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百幕大13

    地球自轉一週為農曆一月,十二週為一年。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為陽曆一年。公轉與自轉不十分配套,就用農曆問月補齊。

  • 2 # 龍游四海飄漁歌

    農曆是中國的歷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生活智慧經驗的結晶。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人民像華人一樣會生活、懂生活了——活的仔細又浪漫。

    具體來說,農曆是以華歷為基礎,以日月變化為依據;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執行,但可以反應潮汐現象,屬於一種陰陽合曆。

  • 3 # 黃爺30

    世上有二種曆法,公曆和農曆。

    公曆,世界通用,也叫陽曆,以太陽運轉與地球的關係,所以叫陽曆。

    農曆,是中國特有,為農業生產服務為宗旨,故叫農曆。

    農曆也是12個月,但分為24個節氣。但按曆法推算,每三年就有一個閏月。

    而定這些節氣的標準,是以長江流域兩岸的實際來定的。如,霜降,那裡就有霜;小雪,長江流域就有小雪。但南方還溫暖如春。

    農曆,對指導農民耕種,起著先導的作用。

  • 4 # 善良之子86

    你別說,這個我還真的查過資料。網上籠統的說法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但我在cctv看過一部紀錄片,結果農曆發明者是清朝時期的傳教士湯若望!驚訝吧!對,就是那個在鹿鼎記中幫康熙造紅衣大炮的洋傳教士。

    說標準的話,是以農民的生產規律來完善的,別的就不舉例了,芒種這個懂吧,該播種了……這部曆法完全是為農業社會量身打造的。當然,我個人判斷說是湯若望發明的不夠準確,我覺得是他系統整理成文還差不多,否則的話,那清朝之前天朝人民也不會種田了……但估計當時大家只會按時種,但說不出這些調調,後來湯若望系統整理成文。最後提一句,湯若望還是一名天文學家,跟古時候天朝欽天監乾的活差不多,都是觀察星象的。農曆跟星象變化是密不可分的。他應該是求證過才整理的,所以也值得敬佩

  • 5 # 貴不忘民

    農曆和陽曆的標準:

    陽曆以地球繞太陽的公轉,

    為陽曆全世界通用。

    農曆是中國幾千年的歷法:

    以月亮繞地球的公轉核算

    的,所以說每個月農曆

    十五,十六月亮都是圓圓

    的。

    這就是農曆的巧妙之處。

  • 6 # 王高華9999999998

    農曆,我們豐沛之地六七十年代以前稱陰曆。陰陽世界,月為陰,現在使用公元紀年法,所以叫陽曆,陽是太陽。陰曆、陽曆的稱謂,農村時行到改革開放初期。現在簡單,幾號?是X號。傳統文化的陰陽革掉了。

    為何稱農曆,不稱皇曆。國以民為大,民以食為天。無農不穩,重視農業。老百姓為何稱陰曆,可以知月亮陰晴圓缺,二十四節氣,以便按排農時,掌握收種時節。當代人還有幾人知農時,懂節氣,農業似乎涼了,拋荒奔城掙錢,田園成了時尚中的鄉愁。

    陰曆絕了嗎?沒有,算命打卦測八字看風水,婚喪嫁娶,農村依然風行陰曆。月亮呀,還是那個月亮,古色古香。暗香浮動月黃昏之後,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農村的意境很美。

    陰曆與月亮的轉圈有關,陽曆與太陽的轉圈有關。為了對等平衡,又創造了閏月,這就是陰陽中的中國智慧。

    閒話應不閒,閒出趣味,亦是人生美味!

  • 7 # 狼外婆的多肉園

    同時用農曆和公曆,好像是中國或少數歷史上崇拜中國文化的國家才使用。農曆應該是古人觀察星辰、日月變化分出的四季交替、重複計算出來的。在科學還沒給出公認計算結果前,中國一直沿用農曆,華人很早就觀天象,分四季指導人們耕種收割。農曆和科學計算出的公曆基本吻合。農曆是中國古人的智慧成果,值得華人驕傲。答題不準確是沒有這方面專業知識,不喜略過,勿噴。

