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暖我來知

    別墅類房產中央空調的選擇注意事項

    所謂別墅,至少是3層以上的房產,其顯著特點:

    一是面積大。 現在我們常說的“別墅”,實際上涵蓋了國外的兩種物業型別:一種是HOUSE,一種是VILLA,如果直譯過來,HOUSE應該是“房子、住宅”;而VILLA才應當是“別墅”。它不但包括了每戶獨幢的獨立住宅,開發商也常把雙拼別墅、疊拼別墅、聯排別墅和獨聯體別墅甚至有些住宅都統稱為別墅產品。

    其次,房間數量多,要求內機就多,主機功率相應就大。

    第三,房間的功能性齊全:不單是睡覺和客餐廳了,可能還有視聽室,娛樂室,書房,品茶區及獨立衣帽間等其他各種休閒區域。

    面積大、房間多,功能要求不同,就使得暖通設計中,不能只從房間面積來考慮房間冷暖量的簡單層面滿足,或者叫理論滿足。必須針對不同使用功能,涵蓋面積、方便、健康、舒適等各個因素來綜合考慮。比如說有些10多20平方的衛生間,要不要考慮空調內機?從我個人經驗和空調的功能、抗腐蝕度等方面考慮,衛生間一般不配空調內機,但有些客戶就是想要,配不配呢?按原則是不配,但是人家用空調,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的,就配上吧,只是要從專業的技術的角度進行最佳化處理,讓大家都滿意。

    在別墅空調設計中,一定要按照客戶的需求,進行實事求是的方案設計,即使同樣面積的戶型,居住功能性要求不一樣,造價差別也是很大的,完全是一戶一案,在沒有進行完全溝通了解之前,無法做出準確的報價。

    在此,除了強調一戶一案外,空調方面在設計中注意如下細節:

    1、 同開率問題。別墅的超配率要控制在110%以下。為了追求無太大的溫差,在不計較電費的前提下,有些客戶會將大多數房間的空調同時開啟的,如果超配率過大的話,會使得整體效果打折扣,感覺不舒適。

    2、 某些功能房間面積小,但使用率非常高,而且單獨使用的機率很大,這種情況下,必須按實際需求配置內機。

    3、 外機的選擇。很多暖通設計人員喜歡用一個大功率的外機來滿足整個別墅的使用。外機功率大,噪音相對也大,而一般外機位置在兩棟別墅之間,這樣,在使用過程中,可能造成對鄰居的影響。我個人設計理念,同時也是本文的重點,在外機位置不是那麼稀缺的情況下,一般考慮分功能區配置不同的主機。雖然造價會增加一些,但使用過程中的體驗感不一樣,同時,兩個小主機的噪音不會比一個大主機的噪音大,何況,不同功能區,不可能隨時同時開機,降低噪音影響的同時,也降低了能耗費用。比如將公共區與臥室區分開配置,或者按使用習慣的樓層分開配置也是可以的,具體的方案,還是一戶一案原則。

  • 2 # 成都的暖通大叔

    通常這樣的戶型都會有大挑空層、落地窗且開間很大;家裡的空調是以中央空調系統為主的,對空調系統的選擇主要是氟系統空調和水系統空調兩種

    一、兩種系統的舒適度比較:

    氟系統空調運用到250平米這樣的大戶型裡,比較突出的優點是換熱效率高,節能不算最優秀的;外機與內機的搭配及安裝相對比較簡單,只需要把內外機選型搭配好,再把銅管焊接連線即可。缺點是帶來乾燥的問題,空氣親膚度差。是由於這樣的戶型對空調使用率較長或很頻率很高,系統使用的是氟利昂化學劑作為換熱媒介,它進過壓縮後送到內機,內機的蒸發器溫度就會較低,通常只有3度左右,帶來內機蒸發器其表面的露點就更低。就會把室內空氣中溼度變得更幹一些。

    另外,氟系統的管路會使用大量的銅管,中間會有很多焊接點,雖然現在的安裝技術是比較成熟的工藝,但是技工技術的優良不齊,容易帶來化學劑的滲漏隱患;如果一旦發生,後期很難查漏成功,只有不斷地加氟,但是會帶來一定的人身健康危害。

