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光語言矯正師
-
2 # hello媽咪
什麼是胎教語言?
孕婦或家人用文明、禮貌、富有感情的語言,有目的地對子宮中的胎兒講話,給胎兒期的大腦新皮質輸人最初的語言印記,為後天的學習打下基礎,稱為語言胎教。
胎兒聽力發展過程胎兒聽覺器官最早發生於妊娠第三週;
妊娠三個月,鼓膜形成。胎兒2-3個月時,是耳蝸發育的關鍵時期;
妊娠5個月時,中耳的聽小骨及鼓室的發育初步完成;
胎兒6個月時,就有聽力了。外界的聲音刺激會使胎兒產生生理性反應,如眨眼、心跳加快、打呵欠及轉動頭部等;
胎兒7-8個月,大腦發育基本完成了主要腦溝和腦回的構造,從此時起聽覺器官可透過聽神經與大腦建立聯絡。如果給予胎兒適當的聲音刺激,胎兒的聽覺器官便會把聽到的資訊傳到大腦,並且將其儲存起來,構成記憶。
因此,理論上講語言胎教從胎兒六個月大就可以開始了。但是,對於準媽媽來講,當然是越早越好,如果有時間,4-5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進行胎教啦。
如何進行語言胎教?1、和寶寶說話
準媽媽可以摸著肚皮和小寶寶互動,講故事、讀詩詞、說話都可以。聲音要輕柔溫和,也不需要多長時間,每次2-3分鐘即可,語言刺激有助於寶寶智力發育。
男性聲音低沉渾厚,寶寶在肚子裡更喜歡準爸爸的聲音哦,所以,準爸爸每天也可以和寶寶說說話。
2、聽音樂
最好母子同聽,準媽媽愛聽的音樂,愉快的心情胎寶寶也會感受到的。
舒緩的胎教音樂,有助於寶寶的美學薰陶。比如《小夜曲》系列、愛和樂精選系列,兒歌等。
3、其他
如詩歌、話劇、童謠等,只要是準媽媽心情愉悅的都可以。
但是不可以過於嘈雜,聲音大、刺耳,比如KTV、電影院。
注:部分早教音樂
莫扎特絃樂小夜曲、搖籃曲、幻想曲、抒情聖笛五重奏、嬉遊曲、午夜的月光、G大調第25交響曲第一樂章、安睡吧,小寶貝、舒伯特《小夜曲》、肖邦《小夜曲》、貝多芬《小夜曲》、舒曼《小夜曲》、海頓《小夜曲》
01:幽默曲(德弗乍克) 02:小夜曲(海頓) 03:夢幻曲(舒曼)
04:泰伊思冥想曲(馬斯內) 05:最緩板(韓德爾) 06:聖母頌(古諾) 07:聖母頌(舒伯特) 08:小夜曲(舒伯特) 09:美麗的夢仙(史提芬.拂斯特) 10:桑梓故人(史提芬.拂斯特) 11:搖籃曲(布拉姆斯)
12:天鵝(聖桑) 13:g大調第十三號小夜曲第二樂章(行板)(莫扎特)
14:那會響遍他拉大堂的豎琴(穆爾) 15:常常在靜夜裡(穆爾)
16:在修道院的花園裡(凱泰比) 17:小風鈴 18:大家歡笑
19:給媽媽的歌 20:小寶貝做蛋糕
-
3 # 做個優秀好媽媽
語言胎教是有用的,但是作用有限。
語言胎教主要是在懷孕8-9個月左右時進行的一種活動,可以適當的放一些音樂,和肚子裡的寶寶說說話,注意語氣和措辭,要活潑、Sunny,積極。然後呢,英語胎教是完全沒必要的,寶寶的接受能力有限。
寶媽要保持心情暢通,把自己的心情收拾的開開心心。給寶寶起個小名,每天和他說十分鐘話就好了,唱唱兒歌之類的,沒必要多麼隆重,也沒有那麼多的方法,簡單地、有意識的和寶寶開開心心的對話,唱歌就行了!
