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武天老師

    周平王和周桓王時期有用,如果到春秋中期就沒什麼用了。要是到春秋晚期戰國時期,別說一個管仲,就是把甯越、徐尚、蘇秦、杜赫、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全塞給周天子,也不頂事。

    我給你分析分析,周朝為啥涼了,東周每一個周天子其實都有遠大抱負,想重振周王室,然而屁用沒有,這是有原因的。

    首先周朝的基本制度就是分封制,封邦建國。說白了就是用土地換忠誠。無論是王畿諸侯還是列土諸侯,他們都是周天子用自己的土地去籠絡的!所以周朝越久也就意味著王室不得不一直割自己的土地給諸侯,王室的地盤也就會越來越小。

    這種政策的初衷是極好的,文王武王乃至成康之治時期,大家其樂融融都是一家人,畢竟文王武王都能生,一堆子孫都是同氣連枝。

    這個時期無論是王畿之內的卿士還是鎮守邊疆的諸侯都是自己兄弟叔伯。哪怕不是兄弟也是姜子牙這類打過天下的把兄弟,要麼就是你姐妹是我老婆這種聯姻。

    總之西周初期這種分封制效果還是很好的,列土封國的諸侯都是自己人,可以理解為家族是管理。哪怕一些邊緣諸侯有二心,他也要掂量掂量他造反會不會惹惱全國姓姬的人!

    然而一代一代過去,你爺爺跟我爺爺是兄弟,到了孫子輩,重孫輩分,誰還估計顧忌這點親情?帶血緣的尚且如此,外姓的朋友更不用說了,關係早都涼了。

    於是在西周末期就已經有勢頭了,好在末期有個周厲王,當年雖然兇殘暴虐,卻也是個能征善戰的主,把那些咋呼的諸侯和蠻子嚇得要死。

    周夷王時楚國跳的最歡,居然敢自稱王,跟周天子平起平坐。結果周厲王上來了大刀闊斧改革,本身又能打,威震八方!不但給西周又打下了很多地,還把楚國國君熊渠嚇得瑟瑟發抖把王號也給取消了。

    不過再往後尤其是在西周末東周初時期,整個周朝就丟掉了基本盤。幽王當年涼了的故事到現在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說是被申國打死了,有的說是打申國的時候被人家反擊給陰了死掉了。

    總之幽王的死跟他兒子平王有直接關係,周平王得國不正是沒法洗的。不管怎麼說他都是弒兄殺父通敵!於是就在當時國內諸侯就已經有兩派,平王許以豐厚報酬籠絡晉鄭等諸侯來勤王。

    而老牌姬姓諸侯國都角色平王是個小人瞧不起他,反而立了幽王弟弟也就是平王叔叔姬餘臣為王,是為周攜王。當時平王沒辦法,再加上犬戎勢大,連王畿都不要了,直接放棄灃鎬二京遷都去了洛邑。

    而平王的鐵桿小弟晉文侯更是親自刺殺了周攜王,二王並立的局面不在,從此周朝正式成為東周。隨著周攜王死了,諸侯也都開始不朝周。這就意味著東周已經不能完全掌控諸侯了。

    儘管在春秋早期,周朝餘威猶在,但是卻失了基本盤。為了躲避亂七八糟的事,平王放棄了周原,周原的華人也被平王放棄,這已經註定了周天子今後要看身邊諸侯國的臉色行事!

    遷都后土地少了,威信少了,周圍全是強大的諸侯國,周天子羊入虎口幾乎是不可能翻盤了。

    除非在平王時期,或者桓王時期,真的擁有管仲這種人才,並且對未來有一定的預見性,拉攏晉國,削弱鄭國,還能讓鄭莊公無可奈何,甚至直接滅掉鄭國,以鄭國為基礎聯合北方秦國。

    在以老祖宗的周原為根本,慢慢休養生息才有那麼一絲機會重振周室國力。而一旦這一代的賢明君主和謀臣卿士死了,那麼99%的可能性還是依照歷史的年輪發展。

    除非有一個超級暴君,能征善戰,把大部分跳的諸侯國滅個乾淨,讓老牌諸侯國到處遷都削弱實力,比如直接讓秦國遷都到山東那邊,楚國遷都到巴蜀,在籠絡所有姬姓諸侯為自己所用,慢慢壯大,然後自己打下越來越多土地,才能真正站住腳。

