代書法都是一氣呵成地寫成,至於在宣紙上寫的是什麼,或者畫的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透過墨跡線條把個人瞬間的情感宣洩出來,線條就是情感的外在對映。情緒越是激動,寫出的線條就越張揚,越有個性,在形態上也更抽象。

    (井上有一書法)

    所以,作為旁觀者,是很難看懂具有個性化、私密化、抽象化的現代書法,這就讓許多觀者對現代書法嗤之以鼻,認為現代書法是“皇帝的新裝”,是糊弄欣賞者的罪魁禍首,是任何人都可以寫出來的塗鴉,把它歸類到不入流的行列。

    實際上,如果從純藝術的角度來看,現代書法並非一無是處,它是對傳統書法向當代轉型的一種視覺嘗試以及形態上的探索,在形式上雖然脫離了書法的範疇,但在本質上還屬於視覺藝術,是對“書畫同源”的逆向發展。

  • 2 # 存希齋書法

    我們知道日本也是有書法的,只不過在他們國家叫做“書道”。就像茶在日本叫做“茶道”一樣。我們也清楚日本的書法是學習的我們國家。也是學習的中國古代書法家。

    他們對中國書法是崇敬的,在田蘊章老師的節目裡,他講到他們去日本舉辦書法展覽時,當日本人和他談到歐陽詢,王羲之等古代書法家是,日本人會肅然起敬,佩服得五體投地。甚至跪在地上磕頭,我想這是真實的。

    在二戰以前,日本的書法是跟著中國書法亦步亦趨地走的,他們也是學習中國的古人書法,在二戰以前,日本的書法呈現出了一派繁榮的景象。

    但是,在二戰以後,日本的書法每況愈下,甚至說日本書法不入流了。原因有幾點。

    第一,他們受到了西方的美學觀念和日本前衛派書法觀念的影響。不再學習中國古代書法,因此,醜書惡札,充斥耳目了。

    第二,二戰,日本戰敗。很多人不甘心戰敗,這種狂躁的心理不僅僅體現在軍事政治上,還蔓延到了文化界,書法界,於是一些日本文人,書法家,就開始用筆在紙上宣洩情感。

    第三,我分析,可能是日本戰敗,日本經濟,政治,軍事,民生都受到了重創,也自然就影響到了書法,導致了日本書法的畸形發展。

    以上幾點原因導致日本書法偏離正軌,一家之言,不足之處,請大家指出,共同分析。

  • 3 # 不二齋

    談到書法,大部分華人都認為是中國獨有的藝術,其實在日本書法也非常的盛行,在古代日本書法被稱為“入木道”或者“筆道”,直到江戶時代才開始稱書道的。

    日本的書法承襲中國書法,是由他們的遣唐使帶回日本的,日本書法其實很好梳理,他們的書法主要受四個人的影響。

    1、日本遣唐使帶回日本的有毛筆和很多王羲之、王獻之的字帖,當然也有學習的方法。歷史上他們把王羲之稱為書聖。

    此時日本書法的代表人物有三位,都收王羲之的影響,作品也很有風骨,他們分別是:空海和尚、嵯峨天皇、橘逸勢,三人被稱為平安“三筆”。

    2、平安中期,由於日本文字假名的出現,出現了一批假名書法家,分別是:小野道風、藤原佐理和藤原行成,被稱為“三跡”。

    他們成為日本後世書法的典範,並且有他們發展出了很多的書法流派。

    3、江湖時代,唐代的書法又開始在日本流行,並且出現了職業書法家,書道也產生於這一時代。

    此時,中國明代的書法家楊守敬把中國的魏碑帶到了日本,重新引領了日本書法,後來日本人又把楊守敬稱為書聖。

    魏碑書法的引入,也是日本現代書風的一個源頭。

    4、戰後的日本受西方的思想影響,出現了一批前衛書法家,有一派叫“少字數”派,專門寫一個大字,如手島右卿的作品“崩壞”就是代表。日本也有寫“吼書”的書法家如井上有一,比國內的曾翔有過之無不及。