-
4 # 全職奶爸帶寶寶
語言胎教是有用的
研究結果表明,胎兒6個月的大腦細胞已經接近於成人,雖然有著子宮的保護,但是對外界的刺激也是有反應的。
語言胎教的時間
建議在母體懷孕6月左右為宜
語言胎教的種類
語言胎教的方法有很多種,用溫柔的語氣與胎兒對話,講情感豐富的故事,唱舒緩的兒歌,這樣可以給胎兒留下最初的語言印象,為後天的學習打下基礎。
如何進行語言胎教
在進行語言胎教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當然是寶爸和寶媽給胎兒起一個乳名了,這樣透過反覆的呼喚,可以增加胎兒的印象。
當然,在語言胎教前,寶爸和寶媽也要做足功課,提前選出一些有趣、感情色彩豐富的故事,或者比較有童趣的兒歌。
比如
童話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兒歌,小星星
在初次進行語言胎教時,寶爸、寶媽要儘可能的用最簡單的詞彙。比如寶寶好啊、寶寶餓了嗎、媽媽在啊等等。
語言胎教並沒有次數的限制,在準媽媽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進行。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句話,早晨起床,擁抱太陽,滿滿的正能量。在準媽媽起床時,也可以換成,媽媽起床,擁抱寶寶,天天好心情。方法有很多種,因人而異。但每次胎教前,建議都要告訴胎兒,我是媽媽、我是爸爸。例如講故事的時候可以說,“寶寶你好啊,我是媽媽,媽媽今天要給你講故事了啊,寶寶要乖乖的啊”。故事結束後,“可以說,寶寶,故事講完嘍,寶寶要睡覺哦!”
準媽媽在進行語言胎教時,準爸爸最好也要參與,胎兒比較喜歡低頻率的聲音,這樣既可以增加準爸爸與胎兒的互動,提高責任心和鍥合度,又可以給準媽媽足夠的安慰。
胎教種類有很多,不同的胎教方式都會有不同的效果,準媽媽在胎教的同時,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透過情緒的傳達,可以更好的刺激胎兒的細胞,更有利於胎兒的成長。
回覆列表
香港的一位語言學教授,提出了一個觀點,“人類幼崽的語言天賦,是所有生物中表現最突出的,胎兒狀態下,也可以接受語言啟蒙刺激”
這位教授的論據來自於兩個實驗:一、胎兒對誰的聲音更熟悉?
荷蘭科學家發現:
胎兒最喜歡、最熟悉的聲音是母親的心跳,從出生後,嬰兒對母親的聲音有天然的親和性,更驚奇的是能分辨出父親的聲音。
分析原因如下,胎兒在母體環境中,感受到的並不是寂靜無聲,相反,他們處在一個強噪的環境中,有血液流動的聲音,母親的心跳,來自外界的震動,來自媽媽腹壁的聲音甚至可以達到85分貝。
爸爸的聲音粗狂低沉,很多低頻音能夠被胎兒感知,而母親的聲音有部分是透過體內固態傳播形式刺激到胎兒,所以,他們對母親的聲音更為熟知。
二、胎兒對聲音有“記憶”嗎?
雖然胎兒可以接受聲音的刺激,但是這些刺激產生什麼有益的效果,尚未可知。為此,荷蘭科學家做了一個測試,為胎兒播放“振動聲”,透過觀察胎兒的運動、心率,以及情緒、動作等感知,發現7個月大的胎兒可以“記住”一個聲音,長達10分鐘。8個月大的胎兒可能會“記住”這個聲音更久。這說明,在感知聲音後,很快胎兒便對它產生了“記憶”。增加聲音刺激的頻率後,這個記憶會不斷延長。
所以,科學家建議,在懷孕期間多與胎兒進行聲音溝通,幫助他們在羊水中感知媽媽熟悉的語音,可以提前開啟語言啟蒙之旅。
胎兒能聽到聲音嗎4個月時,胎兒的聽覺系統已經建立,可以感應外界聲音。
6個月以後,聽覺已經發育得較好,透過影像觀察發現,胎兒根據聲音的刺激,會有喜歡或討厭的反應及面部表情。
8個月時,胎兒能聽出音調的高低和強弱,能區分聲音的種類且反應敏感。
胎兒在妊娠期最後三個月,聽力發展日漸完成,開始對外界的聲音產生更明顯的反應。
新生嬰兒出生後數天就懂得「傾聽」,語言發展早從媽媽的子宮裡開始。在母親的肚腹裡,寶寶就能細心地聆聽我們的說話和唸故事,來接觸和學習語言了。
當胎兒聽到母親的聲音或聽到故事和兒歌時,他們一向平穩的心跳速度會突然起變化。當母親開口說話、朗讀或唱歌,胎兒就自然地有所迴應,洗耳恭聽。
對著肚皮說悄悄話胎教的目的是提供足夠的資源,讓小寶寶懂得自行學習。在平常、普通、瑣碎的家庭生活互動(如:閒話家常、唸故事、唱兒歌),就是孩子發展語言潛能的豐富資源。
父母為孩子讀故事的好處多不勝數,既能表達自己對嬰兒的感受和愛意,又能增進彼此間親密的關係。
您可以這樣做:親子閱讀可以從肚皮說故事開始,一步一步輕鬆又自然地培養成習慣。準父母可在市面上購買胎教擴音器,也可利用紙筒(用畫紙捲起的紙筒)對著母親肚皮說故事,讓聲音集中傳達給胎兒,為小寶寶揀選內容淺白、訊息正面的故事圖書,運用溫柔和富情感的聲線朗讀,恍如小嬰兒坐在自己面前專心聆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