    歷史上牛皮的君主都是殺伐果斷、大刀闊斧的改革的鷹派。成功就成為千古帝王,失敗就成為遺臭萬的暴君形象。

  • 2 # 老而不妖

    我認為東周天子擁有管仲也不一定可以重振周室的國力。

    管仲管理的範疇僅僅是一個諸侯國的事物,目的是一個諸侯國獲得興盛。外交和稱霸也是針對若干有代表性的諸侯國,所謂確立的春秋霸主的地位,也不過是象徵意義更多與實際利益。如果輔佐周王室的話,管仲需要面對的是全天下的諸侯,如何重振周王室的權威,絕非易事。概括說,治理一個諸侯國,使之強大是相對容易一些,而管理全天下,難度則不一樣。

    東周時期,周王室的衰弱已經非常嚴重,僅憑一人的才能與智慧,沒有一個強大的團隊是無法實現重振的目標的。

    制度也決定了管仲無法重振周王室,管仲只是個體而已,生活的年代也最多影響幾十年的歷史程序,周王室也好,山頭林立的諸侯國也好,國家的興旺和衰敗最終決定於君主的賢明與否。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也只是雄起了一代而已,沒有實現根本的振興。

    管仲

    因此,周王室即使擁有了管仲這樣的人才,有可能(但不絕對)會暫時扭轉頹勢,興旺發達,重塑王權,但是長久看,重振周王室是沒有什麼保障的。

  • 3 # 馬為風

    不可能。分三個回答。

    一、周室衰落的根本是枝強幹弱,如果王朝擴張速度慢下來,分封決定了王室衰落,不是某個人能夠逆勢而為。

    二、當時科技水平決定對於巨大疆域的管理只能採用分封制,後來秦漢的文官體系、郡縣制、中央集權制度是隨著鐵器而發生的。

    三、如果非要假設,周天子要翻盤,只有一個選擇,自降身份和諸侯改革圖強、然後吞掉諸侯國地盤,但是以天子近畿地盤,四戰之地很難,參考鄭衛。

  • 4 # 欲雲談史論今

    首先第一個疑問是:即便是周王室擁有像管仲一樣的人才,周天子能重用他嗎?

    管仲本人是周穆王之後,如果周王室能重任他,管仲一定會甘願為周王室服務。可問題在於,周王室會有哪位天子像齊桓公一樣信任並重用他呢?

    即便是齊桓公,在與管仲合作初期也是矛盾重重。這可以從齊桓公回國頭兩三年的政績表現出來:公元前685年,齊桓公搶先一步回到國內,搶到了君位,並在乾時戰勝了護送公子糾回國的魯國大軍;公元前684年春,齊桓公因此而報復魯國,派軍與魯國大軍在長勺大戰一場,結果大敗;公元前684年6月,齊桓公不服長勺之敗,再度聯合宋國前往攻打魯國,結果又在乘丘被魯人擊敗!在經歷了兩次大敗之後,齊桓公才開始反思,並接受了管仲、鮑叔牙等人的建議,開始在齊國進行大規模的改革,從此讓齊國走上了稱霸的道路。

    從東周王室的歷代周王來看,哪位天子擁有齊桓公一樣的氣度,敢重用自己曾經的政治敵人管仲來擔任王室執政卿?

    實際上,管仲雖然當時沒有到周王室“求職”,但幾乎與管仲同時期的另一位賢人,卻曾經到周王室去碰過運氣。但是,這位賢人到周王室後,卻淪落到只能替王子養牛的地步——這位賢人,就是後來的秦國名相百里奚。百里奚當時四處奔波,想得到一份養家餬口的官職。到了周王室卻無人引薦,不得不投奔到王子姬頹門下養牛。可沒想到,姬頹後來發起內亂,讓百里奚連養牛都養不下去了,他才又跑到了虞國當大夫。

    百里奚在周王室都落得如此下場,管仲的結局又會更好嗎?百里奚的遭遇說明,周王室根本就沒有建立恰當的人才引薦與選拔機制,人才即便是到了周王室,周王室能不能知道都是個疑問,更別說重用了。

    其次,即便是管仲得到了周王室重用,還得看管仲投奔周王室是否恰逢其時。

    如果管仲投奔周王室的時候是在春秋中晚期,東周霸主相繼崛起之時,恐怕就算是管仲是神仙,也會回天乏術了。且不說霸主對周王室構成的強大挑戰,就是那些非霸主之國,都曾對周王室造成過巨大的傷害:鄭莊公在公元前707年長葛之戰大敗王室聯軍,讓東周王室從此徹底走下了神壇,失去了惟我獨尊的神聖光環;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就入侵隨國,向周王室討要尊封;公元前638年,秦、晉不經王室同意,又將陸渾之戎東遷至伊水流域,讓戎狄得以進入周王畿內,對周王室形成了巨大威脅;……。