    日本之所以出現如此多的前衛書法家,和戰後日本文化和思想有很大的關係。這個應該從社會學的角度去理解,我認為這是正常的。

    現在日本書法的教學和傳承體系還是很好的,值得我們借鑑,他們的書法等級制度非常的森嚴,如果在日本你拜了書法老師,基本上就唯命是從了。

    他們的書道分為十個級別,一到三段屬於代師範級,可以代替師範教學生;四到六段屬於師範級,可當老師了;七八段屬於師賢級,是指書法自成一家,開創流派;九段屬於師聖級,是對書法有極大貢獻才可以,不能隨便越級。

    不知道你的書法在日本屬於幾級?

  • 4 # 千年蘭亭

    我認為,說日本書法不入流的人,對日本書法瞭解太少了。

    書法自唐代傳入日本,彼時,王羲之的喪亂、得示及其他書家的法帖隨遣唐使流入日本,極大地推動了書法在日本的傳播。日本歷史上也產生了空海等大書法家。

    現在的日本書法有兩大流派,一大流派是繼承了中國的傳統書法,毫不客氣地講,他們在繼承方面比我們做的好。當然,他們創新不夠,在書法理論上落後我們很多。但他們傳統書法的水平是較高的。

    另一大流派是現代書法。他們將西方繪畫理論引入書法,產生了一大批諸如《崩壞》之類較有影響的作品。這些理念後來傳入中國,是中國流行書風、現代書法的始作俑者。當然,現在中國的現代書法比日本走得更遠,並最終出現了邵巖的“射書”。

    另外要說明的是,日本書法家不管名氣多大,其作品基本是不賣的,也是沒人會買的,在日本書法作品不是商品。

    但日本書法家不缺錢,他們靠教書法就能生活得很好,日本人在書法學習上是捨得花錢的。

  • 5 # 筱西666

    誰說的?咱們書協的那些貨入流??雖然絕大多數日流書法真不咋地,但是作為文化圈內對漢字的世界被動推廣起了一定的作用。且在字型美學印刷設計排版等方面領先很多。

  • 6 # 五號地平線

    日本書法!,就如日本這個國家!啥都學但只學皮毛!武功太雜!下山打擂臺還能勝幾個回合!想成為“大家”開宗立派!廣開門路!還差太遠!學中國文化只是形式上的!近現代又學西方體制!搞得不倫不類!自己國民精神人格都分列!不知道自己到底屬於!東方還是西方!現代書法可想而知!看起來就像“用寫英文方式的漢字”!或者漢字書法有“英文書寫”的味道!

  • 7 # 龍海辰神鬼妖狐小聊齋

    樓主這個問題是帶著有色眼鏡來問的,我站在中立的角度,不帶感情的評價一下日本書法和文化。

    日本書法源於唐代,唐代是中國的一個文化高峰,沿襲著三國兩晉的遺風,踩著一些書法大家的肩膀,以漢隸為師,發展出重法度講章法的唐楷,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等大家都出於盛唐。

    日本文化主要受唐代的影響,包括建築,如現在日本京都,就是仿唐代的長安而建。日本的茶道,和服等都受唐代的文化的影響,而且日本偏安一隅,本身對文化的傳承有著一些保護性。

    書法,實際上是寫字的方法,並沒那麼高深,而日本文化中,稱為書道,與茶道,劍道一起都是文化修養的範疇。我們說劍法是用來擺pose的,但是劍道就不一樣了,裡面有深奧的哲學,茶道亦然,不僅僅是喝茶,裡面別有一番天地。

    中國的書法,盛唐以後,大家難出,近代更是少有名家,只有像沙孟海林散之一樣的大書家,才能散發出書法藝術的光芒。

    如果論傳承,我認為日本很多文化的傳承要比我們好,這一方面是歷史原因,二十世紀初年,連年戰爭,建國後十年動亂,改革開放後,很多文化產業受到很大沖擊,現在國內很多家長讓孩子學書法,不是愛好和傳承,而是為了考證,而且中國現階段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書法這樣的傳統文化的老師。