  • 8 # 甘甜的純淨水

    農曆是中國特有的,根據月球繞地球一周天數及月相變化計算來的,農曆一年和陽曆一年天數是不一樣的。主要存在閏年。按易經講,農曆一年是以立春那天為新的一年開始。

  • 9 # 天馬行空128039981

    在古代的農曆是以曆法節令與周易八卦與太陽出沒有關,而太陽迴圈週期,對萬物產生著直接的影響,即:十二地支,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和物候的變化等,古人根據這些經驗和資料而發明了農曆,也叫陰曆,並且設定了與陽曆(即公曆)的差異,用閏月來調節陰曆與陽曆之差。在古代西方國家過的是陽曆,因為陽曆及公曆是根據地球自傳和公轉計算岀的較為準確的時間,約等於366天和365天,每天24小時,這個時間是恆在不變的,農曆故設定了一個閏月。所以西方用地球自轉和公轉設定陽曆,即公曆;中國古代根據月亮的陰晴圓缺而得來的日期和節氣,並創造發明陰曆,即農曆。

  • 10 # 黔山逢春

    中國地域廣闊,地處熱帶,溫帶,寒帶三個氣候蒂。大部份地區處於溫帶,故中國農曆是以處於溫帶的中原地區為主要制定的。對於海南(熱帶),黑龍江(寒帶)等熱、寒帶地區不很適用。少數民族有的有自己的歷法,也與普遍使用的歷法也區別(如布依族在農曆十月過年)。為了統一計時,才全國基本以中原農曆法定的時間,節氣為標準。

  • 11 # 汾河彎農夫

    農曆年是華人的專歷年譜。他是中國的前人,經歷了每個王朝的演算,利用天文地理的規律推算而產生的四季規律定理,也就是華人常說的萬年曆。當中國和世界接軌後,中國的年輪我們稱農曆或者陰曆年,而國際上公用的年輪稱做陽曆年。中國各個朝代不統一的年輪,以國際統一的年輪開始稱為公元,所以中國歷史上年輪不清楚的年代,一公元前或公元多少年為記術。

  • 12 # 愛拼的人兒

    農曆(nóng lì)是中國傳統曆法,又有華歷、夏曆、漢歷、中歷等名稱。農曆是陰陽曆的一種,在民間通常被錯誤地稱作陰曆。農曆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透過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農曆是以華歷(陰曆)為基礎,融合陽曆成分而成的一種曆法。所以中國的農曆從嚴格意義上說不應該叫陰曆,而是陰陽合曆。農曆屬於一種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由計算決定。

    農曆以陰曆(華歷)為基礎,由於陰曆是以月相變化為依據,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執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夏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不能反映季節轉換;但華歷可以反映潮汐現象,是古時指導海事活動的指南。與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陰曆年相比陽曆年在天數上有時會相差一個月;為了協調朔望月與迴歸年之間的天數,於是便透過“置閏法”進行調整使陰曆月相總天數與陽曆迴歸年總天數相適應。

  • 13 # 金秀雲

    農曆是幾千年就傳下來的,二十四節氣也是先人就有的,有華歷和夏曆,有時有兩個閏月,是中國天文臺算出來的,有萬年曆,根據這些總結出來,中華民族是偉大的,中國紫光天文臺,是根據多年的傳統總結出來的,公曆和農曆是合二為一的。

  • 14 # 一葉楓流

    農曆的實質叫太陰曆,公曆叫太陽曆。

    太陽曆以地球公轉太陽一週為年,以自傳一週為天。又叫陽曆。

    太陰曆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為月,以地球自轉一週為天。又叫陰曆。

    陽曆的月份長度不固定,陰曆的年份長度不固定。

    陽曆是古代中東的人根據兩河流域、尼羅河水氾濫總結出來的。陰曆是根據海邊潮汐規律總結出來的。陽曆應該是農耕社會的歷法,陰曆應該是漁獵社會的歷法。隨著遠古人類遷徙,陽曆留在中東,陰曆在中華大地興盛。

  • 15 # 與時間奔跑272

    農曆(nóng lì)是中國傳統曆法,又有華歷、夏曆、漢歷、中歷等名稱。農曆是陰陽曆的一種,在民間通常被錯誤地稱作陰曆。農曆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透過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農曆是以華歷(陰曆)為基礎,融合陽曆成分而成的一種曆法。所以中國的農曆從嚴格意義上說不應該叫陰曆,而是陰陽合曆。