    因此,管仲如果是在春秋初期投奔東周王室,他才有發揮自身才能的空間。在錯過了周王室東遷之初的那段黃金時段後,管仲能力再大,也會無能為力了。

    周王室正式東遷之年在公元前759年,此時王室朝政被晉文侯、鄭武公把持,管仲不可能插手朝政。公元前746年,晉文侯去世;公元前744年,鄭武公去世。管仲需要在這兩位強人去世之後,鄭國下一代強人鄭莊公十八歲成年之前,投奔周王室才有可能得到重用、有所作為。

    早於這段時期,就會遭到晉文侯或鄭武公的反對,那樣周王室能否戰勝攜王還不好說;晚於這段時期,鄭莊公就會高度不滿,在遭遇鄭國掣肘後,周王室能否順利推行改革還未可知。

    最後,就是管仲所主張的改革能否在周王室順利推行下去。

    假設管仲在恰當的時機投奔到周王室,也得到了周王的充分信任,讓他在周王畿內主導各項改革措施,以復興王室。然而,管仲的各項改革措施能在周王室取得成功嗎?

    管仲的改革措施中,首先是“三國五鄙”,讓士、農、工、商四種職業分業聚居。“三國五鄙”改革,本質上與西周鄉遂制度沒有什麼差別,應該能順利實施;士、農、工、商分業聚居改革,是為了加強各工種的職業化程度,也不會遭遇大的困難。因此,這一改革措施,基本上能順利推行下去。

    其次,對於土地制度改革,管仲推行的是“相地而衰徵”改革,即根據土地的肥沃程度收取不同等級的稅賦。但這項改革的前提,是土地私有化。看起來改革必將遭遇巨大的阻礙,可對於周王室,反而應該是最為輕鬆的——早在周宣王時期,周王室就已經在周王畿內“不籍千畝”,放棄了籍田制,把籍田全部私有化了。所以,“相地而衰徵”改革頂多就是在“不籍千畝”改革基礎上的最佳化,應該也能順利推行下去。

    管仲的第三項重大改革,就是“官山海”改革。

    “官山海”改革的始祖,也是周王室。早在周厲王時期就曾經實施過“專利”改革;無論是“官山海”還是“專利”改革,本質上都是國有壟斷經營,透過壟斷地位來獲得壟斷利益。這一改革,因為歷史緣故,將會是管仲所有改革中,遭遇到阻礙最大的改革。特別是壟斷經營,必將損害鄭國商人的利益;而鄭國又是依靠商人才得以在當地立足。鬧得不好,周王室也許就會因“官山海”改革而徹底與鄭國決裂。在失去了鄭國護佑之後,剛剛東遷不久的周王室,還能在成周站穩腳跟嗎?

    除了以上這些改革外,管仲“尊賢尚功”、建立人才“鄉選、官選、君選”等等制度改革,對於在成周根基原本就不深厚的周平王政權而言,都是一艱難的挑戰。

    公元前635年,晉文公成功地平定了王子帶之亂。為答謝晉文公,周襄王賞賜給晉文公陽樊、溫、原、欑茅之田。照理來說,天子既然已經答應將這些土地給晉國,這些土地上的民眾應該無條件服從。可實際上,這四塊土地中,陽樊與原地之民都拒絕執行周襄王命令。陽樊之民甚至面對晉國軍隊高喊:“這裡的人,誰不是周王姻親,誰敢以俘虜待之?”

    由此可見,周王畿之內,王室公族勢力分佈之廣、之多,遠遠超出一般諸侯國。要在公族勢力雄厚的國度來推廣各項改革弊政的變革,必然會遭遇重重困難。管仲要改革,必然會觸及到既得利益集團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周王畿內進行各種改革,其成功的機率能有多高?

    更何況,管仲改革本身就是弊端重重。在管仲改革之後,齊國雖然長期保持強大,可齊桓公後齊國在春秋期間卻沒能再次稱霸,這種結果就與管仲改革的弊端密切相關。

    綜合以上,東周王室如果能擁有管仲一樣的人物,也得看他能不能在正確的時機、碰上正確的周天子,以及周王室能否在此期間建立起長期的人才選拔機制,才有可能實現王室復興。否則,東周王室頂多也就不過像齊國一樣,強盛於一時,多了幾十年的稱霸經歷罷了。

  • 5 # 知你魚

    應該不能。

    首先,儘管人才,對於一個國家或者王朝來說是很重要,但想要建立一個強國,更重要的是,需要明君賢臣之間的相互支援,相互理解。我們不能否認管仲的才能,他確實是位賢臣,但東周的各位君王是都是明君呢?從東周的發展軌跡不難看出,東周的各個君王並非如此。