  • 8 # 天衣4306816

    這個說法可能存在爭議。我不懂書法,但有一次陪領導去日本和日方大企業交流,在歡迎宴會上日方為了重視,請了一位書法家一同參加,並表示出對中國書法的尊重,對中國文化的尊重。至少說明在日本書法是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的,因此不排除會有一些書法家達到一定的水平。

  • 9 # 蓑笠魚翁

    書法是基於漢字才存在的,漢字作為一種文字,來源是漢子始祖是象形文字,所以有(書畫同源之說),到後來書畫分家往各自方向發展,但作為文字就需要具備文字傳達意義的特性,識辨度,規範(約定俗成的結構),書寫習慣(筆劃順序),概括性(繁體字的快速寫法)等等,書寫時可以誇張簡略變形,但要符合漢字特徵,否則就是美術字不是書法,東亞文化圈(漢文化圈)其它民族,有些雖然是基礎出自於漢文化,但文字後來多混進了很多本地原素(非漢字原素),而這些漢字使用國由於沒有系統的文字延變的脈絡,所以缺了成頂尖水平必須的條件(多點優質來源的合成),所以除了有些對漢學有深究的日韓高士外,其它的都是三流之下的水平,至於新派沒根基,也只能當它是文字設計和圖形藝術可以了,雖然有些從藝字角度看玩得還不錯。

  • 10 # 嗜㶔

    什麼是日本書法?意思是日本寫毛筆字都一個書法套路嗎?這裡的“流”是指什麼?為什麼一定要入?不入會有什麼壞處嗎?入了會有哪些好處?

    我一共提了6個問號,不必有勉強的答案,心知肚明,題主的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所以,這不是一個好的問題。

  • 11 # 一笑貫長天

    學習書法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有唯我獨尊的狂妄自大!

    日本書法的三筆三跡即使是放諸中國歷史的大書法家中也不是末流的存在!

    誠然,當今的書法或許與中國前段時間一樣處在迷茫時期,可是,我們看待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不能用停滯固化的思想,更何況現代的世界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時期,對於書法來說,我們擁有的資源日本人同樣可以擁有,或許我們骨子的血比日本人更貼近書法一些,可是,這絕不是傲世的資本。我們還能記著圍棋的曾經,那個被日本人壓的喘不過氣的中國傳統技藝!

    別空談別人不入流,我們入流嗎?你入流嗎?我入流嗎?努力吧!爭取我們能比日本人入流!

  • 12 # 三盞

    請同志們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小看日本人,他們認真不吹牛,崇尚強者而不是崇尚權錢(這點非常重要)。日本人很多領域已經超越大多我們了。關於書法嘛,暫時是沒有我們的強,但同志們也要自勉進步啊,千萬到時別讓日本人給我們講書法課

  • 13 # 品茶悟茶

    日本的傳統書法還是很正統的。空海、惠果在唐朝的時候都在青龍寺多年,專門研習佛學和王羲之書法。回到日本傳授書法,並帶去了大量的法帖、資料。號稱日本王羲之。

    青龍寺在西安交大東南方向,大唐的文化娛樂中心在西安交大北門對過的興慶宮公園,白居易在興慶宮公園東門附近,吳道子的畫室在西安交大西南角,花萼相輝樓在公園內偏西……,說著,說著,想起了電影《妖貓傳》。

  • 14 # 文以見道

    日本的現代書法更多是當圖案、視覺符號來使用,廣泛應用在平面設計和包裝設計上。在商品包裝、廣告、海報和日本料理店面形象中大量使用,使用時通常都是幾個字而已,書寫風格一般都是豪放、不拘章法,甚至是古怪離奇,但這種日式書法很大程度地影響了中國的平面設計。不過本人認為這與我們的傳統書法不是一回事。至於日本國內現在有多少人在寫傳統書法,寫得好不好,因本人極少看到就不作評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幼小銜接招生,如果應對生源流失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