    水系統的空調運用在該戶型,主要突出的優點是空調吹出來的風給人體的親膚度很高。由於這個系統不再使用化學劑進行汽化與液化的轉換,而是採用主機提供的冷凍水透過塑膠管送到各個內機,內機的蒸發器與室內的空氣接觸進行換熱降溫,通常冷凍水的水溫是7度左右,所以蒸發器的表面露點比氟系統高,其對室內空氣中的溼度變化很小。

    同理,水系統的管道不再使用銅管,而選擇的材料很廣,主要是採用具有抗壓性的PPR管和鋁塑管居多。該系統的做法有很多種,可以做到室內無焊點整管連線,所以漏水的隱患幾乎是可以完全控制好的。就算漏水,也是可見的,至少不會對人身健康構成威脅。

    最後一個就是控制帶來的問題,氟系統的主機與內機都是一個整體,一旦某一臺出現問題,很可能帶來其它內機也不能使用;而水系統的主機與內機是分開的,它們沒有直接的聯絡,換句話說,以後只要不是主機有問題,內機某一臺出問題是不會影響其它使用的。

    二、減少初裝費和後期能耗方面的比較:

    1)、靈活面對使用者使用,減少初裝費

    對於初裝費用的比較問題,我的經驗是水系統要略便宜氟系統的,我認為是主要是氟系統主機對整個內機的控制太嚴格了,無法真正的做到個性化設計。比如這個別墅,雖然有3-4層,可是常住人口有可能只有3位,空調的使用率也會不高,但是無法進行縮小外機配置進行設計。

    而水系統主機對內機的控制幾乎都沒有嚴苛的要求,可以靈活的內外機的搭配,可以依據客戶的真實情況進行配置系統,比如這個戶型,我使用X品牌的水系統主機,內機我使用任何品牌的內機即可;還可以依據客戶的同開率,縮小主機的功率而不會影響效果。

    2)、後期能耗:

    氟系統的能耗通常會高於水系統,因為採用的換熱媒介不一樣,氟利昂化學劑雖然降溫很快,但是當溫度一旦到達預設溫度時,外機即將壓縮機作低速待機運轉,此時大戶型的通透性及熱損失一般都很大,所以室內的溫度會升高,空調又將重複啟動壓縮冷媒劑。

    而水系統這個問題要好得多,由於水的儲熱比會高於氟利昂,就算外機啟動再對水進行換熱時,水中還保留一部分冷量可以繼續使用。

    三、後期保養費用: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它們的保養維護問題。氟系統後期的管路系統保養費用幾乎為0(主機風口濾網除外,僅僅是管路),而水系統是要進行清洗換水的,有點雷同於地暖的管道保養。

    四、資源的整合及升級換代的便利性:

    這樣的大戶型,通常會另外考慮地暖系統,空調裝置的壽命一般在10-15年不等,不算中途出現大故障而換機的情況。氟系統的相容性就差很多了,一是其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後期很難在找到同現有的相匹配的機型,如果後期要升級更換,只有整個內、外機一起更換。比如我遇見朗御的客戶,原有的大J空調就無法進行現在的智慧手機遠端控制,另外要增加一臺機器也無法加入系統,只有單獨考慮。

    水系統的靈活性,對內機容量的增加、更新換代幾乎是不受限制,能自由匹配,所以長遠看這個優點是非常實用的。

    另外,水系統可以很輕鬆帶入地暖系統,由於地暖面積基數很大,使用燃氣帶來的能耗極高,而現在的家庭版水系統能效比很高,比使用燃氣節約40%左右的費用。

    五、總結:

    文中對大戶型的空調選擇從系統的方向給出了明確的方向,從安全性舒適度、初期造價後期能耗、保養費用、後期升級換代的便捷性等幾方面,分別對氟系統和水系統做了比較全面的比較,最後也對大戶型給出了建議性的地暖空調考慮方案方向。希望給題主帶來思考方向,如有不妥之處,請留言指正討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畢業實習時不是從事本專業的工作,會對畢業論文有影響嗎?