    農曆屬於一種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由計算決定。

    農曆以陰曆(華歷)為基礎,由於陰曆是以月相變化為依據,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執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夏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不能反映季節轉換;但華歷可以反映潮汐現象,是古時指導海事活動的指南。與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陰曆年相比陽曆年在天數上有時會相差一個月;為了協調朔望月與迴歸年之間的天數,於是便透過“置閏法”進行調整使陰曆月相總天數與陽曆迴歸年總天數相適應。

    農曆是在陰曆(夏曆)基礎上融合了陽曆成分的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透過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所以,農曆既有陰曆又有陽曆的成分。與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陰曆年相比陽曆年在天數上有時會相差一個月。為了協調回歸年與朔望月之間的天數,於是產生了陰陽曆,即農曆。方法是在曆法中加入二十四節氣以及“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農曆閏年多一個閏月,因此一年平均有383.8978天,而農曆平年平均有354.3672天。)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數與迴歸年的天數相符。因此這種曆法既與月相相符,也與地球繞太陽週期運動相符合。“置閏法”,每19年中設定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一年平均為383.8978天,稱為閏年。置閏規則為使用冬至作為計算的起點,從甲年冬至所在歷月到乙年冬至所在歷月(不含)之間,如果只有十二個朔望月,則設為平年,不置閏。如果出現十三個朔望月時,則從甲年冬至所在歷月之後起算,將第一個不含中氣的歷月,設立為閏月,稱作閏某月。

    舊曆、老歷、陰曆也是指農曆。但舊曆、老歷只是相對新曆(即公曆)而言,並非正當稱謂。而陰曆事實上只按月亮的月相變化來安排的歷法。不少人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二者還是有差別的。陰曆的時間和陽曆相比,每年大約差10.875天,如果完全按照陰曆來,可能不出五年,我們就要在夏天過春節了。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因為中國的歷法中有一項偉大的發明叫“置閏法”。由於農曆在陰曆基礎上加入了陽曆成分,所以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農曆固定地把朔的時刻所在日子作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謂“朔”,從天文學上講,它有一個確定的時刻,也就是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那一瞬間。農曆的歷月長度是以朔望月為準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彌補,使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農曆的歷年長度是以迴歸年為準的,但一個迴歸年比12個朔望月的日數多,而比13個朔望月短,天文學家在編制農曆時,為使一個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

  • 16 # 知足常樂0724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先秦時期開始訂立、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週而復始,既是歷代官府頒佈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二十四節氣是指中國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知足常樂於湖北鍾祥市2020.1.25日

  • 17 # 王真陽

    那叫曆法,不是哪裡的,以什麼曆法為標準。現在曆法以初一是新年,有曆法以冬至為新年,還有曆法以立春為新年。

    初一是以月亮紀念算的,冬至和立春是以太陽曆算的。冬至一陽生,天開始非常冷。立春一陽升,天轉暖。

  • 18 # 五十老虎

    !農曆的正月初一為新年的伊始,立春之時則為春天,交接的時間差可能會在正月初一前或後幾天,故會出現年前打春或年後打春的常例。本鼠年的立春是由於老豬耍賴皮,老鼠的上班值年要拖後幾天!!

  • 19 # 連生903

    農曆是華夏文明的一部分,是華人民在農事中按月亮圓缺及潮汛創造的,俗稱陰曆。農曆對中國農業起著很大作用,內涵豐富,二十四節氣更是指導種田的口訣。例如清明前後,安瓜種豆。又如種小麥,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在中國周邊國家也對農曆一分重視。

  • 20 # 南宮林梵

    中國!中國!中國!重要事說遍,農曆的計時標準,說簡單些,就是月球、地球與太陽這三者的位置關係來決定,從中國古代人的智慧推算出來!他也是農耕的標準!季節的變化都是根據農曆算的!二十四節氣!唯有中國古人智慧!才能推算出來!華人的生日也是如此!過農曆!過年也是如此!農曆對節氣播種最有說服力!再說農曆說簡單!其直觀的表現就是月相的變化,合朔、上弦、望月與下弦是月相變化過程中較有代表性的時刻,根據整個變化週期的時間來定一個農曆月的長度,即從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稱一個朔望月,它代表了從初一到下一個初一。合朔這一時刻落在哪一天,則哪一天即為農曆的初一。這個農曆包涵很多學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瘦打籃球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