    其次,對於東周的管理制度,是存在很大的問題。東周的管理制度,採用分封制,而並中央集權制。這樣就會出現諸侯與君王之間的互相競爭,這也導致了後來,諸多諸侯的地域越來越大,越來越強,然而強大的諸侯最終必然會和東周王朝之間形成對抗與爭鬥的形式。

    再次,關於周王室的經濟,和諸侯國是每年向周王室納貢的形式,但是由於周王室地域縮小,威望的降低,導致越來越多強大的諸侯國勢必會對納貢有所減少以致後來的不納貢。

    最後,東周的君王如果有像管仲這樣的人出現,他們未必有齊威王那樣的賢明與胸懷~所以,管仲輔作東周只會有所好轉,並不能把東周恢復成周王室最初的昌盛~

  • 6 # 未濟

    東周的衰敗關鍵在於思想的保守與腐朽,不改革制度,繼續搞分封那一套。周王室的貴族比其他諸侯國要多,改革的阻力也更大。

    東周初年,二王並立的局面持續了二十多年。為了成為唯一的王,周平王只能依靠諸侯國的幫助,把原本宗周的土地許給秦晉之後,晉文侯誅殺了周攜王。雖然只有一個王了,但是周天子的土地也就那點了。秦國在西邊努力地和戎狄作戰,開疆擴土,而周王室就這麼放棄了“基本盤”。

    周平王時期還有些號召力,但是這個時期的諸侯已經完成了從保衛周王室到振興己國的思想轉變。各國諸侯聽從周王室的號召,不過是為了謀求己國的利益。因為此時的周王室已經沒有絕對的實力來震懾諸侯了。而周平王又真的很平庸,他東遷是靠著諸侯幫忙的,首先實力不足,他不敢撕破臉。再者一晃就是五十年過去了,周平王既沒有實力,也沒有改革的舉措。似乎還在想著靠周王室的名號來獲得天下諸侯的支援。

    從西周中後期開始,周天子的軍隊就不斷地出事,作戰失利,損失巨大,周厲王改革失敗,被趕走,十四年的時間裡,西六師被瓜分。沒有錢糧,很難提高軍隊戰鬥力。東遷之後,周王室地盤嚴重縮水,自然沒錢養兵了。諸侯對天子沒有上交封地賦稅的義務,雖然進貢,但是也不算多,何況很多諸侯都開始少進貢,甚至不進貢。連土特產都不給了。

    而齊國作為一個大諸侯國,從姜太公開始就不斷強大。齊國處於東邊,不像周王室處於天下之中,四戰之地,齊國有發展空間。齊國此時相對於東周,是更適合管仲改革的。

    整個東周王室中,也就周桓王努力嘗試振興周王室,但是他被鄭國打敗了,還被射了一箭。從此,周王室的權威算是沒了,諸侯連那一點面子都不想給了。前面已經說了,東周是先天不足。秦國崛起也很艱難,但是商鞅都做到了,為什麼管仲救不了周王室呢?

    管仲的改革在宗親分封思想極為濃厚的周王室很難執行。管仲主張選賢用能,由鄉長推薦人才,一定程度上已經向世卿世祿發起了挑戰。而這一條,在周王室行不通。因為周王室就是靠著世卿世祿的宗親禮法來立足的。在地盤已經很小的情況下,周王室還在分封,越來越小。一板磚下去,誰還不是個王室宗親了?這樣的局面,管仲改革阻力極大。

    再說齊國獲利的重大舉措,官山海,鹽鐵專營。周厲王就搞過山澤專利,結果引起不滿,被趕下了王位。實際上是貴族利益被周王室拿走了,所謂暴動,還是貴族發起的。東周怎麼敢再折騰一次呢?齊國靠海,有鹽利,東周的地理位置也不適合發展鹽利。不管是阻力還是物產條件,東周都不適合實施官山海的措施。那麼就更沒錢了,沒錢就養不起兵,就無法震懾諸侯。

    東周都那樣了,竟然還在發生內鬥,為了那個名義上的王位。其實百里奚是去過周王室的,但是根本沒被重用。管仲就是去了,沒有齊桓公那樣敢用他的人,也是白搭。除了周桓王,其他天子基本就是一天一天地混日子。

    在亂世,周王室還沉浸於周禮,分封,尊王這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中。豈是管仲能救的?

  • 7 # 長天飛鷺

    改朝換代是社會發展的規律,偉人能夠影響,但改變不了根本方向。夏商周是中國的奴隸社會階段,其固有特點決定了它的生命週期。周朝末年如果遇到管仲型別的偉人輔佐,也許會有一段時間的影響(百年左右吧),但終究會結束。如孔明之於蜀漢政權,西方工業化後,中國封建皇權強壓中國社會兩百年,最終都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該如何走出極度自卑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